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5500000017

第17章 生态道德责任

在生态伦理学中,责任范畴同义务、良心等范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义务和良心只有表现为某种责任,它们的社会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一)生态道德责任的含义

所谓责任是指人们应尽的职责,或人们应该承担的过失。生态道德责任则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生态道德行为的善或恶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生态道德责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提倡和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们养成高度的生态道德责任感,以便能够对善的行为有道德上的满足,而对恶的行为有道德上的内疚和自我批判。生态道德责任内涵着两种互相关联的情形。

它首先是指人们在履行某种生态道德义务以及相应行为的过程中,应尽的职责,在这种意义上,生态道德责任常常被看作是生态道德评价的尺度。

生态道德责任包含的另一种情形,则是指行为当事人的自尊、自爱、知耻等自觉性的心理形式,对自身的行为的过失的自我批判和内疚,以及所表达的责任感。在这个意义上说,生态道德责任实际上体现着个人行为选择的自我道德评价能力,因此,它又常常被看作是生态道德良心的社会价值的尺度。也就是说,凡是当事人在内心里自己感到内疚的行为,也就是他们良心所否认的道德行为,即所谓“良心发现”了。

概上所述,我们可以说,在生态伦理学意义上,所谓生态道德责任,就是指一定社会整体或行为当事人,以某种社会形式和心理形式,对善的行为有道德上的满足,而对恶的行为有道德上的内疚和自我批判。

(二)生态道德责任的基础

人对自己的行为应不应当承担道德责任的问题,在生态伦理学中显得更为重要,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章中关于自由和必然的关系中详细谈到。在这里,我们根据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观点,肯定在具有客观可能性和主观能动性的限度内,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的善或恶,承担道德责任。

第一,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里,人类和自然关系上的历史必然性,总是客观地存在着的,并且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从人的本身来说,“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上。不管人类怎样地发展,具有多高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或者如何摆脱自然的控制,但人类永远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永远脱离不了自然。至今人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历史必然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将越来越多地认识这种必然性,因此,人类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有道德上的责任。

第二,任何一个理智正常的人,都程度不同地具有认识这种历史必然性的能力,以及具有在几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的能力,并可能根据对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建立与必然性相协调的生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们具有凭借自己的意志,在多种可能中进行选择的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们所具有的抉择行为的能力,以及他们究竟作何种选择,说到底也还是由相应的某种内在必然性所决定的。人和自然的关系之间的矛盾已被人们所认识到,因此表现在行为选择上,人类开始注意到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而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味地去追求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人类之所以选择了前者,而放弃了后者,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根据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新认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以达到与自然的协调,进而达到人类自身的发展。

第三,行为的动机,及其对社会或他人引起的有益或有害的后果,社会或个人都是可以作出肯定性的判断的。因此,除非缺乏任何客观可能性,行为者能力不能及或受到特殊限制,当事人对自己行为的善恶,是不能推卸责任的。这一点在生态伦理学显得更为重要。人类不能因为某些生物无用、植物没有痛感为理由来无缘无故地杀死动物和毁坏植物。我们对此应负道德责任,应感到内疚。动物和植物也有生存的权利,如果这种权利不被确认,其持续存在受到人类生活的危害。人类为了自己的私利任意剥削它们,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就应该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总之,只有肯定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应负有道德责任,才能由此出发来评价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任何个人也只有以高度的道德责任感,来看待自己的行为选择,才能真正具有对自然和人类的道德行为。

(三)生态道德责任的确定

关于人们对自然所采取的行为,是否应当承担责任,我们除了在生态道德责任范畴的社会基础中作出阐述外,还要从以下论述中进一步回答。

1.关于人对其行为应否负生态道德责任的问题

在人们的道德行为过程中,既有历史必然性的最终决定作用,又有人的相对自由,从而也就一般地肯定了人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承担道德责任。这在生态伦理学中亦同样适用。

