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5400000047

第47章 陇南市康县乡村重建和人口安置典型事例

对于陇南市灾后重建和人口迁移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实际上从2008年5月就开始了,到现在已经整整有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完成了三个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并且公开发表。同时,把作为阶段性的重要研究成果,并且在前面的九章主要内容中没有专门提及的关于典型乡镇和村点的调查资料整理情况,一并在这里进行介绍。

在这两年多的灾后重建过程中,陇南各县区、各乡镇、各村、各户的干部和群众,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可以说,每个县区和乡镇都有可歌可泣的典型事例。在本节中,我们选择对康县的部分调查点的资料,基本可以说明陇南市灾后重建的微观方面的情况。

康县王坝乡李家庄村灾后重建点

王坝乡李家庄村位于县城以东13公里处,全村辖6社269户1073人。5·12地震使全村164户房屋倒塌,76户房屋成为严重危房,需要拆除重建,29户需加固维修。2008年6月1日,胡总书记亲临李家庄村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抗震救灾和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在灾后重建中,党支部及时成立党员突击队,开展救助受伤人员,帮助群众撤离险境,安置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等,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重建过程中,采取置换、调整等办法统一协调处理地基,统一清理废墟,统一设计,统一放线施工,每户占地208平方米,三间主房60平方米由深圳援建,中铁一局承建。群众每户出一个强壮劳力参与灾后重建,既增加了收入,又学到了技术。通过规划集中连片重建,2008年11月10日,110户群众住房已全部完成交付使用,是康县第一个最早建成的农村灾后重建居民新村,住户自建厨房、厕所及其他附属设施已完成90%以上的工程量。已建成便民公路桥一座,护坡450米,排水渠800米,硬化道路2公里,沼气建成83户,垃圾场公厕建成1处,人饮工程已完成,数字电视正在建设中。

康县豆坪乡豆坪村灾后重建点

豆坪乡豆坪村辖5个社,201户,802人,5·12特大地震灾害致使全村201户802人全部受灾,因灾死亡2人,受伤2人,倒塌房屋160户1172间,严重损坏房屋41户389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88.8万元,是全县89个重灾村之一,也是市、县确定的地震灾后重建后整村就地重建试点村。

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2008年6月21日,温总理亲临豆坪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央部委、省、市、县领导多次亲临该村指导工作。

在灾后重建中,按照“打破地界、科学规划、综合配套、政府补贴、社会帮扶、群众自筹、分户建设、质量为先、整体推进”的重建总体原则,保证了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经过甘肃省建筑公司的艰辛劳动和广大群众的努力,全村201户重建户已全部完工(其中10户重建特困户、2户五保户全部完工入住),完成内外粉刷196户,并全部入住。目前正积极进行沼气池、厕所、圈舍、厨房及院墙、屋顶盖瓦等附属设施的建设,已建成沼气池120座。已完成前后院修建86户,春节前将全部完成。配套的人饮工程已完成管道铺设及每户水池修建,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已完成80%,村庄护坡一期工程已经全面完成,二期工程也正在修建中。规划公厕两座,垃圾池一座,已建成公厕一座。同时规划的三层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已修建二层,配套的党员活动室、卫生医疗所、文化室、警务室,将为以后开展各种组织活动,方便群众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各级组织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豆坪村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在废墟上崛起。

康县寺台乡田坪村灾后重建点

康县寺台乡田坪村位于寺台乡东部,全村辖88户、368人,群众居住相对集中。“5.12”地震致使全村群众普遍受灾,因灾遇难2人,倒塌房屋789间,是全县受灾最严重的村之一,也是灾后整村重建重点村。

灾情发生后,省、市、县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深入该村查看灾情,慰问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极大地鼓舞了全村群众战胜地震灾害、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和信心。该村由市人大副主任赵卫和市林业局对口帮建,县检察院、劳动局等联乡单位具体帮建。市县领导和工作队员吃住在田坪,实地帮助指导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带领干部职工具体解决重建中的困难和问题。乡政府组织装载机两台,工程车10辆,清理废墟18600方,平整地基115亩。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讨论制定了切合实际的重建实施方案,将原有宅基地与农户签订承诺书,村上进行统筹安排分配。由陇南市西南设计院进行地质勘测后,结合田坪的地理条件和民俗民情,统一规划设计,县建筑公司负责按图纸统一组织放线。每户占地207平方米,分三种户型,建筑面积分别为一层60平方米、93平方米、二层166平方米。目前全村重建户88户已全部竣工入住。配套项目中甘肃省希望工程捐助25万元修建的20间330平方米的田坪希望小学已竣工投入使用,中央重建资金支持重建的党员活动室300平方米正在修建主体;村内公厕、护坡已全部竣工;五保家园、人饮工程、农电线路、村道硬化正在建设当中。

