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3000000012

第12章 划时代的巨著

1506年,哥白尼在意大利获得博士学位后,充满信心地回到了波兰。他虽然在赫尔斯堡的教会中担任了职务,但哥白尼却一刻也没有放弃他的创立太阳中心说的工作。

新体系的创立需要建立在可靠的实际观测的基础上。于是,哥白尼白天做牧师,晚上,便找来一把椅子放在阳台上,他就坐在这把椅子上,用自己制做的四分仪、三角仪、等高仪和捕星仪等观测仪器,全神贯注地观测着天象变化的规律。这样坐着,时间久了,他的脖子仰痛了,就变换一个姿势,但眼睛却仍然舍不得离开天空。这样自由自在地观察星空,是哥白尼整天都在期待的时刻。一天中只有这个时刻,才是哥白尼最愉快、最幸福的时候。此时,对于哥白尼来讲,除了灿烂的苍穹,其他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了。

1511年,也就是哥白尼从意大利回来的第6年,哥白尼把自己多年来研究的成果以书信的形式撰写成一篇论文,寄给了自己的朋友和他所熟悉的天文学家。这篇论文开头的第一句话是:“尼古拉·哥白尼浅说自己提出的关于天体运动的假设。”于是,这篇论文的名字就被简称为《浅说》。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这篇《浅说》几乎传遍了整个欧洲。哥白尼在《浅说》中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他的日心说的基本思想:

一、不存在一个所有天体及其轨道的中心点。

二、地球中心不是宇宙中心,只是重心和月球轨道的中心。

三、所有天体都围绕作为自己中心点的太阳运转,因此太阳位于宇宙中心的附近。

四、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同天穹高度之比,就如同地球半径同地球与太阳间距之比一样渺小。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同天穹高度之比是微不足道的。

五、在天空中看到的所有运动,都是由地球自己的运动造成的。

六、使人感到太阳在运动的一切现象,都不是由太阳的运动产生的,而是由地球及其大气层的运动造成的。

七、人们看到的行星向前和向后的运动,都不是行星自身的运动,而是由地球自身运动使人产生的错觉。

《浅说》是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理论的第一块基石。当然,要想在这块基石上建立起宏伟的大厦,还需要做许许多多的工作。关于这一点,哥白尼已经在思想上有了足够的准备。正如他在向他的朋友们宣读这篇《浅说》时所说的一样:“关于这门科学,关于宇宙的结构,我还知道得很有限。这份提纲不过是宇宙图景的一个轮廓,就仿佛是一座大厦的基础,我要用毕生的精力去充实它、丰富它!”

1512年,哥白尼的舅舅乌卡什·瓦兹洛德病逝。乌卡什·瓦兹洛德舅舅的病逝,给哥白尼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他怀念舅舅,是舅舅把他抚养成人,送他去大学读书。每当他在赫尔斯堡看到舅舅那些遗物,他就经受着感情上的痛苦和巨大的折磨。为了使自己尽快从这种感情上的折磨之中解脱出来,哥白尼决定离开赫尔斯堡,迁居到教区大教堂的所在地——弗隆堡。

在弗隆堡,哥白尼用舅舅留给他的钱买下一座箭楼,并且自己动手建起了一座小小的天文台。从此,他一面担负着牧师的工作,一面继续观测天象,研究天体运动,一直住到去世。

弗隆堡濒临波罗的海,常年潮湿多雾。但是在严冬的日子里,天空中往往很少有云彩。星星在蓝天上闪烁着极为耀眼的寒光。一到这个时候,哥白尼便紧紧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穿上皮袄,束紧风帽,把那些自制的捕星仪、测定仪等仪器统统搬到箭楼的露台上,通宵达旦地进行观测。面对深邃莫测的苍穹,哥白尼的思想随着斗转星移而不停地运动、升华。对漫天的星星,他做了当时所能做到的最详细而科学的观察。对于天体在宇宙的运行、位置和四季的变化的观测结果,他都认真地一一做了观察记录。后来,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引用的27个观察材料,大部分都是这个时期记录下来的。

为了证实地球的形状,哥白尼曾多次站在波罗的海的海岸边观察来来往往的帆船。有一次,哥白尼请求一艘帆船在船的桅杆顶端绑上一个闪光的物体。哥白尼站在岸边看着这艘帆船慢慢驶远。过了一会儿,奇妙的情景出现了。哥白尼看到,随着那艘帆船的渐渐远去,帆船桅杆顶上的那个闪光的物体也在逐渐地降落,最后完全隐没,好像太阳下山一样。通过这次实地观察,哥白尼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不仅地球是圆形的,连海面也都是圆形的。

逐渐地,一个思想体系在哥白尼的大脑中开始成熟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除了月亮是围绕着地球运转之外,地球也和其他行星一样,也都是在围绕着以太阳为中心的圆形轨道在运动的,而且地球还在不停地自转着。

