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6年,项羽以霸王的身份,分封诸侯,而刘邦则被封为汉王。不久,诸侯以项羽分封不公为由开始反楚霸王项羽,于是开始了为时四年的楚汉战争。
在战争中,双方各有胜负,僵持不下。公元前203年,楚汉议和,以鸿沟为界,东归楚,西属汉。项羽率军动归,不久,刘邦违背约定,率兵攻打楚地。公元前202年,刘邦、韩信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以十面埋伏之势把项羽的10万楚军困于垓下。此时的项羽已是“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一天夜里,韩信命汉军士兵高唱楚歌,目的是使楚军以为他们的家乡已经被汉军攻占,从而引起士兵思乡厌战,以此来瓦解楚军军心。而歌声也传到了项羽与虞姬的耳里,于是,项羽也大为震惊地以为“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羽知道这一次是死多生少,想到和自己争战沙场的乌骓马,想到追随自己出生入死的虞姬,忧思神伤,悲歌慷慨而唱: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而此时虞姬挥剑,随歌而舞,并以歌声与项羽相和: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义气尽,
贱妾何聊生。
关于这一幕,《史记·项羽本纪》里这样记载: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泣数行下”,那样刚毅勇猛的霸王,那样身经百战不畏惧的霸王却泣数行。能够让英雄落泪的,能够让勇士落泪的,除了爱还是爱,除了情还是情。英雄的力量能够征服女人,而英雄的眼泪却足以把任何一个女人的心在转瞬间击碎,更何况是爱着项羽的虞姬。聪明如虞姬,她知道项羽的“泣”不是因为怕可能出现的死,而是怕与她的别,而且是死别。她也知道,如果没有了自己的牵绊,以项羽的勇猛还是有可能杀出刘邦的重重包围的。于是,就在转身的一瞬,虞姬把剑划向了自己。
曾经你给我保护,现在我要给你退路,我要用我的牺牲,成全你的抱负。
虞姬死后,被埋在了垓下。关于虞姬之墓,曾有两种说法,据说她是身首异葬,身葬在灵璧东15里的虞姬墓,头葬在定远东南60里的“嗟虞墩”。今天,在灵璧县的虞姬墓,已成为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后来,据说在埋着虞姬头颅的“嗟虞墩”曾开出了凄美艳丽的花,人们叫它“虞美人”。而后来的文人,感慨于虞姬的情深义重,创了一种词牌,名字就叫“虞美人”。比较有名的就有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生死存亡的一线,虞姬拔剑向己。她把死留给了自己,而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她爱着的项羽。而项羽军中的堂堂男儿,在项羽突围时仅仅有“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清代诗人何浦感慨于此,写下了这首《虞美人》:
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
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
正如虞姬所预料的,项羽还是冲出了汉军的重重包围而逃到了乌江边。乌江亭长欲渡项羽过江,项羽却拒绝了他的好意。《史记·项羽本纪》里这样写道: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最后他把乌骓马送与乌江亭长,然后自刎而亡。
中国有句古话: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最好的例证当属西楚霸王——项羽。项羽,他宁愿慷慨悲壮地死,也不愿苟且屈就地活;一个虽败得惨烈,但依然以其勇猛、悲壮而成为被世代传诵的英雄。与他的英雄同样被传诵的,还有他的爱情。而与他的英雄事迹相比,虞姬的以死殉爱无疑是他的人生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绿绮传情,文君夜奔中国向来多才子佳人的故事,而在所有的爱情故事里,最大胆、最浪漫、典故最多的当属文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从“绿绮传情”到“文君夜奔”,从“当垆沽酒”到“白头兴怨”,写尽了爱情中的热烈与浪漫,写劲了爱情中的勇敢与波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幕爱情故事又是如何上演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