康县阳坝镇阳坝村灾后重建点

阳坝镇阳坝村是阳坝政府所在地,全村辖4个合作社,207户727人,有耕地1117.16亩,茶园1225亩。群众主要经济来源为茶叶生产、加工及天麻、食用菌生产和养殖业,2008年人均纯收入1720元。

5·12地震造成全村193户388间房屋倒塌,受损994间,损坏耕地105亩,损坏茶园248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602万元。

阳坝村的灾后重建工作与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邀请成都远见设计院等单位的专家按照秦巴建筑风格进行了规划设计。目前,阳坝村重建户197户中已竣工181户,16正在粉刷安装门窗。同时,河堤已全面竣工,道路、管网、路灯等在施工当中。

康县阳坝镇阴坝村灾后重建点

阳坝镇阴坝村位于阳坝镇政府南1公里处,全村辖2个合作社,100户364人,有耕地532亩,现已整村退耕还茶,是阳坝镇茶叶专业村之一。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

5·12地震造成全村95户804间房屋倒塌,204间房屋严重受损。

阴坝村的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镇党委、政府先后邀请兰州军区设计院、成都远见旅游设计院等五家单位的专家对阴坝村进行了科学规划,统一户型、统一面积、统一建筑风格,并配套教育、卫生、管网、道路硬化、人行道、路灯及村庄绿化等基础设施。2009年底全村91户重建户已全部完工入住。

康县望关乡沈湾村灾后重建点

望关乡沈湾村位于江武公路沿线,辖3个合作社114户,425人。5·12汶川地震,造成全村114户群众的房屋和财产都不同程度受到损坏,其中房屋倒塌48户、286间,严重损坏66户215间,乡村公路也受严重受损。

灾情发生后,望关乡党委、政府立即组织人员抗震救灾,根据农户的不同灾情,广泛发动群众,组建了以8户为一组的13个“抗震救灾互助队”和“党群重建互助小组”,采取党员与群众搭配、劳力强弱搭配、受灾轻重搭配的方式,将全村的114户村民分配到13个组当中,采取轻灾户帮助重灾户、劳力强户帮助劳力弱户的办法,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采取“拆除危房、原址重建、自建为主、补助为辅、分户建设、逐步实施”的模式开展重建。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和承受能力,注重“因户施策,宜建则建,能修则修”的原则,将全村重建户分三种方式进行重建,经济条件好点的群众采取包工包料、包工不包料的方式进行重建,大部分群众经济条件稍差,劳动力少,村委会结合本村实际,利用部分外出务工群众通过打工掌握的建筑技能,组建了一支由12名技术人员组成的工程队,采用技工付低报酬,小工工兑工,群众自己备料互帮、互助、互建的方式进行重建,极大地节省了群众的资金,降低了建房成本,保证了质量,加快了建房进度。2009年年底全村114户重建户已全部入住新居。

康县望关乡叶湾村灾后重建点

望关乡叶湾村下辖5个合作社183户,687人。“5·12”特大地震致使全村178户群众严重受灾,41户、308间房屋倒塌,137户、914间房屋严重损坏,是望关乡受灾严重的行政村之一。

面对严重的灾情和繁重的重建任务,望关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多次就灾后重建的模式进行商议论证,并及时召开群众大会,听取民声,尊重民意,决定采取工程队集中建设和村民分散自建相结合的模式,在全村展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为主,整体重建,下山入川,邻里互助”的原则,叶湾社70户受灾群众,由工程队集中修建,采取置换、调整等办法协调处理地基,统一清理废墟,统一规划、统一放线、统一修建、统一协调资金,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两者同步抓、两手硬。杨崖社29户重建户中25户从高半山异地重建到江武路沿线,其余重建户采取原址重建的办法安置。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使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同步进行。在恢复住房建设的同时对全村的道路、水电、桥梁、护坡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出了详细的规划方案。目前,全村178户重建户已全部竣工。

康县太石乡金厂村灾后重建点

太石乡金厂村辖1社,共有25户96人,耕地面积353亩,人均3.7亩,人均纯收入1500元,人均占有粮514公斤,原有住房196间,5·12地震使全村114间房屋倒塌,68间房屋严重损坏。

在金厂村整村原址重建中,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采取以政府帮扶、群众自建为主的重建模式,多方筹资,在原址拆旧换新,节约了耕地,由原来居住非常零散和零乱的情况变为集中居住,统一实施公益设施建设项目,政府提供帮助打破了户界地域,实现了宅基地二次分配,达到占用面积户均化,节约了耕地。全村重建户25户于2009年11月底已全部竣工入住。配套建设中完成护坡工程4条410米,自来水供水点26处,道路沙化0.6公里,实现了路通、电通、水通。

