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诫子书》中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淡泊以明志”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素净质朴,宁静深沉,是深沉的执著,是内心的平和,是深度的淡定,是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淡并非真的平淡,而是绚烂至极。
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就是淡泊人生的代言人。她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新元素,成为放射性化学和物理的奠定人,同时也是多项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这样一位名誉地位双收的人可以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但是她却选择过一个淡泊的人生。
1903年12月,居里夫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震惊了世界。面对各地发来的祝贺函和各大报社记者的争先采访,以及一些高级官员和名门贵族的邀请,居里夫人很淡定,没有任何回应,而且依然过着平凡普通的生活。一贯贫寒的居里夫人对于高额奖金也是毫不吝啬,除了买一些科学实验的机器外,所有奖金全部捐给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至于奖牌,居里夫人更是毫不在乎。
一次,一名记者有幸可以采访居里夫人,来到居里夫人的家里,发现他们的居住条件非常艰苦,根本不像什么名人的居所。再看居里夫人的小孩在客厅里围着一堆东西玩耍。记者走过去才发现,小孩子玩的竟然是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质奖章。记者惊讶地叫起来:“这么珍贵的东西,您怎么可以这么轻率地给小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笑笑说:“不用这么吃惊,我是故意拿给他们玩的。我要让我的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声誉其实什么也不是,它只代表过去,不能以此得艺术
为豪。我要给他们树立淡泊名利的榜样,这样更有助于他们成长。”
对于这样一位科学巨人,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所熟悉的所有明星里,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名利所倾倒的人,是一尊不被声誉腐化的泥像,挺立在时间的广场上,明示着人心。”
淡泊是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能够淡泊的人会视身外之物为草芥,并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保持着一种平衡。淡泊,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以纯净的心灵面对生活,以从容的心境对待荣誉。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居里夫人才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据说离广州大约10公里的石门,是古代进入广州的必经之地,那里有一泓名叫“贪泉”的泉水。当地百姓流传,凡是喝了“贪泉”的水的人,都会变成贪婪之人。所以,当地百姓或在此经过的人,都不敢喝这个小溪的水,即便是非常口渴,也得强忍着,就怕自己变成贪婪之人。特别是一些官员,经过此地时看都不敢多看一眼,就怕失去清廉。
一天,有一个叫吴隐之的人,要到广州上任,路过此地时,听随从说起这件事,觉得有点意思,便决定去看个究竟。吴隐之来到泉边,看到这泓泉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打算蹲下来畅饮一番。随从看见后,大惊失色,赶紧上前阻止说:“这是贪泉,人们对它都躲得远远的,你怎么还要喝呢?”吴隐之哈哈大笑起来:“世上哪有这种怪事,我才不信这个邪呢。贪婪的人,不喝这泉水也会贪;清廉的人,就算是真的喝了这‘贪泉’的水,还是能保持清廉的。这是人的品质问题,跟泉水没有任何关系。”然后就捧起泉水畅饮起来。走之前,吴隐之还赋诗一首,以此来表达自己清廉的决心。这首诗是这样写的:“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意思是说:人们都说喝了这“贪泉”的水便会变得贪得无厌,但是我不这样认为,如果让品德高尚的伯夷等喝了它,一定不会改变廉洁之心的。
后来,吴隐之便在广州走马上任了。在任职期间,为官清廉,一心为民造福,当地民风日趋淳朴,百姓安居乐业。
淡泊明志源于自身,我们要学习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不要为趋炎附势寻找一些不恰当的理由,这理由也只能蒙骗自己。
点睛妙语
淡泊,不经心在意,却是一份坚守;淡然,无影无形,却是一种大智慧。从容而不急,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急躁,恬淡而不庸俗,也未尝不是另一种积极。淡,是一种醒悟和洒脱,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特立独行而非趋炎附势,稳重坚韧而不浮华躁动,义无反顾而举重若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