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4500000001

第1章 树立正确的课本观

一、什么是正确的课本观

课本,课本,一课之本。

说课本是学生的“一课之本”,相信大家都不会反对。的确,我们每上一堂课,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哪一个环节少得了它?

但说到课本是老师的“一课之本”,有人也许会犯嘀咕:很多课上得特别好的老师,讲课从不看课本,连教案都很少翻开,却出口成章,字字珠玑。这样看来,课本对老师也没什么作用啊!

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老师在做教学准备时,早已将课本的内容融会贯通。教学上的炉火纯青,正是他们努力钻研课本的结果。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只会照本宣科,通常不会受欢迎,因为那是他们没有弄通课本,只做了表面文章。

我们要学好每一堂课,老师要上好每一堂课,都必须以课本为本。

现在的考试虽然越来越强调能力和技能,但这些能力和技能仍然来自课本。

在考试中常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很多题似乎从未见过,但细看就会发现它们都是对课本例题的重新组合,有的甚至只变动了一两个条件。此时若对例题记忆清晰,一下子就能发现变化,找到解题的关键,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相反,若对例题没有印象,就只能一步一步从最基本的分析开始,既花费时间,还不一定有好的效果。

无论哪一种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基本不会超出课本的范围。很多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对做过的习题和课本上的例题相当熟练,对课本的知识点和技巧运用自如,正是因为坚持了“以本为本”。

但要注意,“以本为本”不是死抠课本,不等于机械地记忆课本上的知识和内容,而是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融为己有。

一本薄薄的几十页的课本,看似“貌不惊人”,却是编著者们历经数年辛勤耕耘的结果。他们所想到的远远超出了他们所写出来的,简单地说,就是“文字之外还有文字”。

“以本为本”必须看到“文字之外的文字”。课本上的知识看起来是静止的,是“死”的,其实每一句话都经过了千锤百炼,涵盖的信息量极其丰富。课本就像一座巨大的矿藏,细细挖掘,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知识,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文字上。

二、我们建议这样树立课本观

树立正确的课本观,是利用好课本的先决条件。它绝不是嘴上说说那样简单,关键还在于思考和行动。

1. 要带着目的读课本

有很多人问,为什么自己很认真地看课本,细细读每一句话,就是没有效果呢?他们很可能是在漫无目的地读课本,这样很容易被字面意思束缚住思想,停留在文字表面。没有目的,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难得有收获。带着目的看课本,有以下两个问题需要明确。

问题一:有目的和没目的区别很大吗?

是的。

阅读目的直接影响阅读的方式和态度。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看漫画,如果是为了打发时间、消除无聊,很少有人深入欣赏;如果是为了提高欣赏水平,描摹作品,人们一定会仔细揣摩每一处细节,而不像前者那样蜻蜓点水。

很多学有所成的人,都将“带着目的读课本”视为宝贵经验。有一名清华大学的学生,上初中时,不懂得带着目的读课本,虽然看得很认真,效果却不好。

后来,他在老师的点拨下调整了方法:首先大致浏览,目的是为了对课本内容有整体的了解;再细致地看一遍课本,目的是进一步弄清比较陌生或难理解的地方;最后纵览全局,目的是为了理清纲要,把各部分联系起来。这样,他看课本的效率大大提高,学习的成绩自然也提高了。

有的同学拿到课本,不假思索就从第一页读起,看着很认真,实际却好比弓箭手随手射出手中的箭,前面却没有靶子,只不过是在瞎忙!我们如果不清楚自己的阅读目的,即使读完了整本课本,也未必能有收获,只会白白浪费时间。

所以,打开课本之前,问问自己:我为了什么而翻开眼前的书?磨刀不误砍柴工,搞清目的再读课本是值得的。

问题二:阅读目的一般有哪几种?

通常人们的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新的“信息”;为了寻找重要的细节;为了解答某一个特定的问题;为了评估正在阅读的书籍;为了应用资料;为了娱乐等。

学生阅读课本时经常有五种目的,最后一种由于课本本身缺乏娱乐性,一般出现在课外阅读中。

2. 要分清不同的目的

分清不同的目的,能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读课本,效率也更高。我们看看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问题一:学习任务就是读课本的目的吗?不完全是。

学生的每一天、每一节课,都对应着具体的学习任务,有学习内容的内在要求,也有老师的明确规定。学习任务有时候就是读课本的目的,但大多数情况下,目的隐藏在任务背后。比如完成课后练习题是一个学习任务,但这个任务本身不是目的,它背后隐含的目的是巩固知识。至于需要巩固的是哪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在不太清楚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再对照课本加以确认。

这样也便于准确地完成学习任务。

所以,最好是先理清学习任务,再确立读课本的目的。

问题二:如何确定读课本的目的?

