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1500000013

第13章 陵庙遗风

炎帝出巡

虽然因县东关建炎帝神农庙,而停止了换马镇炎帝神农氏陵庙每年的春秋祭祀,附近乡民还是来这里烧香祈祷、求神、求雨、求吉祥、祭拜炎帝神农氏始祖。每逢农历四月初八炎帝神农庙会,正值青黄不接,山西又是十年九旱、十年十春旱,五谷庙更是门庭若市,四乡八村来的百姓络绎不绝,久之,逐渐形成了特定的民间遗俗。

张文秀年近60,自爷爷张春喜手中传下来一尊炎帝坐像,一直精心保存。坐像高约两尺,泥塑彩画而成,浓眉大眼,神情庄重。这尊炎帝神农氏塑像经历了各种社会风波,能够一直保存下来,倒是一个奇迹。

张文秀告之,在他爷爷担任五谷庙住持的时代,即清末至民国初期,五谷庙曾有一高一低两尊可以移动的炎帝神农氏塑像。高些的那一尊有一米多高,敬在五谷庙正殿。塑像头顶帝冠,下垂12行珠,象征一年有十二个月。身上彩绘有黄色服饰和玉带,玉带上绘有蟠龙。左手持盘,盘中有黍、稷、麦、菽、麻五谷。低些的那一尊塑像正襟危坐,由他爷爷敬在家中。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他的父亲就到地里拔些黍、谷、麦、高粱等作物,一一敬献在炎帝塑像前,焚香祭祀。这一天,全村人等除在五谷庙焚香,还要上地头烧香磕头,家家户户还要蒸面猪上供。面猪取代了生猪祭祀,还是“冢”的本意,传统遗存。

庄里村还有一个重要的祭祀炎帝神农氏的活动——求雨,因炎帝通天文,知天数。但求雨的程序有等级辈份区别。求雨祭祀时,因长治县原家庄(一说苗村,或为同一地,三苗九黎之地,亦为原配居住之庄)是炎帝第一夫人的娘家,通常他们首先要来请那尊高些的塑像,说他是管长治那边下雨的。附近的长畛村为炎帝第二夫人的母家,求雨时则请低些的那尊塑像。

清末民初,长治县老顶山镇来人请炎帝塑像求雨,请走后再没有请回,那尊高的金像就见不到了,从此长治县也不再来请炎帝像了。这或与清末民初改朝换代,新青年提倡新思想,传统风俗被破除有关。

此风俗与庙会送一台戏一样,同样展示了相同的炎帝神农氏家族风俗内涵。如果没有原由,长治县原家庄没有必要必须来此请炎帝像。为何没有自行塑像,却必须来请呢?长畛村也是同样的道理。答案只有一个,一切都只能是真实的历史,几千年从未中断,谁也不能改变。而如五四运动那样的政治运动,“打倒孔家店”,破除封建残余,波及了这个独特的传统。一旦这个传统中断,它又非常脆弱,没有自身家族成员的第一推动,当代人传统意识的缺失与淡薄,农村社首传统的消失,再也没有恢复起来。由此反观历史,却反而说明此传统五千年没有中断过,上党人民对炎帝神农氏是五千年如一日地传承尊崇,炎帝神农家族的故事是真实存在过的。

据张文秀介绍,长治县南宋乡南掌沟村对五谷庙的修建贡献最大,曾在一次大型修建时出资一半,因此凡来求雨时,本庙开山门之中门相迎,而历次求雨,相传亦为“百发百中”。

他们来求雨,必须派属龙者前来。一次久旱,南掌村选派了几个属龙的年轻人前来,年轻人不知轻重,走至赵村累了就歇息一会儿,结果赵村下了大雨,自家南掌村仅下了小雨。从此凡来求雨,路上再不敢歇脚。

1981年初秋入三伏,南掌村久旱无雨,庄稼即将枯死。身为生产队主任为一年收成焦急万分。当时文革虽然结束,但多年破除迷信,求雨还有政治压力,有可能因此被免职。但改革开放已经开始,如果一年没有收成,全村就要挨饿。这个经济压力更为巨大。为全村免遭干旱绝收之灾,生产队长下定决心“就是免职也要去庄里求雨”。

一辆大车(马车)就这样出了村。车上共10人,除了生产队长,还包括7个自然村的生产小队长,一个属龙的持宝瓶者,一个车把式。到了五谷庙大殿,谁也不说一句话,先跪地三小时虔诚默祷,然后上香祭拜、放鞭炮,天空万里无云,没有一点云雨的迹象。眼看着香还没燃烧到一半,鞭炮还没有放完,不知哪儿来的黑云骤起,铜钱大的雨点跟着就落下来,一行人大喜,淋着瓢泼大雨回去了。