康县白杨乡金钗峪村灾后重建点

白杨乡金钗峪村位于康阳公路沿线30公里清河分路口处,距白杨乡政府10公里,全村辖5个社,104户,453人,耕地面积1150亩,人均2.5亩,群众收入以粮食、食用菌、核桃、劳务为主,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人均有粮350公斤。5·12特大地震致使全村453人113户受灾,损坏房屋340间,倒塌102间。

金钗峪村在灾后重建中面对灾情严重、群众贫困、交通不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把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灾后重建规划,通过实地勘察、评估和申报,全村重建户103户,原址集中重建48户,为了加快重建进度,在群众资金困难的情况下,由乡政府协调担保,向银行贷款309万元,2009年底103户重建户已全部竣工,通过乡村两级验收。同时,进行道路硬化、改水、架电、沼气池等配套项目建设,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康县铜钱乡铜钱坝村重建点

铜钱乡铜钱坝村全村有人口126户457人,5·12特大地震造成该村74户农户的368间住房倒塌,19户农户的94间住房重度损坏,造成33户农户的219间住房轻度损坏,是5·12特大地震铜钱乡的重灾区之一。

灾后重建中,74户农户被列为第一批重建户,其中就地集中重建安置58户,零星重建安置16户,29户农户被列为第二批重建户,其中异地重建安置6户,零星重建安置23户,21户被列为加固维修户。铜钱坝村属铜钱乡灾后重建就地集中安置点。

2009年底铜钱坝村103户重建户住房已全部竣工,21户维修户已完成维修加固任务,二房坝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已完成,群众都搬入了新居。

康县平洛镇贯沟村灾后重建点

平洛镇贯沟村位于康县北部,江武公路沿线,平洛河北岸,明月山麓,全村辖6个社219户,总人口809人。5·12地震使全村严重受灾,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94户395间房屋倒塌,115户1124间房屋严重受损。

2008年6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深入康县平洛镇贯沟村慰问灾民,指导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贯沟村因受灾严重被列为整村重点重建村,在灾后重建中,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下山入川、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把恢复重建与整村推进、产业开发、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对受灾严重的69户进行整村重建。其中26户进行异地重建,并实施了2100米的道路硬化,110户的人饮工程,配套村级组织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广场、体育活动场所、公厕、垃圾池、绿化带等公共设施,2009年底所有受灾群众已全部搬入新居。

康县王坝乡鸡山坝村灾后重建点

王坝乡鸡山坝村位于县城以东15公里处,与陕西略阳县接壤,全村辖四社175户747人。5·12大地震造成全村52和房屋倒塌,122户房屋受损。

该村在灾后重建中,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快灾后重建进度,将小西沟、三房沟两社不宜居住的52户270人群众统一搬迁到公路沿线的鸡山坝村居住,按照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户实施的原则进行灾后重建,目前,占地26亩的异地搬迁重建点52户群众已全部建成新房,搬入新居。

这次灾后重建彻底解决了52户灾民的居住问题。确保了300多亩的森林植被不被破坏。同时,借助搬迁重建点有小鸡山旅游景点,每年农历4月18日都要举办庙会这一传统的民间节会,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公路景观桥、公园绿化、亮化庭院,开设农家乐,为增加群众收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堡镇街道村灾后重建点

大堡镇街道村位于大堡镇东部,距大堡镇0.3公里,有两个社,农户110户426人,房屋517间,大部分农户居住在老庄山半高山地带。“5·12”地震发生后,老庄山群众受灾最为严重,倒塌房屋242间,严重受损265间。

街道村灾后重建灾民安置点根据建房技术要求,因地制宜,采取科学合理地布局,3条8米宽纵街道和4条横街道纵横交错,农户房屋采用前庭后院型,每户占地130平方米,合理的布局使农户房屋四面临街,提供了各项发展的便利条件。老庄灾后重建在灾后重建中,采取村民一事一议制度,每件事情都由村民参与,提高办事透明度,灾后重建各项资金收支,由领导小组决策,村民集体决定,定期向村民公开的制度,提高财务公开透明度,采取互帮互助,个人自建与工程相结合的方法,争取受灾群众最大限度的参与,确保每个受灾群众都能及早、同时住上“安全、适用、经济、节约”的过冬房。目前,老庄110户群众灾后重建房屋已经全部竣工,农电线路、排洪渠、护堤工程和沼气池建设各项配套设施已全部完成。

大堡镇黄山村灾后重建点

大堡镇黄山村位于大堡镇北部,距镇政府3公里。全社耕地约420亩,有农户38户,128人。人均有粮550公斤,人均纯收入1500元。因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黄山村下黄山社全社38户全部受灾,倒塌140间(28户),受损55间(10户),受伤2人,猪死亡1头,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

