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民间美术历史发展简述
陕西是人类的发祥地,也是黄帝和炎帝两大氏族部落集团的发源地。早在距今五六十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在关中平原的灞河上游繁衍生息,用旧石器为工具,与大自然作斗争。距今三四万年时,陕北、关中地区的原始人类逐步进入新石器时代,西安东郊半坡村遗址就是六七千年前母系部落集团的一座村落。
在新石器时代,半坡人就从事原始的制陶手工业的生产,其代表作品就是半坡型双鱼旋转彩陶盆。西周时,民间手工业的种类更加丰富,特别是周人在制作青铜器的合金比例上,已经有了很高的认识。秦王朝民间手工业发展快、规模大,秦始皇曾收缴全国的民间兵器,熔铸成巨型铜人,立于咸阳宫门外,由此可见当时冶炼、铸造金属的规模之大和工艺水平之高。秦俑坑出土的上万件实战兵器,基本上全是青铜制品,其中大多数武器经过铬酸盐处理,至今寒光闪闪,锋利异常。西汉时期陕西的民间手工业生产达到了新的高峰。汉王朝在长安设有东、西织室,集中了大量优秀民间手工艺人,专为皇家生产高级丝绸绫绢,民间的纺织更是竞放异彩。西安灞桥出土的纸片,用麻纤维制成,质地疏松,是西汉早期的产品,被专家定名为“灞桥纸”。当时已能制造长20米、宽7.8米、载重2.3吨的大船,使漕渠运输工效大为提高。汉代的建筑业水平突出表现在汉长安金碧辉煌的宫殿群上。唐代丝绸纺织技艺高超,品种繁多,并有了早期的毛织业。印染技术也有了新的创造和提高。金银手工业是唐代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制作的金银器物造型优美、装饰精致。陶瓷在唐代有辉煌成就,著名的唐三彩形象生动、色彩艳丽,在世界陶瓷艺术发展史上都具有很高的地位。唐前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陕西的印染业主要分布在西安、安康等地,唐代的民间艺术品最繁荣发达的首推京师长安,城内的东市和西市,是民间工艺商品荟萃之处,唐代民间手工艺术品同许多国家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那时长安是一个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宋、元、明、清,陕西的传统民间手工业都非常发达,传统民间美术业主要有木版年画、陶瓷、泥塑、花灯、蓝印花布等。
年画始于史前社会,史籍记载,史前社会就有“画鸡于户上,画虎于门上”的民俗,陕北小程村一家窑洞接口发现的1300年前北周时期北方胡人的一对完整的戎装石刻门神是我国目前见到的最早的门神。木版年画正式成为一种流行的民间画种,始于明代,据凤翔县南肖里村邰氏祖案记载,明正德二年前,邰氏家族已有八户从事年画生产,至今已传承延续了20代。到1950年,凤翔木版年画尚有690多种,分门画、十美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神码画五大类别,最盛时年产销量达600万张。数百年一直行销于陕、甘、宁、青、川广大地区,深受民众喜爱。
陕西的陶瓷历史也很悠久,澄城尧头陶瓷始于汉代,发展于隋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据当地人称,在古窑废墟挖掘出的碎片上,刻有汉代的年号和人名,明代县志记载:“澄城陶瓷始于唐。”至今日,在旧窑址上还可以看到刻有“道光年”(1842-1850)和“咸丰元年”(1851)年号。清《澄城县志》载雍正甲辰科解元游德亦咏《尧头陶瓷》诗句云:“万道玄云矗绛霄,祝融烧炭鼓尖敲,铸来白碗胜霜雪,奇喜休夸当宅窑。”足见当时尧头陶窑的兴盛景象。
耀州陶瓷创始于唐,鼎盛于宋代。宋元丰七年《德应侯》碑记载“锻炼累日”赫然乃成,击其声“锵锵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其做工“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被誉为“北方青瓷之代表”。北宋时与汝、定、官、哥、均五大名窑齐名。
陕西花灯制作历史也很长,《汉乐书》记载,汉代就有元宵习俗。西安市雁塔区三兆村花灯制作历史距今已有2000多年,公元前65年,汉宣帝将现今曲江池东南的一块地方选定为陵墓地(即今杜陵),并迁徙了许多达官贵人在此地居住。元宵节时,从皇宫到平民家中,家家都要悬挂花灯以示喜庆。唐代元宵灯会,非常隆重。《开元天宝遗事》记载:“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乐,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足见灯会之兴盛。
陕西凤翔的泥塑,始于明代。据说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加强西北地区的防御力量,将御林军第六营调遣到了凤翔,这些士兵大部分是江西人,他们带来了传统陶瓷制作技艺。后来屯田的士兵逐渐变成了屯田的农民。他们在农闲或逢年过节时,按照家乡制陶的手法,制作了各种动物,送给儿孙和亲朋好友,以示祝福。周秦历史的痕迹在泥塑中得到了展示,西周青铜器上出现的纹饰至今还被运用在泥塑上。凤翔泥塑集中表现了周秦汉唐以来开脱张扬、热情奔放的艺术风格,形成了一种生动活泼、色彩艳丽的风格。
二、建国后陕西民间美术业发展概述
建国以来,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工艺美术产品70%以上外销,成为当时国家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和优势行业。1973年全国行业产值15亿元,出口14亿元。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在改革开放的8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出口量大增,行业发展迅速,全行业产值至1981年已达53亿多元,换汇15亿美元。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随着生产体制等方面改革的深入,大多数传统工艺美术企业进入一个转制转型的高速发展期,民营、个体企业逐步成为行业的主体,其产量、产品品种、企业数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艺美术企业的生产总值接近1500亿元。
