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耀卿(681—743年),字焕之,出身闻喜裴氏,家居绛州稷山,中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裴耀卿从小聪慧机敏,不足10岁就中童子举,弱冠即任秘书正字,不久为相王府典签,相王就是后来的睿宗。睿宗即位后,升耀卿为国子主簿。唐玄宗初,他升迁为长安令。到位后,体恤民情,整饬法度,取消了普遍加派的做法规定,由富户承担,减少了大多数百姓的负担。在宣州任时,因黄河大水而堤防决口,附近各州坐视不救,唯裴耀卿亲自指挥整饬河防工程,给人民又做了好事。宣州人民给他立了功德碑,以示纪念。
裴耀卿以后又担任户部侍郎、京兆尹,这期间他成功地整顿了漕运。从江淮到南京漕运,是唐朝的财源依托,耀卿任京兆尹的第二年,京师大雨成灾,谷价飞涨,唐玄宗又召见他议运东南租米,耀卿提出了整顿漕运的具体建议。唐玄宗十分高兴,任命他为江淮、河南转运使,负责整顿漕运。他在黄河入汴的附近设输场并置河阴仓,江南漕运至输场,即将租米纳入内,船返本州,后再由政府另雇船运,然后再水运至黄河岸的陕州太原仓,溯河水至潼关附近的永丰仓,经渭水直达长安。自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以后的三年中,运往关中长安的租米达700万斛,成为隋唐漕运史上的最高数字,同时节省了陆路雇车运费30万缗。裴耀卿成功地整顿漕运,成为开元盛世的一段佳话。天宝元年(742年),改任尚书左仆射,次年卒,归葬稷山韩家庄。朝赠太子太傅,其著作有《崔液集》1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