为此,南掌村特意集资建了炎帝庙,从此求雨就在本村,无需再来庄里村求雨。

民国以前,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炎帝庙会,组织者是由每年推选出来的临时经理,称社首。社首由各村轮流担任,一年一换,每年要在城隍庙举行跪拜交接检点仪式。庙会时,农民要请出炎帝神农老爷塑像,四人小轿抬到附近各村地头巡视庄稼,巡查民间善恶。

巡视开始于巳时即上午9—11点,从五谷庙请出炎帝神农氏金塑像,先烧香,后鸣炮,然后请炎帝老爷上轿。轿顶上有串球,四角雕龙,轿杠约5米长,轿门上挂黄布帘。抬轿者由庄里村选4人承担,前边有大小太尉引路,红白二将军护驾。其余众人则敲锣打鼓簇拥炎帝神农氏的轿子巡游。先到北营村小庙祭祀,后依次经换马村、跑马岭东、故关村、西坡、长畛、口则等,最后回庄里神归原位。听老人传说,每过一村,要在村里炎帝庙祭台上香,然后放炮,村民男女老幼皆出迎跪拜炎帝老爷,非常热闹。

四月初八是炎帝神农氏生日,是最大规模庆寿公祭日,当地至今还流传这样的歌谣:“四月八,神农活,炎帝子孙都记着,祖先种地全靠他。”釜山、南赵庄、米山等炎帝庙中的几位太子塑像要乘神轿来五谷庙,给炎帝与后妃娘娘拜寿。长畛村北大庙几位太子的神轿队伍来时最为隆重威风,有护卫、乐队相随。

供品是用荻茎做架,用蜂蜜和上等麦粉和成软面团,再用五谷之一的麻秆油炸成圪酥式祭品。要特意做六棱木摔、小锣、小鼓等玩具供四太子。

拜寿时,由七社社首主持。神农殿前搭高大的彩棚,炎帝与后妃娘娘塑像安坐龙椅,全场向炎帝、娘娘行三拜礼,接着太子行礼拜寿,午前结束后公祭。

公祭由社首主持,奏乐、焚香、献祭后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大殿神像前诵读炎帝文书。公祭结束后,各村开始表演。有讲故事、踩高跷、打船、竹马等,热闹非凡。

秋收后,羊头山周边七社各村庆贺队伍顺神道进五谷庙,两面大锣鸣锣开道,有肃游回琏脚、黄罗伞、飞龙飞虎旗相护,红白二将军引道。随后用花轿抬炎帝像到各村。各村老翁跪迎以示对师祖敬仰。还有卖吃食、娱人等项目加入。

晋东南多有炎帝神农庙会,经常参与炎帝神农祭祀庆典和求雨的有黎岭村、百谷山、原家庄、五谷山、经纺村、熨斗台、下色头村、高良村、下台村、贾村、团池村、团池西村、釜山村、羊头山、庄里村等。

长畛求雨

每逢大旱就有祈雨活动。各村挑所有属龙年龄大的人,从五谷庙正殿东阁请出炎帝像游行。村人赤足、卷裤腿、头戴柳条帽、手持柳条棍、口念“炎帝显灵”,至各村广场祈雨。

庄里村西南2里远的长畛村,求雨活动则与众不同,有许多独特的讲究。

每逢入伏久旱无雨,长畛村就派几个妇女去庄里村请炎帝神农老爷。因为来的是妇女,炎帝老爷会比较客气,求雨容易灵验。如果男人去,就难保灵验了。每次去庄里村都要趁黑夜,沿途如果有男人相遇都要回避。去了五谷庙,要给炎帝神农氏塑像穿上缝好的崭新“服”饰,以之“服”人。然后放炮出行,一路照例鸣锣开道,前有一人开道,手持柳树枝左右横扫,以清“雨道”,柳枝也是为了雨水下流顺畅。路人就像见了皇帝老爷一样,纷纷躲避,以防“阻雨”。万一碰到人就不客气,特别是未出嫁的黄毛丫头,举起柳树枝便打,打了谁都没地方讲理。因为这是正经大事,关系到一方庄稼收成,谁挡了路阻了雨,还没找你问罪哩。

炎帝老爷请到长畛村后供在院子里,立刻派人持宝瓶去六名寺“东海源头”请回一瓶“东海清泉”,与炎帝老爷供在一起焚香“拜见”。为什么是“拜见”而不是觐见呢?

