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0000000020

第20章 隋文帝死因之谜

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一个极有政治魄力的君主。他的最后人生历程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好奇,因为一些史书记载他的死亡十分离奇,多年来成了诸多学者关注的一大热点。事实上,隋文帝的死是一件至今没有定论的公案,很难说得清楚。

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历史上实现第二次大统一的关键人物,有人认为是可以和秦始皇、宋太祖、元世祖相并列的政治家。在他执政的时期,他建立起了一个巩固的中央集权的政权,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推行了一系列发展社会生产的有力措施。然而隋文帝在皇储问题上的失误直接导致了他最终离奇死亡的结局。

581年,杨坚以后周外戚国丈的身份篡夺了帝位,建立了隋朝,史称隋文帝。隋文帝共有5个儿子,均为独孤皇后所生。隋文帝登上皇位后,即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次子杨户为晋王。后来,文帝将杨勇废为庶人,立善于伪饰的晋王杨广为太子。604年三四月,隋文帝得病,七月病重,不久死于仁寿宫。目前学术界大致形成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隋文帝之死属于他杀。据史书记载,隋文帝杨坚病重期间,尚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等因皇帝病重而入宫侍奉,太子杨广也住进宫中的大兴殿。杨广见文帝的病情危在旦夕,就亲手写信给杨素,让杨素密切注意文帝的情况,并询问今后该怎么办。不料杨素的回信被宫人误送到文帝处,文帝看后非常震怒。

独孤皇后死后,文帝最宠幸的是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宣华夫人陈氏是南朝陈后主的妹妹,人长得很漂亮,号称“江南第一美人”,杨广对她的美貌垂涎已久。当晚,陈夫人在旁侍疾,早晨出来更衣时被杨广撞见。杨广欲对陈夫人无礼,被陈夫人奋力挣脱。当陈夫人衣衫不整、神色慌乱地跑到文帝病榻前时,文帝气愤异常,大骂道:“这个畜生如此无礼,怎能担当治国的大任!”盛怒之下命令柳述说:“召我儿。”柳述以为要召杨广,文帝急忙纠正道:“勇也。”大怒中的文帝要重立杨勇为太子,废杨广。柳述起草诏救后让杨素过目,杨素是杨广的心腹,自然不肯召杨勇。杨广马上假传圣旨,命亲信左庶子张衡立即入大宝殿侍候文帝。张衡进入大宝殿,就把宫人和卫士全都赶出殿外。一会儿,张衡出殿宣布文帝已经驾崩。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认为是张衡杀死了文帝。至于张衡是如何杀死文帝的,史书的记载有较大的出入,《大业略记》记载张衡以毒药害死文帝,而《通历》记载张衡“拉帝,血溅屏风,冤痛之声闻于外,崩”。相似的记载还见于《隋书》卷36《后妃·宣华夫人陈氏传》。

第二天,杨广即皇帝位,为文帝发丧,并派人以文帝遗诏的名义溢杀杨勇。杨勇的十个儿子,长子被当场毒死,其他九个被流放到岭南后,诏令当地官员把他们全部杀死。

文帝死后,陈夫人惊恐不安,忽然收到杨广派人送来的一个金盒子,用纸封口,上有杨广亲笔书写的封签。陈夫人认为里面必是毒药,非常害 怕,不敢启封,在使者的催逼下,万不得已才打开盒盖。出乎她的意料,盒内装的原来是几枚同心结。边上的宫人见此都非常高兴,相互庆贺炀帝是不会杀人灭口了。当天夜里,文帝尸骨未寒,杨广就在宫内占有了名分上是他后母的陈夫人。文帝的另一个宠妃容华夫人,不久也被杨广占有。

