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大概都有这样的疑惑,同在一个班级,接受同样老师的教育,为什么学习成绩就会相差那么大呢?难道真的是自己没有其他同学聪明吗?其实,之所以会有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的差距,主要原因是在于学习方法的不同。
陈伟是某省2002年的高考状元,在总结陈伟的学习经验时,我们发现他的学习大体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是“苦学”,虽然不像古人那样“头悬梁、锥刺股”,但是对于学习,陈伟从来都不敢有半点懈怠。每天都要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正是这样长期的坚持和积累,才为自己现在的良好成绩打下了基础。
第二是“好学”,陈伟发现身边很多同学一提到学习就会觉得是一个相当痛苦的事情,而他却从来都不这么觉得,反而觉得学习是一种快乐,并且自己还能主动从中发现快乐的事情。比如,一个历史故事的参透,一个知识的拓展,都会让他产生一种满足感。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不会太低,而且是越学越想学。
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会学”。陈伟虽然在学习上很刻苦认真,但是,他却不是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他总是会根据自己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变换多种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为自己制定出适合当前阶段的学习模式和进度,而不是一位地跟着老师的脚步去走。这样,在自己灵活的变动和仔细的琢磨中,学习的成绩自然也就越来越好了。
可见,学习不仅是读书、听课,做题那么简单,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绝大多数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有自己一套非常明确、详细的学习方法;而学习相对较差的同学,则往往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学习,甚至从来不知道学习是要讲究方法的。
也许能够成为状元的确需要一定的天赋和运气,但是,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用心锻炼学习需要的各种素质、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习就会变得轻松起来,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任何人都能够很好地驾御知识,迅速提高学习成绩。
本书就是针对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容易走进的误区,从“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应考技巧”五个大的方面着眼,由一线优秀班主任为同学们量身打造72个学习秘诀,让同学们从掌握技巧开始,真正的懂得学习,爱上学习,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我们对参与本书编写的成员:张志军、袁建财、吴强、王振伟、闫博、赵静、李绍玲、杜延起、李智燕、张萍、王诗文、黎金芳、刘芳、何大为、张志勇等人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