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3500000001

第1章 童年的劳动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

——巴甫洛夫

19世纪中叶的俄国,正处于沙皇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社会经济百孔千疮,遍体鳞伤。农奴制度束缚下的农村,更是落后到了极点,农民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收获的绝大部分要向各级政府和地主缴纳租税,自己所剩无几。农民的生活简直是悲惨到难以形容的地步了。然而,为了活命,又别无他路可走,也就只好年复一年地在土地上耕耘着。

农奴制度统治下的俄国中部小镇梁赞,也和广大的俄国农村一样,村民绝大多数以种地谋生。

小镇的中心有几座石头砌的房子,那是政府和教堂所在地,其余地方都是一排排的木头房子,在杨柳荫下的道路之间整齐地排列着。

这里有两条大河,一条是特鲁别日河,一条是奥卡河。河的两岸到处可见满载货物的平底船、木筏和小船。河岸的近处,人们为了防止河水的侵袭而栽上了柳树。由于多年的河水冲刷,一些柳树的根都露在了外面。河岸的远处,是一望无际的草地,每逢夏季,小镇的居民就可闻到大牧场花草的芳香。

1849年9月26日,伊凡·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就出生在这风景秀丽的梁赞小镇的一个牧师家里。父亲彼得·巴甫洛夫是乡村的小牧师,跟城里的大牧师相比,无论是地位还是待遇都有天壤之别。乡村牧师是俄国教会里最低级的职位,它和农民也差不了多少,少得可怜的薪水不足以维持家庭生活,因此还得经营土地。伊凡·巴甫洛夫的父亲头脑灵活,知书达理,很能挣钱。他栽种果树和蔬菜,丰收年景收入在小镇上也算是较多的。母亲在家里操持着家务。

彼得·巴甫洛夫虽然家庭收入在该镇较高,但家庭生活未见多宽裕,其原因就是家庭人口多。他自己有4个孩子:伊凡·巴甫洛夫和他的姐姐及两个弟弟。他还收养他两个弟弟的孩子,一个弟弟以好斗而远近闻名,在一次斗殴中被暗器击伤致死,他的家庭就托付给了事业上一帆风顺的哥哥彼得·巴甫洛夫。他的另一个弟弟只顾吃喝玩乐,不管家人死活,结果后来成了流浪汉,他的孩子无人照管,也只好来到伯伯家。

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只靠两个大人的劳动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于是父母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要吃闲饭,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伊凡·巴甫洛夫是家中的长子,帮父母干活更是责无旁贷。

种植蔬菜,需要疏松的土质,要求人们必须经常翻地。在绿色的田垄间,常常可以看到巴甫洛夫父子一前一后地劳作着。父亲身上的那件衬衫闪现着一片片的白色汗斑;儿子光着膀子,不时地用手去抹头上和脸上的汗珠,由于手上沾满了泥土,所以脸上和身上也出现了一道一道的黑印。

父亲翻了一垄又一垄,不知比他多翻了多少垄。这时,他对父亲打趣地说:

“爸爸,看谁先翻完这一垄?”

“好,咱俩比一比!”

两个人甩开膀子,只听见铲子铲青草茎发出的嚓嚓的响声和啪啪的铁铲拍土的声音。

“孩子,你翻完的时候,说声‘到’。”父亲从容不迫地低声说。

父子俩紫赯色的脸上渗出了汗珠,一滴一滴地滴在地上,但谁都顾不上擦。父亲一边翻地一边扬着一双浓眉说:

“不行啊,我的孩子,你把父亲当老人看待,那还早着呢!”