今天,当我们从史书记载的真实性来看,促使隋炀帝杀害隋文帝的原因是调戏陈夫人不成,这一传说显然是讲不通的。因为早在文帝病重之前,想要夺取太子之位的杨广就与陈夫人打过交道,当时他经常送陈夫人“金蛇”、“金驼”一类的贵重物品,其目的自然是让陈夫人在父亲面前替自己说好话。而开皇二十年更换太子,陈氏也“颇有力焉”,说明他们之间曾经有过政治合作关系。所以,在文帝病危之时,杨广又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陈氏怎么可能开罪杨广呢?基于这一点,有学者认为调戏陈氏一事充其量只是一种偶然性的促发因素,真正导致仁寿四年宫廷政变的原因,是文帝仁寿中的中央政治变动。

在杨广夺取太子之位的进程中,有一个人的作用不可忽视,那就是他的母亲独孤皇后。她是杨广夺宫的主要支持者,也是打击反对杨广势力的主要力量。但是,独孤皇后却于仁寿二年(602年)去世。她的死,使杨广集团不得不直接面对来自各方面政治反对派的压力。这些压力,首先来自杨秀和杨谅这两个杨广的弟弟。杨秀“性甚耿介”,对于杨广通过并不光明的手段夺得太子之位,他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人;杨谅更是以防御突厥入侵为由厉兵秣马,加强自己的军备,“秀窥眠、蜀之阻,谅起晋阳之甲”,很好地概括了当时的局面。其次的压力是来自朝臣及州郡牧守的威胁,主要人物包括梁毗、裴肃、柳述等,他们的主要攻击目标是杨广的心腹杨素。隋文帝对于梁、裴、柳等人针对杨素的上书和谏言,虽没有尽纳其意,但是的确对杨素日渐疏远了。在慢慢夺去杨素实权的同时,文帝对柳述等人日渐宠信。这样,仁寿中的这些政治变动使得杨广集团曾经有过的优势再度失衡,拥重兵而“阴怀异图”的杨谅,以及被废为庶人的杨勇,都有可能重整旗鼓取杨广而代之,在这种局势下,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太子之位,杨广就不得不先下手为强杀害了自己的父亲。

另外,有学者认为隋文帝并非是杨广所杀,他是病死的。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首先对《大业略记》和《通历》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这两本史书本身存在许多常识性的错误。比如《大业略记》不但把诽闻案的女主角搞错了,而且将二十一日发丧误作十八日。甚至说杀文帝的首犯是宰相杨素,次为左庶子张衡,用的是毒药,但这一点没有任何一本史书能够提供证据。《通历》也是如此,试想在文帝与百官诀别的庄严时刻,身为太子的杨广怎么可能跑到别室去非礼陈夫人?而且文帝明知杨素是杨广集团的核心人物,怎么可能让他去召杨勇废杨广?再者,行凶的手段为“拉杀”,且“冤痛之声闻于外”,这样的暗杀也太过于明目张胆了。基于以上种种疑点,加上《大业略记》的作者赵毅为初唐人,在隋末唐初的特定历史环境中,人们普遍对隋炀帝深恶痛绝,在记述文帝死因问题上不可避免要掺杂个人的思想感情,以期引起人们对隋炀帝的憎恨。《通历》的作者马总生于中唐,他的记载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既然杀文帝时左右没有人,冤痛之声怎么会闻于外?所以,《大业略记》和《通历》似市井流言,不足为凭。

即使是司马光在《通鉴》中引用了《大业略记》的记载,也慎重地注明“今从《隋书》”。至于《隋书》卷36《后妃·宣华夫人陈氏传》的记载,也只是宣华夫人的一面之词,并非源于档案材料。北朝隋唐受胡俗影响,存在收纳父妾的风气,再加上如前所述,陈夫人与杨广早有“渊源”,有可能这时两人的感情发展较深,所以陈夫人被调戏一事的可信度还有待商榷。

除此以外,学者们认为还有许多理由可证明隋文帝并非杨广所杀。

自仁寿四年春,文帝已退出政治舞台,这时隋炀帝虽位居太子,实际上已成为摄皇帝。朝廷之事,“事无巨细,并付皇太子”,隋炀帝用不着再冒杀父罪名;七月,文帝已病入膏肓,不久即将离开人世,杨广继位已是时间问题,没有必要再弑其父。况且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已对杨广构不成任何威胁;此外,根据文献的记载,自杨广继太子之位起,与其父的关系一直很融洽。他的才干和魄力受到文帝的赏识,两人之间没有利害冲突;再就仁寿宫所处的地理位置而言,杨广与杨素的卫兵一旦控制宫禁与交通,则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杨广应该不会愚蠢到谋杀垂死的父亲,授人以致命的把柄。