学习环节不同,读课本的目的不同。

比如在预习的环节,我们读课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下一课将要学习哪些新内容;而作业这个环节,面对一道习题不知从何下手,读课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查看某一个细节或某个特定的问题。

学习阶段不同,目的不同。

学习是有阶段性的,每一个学期都可分为新课学习阶段、学期复习阶段、备考阶段等。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目的,这些目的直接决定着我们该如何读课本。

比如学习新课阶段,读课本的目的是为了更详尽地掌握知识;而在复习阶段,读课本是为了使分散的知识变得系统。

因人而异。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学习要求、学习目的以及读课本的方法都不同。比如,基础好一些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可能会高一些,在学习到某个程度之后,就会要求更高层次的学习,这时他读课本的目的已不单是为了获得知识,而可能是研究新问题了。

3. 慎防走入误区

很多同学由于没有树立好的课本观,没有正确地对待课本,在学习上走了弯路,实在令人感到遗憾。现在,我们看看都有哪些问题常被大家忽视。

问题一:有参考书可以不看课本了吗?

很多人有了参考书,就放弃了课本,这很不明智。

参考书的编写依据仍然是课本。

有的参考书针对性确实较强,但毕竟只是一家之言,不可能全面体现课本的所有教学要求。过分依赖参考书,把课本丢在一边,势必造成学习上的漏洞。况且,现在的参考书五花八门,要选出最合适的那一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问题二:做题可以代替看课本吗?

埋首于题海,放弃看课本,常常会劳而无功。

以做题目代替看课本(或其他学习行为),总会事倍功半。试想,做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知识,把课本丢开,能巩固什么知识呢?一个人掉进水里,拼命挣扎却不看方向,最后可能离岸越来越远。课本是学习的方向,远离课本,可能意味着学习的失败。

问题三:多看课本就是重视课本吗?

很多学生都很重视课本,经常翻看,一学期下来,课本都翻烂了,学习成绩仍然不太理想。这种现象除了可能是学习的其他环节出了问题外,最大的可能就是对待课本不得法。

多看课本并不一定是真正的重视课本。重视课本是一种好的学习意识,但这种重视还蕴藏着很多技巧。后文将详细地介绍课本利用方面的问题。

问题四:只看课本就是“以本为本”吗?

现代社会的信息更新和传递是无止境的,课本的更新效率相对较低。只看课本,很可能局限学习的视野。真正的“以本为本”,不仅仅要钻研课本,达到教学的要求,获得好的学习成绩,更要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吸收课外知识,让自己看得更远,飞得更高。

评估与发展

表1-1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目前的状态,评估自己处于哪个级别。如果你想达到优秀级别,最好先找准自己现在的级别,与下一级别的要求仔细对照,结合上文的建议找到改进的方法,及早实施。

表1-1

自测对照描述

及格 良好 优秀

·了解课本是学生的一课之本

·知道带着目的读课本很重要

·常常看课本,但思考不够充分,不太明确自己读课本的目的

·很少看课外书或了解课外知识

·对读课本容易出现的误区了解较少,有时会钻牛角尖

·认识到课本是学习的方向,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重视课本

·明确考试强调的能力和技能来自课本,“万变不离其宗”

·明确阅读目的影响阅读效果,能根据个人实际学习情况确定读课本的目的,并加强思考

·了解读课本时容易出现的误区,但不能完全避免

·坚信“以本为本”,从对书本上知识和技巧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出发,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明确不死抠课本,读课本时要读到“文字之外的文字”

·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吸收课外知识,扩大视野

·明确读课本时容易出现的误区,且很少走弯路

自我

评估

整改

计划

同类推荐
  • 木偶奇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木偶奇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戏剧之王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哈姆雷特》讲述了丹麦国王的合法继承人哈姆雷特,其父王被杀,母后被迫改嫁,王位也被篡夺。他经历了艰苦的磨难,最后终于在父亲鬼魂的提示下,查明事实真相,替父亲报了仇。而他自己却在仇人设下的圈套中与其同归于尽。《哈姆雷特》的整个故事渗透着属于莎士比亚那个时代的精神,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和对现实生活批判精神的最深刻的表达。本书还收录了莎士比亚另外两本经典剧《麦克白》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 让学生掌握沟通艺术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掌握沟通艺术的66个故事