结果,父子俩几乎同时到了终点。父亲先扔开铲子,伸直了腰杆说:

“不顶事儿啊,好强的人,还得多吃点饭才行。”他朝着心爱的儿子微笑着。

“反正你也没把我丢下。”儿子不服气地辩驳着。

他们各自揩去脸上的汗,坐在田垄上休息了一会儿。头上的太阳像火炉一样,他们的汗擦也擦不完,伊凡·巴甫洛夫后背上仿佛已经汇成了一条汗水的小溪。

父子俩在田垄间开始了午餐,他们打开了饭包,一人拿起了一个面包,大口大口地吃着,吃得是那样的香甜。

梁赞的农民比其他地方的农民有一点优越的地方,就是夏季割草季节,每家可以分得一块草地,把草割下来,晒干以后可以送到草市上去卖。

划给神职人员彼得·巴甫洛夫的是奥卡河河湾牧场的一块草地。割草的季节到了,各家各户都用尽全力割草,因为得赶晴天,一边割一边晒,如果过了季节,草就枯萎不好割了。

巴甫洛夫家也不例外,每逢割草,也都是全家出动。伊凡·巴甫洛夫的小手拿镰刀都有些费力,可他还是坚持割着。细嫩的小手被草划了一道又一道口子,在阳光的暴晒下变得又红又肿。有时草丛中有水,他就和父亲一样,全天泡在水里。草丛中的蚊虫还不时地向他们偷袭,所有这些他都顶住了。一天下来,他累得精疲力竭腰酸背痛,晚上睡觉时还梦见白天的情景,不停地呼喊着。

父亲和母亲看着孩子累成这个样子,心里十分不好受,但为了从小锻炼孩子,使他长大后能够迎战艰苦的生活,他们还是希望孩子坚持下去。

伊凡·巴甫洛夫似乎看清了父母的用意,因此他能坚持到十分就绝不在九分的时候停下来。他的手拿面包都费力,但他仍然坚持到这场大会战的最后胜利。

在父亲的苹果园里,每逢丰收年景,苹果堆积如山。这些苹果有的要晒干,有的要装在筐里拿出去卖,巴甫洛夫就整天在苹果堆里挑来挑去,累得腰酸腿痛。

有一天,父亲让伊凡·巴甫洛夫和弟弟德米特里挖树坑。兄弟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坑挖好了,可父亲突然过来说,原来的距离计算错了,还需重挖。德米特里说什么也不再挖了,他声称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伊凡·巴甫洛夫没说什么,拿起锹来,一锹一锹地开始重挖。德米特里看到比他干得多的哥哥二话没说自己干起来,觉得不好意思,就也和哥哥一起重新干了起来。这时父亲过来示意他们停下,说是有意要培养他们的耐性而叫他们重挖的。德米特里听后把锹一扔,抱怨着父亲,一边往家里走,一边不停地嘟囔着。伊凡并没有说什么,父亲朝他点头微笑,他也会意地朝着父亲微笑着。

伊凡·巴甫洛夫不仅干着屋外的活,在家里也力所能及地帮着母亲做家务,劈柴、打水、生炉子,他样样都干。直到垂暮之年,不论住在什么地方,他总是亲自动手生炉子,而且干得干净利落。他常生气地唠叨:“现在的青年人连炉子都不会生。”他对自己的技术颇有几分得意。

童年时代的体力劳动,练就了伊凡·巴甫洛夫健康的体质,他身材魁梧,有非凡的力量。繁重的劳动,艰苦的生活环境,使他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以后在实验室做实验,他常常是整天、整夜地工作着。据他自己回忆,75岁以前,他从来没有感觉到疲劳是什么滋味。

他是跨世纪的科学家。他经历了沙俄、苏俄和苏联三个历史时期,目睹了1905年革命,1917年2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劫难——第一次世界大战。沙俄统治的腐朽,社会经济的落后,科学工作简直到了难以进行的地步。社会动荡,更给他的实验带来巨大的影响。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俄国的一些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纷纷奔向国外,去寻找更加美好的新生活。伊凡·巴甫洛夫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一些国外的科学家纷纷给他写信,信中说凭着他这些科学成就和他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在国外的收入是俄国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他都婉言谢绝了。

朋友看到他的家庭生活有困难,就合凑几个钱给他,原意是让他解决家庭生活的危机。可他说我现在不是生活得好好的吗?他把钱还给大家,大家不肯收,于是他就用这些钱买了一大群准备实验的狗。

