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升,字仲姬,浙江人,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管道升自幼聪慧,才华横溢,不仅能够写诗作词,尤其擅于书法、绘画,画又以竹石梅兰见长。她所写的《璇玑图诗》被赞为“五色相间,笔法工绝”;而她在湖州瞻仰佛寺的粉壁上所画的《竹石图》更是引得四方游人蜂涌而至。家有才女如此,她的婚事管父自然也就格外的挑剔,以至于直到管道升28岁才出嫁。尽管嫁得很晚,但管道升却嫁得很好,因为她的丈夫赵孟頫不仅有着高贵的出身,更难能可贵的,他还是一个多才的倜傥贤士。
赵孟頫,浙江吴兴人,楷书四大家之一。他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皇太子——秦王赵德芳(评书里的八贤王)的后人。赵孟頫可以说是生不逢时,还在他青少年时,南宋王朝就已如大厦将倾。他的父亲赵与告官至户部侍郎兼临安府浙西安抚使,他的父亲善诗文,富收藏,这样的家庭给予他很好的文化熏陶。可惜,在赵孟頫十一岁时,他的父亲便去世了,家境也从此逐渐败落。宋灭亡后,赵孟頫归故乡闲居,此时的他不仅能诗善文,而且还精绘艺,工书法,而他的书法和绘画成就尤其高。同样的兴趣爱好,同样的聪明才智,使得赵孟頫与管道升走到了一起。
婚后的两人在读书绘画中体悟到无限的乐趣,他们说诗说文,谈书谈话,共同的兴趣与才情,让两人在感受夫妻情爱的同时,也体味着知音的乐趣。他们不仅互相欣赏,闲暇之余还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赵孟頫画《春江垂钓图》时,就由管道升补写墨竹;管道升画墨竹卷时,赵孟頫为她书《修竹赋》,正所谓珠联璧合,相映成趣。
1286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到江南寻找隐逸之士,赵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就这样,赵孟頫走上了仕途。元世祖接见赵孟頫时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并因其才学给予赵孟頫种种礼遇,从此他的仕途青云直上。而此时的管道升并没有因为丈夫的显达而掩盖了她的光芒,她先后书画出《水竹图卷》、《秋深帖》、《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作品。关于《秋深帖》还体现了赵孟頫与管道升的夫妻情深,《秋深帖》是以管道升口吻写给婶婶的一封家书,只是帖末尾的落款,虽然署了夫人管道升的名字,但字迹模糊,可以看出是经过涂改的。而从帖的字迹上看,《秋深帖》的笔体与赵孟頫的行书特点更相契合。因为赵孟頫与管夫人感情至深,所以,后人都推测可能是赵孟頫代夫人回复家信。由于而他兴之所致,写到忘情,末款署了自己的名字,发觉之后,深爱妻子的赵孟頫觉得属自己的名字不妥,所以又改了过来。
夫妻情浓已是难得,而同样难得的还有赵孟頫以前朝皇室的身份却能仕途畅顺亨通。元仁宗登基后,一向赏识赵孟頫的他更是把赵孟頫封为荣禄大夫,为当朝一品时,而管道升也被封为魏国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