哥白尼想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写出来。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写另一部关于天体运行的著作,这部著作的名字就叫做《天体运行论》。因为,哥白尼始终认为运动是生命的真谛——它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上至天空,下至深海,静止死寂的东西是没有的。世上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生长和消亡,千秋万代循环不已。寒冬和盛夏,诞生和死亡,全部都要按照自然的规律而不是上帝的安排来彼此交替。而他的《天体运行论》的中心内容,就是要通过天体运行的各种现象,来揭示大自然这个最根本的奥秘。

坚冰已经扫破,航线已经开通。从此以后,哥白尼便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到创立新的学说上。为了写好这部巨著,哥白尼几乎读遍了当时能够弄到手的各种文献和古典书籍,写下了许多读书札记。哥白尼非常勤奋,他把时间看得比金子还宝贵。哥白尼不知疲倦地写作着。为了早日完成《天体运行论》,哥白尼往往工作到东方发白才睡一下,然而,等到太阳初升的时候,他又坐在堆满书稿的桌前了。是啊,多年积累起来的见解,现在可以和盘托出了,那些反复思考的问题,现在可以写出答案了。一想到这些,哥白尼就感到无限的快慰。

写作并非像哥白尼想象的那样顺利。当哥白尼写完《天体运行论》第一卷之后,他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困难,即埃及的古代历法经过1000多年的辗转传抄,12个月份的名字已经被弄得非常混乱了。哥白尼在离开意大利波伦亚大学的时候,在老师的帮助下,也才仅仅能够写出4个月份的名字。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哥白尼无法引用古代的许多观测记录。

在埃及古代历法的研究上,哥白尼整整花去了10年的时间,却始终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然而,在一个极偶然的机会中,哥白尼的问题却得到了顺利的解决。

有一天,两位神父来到哥白尼的住处,想向哥白尼借一些有关天文学方面的书籍。哥白尼取来钥匙,打开图书室的门,陪着两位神父挑选天文学方面的书。开始,哥白尼为他们推荐了好几种书,还向两位神父简单地讲了讲内容。可他们不是嫌书中的内容太深奥,就是觉得书的内容太浅显,一本也不中意。于是,两位神父就自己动手去翻书架。

一位神父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不太知名的书,漫不经心地上下翻动着书面。哥白尼走到他的身后,看着他手上翻动的书页。突然,书上的内容吸引了哥白尼,哥白尼一把从神父的手中抢过那本书。他瞪大了眼睛,反复叨念着书中那些难懂的字眼,他看了一会儿,“啊”地一声把书合上,高兴得手舞足蹈,仿佛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心胸豁然开朗。他转过身去,如获至宝地向箭楼奔去。正是这本不太知名的书,帮助哥白尼准确弄清了埃及古代历法上12个月份的名字。

太阳还没有升起,可是,空气里却已经弥漫着破晓时的寒气。草上也已经落满了露水。早起的云雀在那半明半暗的云空中高啭着歌喉,而在遥远的天际,则有着一颗巨大的也是最后的星辰正凝视着大地,犹如一只明亮的眼睛。

当弗隆堡响起晨祷的钟声的时候,哥白尼便又坐到了他的桌子前,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此时,哥白尼的心情无比激动,他拿起笔来,用非常精美的文字写道:“宇宙的中央就是太阳,在这华美的殿堂里,为了能同时照亮一切,我们还能把这个发光体放到更好的位置上吗;太阳堪称为宇宙之灯,宇宙之头脑,宇宙之主宰……于是,太阳坐在王位上统率着围绕它旋转的行星家族。地球有一个侍从——月亮。正如亚里士多德在《博物志》中所说,当地球从太阳那里受孕和怀胎,以使每年生育一次的时候,月亮是地球最亲的亲人。”多么美妙的语言,简直就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哥白尼就是用他满腔的激情和全部的心血去谱写他的举世力作——《天体运行论》的,从而也使哥白尼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1532年初春的一天,弗隆堡披上了繁花似锦的新装,哥白尼的箭楼也像喜事临门似的,焕发着自豪和喜悦的光辉。傍晚,箭楼里有个体态丰盈的中年妇女,笑哈哈地推开了面对着大海的窗户。太阳偏西了,西方的天空,渲染了一片红霞。近处,是杏黄色衬托着蓝色的高空。在云块的空隙处,露出蓝色的线条,极其鲜艳。望着这美丽的景色,中年妇女的心情显得特别好。她转过身来,吩咐老仆人雪布尔斯基,让他叫厨房里的师傅们办一桌丰盛的筵席,并请他分头派人通知哥白尼的几位最要好的朋友到箭楼来。

