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是传播媒介(例如广播、电视、书、报、刊)的简称,因此传媒产业就是从事传播媒介的经营和管理及其相关活动的企业集合。根据传播媒介的载体不同,可以将传媒产业划分为三大产业类别:纸质传媒、影音传媒和网络传媒。由于传媒产业同时具有公共事业与经济组织的双重属性,因此,传媒产业具备强烈的政治属性、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
纸质传媒,顾名思义就是以纸张或者主要以纸张为载体的传播媒介,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图书、报纸、期刊以及其他以纸质媒介为载体的传播媒介(例如非正式出版物和直投刊物等)。由于图书、报纸和期刊产业在纸质传媒产业中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因此,本部分将重点从图书、报纸和期刊产业论述我省的纸质传媒产业。从纸质传媒产业的实施要素来看,我们可以将纸质传媒产业划分为图书的出版和发行、报纸的出版和发行、期刊的出版和发行等产业环节。我国的纸质传媒机构的经营一直由政府统包统办,只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才开始逐步放开。由于本书是论述陕西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因此,本章自然是在文化产业的语境下对纸质传媒业进行探讨,关注重点也就集中于那些市场化运作的纸质传媒企业,对于那些仍然处于事业单位运行机制的纸质传媒机构将不作重点讨论。
一、陕西纸质传媒业发展概况
研究陕西纸质传媒业的发展状况,要把它放到全国纸质传媒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我国的纸质传媒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和产值的纸质产业群。无论是图书、报纸和期刊的出版行业,还是图书、报纸和期刊的发行行业,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体现在纸质传媒产业的企业数量和质量上,而且还体现在纸质传媒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同时也体现在传媒企业的治理结构的运作模式上。随着纸质传媒产业的飞速发展,纸质传媒业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优化。
和全国纸质传媒业的发展态势一样,陕西新闻出版业也在积极探索中稳步发展。据陕西省统计局《2005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全省出版报纸种类53种,6.88亿份,31.36亿印张;出版各类杂志种类265种,4865万册,2.34亿印张;出版图书种类4938种,1.74亿册,10.43亿印张。
据陕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2006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全省出版报纸84种,6.44亿份,31.39亿印张;出版各类杂志266种,6643.65万册,3.38亿印张;出版图书4943种,1.85亿册,10.25亿印张。
从发展前景看,纸质传媒业仍然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也应看到,虽然分布在我省媒体的品种和数量较多,人均数量和产值却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从纸质媒体的单一市场占有率来看,分布在我省的纸质传媒业在规模经济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提升空间。与其他省份相比,我省的纸质传媒企业在资本实力、经营理念、管理体制以及人力资源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为了提升我国纸质传媒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同时也为了优化我国纸质传媒行业的产业结构,我国政府正在逐步推动纸质传媒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同时积极进行纸质传媒产业的结构调整,努力打破原有的区域封锁和市场壁垒,从而推动我国大型纸质传媒企业集团的跨地区和跨行业经营。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国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和成都等大城市成立了一批实力较强的纸质传媒企业集团。这些纸质传媒企业集团不仅在探索我国传媒企业的市场化经营领域做出了巨大的示范效应,而且还将大大提升我国纸质传媒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据了解,陕西纸质传媒产业集团已在酝酿之中。
二、陕西纸质传媒业发展阶段
1.图书出版业
1949年全国解放后,陕西出版事业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此后50余年的出版历史大致可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是陕西新的出版事业建立、完善和稳步发展时期,尤其是1945年5月至1954年5月,机构逐步建立健全,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编印发能力逐步增强,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逐年稳步上升。第二个时期,从1957年至1971年,陕西出版事业处于波动调整时期,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第三个时期,从1972年陕西省出版局成立之后,陕西的出版事业又逐步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后,陕西出版工作的重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快速转移,开始跨入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的轨道。