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伯(亦作智伯)(?—前453年)名瑶,又名智襄子,春秋末年晋国四卿之一。封地在永济一带。本姓荀,因其祖食邑于知,遂以知为姓。知伯年少时,身高体健,仪表堂堂,且能言善辩,做事果敢坚决,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但是心狠不仁,为他日后种下了恶果。知伯继承父位步入晋国政坛之时,正值范氏、中行氏被逐,赵简子独揽晋国大权,赵、韩、魏、知四家并峙。知伯以果敢坚毅的性格,积极地建功立业,为吞并其他三家创造条件。赵简子去世之后,他便抢先出手,同韩、赵、魏三家瓜分范氏、中行氏领地。晋出公对于四卿这种无视君主的行为十分愤怒,便借齐、鲁两国兵力攻打四卿,不料却被四卿击败,出公逃亡齐国,死于途中。知伯果断地抓住这个机会,立昭公的曾孙为国君,从此,晋国的朝政皆由他操纵决断。
知伯执国政后,利用手中的权势,肆意妄为,逐步开始实现他吞并三家的抱负。他派人向韩、魏两家索要大块的土地,韩、魏两家为暂时免于战祸,忍痛割地给知伯。知伯得陇望蜀向赵索要更大的土地,被赵襄子拒绝。知伯大怒,胁迫韩、魏两家合兵攻赵,围赵襄子于晋阳。久攻不下时知伯引晋水淹晋阳,引起了韩、魏两家的恐惧,恰逢赵襄子密使前来劝说韩、魏,痛陈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赵、魏、韩三家结盟,发动突然袭击,大败知军,杀知伯于晋阳城下。三家尽分知伯土地之后,索性将晋国也瓜分干净,这就是“三家分晋”的的典故。
知伯在很短的时间内使知氏盛极,超过三家,确乎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才干,但是由于他贪而愎,自高自大,不能以仁义待人,以至招来杀身之祸。难怪司马光评价他“才有余而德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