黄山村下黄山社重建38户农户迁至下黄坝社,统一科学规划、协调土地18.5亩,统一平整地基,统一放线打基础,由农户自建为主。工程于2008年8月18日动工,为了确保重建点38户早日住上新房,成立了由镇村社干部及群众代表组成的重建领导小组,并进行明确分工,做到责任、职责任务“三明确”。按照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平整地基、统一放线,统一技术要求、统一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采取分户实施、农户自建、确保质量、加强监管、有序推进的方法。同时,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生产与镇、村、社三级干部报酬挂钩,年终考核一次兑现,确保受灾群众早日住上保暖、安全、新颖的新房。

到2009年底,黄山村下黄山社重建点38户群众房屋已经全部竣工,入住新居,38户人畜饮水工程已完成,投资44万元护坡竣工,314米护庄河堤,农电、沼气池建设已完工投入使用,全村群众正在以更大的积极性和信心投入到生产工作。

大堡镇郭湾村李河社灾后重建点

大堡镇郭湾村李河社位于大堡镇东部,距镇政府2.5公里。全社耕地约260亩,有农户50户184人。人均有粮500公斤,人均纯收入1600元。因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全社50户群众全部受灾,倒塌184间(46户),牛死亡3头,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

郭湾村李河社重建50户农户迁至李河社李河坝,协调土地15亩,成立了由镇村社干部及群众代表组成的重建领导小组,并进行明确分工,做到责任、职责、任务“三明确”。在重建建设工程中,按照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统一征地、统一平整地基、统一放线,统一技术要求、统一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采取分户实施、农户自建、确保质量、加强监管、有序推进的方法。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生产与镇、村、社三级干部报酬挂钩,年终考核一次兑现。2009年12月底,郭湾村李河社重建点房屋重建全部竣工,50户人畜饮水工程、农电改造、河堤、五改三建、沼气池建设已完成80%的工程量,50户重建户已全部入住新居。

康县长坝镇付坝村灾后重建点

长坝镇付坝村位于康县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处。全村辖5个合作社,248户,981人。“5·12”特大地震使全村251户群众的住房全部受损,受伤2人,全村倒塌房屋96户584间,严重损坏房屋152户1082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56万元。付坝村水草坪社65户256人。“5·12”地震使该社倒塌房屋38户215间,严重危房27户183间,是长坝镇的重灾区之一。

地震发生后,镇党委、政府及时组织群众从抗震救灾转入到灾后重建,全村251户,通过评估后确定重建户240户,维修户11户。按照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方法,对受灾最为严重的水草坪社确定为全镇重点重建点,实行宅基地统一置换,统一规划,房屋户型统一设计,群众选择,群众自愿,群众参与,统分结合的方式既争抢了时间,又体现了群众的重建主体地位。同时,镇党委、政府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加强重建质量和规划的管理,化解重建中的矛盾,大力帮助特困户、五保户和重灾户建房。2009年底全村240户重建户,已入全部住新房,11户维修户也已全部竣工。水草坪社异地重建点65户已完成入住58户,正在建设主体7户,护坡、人畜饮水、农电线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已全部完成,排水渠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当中,村内道路和垃圾池工程已完成规划设计,全村建成沼气池87座,通过灾后重建,改变了全村的村容村貌,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康县城关镇杨河坝村灾后重建点

城关镇杨河坝村共有7个合作社335户1417人。“5·12”地震致使全村90%以上的农户房屋严重受损,305户群众房屋倒塌或严重受损,其中李家山社98户群众房屋全部倒塌。

灾情发生后,镇、村两级党政组织在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抗震救灾和生产自救的同时,及早谋划灾后重建,对李家山社98户重灾户进行整体搬迁重建,其余207户原地零星重建。通过召开群众大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充分讨论,协调集中重建用地25亩,并聘请专业设计人员进行统一设计规划,统一放线,统一处理地基。

2009年底,李家山社集中重建的98户已全部竣工,零星重建的207户中已竣工195户,剩余的12户正在修建当中。维修加固的30户已全部完成。

康县大南峪乡潘家山村重建点

大南峪乡潘家山村位于大南峪乡西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全村辖4社94户418人。“5·12”地震使该村受灾严重,受伤2人,损毁房屋520间,其中,地处山腰的潘家山社山体出现长达1000米、宽30厘米的裂缝,对该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应急抢险结束后,在各级组织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该村群众不等不靠,立即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恢复重建工作。经过严格评定,该村列入重建74户,维修14户,其中潘家山社经有关部门实地查看论证,需整体搬迁,选址新建。潘家山村在灾后重建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统一征地,统一规划,分户实施,克服交通不便、建材紧张、资金匮乏、技工不足和“7.17”特大暴洪灾害的影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集中重建点上的34户群众于2009年3月重建住房全部竣工。如今,重建点上通了电,用上了自来水,300米的护村河堤竣工,村级活动室、村内道路硬化、排水设施也正在规划施工,一排排新房依地势而建,整齐划一,错落有致,一个建设中的新农村已具雏形。另外,2009年5月底,全村40户零星重建户房屋已全部竣工,14户维修户也圆满完成了维修任务。

