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试中,试卷上是试题全部回答完毕了,不要就因此以为大功告成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检查。自查答卷是保证考试成功的一个重要细节,它是防漏补遗,去伪存真的过程。尤其是有些考生采用灵活的答题顺序,更应该与最后检查结合起来,因为你跳跃式往返答题过程中很可能会有遗漏题,通过检查可弥补这种答题策略的漏洞。
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内容:有无漏做的题目,如先看看试卷背面还有无题目?再看每页试卷中有无大题漏做;每一大题中,有无漏掉小题;小题中有几问的,有无漏掉其中的某个问题。这样逐页逐题的检查,发现漏的及时补做,方能避免因一时粗心而造成会做而没有做的最大遗憾。对于正谬误,重点应放在自己觉得有疑虑,感到不实在的题目上。
因此,在考试的时候应该安排出一定的检查时间,你要认真查看有无遗漏,并复核你心存疑虑的项目。但若没有充分的理由,当然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感觉作出的选择。对简答题、论述题和作文,一是要改正错字和病句,另外补充遗漏的内容,删去错误的观点。另外,检查的内容还应包括考生情况登录表的检查,擦净考试卷上的零散痕迹或标记。
学习案例:
(一)
胡佳微从小学到高中,每次考试中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其中窍门儿之一就是做完试题注意仔细检查。
有些同学做事情粗枝大叶,题目做完了,就扔在那儿,或者急于交卷儿。胡佳微说:每次考试做完题之后,一定要检查检查,这样才能够保证心中有数,做到万无一失。
她检查过程的第一次工作是看有无遗漏或没有做的题目,发现之后,应迅速完成。如果考试中时间允许的话,她总是对各类题型的作答过程和结果,全面复查一遍,时间不够则重点检查。
她对于选择题的检查主要是查看有无遗漏,并复核她心存疑虑的项目。但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她不会改变依据第一感觉作出的选择。
有时候时间仓促,来不及验算,好多同学就放弃了检查。在这种情况下,胡佳微是采用一种简单的办法:一是查物理单位是否有误;二是看计算公式引用有无错误;三是看结果是否比较“像”,这里所说的“像”是依靠经验判断,如数字结论是否为整数或有规则的表达式,若结论为小数或无规则,零乱的,则要重新演算,最好用其它方法去做,这是最保险的措施。
另外还有些粗心的同学,忘记写名字、考号。所以胡佳微提醒同学们:“在以后的考试中,要交卷之前切记,不要提前交卷。交的时候,一定要检查名字、考号等是否正确;试题是否完整并按次序排列,切忌丢掉最后一页。”
(二)
白晓冰记得老师曾经说过:考试的时候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如果遇到叫不准或者不能确定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这时候就要以第一印象选出来的答案为准。她就想:“既然老师都说要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那么考试的时候就以自己第一次写上的答案为准,没有必要再多留出来检查的时间,还不如利用这些时间好好的研究一下答题和难题呢。”
所以,每次考试的时候白晓冰都不给自己准备检查的时间,基本上都把时间安排的满满的,答题满满写,这样可以保证卷面整洁,还能给老师留下个好印象。但是,这次考试她却吃了没有检查的大亏。
这次考试的数学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是用来让同学们填写名字、学号和浏览试卷有无缺页的。白晓冰在浏览试卷的时候,看到最后一页的大题居然是和自己昨天解过的一道题类型完全一样的。
当时自己在复习资料上看到这道题的时候,因为题目太难她没有解出来,于是认真看了答案,因为里面涉及了很多的公式,于是她就把这道理当做是复习公式的机会,好好的研究了一下。没想到,考卷上居然真有这道题。
兴奋的白晓冰在脑海中回想了一下解题的思路,因为怕一会自己会忘记,所以正式考试的铃声一响她就开始解答这道大题,费了一点时间后终于把题答完了。看看剩下的时间,她按照难易程度分给了其它的题目。知道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来,她才把题目都答完,然后就交卷了。
结果,就是因为没有预留检查的时间,白晓冰这次的数学成绩居然为零分。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她光顾着大题了,居然忘记写名字和学号了!看到自己的成家单的时候,白晓冰非常的后悔,如果自己有考试检查的习惯,那么这样的事情是绝不会发生的!
学习秘笈:
◆检查的时候可以采用逆向思维。考生在复查时为避免思维定势的干扰,可采用逆向检查法,不从正面按部就班地来证明,而是从反面一步一步地进行反证,也就是用加法验证减法,用乘法验证除法。
◆试卷检验保持“以粗为主”,“粗细结合”的原则。为了提高检验效率,检验宜“以粗为主”,“粗细结合”。“粗检验”着重检查解题过程与解题结果的合理化;“细检查”则要检查运算结果的正确性。
◆首先检查有没有漏做的题目。检查过程的第一次工作是看有无遗漏或没有做的题目,尤其是选择题,应该着重检查,发现之后,迅速完成。
◆计算题、应用题要重点检查计算结果。计算题、应用题的结果,考生一定要看是否符合题意,如解方程式是否丢解或增根。具体方法可以采用特殊值代人的方法等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对试卷上要求也要抽时间检查。对试卷的要求在答卷前就要非常明确,在检查时,要再一次看答卷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漏写名字、考号等信息;有无把答案写在装订线内的现象;有无擦净答题纸上的零散痕迹或标记,避免计算机把它们当成答案处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