事实上大家都可以发现,以隋为鉴的唐太宗君臣,没有一个指控隋炀帝狱父。当年,如火如荼的隋末大起义,成千上万的民众揭竿而起,不少隋朝官僚也趁势反叛,在全国上下一派声讨声中,亦没有一人指责隋炀帝弑父这一颇具鼓动性的罪状。被后人指控为杀害文帝的凶手张衡,史书上称他“幼怀志尚,有骨鲡之风”。虽然他曾为隋炀帝夺得太子之位出谋划策,但是到后来由于他反对隋炀帝建造汾阳宫和谤讪朝政而被赐死于家中。后来唐高祖李渊认为他“死非其罪”,替他平反,并赐给他“忠”的字号。如果张衡果真是弑君凶手,唐高祖决不会替他平反,因为这关系到国家赖以维持秩序的伦理道德问题。

那么,文帝不是死于他杀,又到底是怎么死的?学者或认为文帝确如史书所说是因病而死,死前做好了后事的安排。也有人认为是因晚年纵欲过度而亡。

独孤皇后死后,文帝惑于宣华、容华这两位年轻的女人,身体每况愈下。病重期间,文帝才意识到:

“如果皇后在,我不会变成这种地步的。”但这一切太晚了,贪恋女色,导致了他的驾崩。

文帝的死因,最终成为一个历史谜案,供人们去猜测和回味。

唐人街

唐代开始,东南沿海许多商人纷纷扬帆出海。他们每年九、十月间,乘着东北季风南下东南亚各国经商, 待来年三、四月间再随着东南季风“ 回唐山” 。这些在东南亚“住蕃”和移民的“唐人”成为最早的华侨。唐后,许多国家都把盛唐的中国人及华侨称为“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就成了唐人街。

同类推荐
  • 名胜趣谈

    名胜趣谈

    本书内容包括:探访自然的神奇魅力、领略壮丽的人文景观、寻觅逝去的帝国古陵、踏访富饶的960万平方千米、全球搜奇——异域风情。
  • 天籁千纸鹤

    天籁千纸鹤

    本书收录作者诗歌82首。作者旨在幻想与现实之间,将游离的诗意与作者的少年情怀交汇,构建出深邃斑斓的诗歌世界。作者的诗语言瑰丽,意向饱满,意境空灵,有着阳光般底色的文字常折射出彩虹般绚烂的色彩,予人意想不到的感动。
  • 辛巴达历险记

    辛巴达历险记

    古时候,巴格达城里住着一个很穷的挑夫,名叫辛巴达。辛巴达无父无母,无依无靠,却有一身超人的力气,长年以挑担为生。有一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关紧房门呆在家中,躲避毒辣的太阳,可辛巴达还在为一家富人挑货物,担子很重,压得他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再加上饥渴难忍,只得慢慢向前挪行。
  • 激励孩子成长的108个好故事(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激励孩子成长的108个好故事(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经历欢笑,经历泪水,才真正是一个完整的成长,因为有我们身边讲不完的故事,也因为有我们所熟识的人的陪伴,我们的成长才会那么丰富多彩,才会令我们心动着去等待下一站将要带来的转变。成长中的经历,永远是一本写不完的书,它的主语应该是人间的情感和所觉察到的人生之味,即生活所带来的痛苦、忧愁、快乐、思索与感悟。人生拥有成长,拥有智慧和感悟的成长,也将看到梦想的光芒,即在成长中能够触动心弦的那一抹青涩而诱人的颜色。追寻梦想和理想的脚步,其实也是成长。
  • 感悟一生的故事感悟友情

