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8600000085

第85章 要善于适应变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标,都有自己想要的事业,都在用全部的力气追寻它,因为它会带来幸福和快乐。可是,一旦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又常常会对它产生依赖心理,甚至成为它的附庸。更严重的是,如果忽然失去了它,或者它被别人拿走了,自己将会因此而受到极大的伤害,甚至难以接受这种变化。

工作与生活就像不断翻滚的浪花,各种变化时时都在发生。生活在剧变的社会中,的确使人感到紧张不安,除非有一种办法能使人们关注到这些变化,并且能够从中得到启迪。

在变化的时代,应当紧跟时代节拍,以变应变,寻找出路,不然就会处于被动地位。要成功就必须川页应形势,善于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而不能因循守旧,这是适应现实的一种方法。

当今社会,各种事物都是飞速发展变化的,深处其中的人,也应审时度势,顺势而变,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以曾国藩为例,虽然他并不处在我们这个时代,但从他的一生"三变"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成大事者是如何适应变化,以变应变的。

曾国藩的处世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灵活应变的处世态度和方法。因此,虽然他处世中勤于功名,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恪守仁义的宗旨未改,在做事为人的"形"上,却是一生三变。正是这"三变"蕴涵了人们对他的评价。但不管怎样,没有这适时的"三变",便不会有他的成功和名声。

"其书字初学泖宗元,中年学黄山俗,晚年学李黄海,而参以刘石,故挺健之中,愈饶妩媚。"这是说习字的三变。 "其学问初为翰林词赋,即与唐镜海太常游,究心儒先语录,后又为六书之学,博览乾嘉训诂诸书,而不以宋人注经为然。在京为官时以程朱为依归,至出而办理团练军务,又变而为中韩。尝自欲著《挺经》,言其刚也。"这是说学问上的三变,作为一介儒生,曾国藩的思想中最本质的东西是儒家思想,但是,其中又夹杂了各家的学说。上述各家思想,几乎在他的每个时期都有体现。

随着形势、处境和地位的变化,各家学说在他思想中体现的强弱程度又有所不同,这些都表明曾国藩具有善于应变的能力。

曾国藩的同乡好友欧阳北熊也认为,曾国藩的思想一生有三变。早年在京城时信奉儒家,治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时采用法家,晚年功成名就后则转向了老庄的道家;这个说法大体上描绘了曾国藩一生三个时期的重要思想特点。

曾国藩的儒家思想,形成于他在京城做官时。他用程朱理学这块敲门砖敲开做官的大门之后,并没有把它丢在一边,而是对它进行深入研讨,同时,曾国藩又得益于唐鉴、倭仁等理学大师的指点,这使他在理学素养上更是有了巨大的飞跃。他不仅对理学正纲名教和封建统治秩序的一整套伦理哲学,如性、命、理、诚、格、物、致、知等概念,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进行了理学所重视的修身养性。这种修身养性在儒家是一种"内圣"的功夫,通过这种克己的"内圣"功夫,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他还发挥了儒家的"外王"之道,主张经世致用。盾鉴曾对他说,经济,即经世致用包括在义理之中,曾国藩完全赞成并大大地加以发挥。而且,曾国藩还非常重视对现实问题的考察,重视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了不少改革措施。曾国藩对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的深入研究,是他这个时期的重要思想特点,而对于这一套理论、方法的运用,则贯穿了他整个一生。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被任命回到湖南组建湘军。在对待起义军和管理湘军的问题上,他的一系列主张和措施表现了他对法家严刑峻法思想的极力推崇,他提出要"纯用重典",认为非采取烈火般的手段不能为治。他还向朝廷表示,即使由此而得残忍严酷之名,也在所不辞。他确实是这样做的,他设立审案局,对所捕农民严刑拷打,任意杀戮。他还规定,不纳粮者,一经抓获,就地正法,在他看来,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战争与治军上是行不通的。他在1852年2月《与魁联》的信中解释说:

"我在公寓内设立了审案局,十天之内已处斩了五个人。世风日下,人们各自都怀有不安分的心思,一些恶人造谣惑众,希望天下大乱而去作恶为害,稍微对他们宽大仁慈些,他们就更加嚣张放肆,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在都市抢劫,将官府君子视同无物。不拿严厉的刑法处治他们,那么,坏人就会纷纷而起,酿成大祸就无法收拾了。因此,哪十白只能起一丁点的作用,也要用残酷的措施来挽回这败坏已久的社会风气。读书人哪里喜欢大开杀戒,关键是被眼下的形势所逼迫的,不这样就无法铲除强暴,无从安抚我们软弱的人民。这一点,我与您的施政方针,恐怕比较吻合吧!"曾国藩在为官方面,恪守的却是"清静无为"的老庄思想。他常表示,于名利之外,须存退让之心。在太平天国败局已定,即将大功告成之时,他的这种思想愈加强烈,一种兔死狗烹的危机感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他写信给弟弟说,自古以来,权高名重之人没有几个能有善终,而要将权力推让几成,才能保持晚节。攻陷天京之后,曾国藩便立即遣散湘军,并做功成身退的打算,以免除清政府的疑忌,这不失为明哲保身的高招。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思想倾向。说明曾国藩善于从诸子百家中汲取养分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容闳说,曾国藩是"旧教育中之典型人物"。无疑,在曾国藩身上,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基因,正是这些基因,才使曾国藩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后一个精神偶像。也正是他的以变应变,才成就了他的功业。