开始去了多次五谷庙,也没有关注长畛村,因其独特的求雨方式,终于在专程采访拍摄《寻找炎帝遗迹》时,得知炎帝神农氏第二夫人的娘家居住长畛村,亲属关系不同,求雨方式也与众不同。

女婿归女婿,到底还是炎帝神农老爷,礼数也不能少。最后要请到屋内留住三天。因为是请来的炎帝老爷,不是去宫里朝拜,只能称作拜见,而非觐见。

如果三天还没有下雨,娘家不满意了,就将炎帝老爷抬到后山坡田边曝晒三天,让它看看干旱的庄稼,尝尝烈日的滋味,看是不是该给点雨了。炎帝老爷虽然贵为“五帝”,但在长畛村也不过是本村女婿,给娘家人降雨是份内之事。如果炎帝老爷来了还没雨,就是不给面子,娘家人也就不客气地晒晒他。据说这种方式十有八九都灵验。据长畛村老人说,天上下雨的事,入伏前归龙王爷管,入伏后归炎帝爷管。这事其它村一般人不知道,也不便告诉他们。

为了与娘家人保持联系,五谷庙“演奇楼”西边特别建有一座“应声庙”,当然是处于五谷庙正殿西南长畛村的方向。长畛村娘家人如果有事“呼唤”,炎帝神农氏要在应声庙“回应”并帮助办事,“应声庙”就是为了便于与长畛村相互呼应,娘家人去五谷庙需要居住也有此方便。

有此一位炎帝神农氏老爷坐镇五谷庙,各村因此沾光不少。神农镇一座碑文因此称炎帝为“万民生成之主,开百代稼穑之源,凡在井里皆蒙其恩,农氓均沾其泽”。“泽”即水泽,周边农民享受到的恩惠,就如同庄稼地靠近水泽享受浇灌的便利一般。

“长畛”村名的字意,“畛”的字理是田畴相持之间的小路。“长畛”便是一条长长的农田之间的小路。“长”必然相对某两点来说,既然炎帝神农氏陵庙西南角有应声庙,与长畛村相互呼应,二里多也够远了,长畛村名由此而来。

炎帝四太子

申胡根是长畛村十三代祖传风水先生,对炎帝神农氏传说最为了解。他告诉我们,相传长畛村原为炎帝神农氏的第二位丈母娘家。二夫人最小的四儿子小名松疙枝。因从小有病没有长大成人,没有入庙,后世也没有祭祀纪念。

因为炎帝神农氏长期尝百草中了许多毒,四儿子从小有病长得青面獠牙,比较丑陋。为了防止他外出受欺负,于是便把他留在本村姥姥家住。姥姥从小对他娇生惯养,从不打骂。因此现在村里谁家的孩子不听话,就有人说,看你就和松疙枝一样,娇生惯养的。为了治好小儿子的病,炎帝神农氏吩咐由三太子配草药给他服用。由于是疑难杂症,草药治病又在初创时期,小儿子吃药后脸越来越小,脸色也发红。这孩子感觉吃药味道不好,经常拒绝服药,把药倒进村南头的田地里,于是泥土里至今还有许多小药球。说话间,老人的小孙子为笔者从地里挖出一些带药球的黏土,只见那药球比仁丹略大,土里数量不少。这也只有村南头的土地里有,别的地里从未发现,这使我等大为吃惊。或许这就是几千年前炎帝神农时代配制的中药,一直印证着这个流传几千年的传说。

据《高平县地名志》记载,常畛村东北有一瘟神沟,建有一座瘟神庙,又称瘟神洞。原有两进院落,建筑较为整齐。正殿下边有一洞穴,曾有溪水外流,清澈见底。瘟神庙意在给瘟神一个休养的去处,把他供起来,也算有个安置,以便少出来做他那些事。既然神农氏尝百草创造了医药,不免得罪瘟神,瘟神就跑到这里来祸害,松疙枝就受了害。瘟神也是神,盖个庙、敬上神,大家都安心。

每年正月十六,周围几十里的农民都要到瘟神庙前流出的溪水里掘取冰块,用来做一餐饭食。既然敬了神,再喝水就放心,意在驱邪祛瘟,早作预防。

据申胡根老人讲,长畛村抗战前是有名的社火村。村里有一个庞大的戏班子,既扭秧歌,又唱邦子,还能唱落子,过去远近闻名。道具有红黄彩伞七十多把,锣三、四十面。唱戏时锣鼓手不够,还要去外村请。通常一年里有三个祭时唱戏,唱戏日很有讲究,秋后要根据皇历定日子,三个好日子连在一起才能唱戏,连唱三、四天。唱戏要临时推选一个“社首”,担任临时祭祀联欢活动的总经理。社首每年轮换,清点道具交接。七七事变后高平来了日本兵,为奴役中国人当顺民,禁止长畛村唱戏,并把伞锣等道具统统破坏(鬼子总是干这类事,不知干过一两件好事没有),以至抗战胜利后这项社火民俗活动一直没有恢复起来。

