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来就应该是糊涂的,许多快乐和幸福都隐含在糊涂之中,一旦清醒了,这些快乐和幸福很有可能就会烟消云散。
明代洪应明所著《菜根谭》中说:“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意思是说,大聪明的人,对小事必模糊不清;大糊涂的人,对小事必定会仔细观察。对小事观察入微乃是糊涂的根源,而对小事糊涂不清则正是产生大聪明的根本所在。
秦王想杀了善奉,给父亲报仇。但是齐王贪财好色,善奉常常能投其所好,所以齐王非常袒护他。秦王一怒之下,准备讨伐齐国。朝里的大臣都很赞成,只有老臣窑门姜沉默不语。
其实秦国大臣们心里非常清楚,老秦王的死简直是咎由自取,怪不到善奉的头上,但是,大家谁也不敢吱声,个个装的咬牙切齿的样子,恨不得吃了善奉的肉,喝了善奉的血。但是老臣窑门姜是一个老实之人,从不说违心的话,所以只有他一个人一语不发。秦王看在眼里,脸上露出了不爽的神情,但是没有追究。
这一天退朝后,窑门姜感觉非常郁闷,预感国家就要发生战乱,百姓就要遭受苦难了。于是把同朝为官的云飞扬找来喝酒解闷。他们喝了很多酒,渐渐地都有些醉了,说话也就毫无顾忌了,窑门姜把对秦王的意见全都说了出来。云飞扬一向爱巴结君王,这次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第二天,云飞扬就进谏了秦王,把窑门姜所发的满腹牢骚,一字不差地说给秦王听。秦王大怒,下令即可抓捕窑门姜。
带兵抓捕的是轻言,窑门姜曾经有恩于轻言,而且窑门姜为人正直,所以轻言心里很矛盾,但是又不能抗旨,忽然灵机一动,他想到了一个帮窑门姜解脱的办法。他派手下给窑门姜送去了一顶帽子,而且帽子里装满了糨糊。命令手下,要抢在官兵之前把这个帽子送到窑门姜的手上。
当轻言来到窑门姜的府上时,窑门姜府大门敞开,闯进去之后,看见窑门姜正提着一只马桶,坐在客厅中间,神情呆滞。看见如此多的官兵闯进来,窑门姜傻笑起来,说:“原来是轻言兄呀,我正要准备吃饭呢,你还没吃的吧,来一起用膳吧。”说完,便用手从马桶里掏出一团粪便往嘴里塞,在场的官兵看了都退避三尺,大吐不止。
这时,轻言大声地说:“窑门大人,您怎么这么糊涂呀?”
轻言下令将窑门姜和马桶一起带回去让秦王发落。秦王见窑门姜这般肮脏疯傻的模样,便说:“窑门姜真的是老了,糊涂了啊。”于是下令赏银千两,让他回家养老。
如此,窑门姜便用了这一“糊涂”策略,保住了性命。
难得糊涂是一种智慧,在纷繁变换的世界中,难得糊涂的人,能看透事物的本质,看透人性的本真,深知人间的风云变幻,所以他们在危机时刻总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郑板桥自幼喜欢书法绘画,尤以画竹最为著名。乾隆十六年,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的县令,他早就听说莱州文峰山有一著名碑文——《郑文公碑》,这篇碑文在书法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因为公务繁忙,一直没有时间去参观。
有一天,郑板桥因为公差来到了莱州,办完事后,便去了向往已久的文峰山。在当地人的指引下,终于看到了《郑文公碑》,他如获至宝,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专心致志地观赏起来,一时忘记了时间,直到看不清碑上的文字了,才发现天已经黑了。但是这里的山路崎岖,加上郑板桥对这里的地形又十分陌生,所以决定借住一晚。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人家,便抹黑走过去。开门的是一位老者,郑板桥自报家门后,因为老者早就对郑板桥有所耳闻,所以热情地招待了他。晚饭后,两人便闲谈起来,从民情说到国事,聊得非常投机。老者非常欣赏郑板桥,就拿出一方得艺术
石砚请他题名留墨宝。郑板桥便欣然答应了,当考虑到砚铭时才醒悟过来,对老者说:“真是失礼,只顾聊天了,忘了请教您的尊姓大名了。”老者笑笑说:“无妨,我只是一个村夫,没有什么尊姓大名,你就叫我‘糊涂老人’吧。”郑板桥听完就写了“难得糊涂”四个大字。老者觉得自己找到了知音,就给郑板桥说起了自己的故事。原来老者曾为官多年,因看不惯官场的腐败,经常与争权夺利的现象对抗,最终遭恶言诽谤被排挤出了官场,于是隐居山林,颐养天年。郑板桥听完老者的讲述后,觉得自己和老者是同病相怜。见石砚上“难得糊涂”四个字下面还有空白,便写了一行小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郑板桥这次上山,对他以后做学问和为官的影响很大。后来因为处处伸张正义,主持公道,在官场树敌很多,最终受到排挤和打击,在深感无力回天之时,于乾隆十八年毅然决然地辞去县令一职,在全县百姓的祝福和惜别中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江苏兴化县。后来又去了扬州,以卖画为生,在这段时期,郑板桥创作了大量的书画作品,其中很多流传至今,被世人称誉。
难得糊涂是一种经历,只有饱经风霜、人生坎坷的人才能深得其中真谛。郑板桥在无力回天之时,能以平常心对待人生,泰然安宁,这才使得他有一些佳作频频诞生。
点睛妙语
聪明,有时候是一种赞美,而有时候是一种讽刺。糊涂,有时候是一种自嘲,有时候是一种境界。能够做到难得糊涂并非易事,如果没有高度的涵养和宽广的胸怀是很难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