这位出身名门、性情贤淑的中年妇女名叫安娜,从1525年起,她就来到箭楼担任管家。在与哥白尼的相处中,她衷心爱慕哥白尼,也十分敬佩哥白尼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于是,她不顾家人的劝阻和反对,毅然抛弃世俗的成见,和被剥夺了结婚权利的哥白尼同居。从那以后,安娜和哥白尼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成为哥白尼在科学研究事业上的得力助手。

客人们陆续到齐了。“一向都省吃俭用的哥白尼,今天为什么要破费呢?弄了这么好的一桌筵席要做什么?”大家一时都摸不着头脑。

待客人们入座后,只见安娜神色庄重地站起身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大家见她转过身来,指了指哥白尼的书桌,人们跟随着她的目光,看到书桌上放着一叠收拾得整整齐齐的书稿。

“朋友们,”安娜激动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这么多年来,大家对哥白尼的期望总算没有落空,他的《天体运行论》的初稿今天刚刚完成,你们看,初稿上的最后一个标点的墨迹也许还没干呢。”

一阵充满喜悦的低语在客人们中间掠过,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纷纷举杯向哥白尼表示祝贺。这时,有人提议:“请哥白尼的妻子安娜女士给大家讲一讲著作的内容,让我们先听为快吧!”

这个建议马上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安娜翻动着书稿,简要地介绍了《天体运行论》每一卷的提纲:

第一卷是宇宙论,共分四章,主要论述了太阳中心说的基本思想。第二卷是用三角学论证了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第三卷至第六卷,根据太阳中心说的宇宙体系,以及观测所得的结果,用数学的方法,分别讨论了地球、月球、内行星和外行星的运行规律。

安娜介绍完《天体运行论》的主要内容后,哥白尼站起来对大家说道:“记得40年前在克拉科夫大学读书的时候,意大利著名的革命诗人卡里玛赫和我最亲爱的老师、著名的天文学家沃伊切赫教授都曾经问过我,什么是天文学的根本问题,当时我回答得并不完全。因此,40年来,我一直坚持探索天文学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看起来很难,其实,也很简单。人类之所以把地球看作静止不动的中心,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是因为天体运动给人造成了一种幻觉,从而把真实的运动给掩蔽起来了。就拿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来说吧,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降落,千秋万代,始终不变。这样,就使人们觉得地球是个中心,太阳是在绕着地球自西向东地旋转,其实这是个幻觉。而托勒密的错误也就在这里。托勒密由于没有区别现象与本质,而将假象视为真实。由于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所以很难感受到地球在永远不停地运动。这正如人们坐在船上,行驶当中,往往感觉到船没有动,而看到的是两岸的东西在向后移动一样。船似乎不动是假象,船向前进才是真实;太阳绕地球旋转是假象,地球绕太阳旋转才是真实的。这就是天文学的根本问题。”哥白尼停了一下,幽默地说道:“天体运动应该遵循同一的原理和假说,可是地心说却相反,一个星体有一套轨道,不能够和谐一致,他们就像这样一种艺术家:要画一个人,但从不同的模特儿那里临摹了手、脚、头和其他部分,然后不成比例地凑合在一起,尽管每个部分都画得很好,可是各部分不协调,结果画出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怪物。”

哥白尼的精辟见解,使客人们眼界大开,从中增长了许多见识。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是和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针锋相对的。因此,哥白尼虽然完成了太阳中心说的创立工作,但是他却没有立即把它发表出来。哥白尼知道,这个理论的发表必然会遭到教会和旧势力的反对。他在后来出版的《天体运行论》的序言中写道:“我知道,某些人听到我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地球运动的观点之后,就会大叫大嚷,当即把我轰下台来!”“我深深地意识到,由于人们因袭许多世纪以来的传统观念,对于地球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的见解深信不疑,所以我把运动归于地球的想法肯定会被他们看成是荒唐的举动。”

哥白尼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宗教裁判所就设在罗马,处死“邪教徒”的火堆在熊熊燃烧。事实上,哥白尼自从研究天体运动以来,就一直受到教会的监视和迫害。面对这种情况,哥白尼踌躇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样,经历了30多年的犹豫之后,哥白尼终于鼓足了勇气,公开发表了他的太阳系学说。

1543年7月24日,当这部不朽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出版时,哥白尼已经在久病的卧榻上奄奄一息了。此刻,他的眼睛也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医生把书放在哥白尼的被子上,并把他的手放在书上,哥白尼用他那无力的手痉挛地抓住书本。一个小时后,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就与世长辞了。

伟人虽去,精神永存。哥白尼对科学的卓越贡献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他的太阳中心说,开辟了人类认识自然界运动规律的道路,为科学的宇宙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那“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的名言,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执著地追求真理,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同类推荐
  • 王小波传

