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并不永远是我们的死敌,更多的时候,我们可以结成同盟、战友,因为有共同的利益存在。虽然不能绝对地说对手遇到的问题,就是我们的问题,但是大多都会涉及到我们的切身利益。所以,如果你能充当竞争对手问题的答案,那么就有可能创造双赢的局面。
湖南有一果农,种植果树很多年,终于培植出一种皮薄、肉厚、汁甜而虫害少的新品种。当然,收获季节到来的时候,他的果子大受欢迎,很多商贩听说后甚至不远千里来这里批发,这位果农由此发了大财。
周围的果农看他的果子卖的这么好,都纷纷来买他的种子。但是这位果农想:“如果我把果子卖给了你们,那么到时候大家的果子一样好,我的果子就不会这么受欢迎了。”所以,他拒绝出售。
一年过去了,又到了丰收的季节,让这位果农感到奇怪的是,自己的果子今年色泽不好,个头也小了,比去年差很多,赚的钱比去年少多了。
果农想不通就去询问专家,专家了解情况后,告诉他说,由于附近种的都是旧品种,只有他种的是新品种,所以,开花时经蜜蜂、蝴蝶和风的传媒,就把新品种和旧品种杂交了,所以新品种的果子自然就退化了。
果农急切的问:“那怎么办才好呢?”
专家说:“这很简单,把你的种子分给附近的果农就行了。”
果农照做了,结果他们的果子都获得了大丰收,自然也都获得了不少利润。
果农培植出了新品种,使得销量大增,而周围的果农的问题是买不到他的新品种,只能接着种植旧品种,这看起来和这位果农没有关系,但是授粉却使得新旧品种杂交,结果这位果农的新品种退化了。周围果农遇到的问题,影响到了他的利益,解决的惟一方法就是拿出自己的新品种与周围的果农分享,解决他们的问题,也就避免了自己出现问题。
英国政治家和作家本杰明·迪斯雷利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 ——“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这样一个合作的时代,我们必须加强合作,实现双赢,而不是处处树敌,拼死竞争,那样最后也许会落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的结局,也许是“蚌埠之争”,让第三者尽得“渔翁之利”。
对手之间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要成为对手问题的解决者,帮助他解决了问题,也就等于帮助自己解决了问题,更重要双方都能从其中得到益处。
生意场上,善于帮助对手解决问题的商人,总能打开别人难以打开的局面。在新加坡,有个地方叫“好客天国”。这个地方,白天是停车场,晚上,则是小摊王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吃摊。在这里,各家摊位虽然是竞争的关系,但是他们更懂得合作。他们知道,在这里顾客通常都不会只吃一家的食品,为了避免另外一家摊主追到这一家摊主这里结帐的问题,他们就负责把顾客想吃的别家的食品取过来,并在这里帮助那家摊主收钱。这样不仅省了摊主的麻烦,顾客也感到非常方便。这样,彼此合作,相互依靠,既保证了自己的好处,又照顾了别人的利益。
如果一个人只对自己的事业感兴趣,没有合作意识,把同行都当作敌人来对待,从不肯照顾对手的利益问题,那么他的胜利必定不会长久。
在一座学校附近本来有三家书店,唐凌开了第四家,由于他不仅经营有方,服务周到,而且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还经常联合学校搞一些读书活动,所以从他的书店开业一年来,越来越火,而其它三家书店的生意自然就受很大影响。
于是,有朋友建议唐凌采取一些“进价销售”、“赔本甩卖”等竞争的动作,干脆把另三家书店挤垮,垄断市场。但是唐凌的做法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他不仅没有排挤对手,而且还经常帮助其它三家书店策划一些营销活动,对于一家濒临倒闭的书店,他还主动借给其流动资金,想方设法让他继续经营下去。
别人都问唐凌为什么要这样做,唐凌说,他现在帮助其它三家书店解决问题,其实也等于是在帮助自己。因为大家只有通过“货比三家”才能觉察出哪家书店服务好,品种优,价格合理,如果其它三家都倒闭了,没了比较对象,价格定的再低,顾客也认为是高的,那样生意也必定不会好。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要维持这种书店饱和的“生态”,防止更多、更强的对手来“插足”。自己要是把其它三家都挤垮了,肯定会引来更多的竞争者进入这个市场。
唐凌的做法无疑是聪明的,他帮助对手解决问题,留住对手,其实也等于维护了自己“老大”的地位。
一些同行冤家或竞争对手,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多采取阴险的手段,打击报复。从长远看来,这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不如帮助对手解决问题,将其转化合作者,或者维持一个商场上的“生态平衡”,互利互惠,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