康县三河坝乡石碑岭村灾后重建点

石碑岭村位于三河坝乡以西22公里处,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65户277人。距县城68公里,全村共有劳动力186人,耕地面积280亩,人均占有耕地1亩,主导产业以种、养业为主,2009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6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20元。“5·12”地震造成三河坝乡石碑岭村群众严重受损房屋63户508间,一般损毁2户11间。

灾害发生后,石碑岭村干部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工作,确定了占地面积14.5亩的石碑岭村异地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计划投资441万元,修建房屋208间总面积4662平方米的农村居民住房,安置受灾农户63户。在灾后重建工作中,聘请了甘肃省酒泉市肃州规划设计院进行了勘测规划设计工作,先后召开受灾群众会议23次,商议灾后重建工作事宜。6月10日开始置换土地,7月1日破土动工开始房屋修建,重建过程中,结合实际,尊重群众意愿,采取集中建设与自主建设相结合的办法,对于外出打工的无劳力户采取统一按规划设计修建,既解决了外出打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又增加了本村群众的收入。对于自主建房的农户,按照标准要求采取统一外观设计,户与户互相自主合作的办法,即节省了资金又减轻了建房群众的负担。同时把灾后重建与生态移民搬迁政策相结合,原大岩社存在地质隐患,居住分散且基础条件较差,按照灾后重建生态移民搬迁的有关政策,大岩社共搬迁27户,现已在集中重建点全部安置。2009年底石碑岭建设集中点63户群众房屋已全部竣工,搬入新居,已完成供排水、供电工程建设,正进行村社绿化、道路硬化、沼气池、垃圾集中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预计2010年底配套基础实施全部完工投入使用。

康县岸门口镇青岗坝村灾后重建点

岸门口镇青岗坝村位于距县城15公里的康阳路边,“5·12”地震使青岗坝村的群众房屋严重受损。青岗坝村异地重建点总占地面积43亩,规划将下先生沟社27户119人,青岗坝村36户139人,共计63户258人搬迁到青岗坝蒿地坝进行集中重建安置,已于2009年8月底全面竣工。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的要求建设,已竣工入住63户,其中建一层的有21户,建二层的有42户。三是在资金兑付上,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每户按人均2000元已兑付补助,灾后重建资金每户按20000元已兑付补助,整个项目建设累计投入各类国家项目资金280.5万元,修建了170米护庄河堤,建设占地200平方米的“五保家园”一座,多方筹资硬化村庄道路5条1500米,人畜饮水工程已基本完成,绿化美化项目正在实施当中,文化卫生服务室、村级组织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主体,重建点的农电配套工程已全面完工。

在整个重建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好的做法和经验,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分户实施的模式,按照高标准起步,高起点建设,强化指导、多方协调,将集中安置点建成了集居住、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新农村综合示范点。

康县岸门口镇何家山村灾后重建点

“5·12”特大地震使岸门口镇何家山村全村3个合作社70户265人全部受灾,是全镇受灾较为严重的村之一,全村有重建户69户,维修户1户,69户重建户中异地重建两处54户,零星易地重建15户。尤其是青家山社灾情极为严重,全社17户63人的房屋全部倒塌,加之山体裂缝,无法原址重建,被列为全县第一批易地搬迁重建的示范点。其余37户在何家山脚底修建,而且这54户均由红十字会援建,该异地安置点占地4300平方米,其中,灾民宅基地2040平方米,每户宅基地120平方米,公用面积2260平方米。一期工程为三间主房69平方米。在具体建设中,采取“统一规划、下山入川、邻里互助、分户自建”的模式进行,把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合,河堤、桥梁、人饮、村庄道路硬化绿化等基础设施综合配套。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关心,帮建援建措施到位,群众发动充分有力,重建工作进展顺利。目前,该示范点灾民房屋工程已全部完成,全部搬迁入住,二期工程为灶房、大门、院墙、公厕等附属设施工程已基本完成,人畜饮水、漫水桥、护坡工程、村庄道路硬化、活动室已经开工建设。

康县岸门口镇牟家坝村灾后重建点

岸门口镇牟家坝村位于距县城18公里的康阳公路边,全村4个合作社158户588人。“5·12”地震致使全村所有房屋不同程度受损,灾情十分严重,被县上列为灾后重建重点村。

