登陆注册
6595100000063

第63章 教男孩学会勇敢地告别懦弱

孩子有很多软弱的表现被父母以为是腼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时间一长,孩子便会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逐渐养成胆小怯懦的性格。

儿童懦弱心理的形成与发生同后天的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家长对孩子一味娇纵、溺爱,怕孩子外出活动出现意外而整日把他们关在家中,让其独自玩耍;怕孩子与其他儿童交往会学坏而不让其接触;过分限制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等。这样,久而久之便使孩子形成自我退缩心理。孩子表现胆小、害怕、孤独、退缩,不愿意到陌生环境中去,也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常一人独处而无精神异常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但他们在家里却懂事、有礼貌,有说有笑,并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扫地、洗手帕、洗菜等,故作父母的往往不能及时发现。

某杂志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上小学5年级的男生,身体单薄、性格内向,因为无法忍受本校一位高年级有“小霸王”之称的学生的欺侮,竟然吞下了大量的安眠药,怀着无以排解的恐惧含恨离开了人世。在他自杀的前一天下午,“小霸王”曾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拦住了他,要他明天务必“孝敬”一条烟,否则,就不会有好果子吃。在此之前,“小霸王”对他也曾有过多次类似的敲诈和威胁,有几次因为自己没做好,而被打得鼻子、嘴巴出血。这个可怜的小男孩不敢告诉父母和老师,因为“小霸王”威胁他说:“要是敢告诉老师和父母,以后就别想好过!”过分的胆小懦弱加上求助无援最终使一个幼小的生命过早的夭折。

导致孩子轻生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孩子自身的性格所致——胆小懦弱,是促使他走向夭折的最关键因素。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孩子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讲话,家里来了客人他们躲在角落一言不发,大气不出,即使被父母叫出来也躲躲闪闪;上课时不敢回答问题,更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什么事情也不敢尝试,总是畏首畏尾,他们怕与人共处、与人竞争,社会适应能力很弱,怕被别人耻笑,对自己没有信心;有人欺负不敢反抗,不敢独自睡一个房间,黑天不敢出门,看见电视恐怖镜头夜里睡不着觉,看见虫子就惊叫等等。像这样的孩子很多是由于父母以为其是腼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时间一长,孩子便会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逐渐养成胆小怯懦的性格。

心理学专家认为,孩子懦弱性格的形成与父母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父母的暗示。晚上,孩子正安静地睡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突然电闪雷鸣,妈妈惊慌地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从妈妈惊恐的动作中学会了害怕雷电,甚至从此不敢一个人在小房间睡觉。有些父母总是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在生活中过分地关怀孩子,造成孩子的软弱。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在上幼儿园或妈妈上班时哭闹不止。原来,妈妈自己那种反复叮咛和犹豫不定的言行,使孩子知道了“妈妈舍不得与自己分离”。其实,孩子懦弱的性格也是父母从小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

在培养孩子良好心态时,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孩子提供勇敢者的榜样,不要在幼小的心灵上留下胆小、怕事和懦弱的印象。对于内向不喜欢说话的孩子,父母应该多为他们提供大胆讲话的机会。比如,每当客人来时,父母应让孩子与客人接触,并求得客人的配合,让客人有目的地发问,一回生,二回熟,可逐渐改变孩子的懦弱性格。父母要多使用一些启发、提问的方法,让孩子对各类问题发表见解,表达情感。这样,可以打破孩子的沉默寡言,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使孩子获得自信和勇气。如果孩子说的话不好,表达的意见不正确,也不要责怪孩子。如果孩子说得对,父母应该大加赞赏,给孩子以鼓励,使孩子获得自信和勇气。

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取得同伴情感上的支持。比如:让孩子主动与人打招呼,邀请同伴上门来玩,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们一起游戏、交往,不要因为怕孩子受欺负,就不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触;更不要吓唬孩子,不然会加重孩子懦弱的心理。家里来了客人,要把孩子介绍给客人并一起玩等,培养孩子大胆行事。让孩子多参加棋类、球类等,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还要教给孩子适当的技能,如唱歌、绘画、手工劳作等,使孩子坚信自己并不笨,从而增加自信心,敢于参加小伙伴的活动。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使孩子敞开胸怀,开拓眼界,培养其坚强意志和大胆、顽强、开朗的性格。同时,这要给孩子制定一些短期的易于实现的目标,让孩子在达到目标后有成就感,让孩子认识到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一定能达到目标,从而增强孩子对于自我能力的肯定,有勇气接受一切挑战。成长建议胆小怯懦倘若成为性格的组成部分,就会使人变得孤僻、畏缩、意志薄弱,缺乏进取的勇气和信心,变成弱者。因此,父母应于孩子性格尚未定型的时期,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克服胆小怯懦,父母千万不能因孩子的缺点而横加指责,冷嘲热讽,使孩子不敢行动,要多给孩子鼓励、赞赏,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来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