第一,生态道德行为中的责任是有客观规定性的,而不是主观的、随意的。一个人要不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最起码的条件,要看这种责任的社会内容,是不是可以严格确定的。如果这种责任只是随意规定的,而不是具有严格的客观规定性的,那就只是一种虚构。这样行为者无需从责任观念出发来选择行为,社会或他人也无从去追究行为者的责任。而在人同自然的关系中,存在着人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的这种必然性。这就意味着,在人和自然关系上的道德行为的责任,有着非常确定的客观内容,从而,也就使人们有可能正确地从这种有着严格客观规定性的责任出发,来选择合宜的道德行为。

第二,人在必然性所规定的责任面前,是可以发挥积极能动性的。我们肯定人类行为的必然性,也就肯定了道德关系属于社会关系,它所具有的客观必然性,是通过人的活动来起作用的,并且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掌握的。因此,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一般地说,都是有着不可推诿的责任的。

第三,在生态道德中,强调人对其行为的道德责任,不论对行为者本人,还是对于社会和自然,都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行为者来说,只有以高度的责任感,凭借对自然的自觉认识进行行为选择,才能真正享有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活。对于自然来说,人的行为选择上的责任心的增强,不仅可以使整个自然内的道德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而且可以由此使整个自然秩序得到巩固和发展。

2.行为责任的原则限度

我们强调人对其行为负有责任,但并不是说因由于否定了“人不为一切行为负责”的机械观点,而转向“人要为一切行为负责”的绝对意志自由论的观点。恰恰相反,人只能在一定的限度内,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人们的道德选择,是要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制约的。在客观条件方面,人们的行为选择,要受到当时的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以及个人在当时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等因素的制约。例如:在原始社会时期人和自然的关系的状况,决定了人必须想尽一切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存,这办法包括毁灭一些生物,人类此时不必为这种行为选择而负责任。但发展到今天,人类若无视其他生物的存在,务必危及到人类自身的存在,所以若仍采取前面的行为,则必须追究其责任。为什么同一行为选择,却有着不同的评价,这是因为客观条件变化了。在主观条件方面,人们的行为选择,还要受到本人的人生观、道德理想、知识水平、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制约。倘若人们的知识水平很低,只追求眼前的利益,那么若以生态道德责任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恐怕是不能有任何效果的。对于这些条件的制约,有的足可以被人们越过或改变的,但任何人也绝不可能越过和改变制约行为选择的一切条件。由于总会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生活于现实社会环境的人们,进行道德行为选择的客观可能性,以及认识和掌握历史必然性的能力,都不能不具有一定的限度。

由此看来,人们既不能对一切行为承担道德责任,也不能对任何行为都不承担道德责任。人们必须而且只有在一定的限度内,对自己的行为选择承担道德责任。因此,人们必须而且也只能在当时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力所允许,并有可能实行选择的范围内,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在生态伦理学中,人们对自己行为承担责任的限度,是由三个因素综合构成的。

第一,现实社会已形成了生态伦理的道德行为要求,使人们能够根据这种要求来选择自己的行为。

第二,人们的道德选择处于多种可能的行为决定中,包括人们应当选择的行为决定即必须选择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行为决定。

第三,现代的人类已经具有了认识和支配符合历史必然性的行为的能力。

凡在这个范围内,个人就应当而且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按照这个限度的要求,人们不仅要对自己的道德信念本身负责,而且更要为这种道德信念的真实性负责,不仅要对不道德的行为本身负责,而且要为自己认识上和实践上的某些幼稚性承担责任。况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对自己行为应负的责任也会增强和提高。

同类推荐
  • 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

    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

    海洋探险是一项充满危险和困难的行动,但是海洋的神秘依然刺激着世界上最勇敢的探险家们的想象力,诱惑着人们去征服地球上这一最近的边界。人类潜入海洋深处还有一个理由:我们来过这里。从古到今,无数先驱为了解海洋奥秘作出了种种努力。《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讲述了海洋探险所带来的前所未闻的新鲜事,故事生动、有趣,也介绍了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地理发现,适合广大的青少年朋友阅读。有很多事,我们已经知道,有很多事,我们很快会知道,有很多事,我们终究会知道。已经知道的,是科学揭穿了神秘:不曾知道的,我们勇敢探知,我们就是海洋明日的探险家!
  • 海洋馆漫游(海底世界大观)