    感悟一生的故事感悟友情

    这套《感悟一生的故事》经过精心筛选,分别从不同角度,用故事记录了人生历程中的绝美演绎。本套丛书共24本,包括成长故事、励志故事、哲理故事、推理故事、感恩故事、心态故事、青春故事、智慧故事等,每册书选编了最有价值的文章。
热门推荐
  • 流年之爱

    流年之爱

    那些流年里,以爱的名义,在一起!
  • 青梅开桃花败

    青梅开桃花败

    喜欢的人住在我家隔壁对我来说就是幸运沈柯我的小竹马隔着一条街的喜欢七年之痒那么久的暗恋我喜欢你你喜欢她尽管如此能和你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我还是觉得上帝是爱我的我是如此的幸运。如果有一天你会爱上我的话请在我绝定放弃你之前告诉我你说你爱的是她我祝你幸福然后去偶遇不到你地方邂逅我的幸福“可是,沈柯忘不掉你我要怎么幸福?”
  • 武欲开天之纵腾五天乾坤

    武欲开天之纵腾五天乾坤

    人有三丹田,上丹田藏神,中丹田藏气,下丹田藏精!将武技刻画在丹田之上,是这个世界的战斗之法!实力为尊的世界!且观废材杨志逆袭之路。。。。。。
  • 烟味衬衫

    烟味衬衫

    (此文属于耽美,不喜欢可以绕道,谢谢)如果你相信命,那一起相遇都是必然;如果你不信命,那么一起都将是偶然……火辣的太阳,与你的相遇,这个夏天注定不宁。这条路我走着走着,才发现最终却还不过是一个人。在你离开了,我却还依旧在走着。终究命由天定,注定缘浅。可是,我不后悔。
  • 口袋妖怪之风雨同舟

    口袋妖怪之风雨同舟

    穿越到口袋世界我怎么能不收割一下名为智爷的经验包呢……“赤,我错了,咱能好好说话么。”“那怎么能行呢,明明当年你“教”了我怎么多,我怎么能不回报一下呢”“哦——原来你在这儿,来接受我的挑战吧。”小茂和小智并肩站着。“小智,原来你在这儿啊。”小黄高高兴兴的走到了小智身边。“过去,你们两个人生淫家,接受我的大FFF团的制裁吧。”小茂冲着小智吼道。“哦哦,看我是不能置身事外了呢。”本来站在门口看戏的小蓝拿出精灵球有些无奈了。“你们几个……是在欺负我弟弟么。”黑化了的娜娜美不知从何处突然出现在小茂的身后,猩红的双眼瞪着对面的四人。【单女主限定、特别篇剧场版混合,有一点TV人物关系】
  • 告白进行曲

    告白进行曲

    当音乐奏起,当你站在舞台上,当你拿着我给你设计的“爱之链”时,当你把它送给另外一个人时,你是否想到我。我的爱如微光,再亮也照不暖你的心房。dear,请允许我把这枚充满爱与绝望的ring给你。从此,我们就此别过,形同陌路。
  • 谁说青春不可以疯狂

    谁说青春不可以疯狂

    我的青春在父母苦苦相逼之中,童年的乐趣去了哪里?家中有一个只在乎成绩的母亲,怎么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能欢乐起来吗?
  • 天阳玄魄

    天阳玄魄

    天阳、地阴、金魄、木魄、水魄、火魄、土魄;七魄皆具将会发生…………
  •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是世界闻名的画家,是我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学贯中西,博采众长,他的国画、油画、素描、书法皆十分出色,无不令人叫绝。他将西方画坛精湛的写实技巧融入中国绘画,从而为传统艺术的革新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他又在素描和油画中融八了中国国画的笔墨韵味,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 TFBOYS之盛夏的笙歌

    TFBOYS之盛夏的笙歌

    易子轩and王源:一包零食相遇,薄荷一样的爱木清悠and王俊凯:见面吵架变扭,分开思念。墨晓苒and易烊千玺:都喜欢跟小孩玩,在粉丝的眼里永远是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