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0000000041

第41章 大禹葬地之谜

今天浙江绍兴的会稽山,传说是大禹治水之处和葬地,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得十分清楚。然而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史学界以著名学者顾颉刚先生为首,提出了怀疑的观点,认为大禹不可能葬在绍兴。真是如此吗?

浙江绍兴城南会稽山,相传是大禹朝会天下诸侯论功行赏的地方。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这样说来,会稽还是大禹治水之处和葬地。《史记》说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践“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是夏后帝少康庶子之苗裔。言之确确,令人不得不信。上世纪20年代,史学界以著名学者顾颉刚先生为首展开的论争,却使这一问题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大禹是否到过会稽就成了一桩历史悬案,迄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司马迁所说根本不足信,大禹不可能到达会稽。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卷二中认为,大禹巡狩并葬会稽之事不足依据。当时建国多在西北,不宜独偏江南,若果巡狩所至,总会东南诸侯,并不应远来于越。顾颉刚先生在《讨论古史答刘、胡两先生》中指出:“商周间,南方的新民族有平水土的需要,酝酿为禹的神话,这个神话的中心点在越(会稽),越人奉禹为祖先。自越传至群舒(涂山),自群舒传至楚,自楚传至中原。”(载《古史辨》第一册)这样说来,关于禹的传说全是假的,是南方人对治水的愿望而已。近年来仍有一些人坚持上述看法,如蒋炳钊、辛土成等人认为司马迁之说大可值得怀疑。他们指出:把越说成是夏代的后裔,从考古资料到文献记载都难以找到可靠的证据,越族不是夏族的后裔,他们系统地批判了流传已久的“越为禹后”说的错误(见《“越为禹后”说质疑》)。

梁钊韬不认为司马迁的说法是伪造的,但他指出,大禹时的会稽不在今天的浙江,而在山东。他主张在夏禹的时候,东夷越族已经成为华夏民族的成员,共同建立了夏国,因而东夷越族在流传中说他们是夏的后裔,其后文字记载便把越王勾践的祖先认为是源出于禹之后,是合理的。可能在夏之时,会稽在山东泰山附近,为东夷越族人所崇敬。其后苏、鲁地区与华夏民族融合,不再被称为越人,后浙江越人因怀念其先祖,会稽一名又出现在浙江。故这个传说颇有来历,并非随便臆造。

陈桥骤先生的《旷越为禹后说溯源》中,进一步提出史书认为大禹到过绍兴的原因,主张大禹巡狩会稽和死葬会稽的故事,是越王勾践强大以后,为了军事上、外交上和内政上的需要,有意编造出来并加以散布,属托古之辞。也有许多人认为大禹是到过浙江的。如刘宜均、赵鸣等在《再论越族的鸟图腾》一文注中,对夏禹不可能到达浙江之说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夏禹会诸侯于会稽山,及大禹死于会稽之事,史书中均有记载,尤以《越绝书》记述最详。依《越绝书》所载,大禹曾两次到过绍兴会稽,第一次是为了治水,并在此计功行赏;第二次是称帝以后巡狩江南时,病死于会稽,被葬在会稽山下。司马迁的说法是可信的。

林华东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对这种意见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先秦古籍记载中的会稽并无确指就在今日的绍兴,逮至西汉,司马迁才提出会稽就在绍兴,东汉以后,这个说法便被解释得更加具体;后代方志又大加附会、渲染,派生出种种传说来。绍兴会稽大禹陵、禹庙、禹穴果真是夏禹圣迹吗?欲解此谜,当从考古学入手,再典籍以印证,方能揭示当年原貌。如果大禹时代的宁绍地区已纳入夏之范围,那么,它在考古学上所反映出来的文化面貌应与夏文化基本一致。目前,夏文化遗存是以河南堰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而浙北、宁绍地区相当于夏商时代的文化遗存主要是以上海市马桥遗址第四层为代表,即“马桥类型”,两者分布范围不同,文化面貌更是差别很大,绍兴并非夏土是很清楚的,大禹绝不可能远离故地在此治水或朝会诸侯并葬于此。当时“钱塘江以南的山岳丘陵地带,也不至于有洪水的泛滥”。其实,王充早就对此提出异议,他在《论衡·书虚篇》中说:“舜至苍梧,禹到会稽。非其实也。”指出“夫言因山名郡可也,言禹巡狩会计于此山,虚也。巡狩本不至会稽,安得会计于此山?”王充是汉代浙江上虞人,对于会稽遗闻古事当有了解和调查,并不以司马迁之说为然。

