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6日,陕西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三秦都市报社等十家单位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综合试点单位。
这次会议认为,我省文化体制改革面临五大问题:国有文化单位长期依赖政府,养成了“等、靠、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很不适应;制约我省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特别是体制机制创新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投入严重不足,政府转变职能滞后;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缺乏认识。要发展我省纸质传媒产业,将着手做下面几件事情:
一、规范社会资本投入范围
新闻媒体中的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网络等经营性部分,以及影视剧等节目制作与销售部门,可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宣传与经营分开,必须由新闻单位作为出资人和控股方组建经营性公司,社会资本不得以广告、发行等公司的名义直接或变相介入宣传编辑业务。宣传编辑部门与经营性公司要实行“事企分开”,不得混岗,经营性公司不得干预宣传编辑部门人事任免。
二、十家单位进行试点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我省将充分考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及具体行业、具体单位的实际情况,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原则,因地制宜,先点后面,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分步骤推进。省委、省政府已确定西安市、宝鸡市为综合试点城市,省图书馆、陕西人民出版社、三秦都市报社、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陕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拟组建的陕西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十家单位为综合试点单位。
这次会议之后,陕西省文化产业特别是纸质传媒业进入发展快车道。2006年,陕西纸质传媒业的发展情况良好。新闻出版业已成为我省现实的生产力,其产品的总量、规模都有较大增长,正在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附:典型案例
陕西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华商报》
一、《华商报》的发展现状
《华商报》是由陕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城市生活报。1997年以前,由于报纸定位与市场存在一定距离,报社亏损累计近千万元。1997年6月,报社调整了领导班子,将报纸定位为综合类城市生活报。报纸改版之后,在办报思路、经营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很快打开了市场。目前,报纸日发行量稳定在近60万份,2004年广告收入4.8亿元。报社现共有员工470余人,其中编辑记者以及编采辅助人员共380余人。大专以上学历占员工总数的86%。
2006年,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宣传部、省侨联等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各项业务取得快速发展,经营收入首次超过20亿元,上缴各种税金2.1亿元(其中省内上缴税金1.7亿元),实现利润1.4亿元。目前,共有在册员工15000余人(其中省内4000余人,下岗职工3000余人)。无论是从地域跨度还是经营规模讲,华商报业已经跻身全国传媒行业前列。
《华商报》的发展,为华商报业在人才、资金、经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从1999年起,报社开始尝试跨区域合作经营,先后参与了吉林、辽宁、天津、重庆《新文化报》、《华商晨报》、《重庆时报》等四张报纸的经营管理,其中《新文化报》、《华商晨报》已发展为当地发行量、影响力较大的主流报纸,《重庆时报》虽然创办刚满一年,但发行稳居重庆第一。在报纸业务发展的过程中,接收了一批杂志,目前主办有《大众文摘》、《钱经》、《名仕》等四种杂志,并成立了杂志总社,全面负责杂志经营管理工作;创办了华商网和华商图片网,组建了陕西华商数码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与传媒产业相关的公司。近年来报社先后有200多篇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陕西新闻奖和行业新闻奖,有多位员工获得“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报业先进经营管理者”、“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陕西省青年突击手标兵”、CCTV年度中国记者“风云人物”等荣誉和称号。
经过十年的发展,华商报业已成长为一个拥有报纸、杂志、网络、印务、物流配送为一体的集团化现代传媒企业,为了对所属报刊和公司进行有效管理,成立了华商报业管理委员会,目前,华商报业管理委员会是华商报业的最高管理和决策机构。
二、《华商报》的发展历程和机制探索
《华商报》是在我国传媒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行政力量逐步退出了报业的市场运作,市场机制成为报业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因素。《华商报》自身也在发展中经历了一个从感性摸索到理性寻找发展模式的成长过程。
1.树立市场意识,创新内容,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办报模式,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华商报》在改版之初,提出要把报纸办成五张报:党和人民都喜欢的优秀报、市民生活报、通俗报、畅销报、一流城市报。党和人民都喜欢的报纸,是报纸内容的规范和选择;市民生活报,是报纸的内容和定位;通俗报,是报纸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畅销报,是经营的方法和思路;一流城市报,是报纸的水平和在整个报业中的地位。应该说,这些年来始终是按照这个办报思路开展工作的。