    海洋馆漫游(海底世界大观)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海洋馆漫游:海上历险探险

    海洋馆漫游:海上历险探险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太空探索前沿

    太空探索前沿

    天文学是观察和研究宇宙间天体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天体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等,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天文学研究对象涉及宇宙空间的各种物体,大到月球、太阳、行星、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个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体以至分布在广袤宇宙空间中的各种尘埃等,因此充满了神秘的魅力,是我们未来科学发展的前沿,必将引导我们时代发展的潮流。
  • 风光旖旎的海洋岛屿

    风光旖旎的海洋岛屿

    《风光旖旎的海洋岛屿》内容简介:在浩瀚无边的蓝色海洋和陆地湖泊中,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岛屿,形成了最适合寻幽探胜的海上迷宫,给人类的诺亚方舟——地球,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带有神话色彩神秘失踪的岛屿,引人遐思,也有很多岛屿充满奇情异趣,风情独特,给人启迪。翻开《风光旖旎的海洋岛屿》,让我们一起走进风光旖旎、物产丰饶、令人神往的海洋岛屿。
热门推荐
  • 齐天大圣和白骨精

    齐天大圣和白骨精

    一个是石孕仙胎,一个是洪荒仙草!一个被压于五行山,一个身化白骨成妖精!再不屈终要下跪,再努力终难了请!芸芸众生谁无紧箍咒?仙佛神圣谁有自由身?是猴是妖是齐天大圣!是神话是爱情是人生!全面解读西游背后的秘密,欢迎阅读齐天大圣和白骨精!
  • 佛说陀罗尼集经

    佛说陀罗尼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碎簪记:苏曼殊作品精选

    碎簪记:苏曼殊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丧花

    丧花

    我叫于洋灿,从小到大都被学霸和丑女这两个差别略大的词给包围着。隔壁邻居家的杨二婶拿着皮带站在家门口一边骂一边抽着他那傻里傻气的儿子,“你能不能争点气儿!就考这点分数!也不学学隔壁的于姐姐,看看人家分数多高~我要是有她这样一个年年都拿三好学生的女儿就好了!”是啊,我就是那种家长眼里的好学生,男生面前的好哥们,还有,就是女生面前的嫌弃对象。我一直认为我这种长相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可是我错了,初中那会,女生们只和会打扮的女生玩儿,不会在意我这个接地气的人儿。直到我步入了高中,一次偶然让我认识了周弥,我感觉我那绝缘体般的人生终于可以在这里告一段落了,并且重新开始!
  • 事林广记后集

    事林广记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

    包罗万象、融合古今,向儿童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知识世界,《十万个为什么》启发儿童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十万个为什么》引领儿童渴望求知,让他们在求知路上快乐前行!
  • 宿命:一别两宽

    宿命:一别两宽

    没有遇见你之前,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美好;遇上你之后,世界上哪有那么多黑暗。我手里有两张车票,一张开往桃源,一张开往你的心底。我知道,通往你心灵的列车没有终点,也没有补票,一旦错过就是一辈子。我不想去桃源看风景,也不想在终点下站,只想体味你生命里的酸甜苦辣。
  • 呆萌黑化录之白发妖王

    呆萌黑化录之白发妖王

    莫羽空:“夫君,为什么总有人追杀我们?”墨九天:“大概你因为你炸了人家老窝吧。”莫羽空:“不对!”墨九天:“那是因为什么?”莫羽空:“因为他们嫉妒我们貌美如花!”这是一个轻松搞笑、脑洞乱开的故事。读者:“永远不知道下一章会发生什么。”作者:“因为寡人自己都不知道!”
  • 17岁青春

    17岁青春

    17岁那年我们正青春,充满青春回忆的一本书
  • 逆道武神

    逆道武神

    武至极,可破苍穹裂大地,强者一怒,崩乾坤,灭山河。武之道,顺为庸,逆为神。云凡,一个从地球穿越而来的平凡少年,满怀一腔热血,傲世而行,他虽平凡却不甘平庸,誓要逆道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