浩庄求雨

浩庄村炎帝庙当地称茭子王庙。茭白原名菰,也叫“茭笋”、“茭瓜”。茭白子称菰米,为古代六谷、九谷之一。古籍称,茭白合栗米为粥,食之能充饥,亦作药用。

相传茭子王就是农官“柱”,浩庄人的外甥,种庄稼的好手。幼时寄住舅舅家,常受妗母虐待。成人后把舅舅家几十亩地全种茭子,每块地只留五株苗,秋后收获茭子多得家里放不下。茭子王临走时,妗母说了句气话“往后俺家要去求你,就死一口人”。第二年村里大旱,老舅领着村人找外甥求雨。雨求来了,老舅却死了。从那后,浩庄人每次求雨得抬一口棺材,雨降透后村里必死一口人。

同类推荐
  • 了解环境:环境现状介绍

    了解环境:环境现状介绍

    保护和改善生产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水缺的发展中国家,以占世界7%的耕地和8%的淡水资源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为世界文明和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央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各级党委、人大和政府都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地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 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北京第四纪地质导论

    北京第四纪地质导论

    本书论述了北京地区第四纪冰川与气候问题、冰缘作用与环境、黄土结构、黏土矿物等,探讨了北京地区第四纪地质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
热门推荐
  • 错嫁之特工狂妃

    错嫁之特工狂妃

    “大王,她是谁?”“天皇送来的暖床工具而已!”她是国军最为依仗的第五处特工长,是享誉海外的外科医生,一次意外的任务,将她带入异世,更可笑的是,当她醒来时,她竟成了任人鱼肉的红帐女。他是威震六国的冷血将军,更是权倾朝野的南院大王,北夏天皇送来柔弱女人,他不屑一顾,一声令下让她沦为兄弟们均可享用的红帐女。可有谁告诉他,眼前对他指手画脚的女人是谁?射杀,追击,巷战,轮番上演,甚至断骨疗伤,她柔韧有余,他却有些招架不住。【粗犷冷酷VS冷静睿智VS瘩气无赖,穿越爽文,放心进坑。】
  • 糖尿病自我管理101:告别肥胖

    糖尿病自我管理101:告别肥胖

    本书阐明了减肥和保持减肥效果的基本知识以及手术和药物减肥;论述了运动的基本知识、糖尿病并发症以及为了方便居民进行体育锻炼而进行的社区改革等内容。
  • TFBOYS之洛溪苍颜

    TFBOYS之洛溪苍颜

    一个女生无意之间闯进了三个男生“平静”的生活,“对不起”这句话,究竟是对谁说的?“我们……身份差距太远……有些事……你不会知道”,究竟她的特殊身份,又会给他们带来什么麻烦?
  • 七神迹I邂逅狂想曲

    七神迹I邂逅狂想曲

    七神迹-处于巅峰的王.由于现实世界运行干扰导致了七神迹走散.被篡改的历史使得七大神迹逐渐销声匿迹.在本是无意中的寻找后,邂逅狂想曲弹奏.又是谁变成了手中牵线木偶?又是谁将七神隐瞒许久?“欢迎来到Sevendaimension,这里是七神迹的起源.”
  • 天地衍神

    天地衍神

    自盘古开天,混沌初开,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浮为地,天地乃分!但妖魔作乱,为祸世间,又有天灾不断,以致众生难安,生灵涂炭!有伏羲称皇,女娲补天,众神降妖除魔,护卫生灵平安,天地始安!又千万年后,天地动荡,妖魔元气恢复,又欲兴风作乱,劫难再现!而盘古已矣,神界无暇,天地陷入危难,谁能挣地救天,一切尽在!————《天地衍神》!!!
  • 行宫大盗

    行宫大盗

    本书是从作家叶雪松先生已发表的各类小说题材作品中精心筛选出来的,这7篇小说,有数几万字左右的中篇,有数千字的短篇,有侠义柔肠,有抵御外侮,有两情依依,读之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或掩卷深思,或催人泪下,无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食大餐。
  • 万家灯火何处留我

    万家灯火何处留我

    你去追你的幸福,我来守我的过去。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只是再没有以后。
  • 死亡追溯

    死亡追溯

    我曾经作为一家黑白照相馆的摄影师,经历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在一间普通的黑白照相馆中,我经历了灵魂漩涡,继而牵扯出了世间四大奇门……一个来历古怪的年轻人,带着我一起经历鹰鸣涧的蛇树,蓬莱的沙殿,以及昆仑的不死神树……最后发现,这些事情与我的身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结果发现我竟然是……
  • 穿越次元的高中生

    穿越次元的高中生

    在杭州,一个普通的高中内,有六位看似平凡可却不简单的初中生,马上将要改变命运,全新的生活将要开始…………
  • 人生思绪随笔

    人生思绪随笔

    对于人生,我只有这几个字送给大家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文明有礼诚实守信勤奋积极团结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