灾后重建工作启动实施之后,根据本村实际,规划在牟家坝社统一兑换土地20亩,集中安置庄房社21户、牟家坝社和柏树坑社14户共35户150人,从根本上解决庄房社群众过河难和柏树坑社部分群众受山体裂缝带来的重大安全隐患问题。在重建具体工作中,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集中重建点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分户自建的方式进行,每户宅基地面积168平方米,主体房屋建筑面积72平方米,附属房屋建筑面积28平方米,庭院绿化面积68平方米。户型设计为主体房带前院的模式,三室一厅一厨。在建筑材料十分紧缺的情况下,镇上多方联系,组织群众从外地购进质量可靠的砖块、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有力地保障了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目前,所有农户都完成了房屋建设,已喜迁新居,同时沼气池建已全面完成,其他基础配套设施正在建设当中。在整体建设规划中,该村按照超前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最终达到房屋亮化、道路硬化、环境美化、沼气配套的效果,将该安置点建成一个村容整洁、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农村示范点。

康县阳坝镇前山村灾后重建点

阳坝镇前山村位于阳坝镇东南部,距镇政府约5公里处,全村辖3个合作社,67户249人,有耕地1200亩,现已全部退耕种茶,是阳坝镇19个茶叶专业村之一。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元,茶叶、天麻和劳务输出是该村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5·12”特大地震造成该村群众1人遇难,1人受重伤,全村67户521间房屋倒塌,山体滑坡造成数十亩茶园被毁,给全村群众造成极为惨重的损失。

前山村的灾后重建工作在县直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科学规划,在垭上和沙湾两个集中安置重建点共安置受灾群众56户,其中垭上26户,沙湾30户。目前,全村重建工作已全面完成,同时,沙湾集中重建点的道路硬化、护坡等基础配套设施按照规划设计已全部完成。

康县碾坝乡安家坝村灾后重建点

碾坝乡安家坝村距县城5公里,全村辖6个合作社,293户1268人。“5·12”地震使全村111户604间房屋倒塌,182户690间房屋严重受损,死亡1人,受伤4人,其中:玄麻湾、左家坪两个合作社受灾最为严重。

灾后重建中安家坝村立足村情社情,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充分讨论,协调置换土地39亩,对玄麻湾、左家坪2社81户群众住房进行异地整体搬迁,180户进行原址零星重建。在规划设计上,聘请专业设计人员统一规划放线、统一户型,进行分户施工。房屋设为前庭后院,配套卫生间、厨房、沼气池、圈厕,并配套了道路硬化和供排水、便民桥等配套工程。2009年底全村261户重建户已全部入住新房,32户维修户已全面完成房屋加固维修任务。围墙、大门、圈厕等附属工程正在建设之中,160座沼气池建设任务已完成120座;村内四纵三横道路硬化及供排水工程已完工;40万元便民大桥正在紧张施工。目前,全村群众怀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重建项目工作中,将安家坝村建成一个生活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雅的新农村。

康县豆坝乡林口村灾后重建点

豆坝乡林口村罗儿湾社位于豆坝乡政府3公里处,依山傍水坐落在尖山脚下,全社43户,252人,耕地面积630亩,全社人均纯收入1650元。“5·12”大地震致使林口村罗儿湾社数百间房屋倒塌或严重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灾情发生后,面对严重的灾情,全村群众迎难而上,一手抓恢复生产生活,一手抓灾后恢复重建,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科学规划、科学重建,坚持“四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地基、统一户型、统一验收标准。灾后重建中,从宣传教育、组织引导,资金保障、质量监督多项措施入手,以进度质量为核心,突出“三个强化”强化舆论引导,强化服务转变职能,强化质量监管,乡上主要领导亲自到武都马街镇联系购买砖60万块,积极协调解决重建中拆、迁、占和建材物资中存在的问题,乡上引进山西客商投入资金100万元建起年产1200万块砖的利民砖厂,协调信用社户均发放贴息贷款3万元,每户发放灾后重建补助资金2万元,农户自筹129万元,户均投入灾后重建资金8万元,实行“十天一检查,半月一评比,一月一小结”制度,建立乡村干部灾后重建目标任务考核制度。罗儿湾集中重建点仅用一年时间,43户重建户家家建起了小洋楼。

康县铜钱乡环路村灾后重建点

铜钱乡环路村地处铜钱乡西南部,距乡政府驻地约5公里,全村辖4个社108户,是“5·12”特大地震铜钱乡的重灾区之一。全村受灾人口108户389人,3户农户12间住房倒塌,66户农户459间住房重度损坏,38户农户307间住房轻度损坏。灾情发生后,有25户农户被列为第一批重建户,其中异地集中重建安置17户,有41户农户被列为第二批重建户,其中异地集中重建安置3户,零星安置38户,有39户被列为加固维修户。该村被县上列为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示范点。

