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 年生于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明以前,这个地方是雨湖和莲市湖的交界处。李时珍出身三代相传的医户人家。
李时珍从小爱好读书,在14 岁那年考中秀才,后来参加乡试考举人,三次都失败了李时珍20 岁的那年,身患“骨蒸病”,连续不断地咳嗽和发烧,几乎把命送掉,幸得父亲的精心诊治,用一味黄芩汤把病治好了。
李时珍愈想愈不愿走科举道路,向父亲表示,立志学医,做一个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医生。
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 年) 起,李时珍就开始搜集资料,编纂《本草纲目》。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地整理总结,历时29 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李时珍指出了许多药物的真正效用,如常山可治疟疾,延胡索能够止痛。他还举了日常生活中容易中毒的例子,像用锡做盛酒器,因有毒素能溶解在酒中,久而久之,会使饮酒的人慢性中毒。他在写作中遇到难题时还跑到实地进行观察。
《本草纲目》编写后, 李时珍希望早日出版,为了解决《本草纲目》的出版问题,70 多岁的李时珍,从武昌跑到当时出版业中心南京,希望通过私商来解决。由于长年的辛苦劳累,李时珍终于病倒在床, 病中嘱咐他的孩子们, 将来把《本草纲目》献给朝廷, 借助朝廷的力量传布于世。可惜李时珍还没有见到《本草纲目》的出版,就与世长辞了。这部书于1596 年在南京出版(金陵版)。
1606 年《本草纲目》首先传入日本,1647 年波兰人弥格来中国,将《本草纲目》译成拉丁文流传欧洲,后来又先后译成日、朝、法、德、英、俄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