《华商报》在办报过程中比较好地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有着清醒、自觉的认识,把导向看作报社生存的生命线,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他们并不是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看作党和政府对报业的一种外在要求,而是基于报社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基于对当代中国国情的基本认识。在社会转型期,舆论导向一旦出问题,不但会加剧社会矛盾,而且会影响到报社的发展。党中央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舆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舆论和谐的程度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和谐的程度。特别是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舆论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生活、群众情绪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意识。这些年报社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努力通过制度防范在导向问题上犯错误。其次,比较好地满足了新形势下党委和政府对媒体的要求,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确立报纸的主流地位。作为都市类报纸,既要发挥宣传、喉舌的作用,还要发挥媒体传播信息、沟通民意的功能。应该看到,在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媒体有着更高的要求。报社比较早地认识到,政府是媒体十分重要的信息源,关键是媒体传统的传播方式存在问题。创刊初期报社提出“信息快餐”的理念,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媒体竞争不充分带来的信息短缺问题,随着对新闻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提出“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进一步贴近读者群。近年来,《华商报》的两会报道、西部大开发报道、抗击非典、抗战六十周年“百名抗战老兵入城”、“帮农民卖瓜果”、“帮民工讨工钱”、“住博会”等活动和报道,不但有效地整合了社会资源,提升了报社品牌,同时为陕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确立了《华商报》的主流地位。第三,妥善把握社会热点问题并积极给予引导,逐步积累了舆论监督报道的经验,提升了报纸公信力。舆论监督是新闻报道的难点,既不能回避社会矛盾,从而满足公众知情权,又要引导得力,促使矛盾得到有效地解决。在工作中,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比较可行的制度,什么问题该报道,什么问题不该报道,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几年来,刊发了一批有力的舆论监督报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比如“枪下留人”的报道、“夫妻看黄碟”报道、“宝马彩票案”报道,这些报道,推动了社会热点问题的及时解决,稳定了浮躁的社会情绪,也进一步提升了《华商报》的公信力。
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华商报》人进一步清晰了都市报的办报理念,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发展的和谐环境,为《华商报》的拓展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2.管理创新,建立公平高效、健康和谐的管理运行机制
为了保证办报宗旨和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有一套与之适应的管理运行机制。《华商报》的优势在于沉淀的旧机制的包袱比较少,可以按照报纸发展的需要来建立内部制度。这几年,主要建立了三种机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让员工充满动力,让报社充满活力。重点是在内部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无论是总编辑还是普通员工,每年都要参加不同层面的集体评议,进行目标考核,不过关的干部退下来,干的好了可以再上来。在外地合作经营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内部必须实行全员聘用制,原有的职务、职称不带入新的报社,所有人员都必须在新的机制下,按照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的能力重新评聘。
二是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机制,确保整个事业健康顺利发展。重点是通过建立制度,约束掌握人、财、物、事的干部和员工手中的权力。报社制定了《关于杜绝有偿新闻规定》等制度,向社会各界公开“五项承诺”:不搞有偿新闻;不拿红包;不索要财物;不以权谋私;忠实为读者服务。通过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坚决杜绝有偿新闻,提高报纸公信力。近年来,报社先后查处11起涉嫌有偿新闻的稿件,涉及当事人全部被除名。
三是建立自我发展机制,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重点是按照员工的特点,为员工设计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让员工产生归属感。建立了管理和业务两个发展渠道,有管理才能的员工可以进入管理干部体系发展,有业务特长但是没有管理才能的员工可以通过业务成长体系发挥特长,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报社鼓励员工依靠岗位致富,考核中日日有点评、月月有讲评、年年有重奖。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报社给予出国考察等奖励。对获得陕西新闻奖、中国新闻奖的作者给予2至10万元的重奖,报社每年用于奖励采编人员的奖金额度达150多万元。同时报社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成长空间。2001年起,报社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立了“华商报新闻培训基地”,已对全体编采人员进行全脱产轮训,每期脱产一个月。同时报社又举办了“新闻特训营”,每月邀请一位全国知名学者、教授来报社进行业务水平、职业道德教育,喻国明、曹景行等教授和资深专家都曾来报社公开授课。报社除不定期派送高管人员前往北大、清华等高校进行专项培训,还专门制定政策,鼓励高管人员长期进修,目前整个报业有十多名高管在北大等学校进行MBA、EMBA的学习。
3.业务创新,探索适合报业发展的经营模式
《华商报》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办报和经营两分开,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新闻的公正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把报纸的经营业务充分经营起来。具体做法是:
广告实行代理制。所有的广告必须通过广告公司代理,所有的广告代理公司全部刊登在报纸上,客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报社只有经营中心才能开展广告经营业务,编辑记者不能直接和钱打交道。
发行上,《华商报》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探索。第一阶段是摆脱计划体制下的邮政发行,建立自己的“黄马甲”发行队伍。自办发行成本高,风险大,但是计划体制下的发行属于垄断性行业,缺乏竞争意识,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无法实现对读者的个性化、多元化服务。报社建立的“黄马甲”发行队伍由于投递及时准确,服务到位,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品牌,目前,五家报社的“黄马甲”队伍已经发展到一万多。第二个阶段是逐步把单纯的报纸发行队伍建设成一支多种经营的物流配送队伍,在完成报纸投递外,“黄马甲”发行网络介入了图书、牛奶面包、鲜花、保健品、呼叫服务等配送业务和服务领域。目前,“黄马甲”物流配送队伍成为华商报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三、2006年,华商报业在以下三个方面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华商报业所属报纸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肯定,华商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从1999年起,华商报业先后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天津、重庆参与经营管理了四张报纸,这些报纸提升了当地报业竞争水平,也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重庆时报》开报以后,面对一些竞争对手采取的不正当竞争手段,报纸始终摆正心态,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舆论宣传。这些努力得到了重庆市委和政府的高度认可。市委书记汪洋同志专门针对《重庆时报》的报道做出批示:“时报的报道表明,我们的媒体,包括电视、广播等,在培育‘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上,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在创造加快发展、敢为人先的良好氛围中还有更大的空间。希望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不断深化,再创佳绩。”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事忠长期以来关心时报的发展,他针对一些不利于时报的舆论亲自辟谣:“时报就是重庆的一份报纸,不要相信社会上的谣言,我相信时报一定能够办得更好。”
吉林《新文化报》的发展环境也得到了根本性改善,针对当地个别部门对华商报业的抵制情绪,原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同志批示:“你不打出,别人进入很自然。想保护也难以保护。只能增加压力,产生动力,争取公平、科学、合理的竞争而取胜。”原吉林省委副书记全哲洙,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俊清、副省长陈晓光还专程来报社调研考察,对报社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华商报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已经得到根本改善,为华商报业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调整发展思路,以资本为纽带,以合作促发展,积极参与全国范围内的传媒产业整合
2006年年初,华商报业与辽宁省侨联、辽宁日报集团就《华商晨报》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明确了与辽宁日报集团保持竞争态势、实现强强联合、形成战略发展同盟的意向。在辽宁省委宣传部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辽宁省委常委会同意,辽宁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日前华商报业所属的华商数码公司正式入股辽宁日报集团所属的辽宁出版印刷集团,这也是目前国内首例报业印刷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整合。困扰《华商晨报》多年的发展问题得以根本解决。华商报业还与辽宁日报集团共同进入辽宁区域中心城市的报业市场达成共识。相关项目已经进入运作阶段。
华商报业走过的异地复制“华商模式”的道路,为华商报业积累了经验和品牌优势,但也受到地方保护观念的抵制。在实践中华商报业逐步意识到,必须充分利用自己已经形成的机制优势、品牌优势,树立合作发展、多方共赢的思想,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参与全国传媒产业的整合,这才是未来做强做大的正确道路。目前,华商报业正按照这一思路,与国内多家传媒进行深度接触。
3.以“黄马甲”物流配送队伍为基础,建立沟通城乡的商贸电子平台,努力服务全省经济
华商报业的发行队伍“黄马甲”1997年组建于西安,伴随着华商报业的跨地域发展,现已从西安走向了长春、沈阳、重庆等城市,目前在四地拥有13000余名员工,其中省内近4000名员工,已发展成为陕西省密集度最大、从业人员最多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网络。仅配送鲜奶一项,每天已经达到40多吨,占陕西省乳品市场的10%左右。
2006年下半年,《华商报》重新构筑了具有黄马甲特色的劳动密集型电子商务平台,它以一个呼叫中心(96128)和一个商务网站(www.96128.com)为中心,以物流配送队伍为依托,上游聚集了福锦米业、陕富面业、定边五谷园杂粮等商品,下游是以西安为中心的城市消费者。所有消费者在享受快捷(1小时内)送货上门服务的同时,可以方便地选择货到付款或网上支付。由于采取从产地直接运输、配送到户的经营方式,省去了诸多中间环节和成本。这是对过去“农户加公司”在流通领域的一次延伸。改变了过去大量的农副产品难以进入商场主渠道这一瓶颈,对推动我省区域特色经济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该业务从11月份开展以来,线上与线下业务已涵盖13个大类、1万余种产品,日销售额快速突破30万元。2006年西安“黄马甲”配送营业额超过2亿元。2007年我们预计陕西地区销售、配送营业额将远远超过3亿元。省市商务部门对“黄马甲”的持续发展给予了巨大的支持。“黄马甲”96128电子商务项目先后获得西安市高技术发展项目、现代服务业试点企业等荣誉。2007年,“黄马甲”96128电子商务模式将在沈阳、长春、重庆逐步推开。2007年6月16日,华商报业管委会主任、华商报社社长张富汉掷地有声地表示:“今后,华商报业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利用中央和我省的文化产业政策,积极参与全国和我省的文化产业整合,为把华商报业塑造成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具有参与国际传媒竞争能力的现代传媒企业不懈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