2009年12月底69户重建户房屋已全部竣工,39户维修户也已完成加固维修任务,配套设施已全部完成,农户全部搬入新居。

康县两河镇瓦场村重建点

两河镇瓦场村位于甘肃两河镇东面,陕西略阳县郭镇河下游,南面与郭镇镇接壤,全村辖6个合作社,70户281人,地处边远,自然条件较差,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和劳务输出及蚕桑产业,人均有粮303公斤,有蚕桑310亩,年产茧量3200公斤,2009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540元,是康县的边缘乡镇。“5·12”地震中,70户村民全部受灾,共损坏房屋429间,其中倒塌房屋57户307间,倒塌牲畜棚圈128间。

2008年灾后重建以来,为部分无地基的受灾农户统一在瓦场坝协调地基7.2亩,并统一规划、统一放线,安置受灾农户44户,同时,积极为瓦场村群众协调贷款,保证了瓦场村重建户的资金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全村重建工作的开展。全村干部群众攻限克难,多方协调,与重建户共渡难关,全面克服了材料运输难、资金短缺、技术人员不足等困难。

2009年12月全村列入灾后重建的70户重建户房屋已全部完工。集中重建点的44户重建户已全部入住。并已于2010年1月底完成了人饮工程,五保家园、村级组织活动室正在建设当中。

康县迷坝乡迷坝村灾后重建点

迷坝乡迷坝村重建点位于迷坝乡中心地带,距离乡政府所在地300米。全村辖5社162户681人。“5·12”地震中该村受灾严重,损毁房屋765间,其中地处山腰交通不便的寺沟、杜家庄、黄柏关社部分群众受灾极其严重。

该村列入重建133户,维修17户,其中寺沟、杜家庄、黄柏关社的部分群众经有关部门实地查看、论证,需整体搬迁,另选址异地新建。迷坝村在重建工作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统一征地,统一规划,分户实施,合理布局,克服了交通不便、建材紧张、资金匮乏、技工不足和“7.17”特大暴洪灾害的重重困难,集中重建点上的38户村民的重建住房于2009年9月全面竣工,2009年10月,全村95户零星重建户房屋也全部竣工,17户维修户已完成了维修任务。重建点上通了电,用上了自来水。300米的护村河堤、村级活动室、村内道路硬化、排水设施也正在规划施工,一排排新房依地势而建,整齐划一,错落有致,一个建设中的新农村已具雏形。

同类推荐
  • 思行予政

    思行予政

    《思行予政》主要收编了庞波任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省编办)党组书记、厅长,省人社厅厅长以来,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公开发表的文章,以履职尽责、为民服务为主线,全面反映了在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建立“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推动全省人力资源
  • 始有集

    始有集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谈钱锺书、向达、冒孝鲁等学者的交往和治学逸事;第二部分是书评,谈赵园、杨念群、史景迁等学者的新著,品鉴得失;第三部分是谈外国文学的翻译,谈乔治·斯坦纳、苏珊·桑塔格、艾柯等作品的翻译问题。作者知识丰富、鉴赏力高,文笔活泼,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与可读性。
  • 创意南广

    创意南广

    何谓创意或指有创造性之想法、构思,或指提出有创造性之想法、构思并付诸实施。本书取“提出创造性想法、构思并付诸实施”之义。为何冠名“创意南广”其内涵有二:其一,乃谓南广是创意之产物。南广系我国高等教育探索新机制新模式之产物。“新”即创意闪烁,另辟蹊径,独具一格;不循前人之足迹,不落旧有之窠臼。其二,意指南广是创意集散之地。南广是教育培训创意人才、传媒人才之基地。南广设置各类创意工作室,吸引国内外传媒创意精英汇集江宁,推出原创影视作品;引进“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私立大学生态环境及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国际传媒领袖论坛”落户江宁,使江宁成为影视文化创意和传媒高等教育思想的集散地。
  • 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

    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

    为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图书,分为《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手册》、《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教师快乐工作手册》、《教师工作减压手册》、《教师文化娱乐手册》、《教师饮食保健手册》、《教师身体健康手册》、《教师医疗预防手册》、《教师心理健康手册》10册。本图书除了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一定指导外,同时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在校专业大学生和有关人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收藏的最佳版本。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读懂心理学,做他人的读心高手,做自己的心理理疗师,掌握经济学,你会在财富的每一角落遇见亚当·斯密,知晓博弈论,你将拥有行走江湖的处世王牌,了解国学,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
热门推荐
  • 一梦三国

