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的事情也许常常发生,不管是大事情,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如何应对呢?你是手足无措,马上暴起,大发脾气?还是临危不乱,保持冷静?我们都知道在思绪混乱的时刻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冷静,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很可能会让事情更加的复杂,难以处理。
能够在突发事件中保持冷静,努力控制自己是关键。认真思考是关键的一步。在做出行为前,冷静的考虑下周围的情形,分析下是否在你的掌控之中。不管面对晚点的航班还是不讲道理的同事,保持冷静,保持理智。唯有如此,才会避免更大的损失。
有这样一件事情:台湾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马华因商品市场判断失误,给公司造成500万美元损失。羞愧的马华随即向董事长引咎辞职,以此谢罪。他心想,董事长一定会暴跳如雷,立即把他赶走。
谁知董事长竟然当着马华的面把辞职信撕掉,扔进垃圾箱,并笑着对他说:“别开国际玩笑了,公司刚在你身上花了500万美金的培训费,你不把它挣回来你别想离开!”
马华闻听此言大为感动,立即化羞愧为奋发,变压力为动力,在随后的一年时间内,为公司创造了远远多于500万美元的利润。
按照常理想像:大多数人认为解世龙会火冒三丈,严厉指责阿江的过失,并做出开除阿江的决定。这样做可以发泄出心中的愤怒,可以惩诫过失,或许还能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但这样做,并不能为公司挽回损失。
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董事长做出任何惩处都不过分。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损失已成定局了,已经无法挽回了,做出任何处理又能于事何补呢?董事长是明智的人,面对下属的失误,他既能看到公司的损失,也看到了下属事业发展的潜力。明智的他压住自己的怒火,用理智来对待造成的损失,用聪明和智慧给了下属一个将功赎过的机会。
斯宾诺莎曾说过:没有理智决不会有理性的生活。现实生活中,在遇到愤怒的事情时,切勿失去理智,口不择言。通常有些气话是在人头脑失去理智的时候说的,其实,未必有那么严重,有时甚至使用污言秽语。所以,当你情绪激动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把握,可以先冷静几秒钟,因为此时双方都在气头上,再继续争执下去,只会两败俱伤,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其烽芒。钢刀砍在石头上,肯定会溅起火星,如果钢刀砍在棉花上,则软而无力。时间一长,双方自然就会淡化吵架的锐气,心态也都会平和一些。历史上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在和人发生冲突或者误解是时,应该回避,不要硬碰硬,这样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好处,而且还会加大矛盾和误会。使事情没有转折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