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是人们在应酬中常用的一种自卫于段,但直截了当的拒绝在许多场合下是不适宜的。例如你主持一次记者招待会;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那个观点又“无可奉告”,那召开记者招待会干什么呢?但许多问题涉及机密,就是违反了自己的心愿也不能够照直说出,因此,就要学会在拒绝的时候绕个弯子。
北宋时期的苏轼与兄弟苏辙都在朝中做官,求其办事的人自然很多,令兄弟二人很是厌烦。一次,苏辙的一个朋友来到苏府,想让苏辙帮他谋个差事。苏辙躲着不见,这个人就向苏拭求助。苏轼没有办法,就把这个人让到屋里。苏拭不提找差事的话题,而是给这个人讲了个故事:“传说有一个人穷得无以为生,便去盗墓。挖开第一个墓,只见里面躺着一个光着身子的古人,嘴里还念念有词:你没听说道汉朝杨王子孙轻财傲世,下葬时连衣服都不穿吗?我自己都是光着身子的,还能拿什么接济你呢?”求职者刚开始没有听出苏轼话中的玄机,听得还是那么津津有味,苏轼只好讲下去:“穷汉又凿开第二个墓,墓中是一个帝王,他很和气地说:我是汉文帝,早已经立下遗诏,墓中不入金玉之物,你还是到别处去吧!”苏轼讲到这里哈哈大笑起来,求职者似乎明白了苏拭讲这个故事的用意,脸上不觉有些发烧。苏轼接着说:“后来,这个穷汉气得没有办法,又去找别的墓。他发现有两座连在一起的墓,便先凿开左边的墓,只见一个羸弱身影走过来,对他说:‘我是伯夷,早年饿死在首阳山下,我怎么能满足你的要求呢?’穷汉只好挖右边的墓,伯夷劝道:那里住着我的兄弟叔齐,他的状况和我差不多,我看你是白费力气。”听到这里,求职者彻底明白了苏轼的用意,便以有急事为由匆匆地离开了苏府。
拒绝别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惰,如处理得不好,轻则让局面变得紧张,重则会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所以在拒绝别人的时候要绕个圈子,委婉地拒绝,以此达到目的。
有一次,俄国钢琴家鲁滨逊坦举行独奏音乐会,演出的票早巳卖光。有一位贵妇人认为自己是特权阶级,便到后台找鲁滨逊要票。鲁滨逊坦然回答说;“夫人,我只有一个座位。如果您愿意的话,我就奉送给您。”贵妇人听了喜出望外,但仍傲慢地说:“谢谢你,但是我希望坐在前面。”鲁滨逊回答;“是的,你的座位是在前面。”他用手指着说;“就在台上钢琴那里。”
拒绝回答是语言交际中一种逆势状态,必然在对方心理上造成失望与不快,大者令人暴跳如雷,小者令人微微颦眉。掌握拒绝回答的方法,就是要把由于拒绝回答而造成的失望与不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之内,既使自己能从无法回答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又使对方能够接受拒绝而无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