    一梦三国

    今天,是我的十五岁生日,老天送我个最好的礼物,我对我的女神表白她答应了!我今天乐翻了!回到家吃完饭洗完澡,倒头就睡,做了一个梦,我穿越了一个不知名的世界……
  • 末日拯救之危机

    末日拯救之危机

    你饿了?白小叶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说。有点吧。何必说。我给你做吧,让你见识一下我的手艺。白小叶说。不用了,咱出去吃就行了,我请。何必说。外面的保证没有我做的好吃,让你见识一下本姑娘祖传的手艺。白小叶说。如果一个女人总是极力向你展示她卓尔不群的才艺,那么她肯定也想向你展示她一丝不挂的身体。
  • 风火神主

    风火神主

    一代圣主聂风为伴侣报仇遭埋伏,含恨陨落,却意外重生于凡俗界一普通小家族中!你若入地狱,我提刀驾马斩阎王,让你无限猖狂!你若升天堂,我冲上云霄踏天皇,让你光芒万丈!前世的仇恨,今生报!
  • 腹黑的异界之行

    腹黑的异界之行

    想知道这世界上什么可以穿越吗?没错,来这里告诉你!想知道贱人穿越后的腹黑表现吗?没错,来这里为你展现!本小说自带官方(码子汉子)吐槽,欢迎大家以各种形式继续吐,小说主人公王小凡将张开血盆大口,开心的迎接。严重声明,本小说纯粹为了轻松开心,内容局部重口,不喜,请跳着看,如果感觉不错,请留下推荐,收藏等各类激励手段,新人作者将不胜感激。
  • 荒岛孤魂之血色践踏

    荒岛孤魂之血色践踏

    本是一个应届大学生,一场迷离,诡异的车祸,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是一场阴谋,还是另有蹊跷……在恐怖的荒岛上,等待他们的是死亡,还是重生,一个个的诡异事件,一场血色的恐怖电影,一个个迷奇的荒墓,令人骸骨悚然的事件,尽在其中,等待你们去挑战它。真正的恐怖现在才开始
  • 魔塔新世界

    魔塔新世界

    ----古老而神秘的光宇大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他们为了生存纷争不断。人类与兽人,兽人与精灵,精灵与魔兽,魔兽与人类......他们兵戈相见,战争不断。直到有一天,大陆中心——光宇城降临了一座魔塔,那是魔王创造的恐怖之塔,魔塔里涌出各种怪物,逐渐侵蚀着光宇大陆原住民的生存空间。这时,光与大陆的生物们团结起来,与魔王勇敢斗争。上吧,强大的勇士。在光宇大陆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吧!光宇大陆需要你!----“嗬!《魔塔新世界》这游戏真有宣传语说的这么好玩?”凌夜如此想到,
  • 至尊战纪

    至尊战纪

    只要我想,只要我愿,弑神灭佛不过弹指间!
  • 专属婚期:前夫来袭

    专属婚期:前夫来袭

    多年前,一场意外,她从豪门千金沦为乞丐,他从此刻走进她。他对她温柔体贴,包容,却被发现,原来这一切不过是美丽的谎言。婚后一年,他几过家门而不入,她外出寻找,回报她的却是不堪入目的一切。新婚丈夫,天天住酒店,你说责任在谁身上?”垂死挣扎之际,她苦苦哀求,他早已不知去向。五年后,她重生归来,且看她如何回报当年恩。
  • 弃妃赚钱忙

    弃妃赚钱忙

    当现实中非常流行的“穿越”真正的落到tiffany身上的时候,她会如何抉择呢?某王爷情深款款的道:我愿意重新来过,我愿意给你王妃之位,我愿意。。。。。。司马无情:遇到你,无情也变成了有情。。。。。。欧阳无敌:遇到你,无敌也变成了有敌。。。。。。凤一:自从被你赐姓为凤的那一天起,我就是你的人了。。。。。。男主角:如果我不能给你的幸福,我不会纠缠于你,但是现在,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 校草守护神

    校草守护神

    萧薇儿今年十二岁。萧薇儿无父无母,三岁以来就被一个至今还说不出名字的神棍老头收养。神棍老头让萧薇儿管他叫神老,神老一直以走南闯北卖弄杂艺和算命为生,尽管这在现代通常是被认为冥顽不灵的行当……自小就被认为“骨骼清奇”的萧薇儿被神老折腾出了一身杂技团的本事——像缩到尺长的管子里,站在十米高的木梯上一动不动……而把身体后弯成一个圈什么的更是不在话下。萧薇儿身材瘦小,十一岁之前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男生。在发现自己不是个男生的时候,她的第一个理想是做一个男生。不过,在了解到她是女生的事实无法更改之后就把理想改了。现在她想做一名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