    王小波传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离世,年仅45岁。《王小波传》是国内外首部完整再现王小波惊艳一生的唯一传记,以王小波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王小波对时代、社会深刻思考的文学创造和思想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描述了王小波精神世界的心路历程,呈现了王小波幽默机敏、理性清澈、特立独行的人性特点,反映了王小波及其文学思想的价值与当代意义。
  •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14岁入宫,历经12年的蹉跎,26岁却身处感业寺,只能青灯古佛。美人心中的那一计,让李治相思难忍,这才令武则天的人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二次进宫后,武则天自导自演了一场惊心动魄、血腥残忍的权力大角逐:昭仪,皇后,天后,临朝称制,改唐为周,天下升平……如此82载,谁堪比之?武则天何以从单亲女孩成长为三国皇后,以女儿之身君临天下,令无数粉黛、朝臣尽折腰?不妨看看她的心术操练和宫斗绝技。畅销书作家池墨将通过《武则天发迹史》一书为读者揭秘武则天的发迹之路。
  • 杜甫(名人传记丛书)

    杜甫(名人传记丛书)

    杜甫——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本书客观叙述了杜甫的一生,他天资聪颖的童年、他漂泊半生的羁旅生涯、他流传后世堪称“诗史”的著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学习这位诗人的可贵之处。
  •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王传福作为新近崛起的中国首富,以独特的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方式获得了巴菲特的青睐。半自动化代替自动化,规避专利,无一不体现了他的这独特的创新方式。本书以案例加启示的体例深入挖掘王传福独特的创新方式,力图再现王传福及比亚迪的成长与辉煌,对读者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
  • 巨人神话:史玉柱

    巨人神话:史玉柱

    本书从史玉柱的个人特性出发,把他出道以来的成功得失与他的性格成长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分析。
热门推荐
  • 仙神之域

    仙神之域

    【作品一直没有签约,但是我会坚持下去,直到完本,感谢大家支持!】【最近每天一章更新,在不断地码字攒稿,准备来个爆更百章。】一条神秘青石古路,通往未知的荒域。人族少年楚天明踏上征途,破开万古谜团。创建了一个扣扣书群:571358785群名称:趁我欢迎大家加入!
  • 浮华半生缘

    浮华半生缘

    她是沉浮于乱世中的一抹惊鸿,却浮浮沉沉掌握不住自己的命运。他与她,曾以为是一生的缘情,怎奈浮华半生,只得半生缘浅。他与她,曾以为此生无缘无情,怎奈漂浮半生,却执手白头。她纠缠在两个帝王之间,只为得那心里一片的安宁。曾为情入宫为后,后又是为情斩断情丝。浮华一生……
  • 被骗来的幸福

    被骗来的幸福

    时间过了,校门关了,今夜只有流浪。那时我想了好多,想旭,想家,想着我在父母的眼中是怎样的一个乖女孩,如今却沦落成这样一个流浪在江边的女子……
  • 我们的嚣张岁月

    我们的嚣张岁月

    多少次受尽屈辱。多少次渴望不被欺负。多少次扬言呐喊,我们要一起奋斗。林潇,一个从小学起,就是所有同学们欺负的对象,在初中结束后发誓要变得更强,结果却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天就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屈辱,恶梦之后,迎接他的,却是更加难以想象的地狱……
  • 现代降魔录

    现代降魔录

    命运非你能操控.人生由谁来掌控.三世情缘.只为等君来伴一生戎马.只有爱人而战
  • 神谴者

    神谴者

    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当初走出的地方真的是自己出生的地方吗?先祖的仇种族的恨真的需要那一块众人期盼的石头来化解吗?既然什么都可能是假的那么天神又是什么呢?神谴,又是在谴责着什么啊?
  • 兄弟你瘦了

    兄弟你瘦了

    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动人的语段只有单纯的阐述让80末90初的兄弟们回忆当年的青春岁月
  • 逆命弑

    逆命弑

    若是出生之时就知道自己死亡之期,那么你是平静生活,是挥霍余生,还是奋力求变?对于自己十八岁将死的事实,元复从来都不曾在意,十六年来他接触、了解然后探索这个世界,却发现没什么能让他心生一丝波澜,本想随波逐流的过完剩下的两年。可是波诡云谲,一个问题令他心动,一颗宝石令他深陷重重迷雾,真耶?幻耶?
  • 秦时明月之御剑天下

    秦时明月之御剑天下

    姜辰穿越到大秦一统七国之前,诸子百家欣荣一片是何缘故突然直接消失?大秦为何能一股作气一统天下?商周仙神为何突然消失?
  • 尸乐园

    尸乐园

    一个丧尸病毒爆发后的海岛,五十人展开最残酷的生存斗争。周旋在人与丧尸之间,游走于善与恶的边缘。波谲云诡,如何分辨敌我?丧尸围城,怎样挣扎求存?隐藏在阴谋背后关乎人类存亡的巨大危机又是什么?一切尽在《尸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