林华东进一步根据《管子·封禅》、《墨子·节葬下》和《史记》所载“禹封泰山,禅会稽”,以及《淮南子·巳论训》高诱注“会稽”是“在泰山下,封于泰山,禅于会稽是也”和杨向奎、梁钊韬等先生的研究成果,认为早期的会稽应在山东泰山附近,绍兴会稽是由山东的会稽乔迁而来,这同某支夏后裔南徙入浙有关。《吴越春秋》曾载范鑫筑越城成功后,怪山自生,说是从山东琅玡一带自来,此文反映出越之先祖由山东南徙的若干史影。《越绝书》载越王勾践灭吴后迁都琅玡,也不无重返桑梓之嫌。当时,夏人抵浙后,逐渐与当地土著融合在一起,并慢慢占据统治地位,后因怀念其先祖,故会稽一名及大禹的传说亦便出现在浙江了。这种例子不在少数。而司马迁因相距年代久远,不明其中底细,误把乔迁的绍兴会稽当做山东泰山附近的会稽,致使后人欲识其真面目,诚非易事。(见《绍兴会稽与禹无涉——兼论砖越源流》)

近年来,持“大禹陵在绍兴”的学者进一步进行了探索,认为大禹不仅立业于会稽,成家也在会稽,死后大臣们根据他的愿望葬于会稽山。禹的儿子启恃父之功而拥有天下,启在岁时春秋都会派使者到越地祭禹。至夏朝第五代王少康,恐禹祀断绝,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专奉禹祀。这样无余成了禹墓的专职守护人,他也成了最早的越王。

越国是无余的后代。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将越人的居住地从会稽山区迁移到平原地带,筑起了阴城,以便人民耕作和繁衍生息,而大禹的拟姓后裔一直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元末战火,拟姓后裔死于兵戈者十之七八。明清之际,女以姓后裔始有族党归集。至康熙时期,全族长幼不足60户人家。今日的姐姓居住在禹陵村,仍有40多户,每年都要举行祀禹大礼,募集资金邀请民间戏班在陵前的广场上唱戏。

相反的意见继续存在,有人提出大禹葬的会稽山不在绍兴,而是在湖南的枚县高视乡。根据这种观点,大禹与其父鲸都是今湖南人。鲸国被分封在祟山,称崇伯鲸,其地相当于今湖南大庸县境。《吴越春秋》等书说禹家于西羌,而“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禹的老家三苗居于洞庭、鄱阳两湖为中心的地区,而古人地理观念不强,常以大家熟悉的高山地区作为统治中心,因此,大禹会计万国诸侯的茅山很可能在江西湖南交界的地方,今枚县东部与江西交界的天子山很可能与大禹有关。

会稽山按《山海经·南山经》当在南方,其山在南次二经的中部,不可能在浙江。《吴越春秋》说,大禹在南岳委宛山得“金简之书”后,开始全国范围的治水工作,他是始于霍山,“归还大越”,说明霍山和大越其实是一地。南蛮当时称为越,而南岳处南蛮,当然可称大越。书中有“计于苍梧”与“计于苗山”,使我们知道苍梧和苗山实为一地。苍梧是大地名,苗山是小地名,可知苗山在湖南。衡山峋嶙山的《禹王碑》被公认为大禹治水时的手书,奇古难认,碑上的最后一段话说,大禹治水后返回南岳而安居乐业,所以,刻下此碑作为纪念。

枚县的凤凰山是木越的发源地。古代“翟”和“越”同音,大禹归还大越实际是归还大翟,也就是归还夜县凤凰山一带,后来大禹的后代被分封在东南沿海一带,因此东南沿海二带被称为越。此外,不仅是越族之名源于翟鸟,夏朝之名也源于翟鸟。《尚书》就说复翟是难名,“具五色中麒麟之饰”。

枚县得名与禹之妻枚女有关。大禹曾娶涂山氏的后代,“铭曰枚一,生余”。当地人均知道在枚县有茅坪、茅田、天子断效县的会稽山还在,在新乐村丫茅山所处的大山现名天子山,也即今彼县天子山林场所在地。大禹曾经说过:“吾百世之后,声我会稽之山。”应该就是在这里。在收县城西门外有座禹王宫,历史上持这种观点者认为,禹陵的误传,主要是司马迁的过失,这是他没有认真研究《山海经》的缘故。

《越绝书》称,禹墓“穿扩深七尺,上无泻泄,下无邸水,坛高乌尺,土阶三等,周方一亩”。考古实地踏勘,绍兴大禹陵地形与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情状甚为相似。既然人们认为大禹没有到过今天的绍兴,那么这种情况又该如何解释呢?