同类推荐
  • 世界著名家族教子家训

    世界著名家族教子家训

    有句古老的谚语:三代培养一个贵族。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凡是有所作为而又延续繁茂的家族无不在教育上有独到之处。比如影响中国千余年的《颜氏家训》、《朱氏家训》;比如《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西方国家著名家族同样有如此的家训,比如洛克菲勒家族、比如布什家族、比如罗斯福家族等。
  • 虎妈猫爸之爱的教育

    虎妈猫爸之爱的教育

    虎妈猫爸之爱的教育》是由国内知名的优胜教育集团,携手年度大戏《虎妈猫爸》制作组、数位北京市重点中小学校长,以及国内知名儿童心理专家、资深教育媒体人,通力打造的一部旨在引起父母共鸣与反思的教育类图书,引导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用心倾听,用爱关怀”。书中用13个真实的案例还原家庭教育现场,涵盖隔代教育的利与弊、中西方教育理念冲突、孩子上学择校择师等现实教育问题、现代儿童易发的心理问题、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如何爱孩子和如何教孩子去爱等,并为家长们提供自身的经验分享和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本书内容扎实,案例鲜活,文笔生动,方法高效,实为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家庭教育经典之作。
  • 陪孩子长大: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陪孩子长大: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家长能够了解孩子身心成长的过程,获得为人父母的知识,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健康的教育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为人父母

    为人父母

    本书是刘冰先生在全国各地巡讲期间,有关如何做父母的精彩内容结集。作者通过对国学深入浅出的阐述,启迪为人父母当用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化子女,目的是让家庭充满祥和安乐!
  • 家教:让孩子发言

    家教:让孩子发言

    本书内容包括:信任您的孩子、您是我的榜样、爸爸,陪陪我、我想自由飞翔、打骂是您的爱等共11部分。
热门推荐
  • 公主的复仇之泪

    公主的复仇之泪

    说的是三个小女孩,从小被家人抛弃,被一对老夫妇收养,在死亡之岛度过三年,成为世界第一杀手,回到中国复仇。结果遇到她们小时候的青梅竹马,六人在一起了,她们三人放弃复仇了......
  • 无敌痞女

    无敌痞女

    三岁揪人头发,五岁踹人裤裆,十岁一块板砖舞得虎虎生风.....人送外号街区霸王花,想她吴荻好歹也算是一代巾帼女英豪,可自某次顺手捡回古怪美少年一只,从此便过上当牛做马的日子,没办法,谁让人家长得帅呢?可你丫明明是个弱不禁风的中二少年,偏偏自称什么修真人士,总不把她街区霸王花放眼里,吴荻亮起板砖,深吸一口气:冷静,别拍脸。美男随手一招,顿时电闪雷鸣,简直帅到没朋友。吴荻内牛满面扑上去抱大腿:大神,带我装逼带我飞!
  • exo之魔林女孩

    exo之魔林女孩

    只因千百年轮回前的一次家族灭门惨案,大家各奔东西,千百轮回之后,一次意外,使回忆的密门开启
  • 神偷王妃三小姐

    神偷王妃三小姐

    她,二十一世纪的神偷,因为一次的背叛,穿越到云脉大陆,他,服黑,冷酷无情,杀人如麻的寒王殿下,却喜欢她。
  • 黎明后你还在

    黎明后你还在

    这是一部青春类的书,描绘了爱情的纯洁和忠贞,无论女主怎样的无理取闹,总会有人去维护她爱戴她。这部作品告诫人们要在人生的道路上,且行且珍惜,不要伤害爱你的人,要大胆的去追逐那份属于自己的爱。
  • 爱在最美年华

    爱在最美年华

    首先,本书全书免费阅读!感悟赠送有缘人!其次,你想知道60后怎么谈恋爱吗?你想知道八十年代的人怎么发财吗?本书告诉你八十年代一伙进城求学的山区毛孩爱情路,以至后来这伙人占据罗马市各领域,点燃罗马市生意圈的奸诈烟火,爱恨情仇,血与火的争斗……
  • 异世之阴差系统

    异世之阴差系统

    日行一善,记一功德,十世善人李向阳在第十世,在即将要行完最后一善,位列仙班之际,却因陆判和几位阎王打麻将输的连裤衩都不剩后,郁闷得连喝十天阴酒,醉后一不小心铁笔在生死薄上一挥,然后李向阳就悲剧了。转世到异世得无名功法,更是稀里糊涂的开启了阴差系统,且看李向阳在风云搅动的异世如鱼得水。
  • 东方幻界录

    东方幻界录

    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冥死终......当灾难来临时,没有人能够逃过一劫,当创造者想要毁灭这个他曾经爱着的世界时,没有谁能避开......在灰暗的世界中诞生,最后又归于黑暗,或许这就是少女们的命运吧......但是,当救赎的契机就在眼前时,又有谁会放弃呢?哪怕只是被创造出来的人形也有着反抗主人为自己定下的命运的权利,不是么?
  • 冥主之逆天邪

    冥主之逆天邪

    什么是生?什么是死?生生死死不断,谁生谁死早就没什么意义,那我为什么还活着?
  • 暑假磨出来的舍不得

    暑假磨出来的舍不得

    一次偶然,让她遇到了他,自此开始了一段属于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