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的民间美术业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20世纪50-70年代末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恢复和发展。50年代初,国家对私有制手工业作坊进行了改制,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民间手工业生产体系,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陕西的民间手工艺术品业曾有过很短暂的辉煌期,这个时期的传统工艺美术产品70%出口外销,为国家创汇。20世纪60-70年代,我省相继恢复和建立了一批传统工艺美术生产企业(如20世纪70年代,在李国桢等专家的帮助下,恢复了耀州窑的传统技艺,生产出耀州青瓷、黑釉及剔花瓷、白釉及剔花瓷、兰花瓷、铁锈花瓷、花釉等六大系列陶瓷),为我省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在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文革”的冲击,整个产业处于低谷状态。为政治需要,这一时期各县举办了民间美术培训班,创作出的作品除出口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这一时期的作品带有浓厚的政治气息。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是陕西民间美术业的复苏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上实行重大改革,提出改革开放搞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一政策的激励下,我省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鼓励和扶持发展民间美术生产。一些文化单位在“以文补文”工作中开展文化经营活动,使民间美术品固有的商品属性开始显露出来。这一个阶段主要是通过文化人的努力,整合各种文化资源,进行发展民间美术业的尝试。20世纪80年代,陕西省各市县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对全省剪纸艺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普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对民间艺人的传承规律及技艺进行深入研究,编写出教材。各县文化馆接着开展了民间艺术培训。这一阶段,农村改革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对充实和发展我省民间美术业人力资源非常有利。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投资民间美术生产经营企业,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很高。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是陕西民间美术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党中央提出了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定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政策,为民间美术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政府和文化人通过兴办文化实体,对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加上民间个人创业,使我省的民间美术品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我省民间美术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了起来。国营、集体、民营(个体)一起上,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许多专业户、专业村。行业队伍的扩大,生产能力的提高,使陕西省民间美术生产总值连年大幅度提高,出口创汇不断增加。1990年,西安美术学院启动民间艺术抢救、保护与研究工程,专门成立民间艺术品收集小组,收集民间剪纸、刺绣、布堆画、麻编、染织、面具、泥玩偶、马车、轿车、皮影、民间陶器、瓷器、铜器等多达5000余件。2004年1月,中国美术馆与陕西省文化厅联合举办“陕西优秀民间美术作品晋京展”。展出剪纸、庙画手稿、刺绣、皮影、木版年画等作品699件。2004年3月11日,陕西省优秀民间美术作品观摩展在省美术博物馆开幕,展出作品3000余件,涉及22个民间美术门类。2002年、2004年全省举办了剪纸培训班。全省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代表人物和品牌民间美术业。代表人物主要有:胡深、胡新明、汪天稳、李继友、孟树峰、高金爱、白凤莲、张铁山、邰立平等。品牌民间美术业有:凤翔泥塑、凤翔木版年画、安塞剪纸、蓝田玉器、耀州陶瓷、绥德石雕、户县农民画、千阳布艺、杨凌锣鼓、雁塔区三兆花灯、南郑藤编、富平陶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