同类推荐
  • 狐狸的痛

    狐狸的痛

    狐狸与狐狸的小伙伴在动物世界的有趣故事,文章短小有趣,内在含义发人深省。
  • 恐龙王国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恐龙王国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布瓜博士带着乐乐淘和小猴驾驶着时空飞碟想要去高度文明的国度,结果误闯到了恐龙的世界,他们在那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期待!
  • 和睦和谐(中华美德)

    和睦和谐(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易经》中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也有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万事和为贵”、“和气生财”。随便一数,跟“和”有关的名言警句数不胜数。中国也提出“和平发展”之路。本书就是收录有关“和睦和谐”的故事,将“和”的思想发扬光大。
  • 青少年植物百科

    青少年植物百科

    对于人类来说,植物无疑是最为亲密的物种,而同样对于人类来说,植物恰恰又是最为神秘的存在。可以说,自从人类诞生之时,就与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人类数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从停止过对植物的探索——植物的起源、植物的进化、植物的繁衍、植物的消亡,每一项都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每一点都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古老的神话与现代的科学相结合,轻松的故事与严谨的分析相交织,让我们借着那细密如根茎般的思绪,回首人类探索植物的历史,一道来探究我们身边最不可思议的生物——植物,那个拥有着流动的绿色血液和众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的地球的主宰者。
  • 亲吻丰收的土地

    亲吻丰收的土地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热门推荐
  • 十八层地狱之狱界

    十八层地狱之狱界

    “我紧握住手中的白色玫瑰,离人迟迟不曾回。如果上天非要把我们分成两个世界,那我誓要划破界限,再次来到你的身边,见到你的容颜。”十八岁少年王邪因为“意外”车祸死亡,重生穿越到了十万年前的狱界,为了所爱之人,又能纵横怎样的传奇?
  • 爸我要买房

    爸我要买房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真实在于它发生在你、在我、在他,更在于这个时代千千万万的买房大军之中。我来自农村,为了跻身城市,为了有个家,为了有个窝,为了爱情和爱人,我永远记得我对父亲张口说出那句话:爸,我要买房。你说过吗?如果你来自农村,如果你也费尽周折的买房,那你的经历就是这个故事。记录你我的故事,记录父爱天高地厚,记录这个时代的一个厚重的印痕
  • 谁与争雄之兄弟情深

    谁与争雄之兄弟情深

    异族入侵,仙界大战,万物崩灭,舜帝被重创后,灵魂沉睡在地球的舜帝雕像之中,宁紫浩和结义兄弟游玩舜帝陵,被仙界崩灭后的时光河核心带入了一个名为天元大陆的世界里,这是一个修炼元气的世界,这里弱肉强食,强者为尊,宁紫浩为寻找失散的妻子和兄弟,一路拼搏奋斗、不畏艰险,最终站在了这个世界的最高峰,问鼎天下,谁与争雄。
  • 你好,我的鬼夫君

    你好,我的鬼夫君

    她是一个孤儿,在阴年阴月阴日出生,她的后妈.将她配了阴婚,要嫁给判官的儿子暨琛,可殇翊又偏偏遇上了前世的夏雪,经历百般磨难帮夏雪恢复曾经的记忆.......
  • 灭世传说之奇门遁甲

    灭世传说之奇门遁甲

    相传四千六百多年前,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在战场上制造迷雾,困住黄帝,此时天降一本龙甲神章,指引黄帝制造了指南车,终于击败蚩尤,始创华夏一族。宰相风后将天书加以演绎,又经后人姜太公、诸葛亮、张良等揣摩天机,终演变成华夏神术:奇门遁甲。天武大陆,少年王凌风魂飞至此,他能否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华夏神术碰撞异世武学,是重现神奇还是湮没尘埃?还有自古流传的灭世传说,扑朔迷离的身世之谜,一个个有待去探索、追寻——书友群:281464009
  • 为我苏醒

    为我苏醒

    《战舰少女R》同人文“你是长眠于海底的钢铁森林”“你是纵横四海尝遍铁与血的战争机器”“你是与我交换了契约的少女”“我于海面,呼唤你的名字”“而沉入了海底的你就会,为我苏醒”
  • 武神风云录

    武神风云录

    突然,一道白色光芒从他手内的武魂珠中射出。他感觉手心传来一股温热的气流,迅速包裹全身,眼前光芒一闪,所有知觉便消失了......林开醒了过来。“林开,林开......”他感觉自己躺在地上,身体沉重,背后的土壤有些松软,旁边有人喊自己的名字。
  • 快穿之男配翻身当主角

    快穿之男配翻身当主角

    叶子苏作为一个宅男,周末的日常就是补番【看小说】吃饭以及睡觉。他在星期一至五还是很爱学习的,虽然吧爱学习的他成绩不怎么好。【耽美主受向w不喜勿进】
  • 狼王之主

    狼王之主

    我终究也没有搞明白这倒底是穿越还是做梦。这狼王扳指究竟有什么秘密。给了我无上宠爱的天凌,最终也没能留住我。给了我无上权利的轩辕政,他的皇位永远比我重要。对于宠爱和权利都不稀罕的我,却落到了相传残暴无比的龙诀国皇帝手中。我从未如此迫切的想结束这场穿越或是梦境,却终未能如愿。谁能想到他那狂野的爱犹如肆虐风暴一般来得如此突然。
  • 兰台赞歌

    兰台赞歌

    仪钦请我为《兰台赞歌》作序。我学档案、干档案,对文学毫无修养,不敢动笔。好在我对“兰台”并不陌生,小说中的人和事似在身边,通过作者的创作更生动、更深情、更典型,更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