新成立了一批出版社和陕西省版权局、陕西省出版总社、陕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陕西省图书评论协会等,逐步建立起管理、监督互相配合,编、印、发、供应、科研、教育相配套,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图书结构更趋合理,选题优化程度更加提高,双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图书明显增多,并多次在国内获奖,版权贸易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第四个时期可以说是变化最大的阶段。我国的图书出版基本上处于准垄断地位,所有正规图书的出版都掌握在出版社手里。虽然这种高度集中的图书出版管理模式仍将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图书出版的微观主体——出版社却在朝着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转变。随着陕西出版集团的组建,我省新闻出版行业已经向市场化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即使是事业单位编制的出版社,其运作已经向着市场化靠拢,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我省的图书出版业才取得了最近几年来的重大发展。
2.报刊业
陕西的新闻事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发展非常迅速。建国初期,陕西省仅有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群众日报》(西安版)、《榆林报》、《陕南日报》(《汉中日报》前身)等少数几家报纸。其后《延安报》等十余家报纸相继创刊,1954年10月16日《群众日报》改为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报,更名为《陕西日报》。1957年到1958年,全省当时75个县都办了县报,由于条件不具备,这批县报在一两年后大都陆续停办。60年代初,在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由于纸张供应紧张,中央曾指令压缩报刊用纸,《西安日报》改为《西安晚报》,一些报刊合并,有的因此终刊。“文革”十年中,陕西省的报纸曾一度几乎停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陕西省和全国一样,新闻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报刊数量不断上升,到1989年,经省新闻出版局统一登记刊号的各类报纸就有55种,各类期刊235种。全省已形成了一个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层次、多功能的报业体系,在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信息,反映人民群众要求和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新闻教育研究事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1997年后,西安报业市场开始进入“战国时代”,报业竞争的帷幕渐渐拉开,很快地与成都、广州、南京等地并列为中国报业大战的发源地和主要战场。
1997年之前的西安报业市场是《西安晚报》的时代,西安人喜爱的老品牌报纸《西安晚报》在不温不火、平平淡淡中独享广告市场的丰盛大宴,就在这一年,《西安晚报》的广告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2亿元,名列全国晚报前五位。《西安晚报》至此到达其最辉煌的事业顶峰。由陕西日报社1994年创办的《三秦都市报》虽然已在西安报业市场上生存了四年,却未能演出像四川《华西都市报》横空出世后重击《成都晚报》那样的精彩场面。主要是内部体制和管理的原因,创刊后的《三秦都市报》一直没有带给《西安晚报》丝毫的冲击力。处在微利边缘的《三秦都市报》和盛世时期的《西安晚报》和平共处,西安报业市场难以见到激烈竞争的涟漪。
正是这种发育不够成熟的报业市场给了后来杀入的《华商报》以绝佳的市场机遇。1997年7月1日,由陕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陕西华圣企业集团主办的《华商报》,凭借敏锐的嗅觉,引进《华西都市报》模式,全面改版,进军西安综合类市民报纸市场,以为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以主打社会新闻的全新理念和操作方式冲击市场。经过一年的运作,一举成功,1998年广告收入6000万,1999年广告收入1.2亿,一举超过《西安晚报》。自此,西安报业市场开始进入《华商报》的时代。《华商报》的成功大大地刺激了西安报人。于是,西安报业竞争渐入佳境。报业竞争在1999年开始热身,这一年《陕西日报》所属的《劳动周报》改名《劳动早报》,以全新的用人机制进入报业市场。2000年10月到2001年5月,报业竞争正式拉开帷幕。西安报业市场除已有的四家日报,即《华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劳动早报》(在2000年9月更名为《今早报》)外,一夜之间又多出了四份综合类的日报:陕西省政协主办的《各界导报》,《西安日报》主管的《西安商报》,陕西人民出版社主办的《经济新报》,未来出版社主办的《百姓生活报》。这些报纸在各路狂热的资本支持下,裹挟着同样的功利目的,形成了西安报业市场的虚假繁荣。经过半年多的激烈交火,《百姓生活报》、《经济新报》、《各界导报》陆续败下阵来,从几百万到一千万的投资打了水漂。这些报纸要么收缩战线,由日报改为周报,如《百姓生活报》;要么退回到机关报状态,如《各界导报》;要么自动放弃竞争,维持一种边缘化状态,如《经济新报》。此外,《陕西日报》的两个子报《三秦都市报》、《今早报》则亏损一年比一年多。《西安晚报》从2001年后也面临亏损的边缘。
在经历了2002年的短暂平静后,2003年的西安报业市场又发生了一些变化:5月15日,《陕西日报》果断将负债累累的《三秦都市报》和《今早报》合并,新《三秦都市报》由对开16版改为4开32版,以一张全新的面孔出现在西安报业市场上;5月25日,《西安晚报》全面改扩版,报纸由原来的对开20版,一次增扩为对开24版,并对报纸版面和内容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改造。
西安报业经过这几次大战,数次洗牌,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确定。这种市场格局的出现既有西安报业独具的特色,又符合报业市场自身发展的规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些新闻媒体一直在实践、探索报纸经营的问题,报业竞争可以说就是这种报纸产业化、市场化实践的最集中、最强烈的反映。西安报业大战是中国报业经济在转型时期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