在卫国战争期间,巴甫洛夫的实验室同样出现了巨大的困难,但是他领导工作人员顽强地克服了困难。

1919年冬季的一天,大雪纷纷扬扬地覆盖了彼得堡的房屋和街道。巴甫洛夫很早就来到了实验室,和看门老头马克西姆问好后就走了进去。实验室由于没有木材,已经几天没有生炉子了,这一点,巴甫洛夫并没怎么在乎。只见他穿着大棉袄,戴着棉帽子,用嘴里呼出的热气温暖着双手。

使他焦急的是,做实验用的狗愈来愈少了,一是没有正常的来源——花钱也买不到狗;二是食物不够,加上屋子冷,一些狗死于饥寒交加。但是没有狗是不行的,如果这样,实验室里的工作就要停止了。

他看着仅存的几条狗,思索了好一阵子,然后站了起来,擦擦手,穿上了白色的工作衣,对同事们严肃地说:

“必须工作,先生们。要知道,我们的责任就是不停地工作,不停地实验,不停地研究。”他走进手术室,几位助手也跟了进去。

以列宁为首的苏俄政权,在当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心里仍然想着人民,想着祖国发展所必需的科学事业和科学家。

巴甫洛夫进入实验室之后,外面的雪仍在纷飞着,这时一个瘦长的高个子的人站到了门口,他亲切地向看门的马克西姆打招呼后,请求见一下巴甫洛夫。马克西姆冷冷地打量着来者,慢吞吞地说:“你想见巴甫洛夫,可以见,不过要等一下,他正在做实验。”

来人在门房里摘下帽子,正打算脱大衣,马克西姆说话了:“不用脱大衣,实验室和办公室都没有生炉子,木材不够用,里面和外面也差不了太多。”

“木材不够——是吗?”来人眯起了眼睛,脸上还挂着一丝微笑。

“他还笑呢,人家愁都愁不过来。”老头正寻思着,来人已经越过门槛,走进了实验室。马克西姆急忙跟了进去:“请问您是哪一位?不穿白大褂是禁止进实验室的。”

客人不慌不忙地答道:“我叫高尔基,是巴甫洛夫院士工作协助委员会的委员。”

原来,高尔基是受列宁的委托,特意前来看望巴甫洛夫的。巴甫洛夫见高尔基来了,急忙放下手中的实验工具,快步迎了上去。

“亲爱的巴甫洛夫,是列宁派我来的,列宁要我转告您,他对您的研究工作评价很高。我们国家非常需要像您这样的人,特别是在革命以后,在现在……”

巴甫洛夫有些激动了,他站起来,然后又坐下。他没有想到,列宁和苏维埃政府这么关心他的工作。并对他的生理学研究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他知道现在整个国家都处在极度困难的时期,他想:自己眼下的困难与国家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无论如何也应该克服。当高尔基问起他需要什么时,他只回答需要狗,因为没有狗,实验将要停止。高尔基问还需要什么。他却说什么也不需要了。

“亲爱的高尔基先生,请原谅我打扰您二位的谈话,现在需要木材,您看,试管里的胃液都冻了,水管子也冻坏了。”看门的老头不知什么时候从后面赶上来插了一句。

当高尔基想给巴甫洛夫个人一些补助时,他坚决拒绝。在他看来,除了狗之外,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童年的艰苦劳动,使巴甫洛夫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习惯。他的一生,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永无休止地工作着,劳动着。

同类推荐
  •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先达老先生的自述,追忆了八十几年的人生历程,记载了儿时的欢乐和懵懂,成年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老年时对师长、朋友的怀念和感恩,同时书中还体现了一位老人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敏锐目光和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关心国事民生的胸怀。在文中,作者有时轻轻带过,有时浓墨重彩,对人生中的光彩和落魄都勇于直面,能够比较真实地坦诚地还原个人历史,陈老的叙述能够让年轻一代的读者尽可能地捕捉整个时代的印象,其人格魅力也有积极影响。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 上册(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 上册(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蒋氏家族全传

