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聪明的,而聪明的人则希望自己更加聪明,没有人愿意让自己比别人笨,这是常理。一个人聪明本来不是什么坏事,但有的人认为自己聪明得天下无双,总觉得自己了不起,看不起别人,往往就会做出“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情来。然而有句话说得好,“你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或可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但你绝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所以说,不管什么时候,千万不要自视过高,把别人当傻子。凡是认为他人愚笨,轻视别人的人,其实是最不明智的。
自以为聪明的总体表现是缺乏自知之明,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周围并不少见。
一天,有个人去动物园游玩。走到猩猩的笼子旁边时,觉得猩猩很有趣,便想戏弄一下。他先向猩猩敬了个礼,猩猩看有人向他敬礼,也模仿着对他敬礼。他觉得有意思,就接着向猩猩作揖,猩猩便也向他作揖。然后他向猩猩扒了扒眼皮,不料猩猩这次没有模仿,而是咆哮起来,伸出手打了他一巴掌。
这个人很生气,就去问饲养员。饲养员告诉他,在猩猩的语言里,扒眼皮是骂对方傻瓜的意思,所以猩猩会打人,他一下子明白了。此人觉得自己比猩猩聪明多了,怎么能吃这个亏呢?于是,第二天就又去动物园想报复猩猩。他向猩猩敬礼、作揖,猩猩都跟着做了。接着,他拿出一根大棒子向自己头上打了一下,然后把棒子交给猩猩。让他失望的是,猩猩这次没有模仿他,而是得意地向他扒了扒眼皮……凡是那些认为自己很聪明,常以戏弄别人取乐或占些小便宜的人,就像这个让猩猩嘲弄的人。有些人总认为自己比他人要高出一筹,因此便想方设法去戏弄别人,妄图让别人出丑,来让自己和周围的人取乐,结果往往是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反而让自己在大家面前吃了亏,出了丑,成了大家取笑的对象。所以说,在这个世界上,谁都不是“傻瓜”,如果你总是自以为聪明而不怀好心,到头来吃亏的可能就是自己。
说起《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大家无不惊叹她的精明能干,应付各色人更是得心应手。但是她最终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凤姐指挥操办秦可卿的丧事,办得是井然有序,使得上下皆服,足见其聪明和能干。处理一个大家庭的家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凤姐却可以胜任,由大而小,每一件都井井有条。那复杂的人际关系,更需她察颜观色,小心体会。祖孙之间,婆媳之间,婶侄之间,种种关系都要照顾周全,稍有懈怠,就会招致非议,动摇她的地位。
凤姐“少说只怕有一万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真真你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心性又及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天下人都叫你算计去了。”,“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这是熟悉她的人对她的评价。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十分精明的人物,却落得孤家寡人,身心劳碌至死又一无所得。甚至连她的丈夫也数落她、背叛她,她实在是活得很累、很苦。这一切的根源,可以说都在于她自以为很聪明。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人往往是自恃聪明,过度自信,不知适可而止,才会最终吃大亏。尽管他们在头脑清醒时也知道适可而止的好处,也懂得中庸之道,也有办事的原则,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但最终因为利益的驱使,好胜心难以满足,结果还是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又放弃了做人做事的原则,结果却是大祸临头。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农夫总是强迫驴背负很重的东西,常常压得驴很累,自己暗自生气。一次,农夫要驴驮盐,驴决定报复和戏弄农夫。过河的时候,它故意跑进河里,结果盐全部溶化了。农夫很生气,驴却很高兴,心想这次农夫可亏大了,谁让他总是让我干累活儿。只要有机会,我还得好好教训教训他。农夫经过上次的教训以后,也就不再让驴背那么重的东西了。这一次,他让驴背海绵。可是驴不甘心,还想报复农夫,于是,它背着这一堆海绵又跑进河里。结果上岸后,驴被吸满水的海绵压得差点死了。
一般来说,那些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往往都很自信,很骄傲。因为自己有一些小本事,就总爱耍一些小花招、小把戏,把事情搞砸或者搅得事情发展不顺利。他们以为这样做会表现出自己的重要性或者通过这个让自己受益,可能有些时候他们也的确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所以,在很多事情上他们就会故伎重演,屡屡如法炮制,妄图得到更大的利益。殊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事情真的办砸了,而自己不但没有受益,还蒙受了不小的损失。所以说,对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千万不能让小聪明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