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又作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周代晋国大臣,春秋时安邑(今夏县)裴介村人。
介子推是随从晋文公重耳出亡的有功之臣,据《史记·晋世家》、《左传》等有关史籍记载,他是晋文公重耳出亡期间最忠诚的随从人员。当他们一行流亡到卫国五鹿时,重耳连饿带病,奄奄待毙,介子推为救重耳一命,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来,奉献给重耳,这就是有名的“割股奉君”典故的来源。他随从重耳在外流亡19年,备受艰难困苦,后来重耳返国做了晋国的君主,大赏功臣时,却忘了曾割股救己的介子推。介子推抛弃功名利禄,背上母亲,隐居到绵山(即今万荣县孤峰山)上。他的邻居解张为他抱不平,写了一首诗,诗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去,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并把诗张挂在绛都的国门上。
晋文公看了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晋文公便亲带广众人马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就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大火熄灭后,只见介子推和他的母亲抱着被烧死在一棵枯柳下。晋文公无奈,只好命人收拾尸骨,厚葬于绵山下,并立祠纪念。因介子推廉洁不受俸禄,于是谥为洁惠侯,改绵山为介山。秦二世时迁葬于故里裴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