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时间里,人的精力不可能从始到终都保持同样的旺盛,会分为高潮期和低潮期。高潮期,头脑清醒,逻辑思维能力强,因而学习效率高,是学习的黄金时间段;低潮期则反应迟缓,不利于学习。
学生要学会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根据自己的特点,分出轻重缓急,合理分配和安排学习时间。才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案例:
史飞今年读初三,初三的学习压力很大,许多同学很迷惘,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他们总是不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学习的时间和方法。但是史飞不同,他总是学得很轻松。他是怎么做的呢?
原来,每当各科老师纷纷布置一大堆作业时,史飞就制定出一个相应的时间表,把用于做每科作业的时间做了比较详细、合理的划分。这样一来,史飞就不像其他学生那样,面对成堆的作业,感叹无从下手了。也不像他们顾了这一科,不知不觉中就误了那一科。
“我的时间表制定出来之后,”他说,“每次学习起来,我都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他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每天早上起来就对一天的学习作个大致的安排。上学后根据老师的安排再补充、修改并定下来。什么时候预习,什么时候复习和做作业,什么时候阅读课外书籍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一件一件按时完成。
一般来说,早晨空气清新,环境安静,精神饱满,史飞一般用这个时间朗读或者背诵课文;上午要集中精力听好老师讲课;下午较为疲劳,他都是以复习旧课或做些动手的练习为主;晚上外界干扰少,注意力容易集中,他一般在这个时间间做作业或写作文。这样坚持下去,他养成了科学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另外,他十分注意自习课的安排。他发现不少学生都是把完成作业作为自习的唯一任务,几乎把所有的自习时间都用到做作业上了。他发现这样安排是不妥当的。因为在还没有真正弄懂所学知识时就急于做作业,这样不但速度慢,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出差错。所以,史飞在在动手做作业之前,都是安排一定时间来复习所学过的知识。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对知识理解透彻了,思路开阔了,作业做起来就会又快又好。
另外,他做完作业后,还要安排一定时间预习,了解将要学习的新课的内容,明确重点和难点。他在安排自习课时,十分注意文科、理科的交叉,动口与动手的搭配,而不要一口气学习同一类的科目或者长时间背书和长时间做练习。这样容易使人疲劳,会降低时间的利用率。
学习秘笈:
◆学会科学运筹时间,根据大脑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用脑的“黄金时间”,学会用脑,在大脑活动功能最好的时间学习,可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不同时间内,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同学首先要了解自己一天当中的身心状况,何时最佳,何时最差,何时最适宜做什么,即个人的性格、心情和生物钟。根据各类事物的特点(学习、娱乐或做其他事情),从而找出自己每天的学习黄金时间,对学习做出最恰当的选择和安排。
◆学习安排不同,在同样的学习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同。按照这样原则安排,学习效果和时间利用将会大大增强和提高。早晨或晚上,或者说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时间,可以安排一些侧重记忆的科目,如:外语、语文等。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可以安排比较枯燥,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可以安排做习题或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注意相近的学习内容最好不要集中安排在一起,等等。
◆在一天中,人的智力也是存在周期的。研究表明:一天之中大脑功能最好的时候是刚睡醒以后3~4小时左右,也就是上午10点到11点左右。这是一天中学习的黄金时间,在这时要背要记要理解,效果非常好。下午2~3点是另一个高峰,这段时间,人的理解能力很强,因此,安排一些需要理解的课程效果最好。晚上8~9点是学习的又一个黄金时间,这时人的大脑非常清醒,用用来复习一天所学的知识,预习新课的最佳时间。
◆安排时间的时候,首先应该注意每一科的学科特点。有人说,早晨、晚上是学习英语的黄金时间,这话说得是有一定道理的。生理学研究表明:早晨醒来后与晚上睡觉前是记忆的最佳时间,而学好英语离不开良好的记忆。就英语学习而言,早晨利于诵读,晚上适宜复习。
◆不仅每天当中有学习的黄金时间,在一周中,也同样有学习的“黄金期”。专家研究证明,每周二和周三为学习效率最高的一天,因此,我们可以将学习进行适当的安排调配。如将自己最不感兴趣学科安排在效率高的周二或周三;至于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由于有兴趣,即便安排在效率较低的其他几天,学习效果也不会很差。
◆学习的主要途径是上课,只有通过上课打好基础,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听课走神对学习非常不利。因此,一定要抓住课堂的45分钟,认真听课,这样才能保证成绩的提高。
◆注重课后“黄金两分钟”。每学完一节课,都要及时总结,在课后用两分钟的时间迅速把当堂内容过一遍电影,这样做可胜过半月后一天的复习。
◆当然,我们也不能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而操之过急,给自己安排的学习内容太多,甚至远远超过老师的进度,这样有时反而会使降低学习效率。这就好像小孩用粘土捏泥人,希望它快点变干,便把它放在太阳下晒或在火炉旁烤,结果却适得其反,泥人不是裂了缝,就是断了手脚,其至会缩成一团,失去原有的形状。这说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背离客观或主观的条件一味求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