    成长是—道道色彩的流动,鲜艳的连衣裙,粉红的蝴蝶结,庄重的校服,这一切都记录着我们多彩的、快乐的人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多了教科书那严肃的面孔。—切浮躁归于沉静,昔日绚丽的色彩只去装点青春的梦境。
  • 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和人文底蕴的文明成果,是大学的灵魂。本书由厦大退休老教授编写,论述厦门大学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爱国精神、以罗扬才烈士为代表的革命精神、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抗战时期内迁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以王亚南校长和陈景润院士为代表的科学精神。这四种精神是厦大优良的办学传统,是厦大人文历史积淀,是厦大的宝贵精神财富。
  • 中国现代作品

    中国现代作品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飞鸟的梦想

    易烊千玺飞鸟的梦想

    她叫叶絮文,是个孤儿,从小就没有家,全凭着自己的努力才打出一片天地,得以安身。絮文一边学习,周末还要兼职打工。她知道易烊千玺——TFBOYS成员之一。易烊千玺,对她来说,成了不可接触的高度。从此,叶絮文开始为这个少年而努力。
  • 我不是超级英雄

    我不是超级英雄

    裴越原本只是一个老实本分甚至有些怯懦的学生,但在一次意外后获得了超能力,从此他的人生变得格外精彩。面对世界各地蜂拥而来的记者,他对着镜头微笑着说道:“我不想拯救世界,只想当个普通人,吃喝玩乐,再勾搭一下美女。”“不!”台下一个记者愤怒地说道,“你不是普通人,你是超级英雄,要为这个世界负责!”裴越耸耸肩,淡定地说道:“哦?那我宁愿做个混蛋。”
  • 斗破苍穹之吾为炎帝

    斗破苍穹之吾为炎帝

    大千世界,吾为炎帝。灭火灵族,创无尽火域,遇武境之主,碰青衫剑圣。域外邪族,侵我大千,炎帝,主宰大千。炎帝之威,万火焚苍穹。一缕幽幽之火,人神胆颤。少年牧尘。
  • 如果爱再来一次

    如果爱再来一次

    看这部小说,你将了解各个星座的性格和爱情观,有益于你更好地了解每一个人。——预言即将实现,世界末日即将来临。来自十二星系的十二个精灵肩负起了拯救万物生灵的重任。他们拥有强大的实力,他们进入冥界大战黑魔兽,救回星座护星。最后打上梦之巅,打败梦魔兽,拯救了万物生灵,实现了他们的梦。——命运又将怎样?他们会不会分别,爱会不会永远停驻他们心里?如果爱,再来一次。这是多少错过爱的人内心的声音。
  • 激甲风暴

    激甲风暴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这是属于男儿的世界,有热血,有生死不渝的爱情,有可歌可泣的友情。谁能够问鼎世上巅峰,在机甲与战技中,成就绝世辉煌,一切从少年获得神秘手镯开始!漫漫人生路,应该默默走向辉煌,而不是到死的时候,没有人记得你——辰云
  • 最强武魂

    最强武魂

    叶凡,意外重生在苍灵大陆,开始了一段热血的征程。强者为尊,弱者只能仰人鼻息,只有成为强者才可遨游四海,睥睨天地!
  • 醉上贼床:总裁大人请见谅

    醉上贼床:总裁大人请见谅

    她要不要这么倒霉啊!酒吧遭遇猥琐男,绞尽脑汁逃离……撞到自己未婚夫和闺蜜偷情?!我去,为了发泄怒火却醉酒上了"贼"床……第二天醒来,趁没被发现悄悄溜走,不过,那个"鸭子"又是谁呢?好吧!她马上就知道,这个"鸭子"竟然是自己的顶头BOSS!?所以说……真正的霉运才刚刚开始?
  • 亡国一世恋

    亡国一世恋

    她是重音国的三公主却在大婚之日被灭国她的青梅竹马婚礼上的准新郎,站在敌军前方国家被灭她被带走,做了他的侍女每日看着他们其乐融融都会告诉自己这是暂时的她被大哥带出宫认识了怜菲国的睿亲王与一些朋友他们毫无条件的帮助她复国却都喜欢她面对这一切的她该如何抉择?
  • 医倾天下

    医倾天下

    "她本是21世纪当代女军医,一朝穿成了一个乡村女民医,恰逢一场瘟疫,直把她卷进一场轰轰烈烈的人生中。他是当朝太子,外表明朗温和却城府极深。“我愿昭告天下娶你为妃,愿你在我身边,我们共谋天下,俯瞰江山!”他信誓旦旦,明眸中带着从没有的灼热温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相忘便是永恒

    相忘便是永恒

    人们都希望时间永远定格在初见的那一刹那,祈盼无论时光如何消逝,青春如何褪尽颜色,但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情却永远“只如初见般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