同类推荐
  • 人生怎样耐得住寂寞

    人生怎样耐得住寂寞

    寂寞其实是对内心的一种砺练,耐得住寂寞才不会被生活所操纵,才会掌握人生的主动权。本书教你直视寂寞、忍受寂寞、搏击寂寞、享受寂寞,让你拥有灿烂的每一天和在人生中取得辉煌的成就。
  • 励志名言集锦

    励志名言集锦

    《励志名言集锦》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理想、工作、生活、成功、家庭、青春、爱情、幸福、性格、美德、才能、求实、创新等。
  • 情绪平定术:不失控的人生

    情绪平定术:不失控的人生

    人生路上的风景也许总是山重水复,却不见柳暗花明;前行的旅程也许总是步履蹒跚、举步维艰;你也许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虔诚的信念也许会被世俗的尘雾所缠绕……这诸多的不如意,都可能导致你情绪起伏不定,甚至情绪失控。本书从平定抱怨、自卑、自负、愤怒、焦虑、疲惫、忧郁、后悔、挫败等方面详细讲述了如何平定这些情绪的方法,以使人们迅速摆脱这些消极情绪的困扰,摆脱所处的困境,并最终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 大话职场

    大话职场

    本书主要讲述一些职场常见问题的应对与规避,通过巧妙的方法改变危机处境,从职场着装到加班问题,从合同猫腻到社交网站等进行分析和探析。
  • 瞬间掌控交际主动权:人际博弈中必备的心理策略

    瞬间掌控交际主动权:人际博弈中必备的心理策略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过于规矩死板,而应懂得张弛有度,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都要懂得根据形势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行事风格,才有可能在人际博弈中胜出。本书主要向人们阐释了在为人处世中如何适当地运用心理策略洞察他人内心、了解他人需求、掌握他人的软肋、借助他人的优势……从而帮助人们应对各个场合的人际博弈,建立起更积极的人际关系。通过阅读本书,人们能够极大地提高说话办事的眼力和心力,从而得以瞬间掌控人心、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
热门推荐
  • 寻墓殇

    寻墓殇

    主角欧阳亦翔因自己的“中二”梦想,四处寻集伙伴,一群大学生各施所能,地理、天气、医学、情报、金融、风水各显神通,借考古之名圆梦,神秘的凤凰古墓墓主人原来另有身份,暗影银龙戒竟然另有秘辛!亦翔原本简单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随着身世之谜一环一环地解开,阻碍随着增多,待真相大白之日,身世之谜解开,古墓一环接一环,亦翔寻墓探秘,挖得古墓真相,启蒙老师死得蹊跷,十大世家,复姓居然早有隐秘,谁人之谋?十个伙伴名字竟隐含线索……墓殇之歌奏起,朝代更替英雄冢,考古探秘流言走,密辛终将大白于天地,墓冢遍布,英雄烈济,帝皇替,大臣逝,哀歌豪戾,越险揭秘,只为找寻时代印记,古墓已殇矣,何人愿与我一同寻伊?
  • 异域降龙

    异域降龙

    穿越不是那么好玩的,你有可能掉进的是一个大大的天坑,生存就是个问题,创业更是举步维艰。艾野在欧伽大陆上,生存小心翼翼,生活精打细算,虽然无法学习魔法和斗技,但却实现了降龙掌法的修炼。加上他又有点投机取巧的小聪明,在偌大的一片大陆上,混着混着,就小有名气了。
  • 后座男生

    后座男生

    后座的男生,寂寥的心事。写成诗,念给你听,你却一笑而过不留痕迹。这么多年过去了,只有我自己深陷过去,踟蹰不前。真的累了,回忆很重,我不想再扛下去了。明明我们还年轻,回忆却老得不成样子了。
  • 奥特之光暗并存

    奥特之光暗并存

    新手,不喜勿喷,感谢,内容不好勿怪,谢谢读者大人了
  • 霸道男神别惹我

    霸道男神别惹我

    他和她相识六年,她却在三年后突然消失不见。。
  • 护花管家

    护花管家

    由于个人感觉伏笔没有埋好,所以换题材换马甲,开新书。
  • 驭蛊赶尸

    驭蛊赶尸

    苗疆赶尸人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赶尸人救赎的故事。(同名电影剧本已经全稿完成,寻求合作。)
  • 灵异之夜

    灵异之夜

    新手!勿喷,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的作品,我会努力的,请大家相信。
  • 第一女仙师

    第一女仙师

    上古剧变,众仙失踪,仙道湮灭,强者蛰伏。因为一本无字仙书,夏晓雪穿越异世,开始了一段求仙逆天之路。至于你说皇妃,本仙师不稀罕,本仙师是来修仙的,不是来成亲的;什么想求我指点前途,不好意思,没有美食,本仙师不工作。
  • 楚氏天下之家主法则

    楚氏天下之家主法则

    楚世煜本是家族斗争的失败者,却因父亲与弟弟的突然死亡而宣告上位。突然降临的异能,各色人物的争霸,伺机而动的猎捕者,家族的阴谋阳谋,事件导向冥冥中有定数,风云涌动的时代,他如何诠释家主法则。《读者吐槽群:42113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