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像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盛衰关系到整个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陕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音像业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节在对陕西音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音像产业存在的焦点问题,提出了拓展音像产业所应采取的措施,并根据音像业的产业特性和经济发展的现实,对音像市场发展前景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一、陕西音像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音像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到目前,音像产业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经过20余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然而,我国音像产业的分布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音像出版社都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三个省市,他们的出版数量和销售额占据了全国音像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他省市区也有一些经营业绩和实力都较为突出的出版社,但都只能分得较少的市场份额。
陕西音像业目前的整体发展规模和态势是呈增长趋势的,但是总的发展规模较小,发展速度较慢,行业整体实力较弱。在全国音像产业大格局中,陕西音像产业处于竞争的弱势。陕西主要有八家音像出版单位:陕西音像出版社、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西安电影制片厂录音录像出版社、陕西电子音像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音像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西安外语教材音像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这些音像出版社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制作出版秦腔和地方戏曲音像制品为主的音像出版社,如陕西音像出版社。音像载体类型主要是磁带和VCD光盘。由于内容受地域限制,受众群体较小,发行量有限;二是教育类的音像出版社,主要出版与教材、教辅类印刷品相配套的音像制品。如西安交通大学音像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西安外语教材音像出版社等。他们的产品主要面向的是学生市场,载体类型以磁带、CD、VCD为主;第三类是以制作影视作品为主的音像出版社。如西安电影制片厂录音录像出版社。影视类音像制品的市场需求量较大,但由于受节目原创能力和资金等因素的限制,目前陕西音像业对影视类音像制品的开发和制作能力较弱。西安电影制片厂录音录像出版社主要依托西安电影制片厂,节目来源较有保证。他们发行的音像制品主要以VCD、DVD为主,也有极少量的录像带。
以上对音像出版社的分类是从制作出版的角度来做划分的。不难看出,陕西音像业对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影视和流行歌曲的制作能力比较弱。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许多音像经营单位又要自负盈亏。所以,企业为减少竞争压力,都偏向于把资金投入风险较小的复制环节,而不愿意进入投入大、见效慢、风险高的音像制作环节和发行环节。而目前复制企业普遍遭遇到国际性原材料涨价,光盘复制利润走低,甚至亏本,再加上盗版和网络传播对音像分销业的冲击,陕西音像业的利润空间日益萎缩。在这种情况下,陕西音像市场就成了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的强势音像出版社的产品倾销地。
二、陕西音像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焦点问题分析
虽然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预期陕西音像产业未来的良好发展,但现在的陕西音像业还没有完全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无论是从宏观的产业结构层面,还是从微观的运作机制层面,陕西音像业都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音像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陕西音像业产业结构的失衡主要表现在,产业链上游的产品制作和开发能力不足,投资和融资能力较弱;中游的复制产业比较繁荣,主要是因为这一环节风险较小,见效较快,所以大量资金集结于此;下游的发行网络不健全,流通渠道不顺畅。从根本上来讲,音像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是由投资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由于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文化资源浪费和闲置的问题也同时存在。
其次,音像出版单位内部未形成合理的运营机制。大多数音像出版社是“事业性质,企业管理”,致使音像产业的微观基础不活跃。音像出版单位的运行机制和经营机制不灵活,影响了他们对市场的把握和开拓,降低了市场竞争力,最终影响到业务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其三,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不足。从整体上来讲,陕西音像业没有充分利用本省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把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陕西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这对本省音像业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不重视出版资源的开发和积累,不仅会导致文化资源的流失和闲置,还会逐渐丧失出版资源的控制权。
其四,盗版猖獗,严重危害音像市场。市场上销售的音像制品中,盗版制品的比重相当大。盗版使得创作版权无法得到保障,音像出版单位损失严重,无法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产业规模得不到实现。虽然盗版音像制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量消费者的娱乐需求,但是从产业的角度来看,盗版的猖獗不利于培育健康、规范的音像市场。
2.对策措施分析
音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有其自身的产业发展特性。在东西部文化市场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加快陕西音像业发展步伐,要以提高音像业的效益为中心,抓住机遇,并针对关键问题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第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的整体实力。首先要加强对音像业的投资引导,促进资金向节目制作和出版环节的有序流动。由于我省的音像出版单位资金缺乏,制作水平不高,许多种类的音像节目在质量和数量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本省市场基本被广东、北京的音像出版社所垄断。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音像行业,才能够提高陕西音像业的整体融资能力。其次,还要注重调整市场结构,发展连锁销售经营网络,疏通产品的销售渠道。
第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把音像事业单位改制为文化企业单位。要遵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把音像企业办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主体。在此基础上,扶持龙头企业,组建大型音像企业集团,提高规模效益,从而带动整个音像业的发展。
第三,树立品牌意识,打造文化精品。充分利用本省的文化资源,注重节目原创和品牌经营,树立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形象。在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对产品的开发制作尽可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而不应盲目跟风追潮,丧失自身的文化特色。
第四,在打击盗版的问题上,一方面,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音像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另一方面,音像企业也要寻求新的营销渠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现代传媒,更新传统销售模式,拓展产业空间。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音像制品电子商务,就能够精简流通环节,节省消费时间,加速资金流动,具有传统销售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陕西音像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人民群众消费模式的变化,都对音像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音像产业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被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消费热点,是我国产业经济中的朝阳产业。
虽然目前陕西音像业总的发展规模较小,行业整体实力较弱;但是,无论从音像业的产业特性进行分析,还是从市场发展的空间和容量上来分析,陕西音像业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音像产业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音像业的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拓展了产业的生存空间,扩大了产品的市场容量。近年来,音像制品电子商务大幅上升,媒体增值业务异军突起。以手机彩铃、手机音乐等为主要形式的无线音乐市场也呈现出井喷之势,成为音像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教育水平和消费水平在逐年提高,音像制品的巨大潜在市场将会逐步转化为现实的消费市场。同时,政府也在进一步加强音像制品的行政管理,加大执法力度,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和遏制非法音像制品的经营活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综上所述,陕西音像业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音像企业要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目标,加强原创,厚积薄发。可以说,只要敢于正视现实存在的问题,转变传统观念,切实落实好各项措施,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市场秩序,陕西音像业就能够走出困境,繁荣发展,实现产业的真正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