    蒋氏家族全传

    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位毁誉兼有的人物。本书详细记述了蒋介石的生平、婚姻家庭和军政生涯,涉及身世秘密、辛亥革命、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黄埔军校时期、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宋联姻、统一中国、围剿红军、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国共决战、退守台湾、传位蒋经国等内容。本书客观地描述了蒋介石领导北伐统一中国以及领导抗战抵御外侮的历史功绩,同时指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政府的腐化堕落、民心的丧失是其失去政权的重要原因。
  •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在这些被选的宰相中,有的直言敢谏,有的阿谀逢迎;有的胆识非凡,有的才识平庸;有的清廉刚正,有的卖官鬻爵;有的千古流芳,有的万世遗臭。
  • 特里莎修女传

    特里莎修女传

    本书记述了特雷莎修女的生平,共四章,包括萌发爱的种子、立志救助穷人、撒向人间的爱和灵魂走向天国。
热门推荐
  • 红楼梦黛玉之有凤来仪

    红楼梦黛玉之有凤来仪

    林黛玉来历不凡,承天之命,却受尽磨难,孤苦无依,最终凤鸣于九皋,声闻天下。薛宝钗出身富贵,有青云之志,到头是梦是幻?贾宝玉衔玉而生,有补天之才,能否助灵女安邦?水溶为国为民,能否保住水氏江山?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终是可惜可叹。
  • 碎仙途

    碎仙途

    “写的好不好,自己进来看。。。”可好??……
  • 梦幻之王

    梦幻之王

    一次命中注定的远行,一场不可思议的穿越。由此而开启一次改变整个世界格局的远征。一场瑰奇的梦幻魔法之旅也将从无尽地底的冰封之城中启程。
  • 惹上坏总裁:步步逼婚

    惹上坏总裁:步步逼婚

    她一直想洗脱自己私生女的身份,去寻求一份圆满的爱情,却原来那个人早已存在。她柔媚时说,顾爷,这个cosplay的游戏好玩吗?她倔强时说,我就不求饶,死也不求饶。这个妖精就是他的克星,要他费尽心思精心设计才能娶回来,娶了回来还得好吃好喝好伺候地供着。能遇见一个甘心为她犯贱的人是他的幸运,他心甘情愿。
  • 万世战仙

    万世战仙

    为生战,为死战,为化战仙万世战,……战……战……战!请看文二少爷作品《万世战仙》
  • 单身狗的奇幻人生

    单身狗的奇幻人生

    十年前学姐们都想撕了我,可曾想过十年后的我在吃狗粮?我的人生就像是这碗面,刚做出来太烫,凉一凉拿给别人吃的时候发现,坨了。
  • 暖罅隙

    暖罅隙

    旋马,越来,越旧,失去了那绚丽的色彩,原木的纹理,一条一条的浮现着,充斥着小诺的眼睛,小诺依旧爬上去,坐在上面一圈一圈,口中依旧含着棒棒糖,依旧看着有人在沙地中堆着沙堡的小朋友,看着妈妈口袋中堆得满满的棒棒糖,看着自己身边的旋马忽高忽低的转着。
  • 王传福传:比亚迪神话

    王传福传:比亚迪神话

    他,让三洋、索尼等国际大公司感到恐惧,他,一个近似狂妄的技术奇才,他,在漫漫熊市吸引“股神”入股比亚迪,他,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流而上,他,仅一年时间身价暴涨百亿,成为中国新一代首富……他就是王传福,曾经一文不名的农家子弟,26岁时却成为高级工程师、副教授;2002年,他在短短7年时间里,将镍镉电池产销量做到全球第一、镍氢电池排名第二、锂电池排名第三,37岁便成为饮誉全球的“电池大王”,坐拥3.38亿美元的财富。2003年,王传福斥巨资高歌猛进汽车行业,誓言要成为汽车业领军人物……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公布以2.7亿元的价格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
  • 风起云霄

    风起云霄

    昔年,玄宗走尸破天咒,今日,为求真相入组织。不为懵懂人,不当襁褓儿,我撒我热血,我求我真心,云霄过眼烟,风起笑苍天!
  • 凝墨之无敌系统

    凝墨之无敌系统

    “那你就叫凝墨吧。”“主人,我将带你大杀四方,走遍天下!”从此,修炼功法在手,天地悠悠,范冰冰一个月收入1.5亿?我一天5个亿!我得儿意地笑,得儿意的笑,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