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6600000029

第29章 办事讲分寸才能好做人

分寸是个很普通的词儿,可是你认真地想想,发现人们获取成功的所有奥秘都在这“分寸”二字上。

中国过去的五种人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其实也就是五种为人处世的分寸。中庸之道可不是平庸之道,是要求人们做人做事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这不正是通行于世的分寸之道么?

交情深浅不同,走路时距离就不一样。熟识的程度有别,说话方式遂殊。把握不当,便会在分寸上出毛病。苟子《劝学》中说:人们交谈,有问有答。不问而告,谓之傲慢;问一而告二,谓之多嘴。傲慢不对,多嘴不对,君子说话要像回音那样,没发声就别回声,发一声葛应回一声。这是在指说话方面的分寸。

分寸是人的天分与修养在内心沉淀而成的对人或事物的合理认可度。超过这个度是不行的。分寸感又因人而异,一个好法官判案,天理人情全照顾到;一个好的木匠运斤成风,砍掉人家鼻子上的白粉点而不伤鼻;一个好的卖油翁,不用“聚口”,直接由油葫芦往瓶子里灌油,都是得力于手与心并用多年而拥有的分寸感。

分寸感可以人工调养,比如贵妇闺秀仪态万方,雍容华贵,驯化成分很多。但有些则人力莫可奈何。有人说,嘴唇厚适合当厨师,厚唇神经多,味觉敏感。嗟乎!仅凭两片厚唇决不会烹出美味佳肴来。美味是大脑里分寸感的杰作,火候、配料等等,全赖分寸感。

所以,把握分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获得分寸感不仅仅源自于内在的修养,也源自于外在的经验。分寸隐藏在何处,不是触摸出来的,而是体会出来的。分寸既不单纯囿于“情”字,也不单纯拘于“理”字,所谓通情达理者可识分寸,“分寸”二字就在情理之间!所以,要学会把握分寸,必须通人情、晓世故、有修养。把握分寸是人的一种综合素质,是内在涵养与外在经的集中表现。

1.把握好分寸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我们知道一个不会运用理智控制情绪的人是很难把握好分寸的,而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又通常是会互相感染的,有时自己控制得还不错的情绪,一下子就被别人破坏了;而别人的情绪也常常会被自己“染污”。问题是谁都讨厌无故伤害别人情绪的人。哪怕他是为了工作,为了“正事”。

其实干工作干事业又何尝不如同演戏。好演员能很快“入戏”,并且可以既将戏里戏外分得很清,又看不出虚伪的矫揉造作。因为他能够收放自如地执行工作,把自己原来的情绪放在一边专心配合领导、同事的工作要求,表现出适当的情绪,从而制造了一个轻松、合宜的气氛,既有利于同事又表现合理的情绪,也无疑会令自己受到欢迎。毫无理智地放纵自己的情绪,实在是聪明的“上班族”不肯为的行为。

遗憾的是,学历高、能力强、经历多、见识广,未必能改善一个人的“人缘儿”处境,他们照样可能陷入苦闷。

因此可见,运用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多么重要。

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时好时坏。学会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要诀。

如你觉得伤心时,应设法找出失掉的是什么?失掉了今后能在哪里取得补偿?

如你发怒的时候,要自问:“谁得罪了我?怎样得罪的?我对那个人说了些什么?我本来要说些什么?为什么我没有说呢?”

如果你感到内疚,要知道大多数内疚来自压抑的忿怨,而忿怨又是因心灵受伤害而产生的,那么解决的方法应该查出心灵所受的伤害,再把忿怨引向原来它应该发泄的地方。

一切情绪,尤其是不愉快的情绪,都必须等它消了才会好。动感情是消耗精力的和无益的。

我们平时所遇到的事情或大或小,或间接或直接,其中涉及原则的事本没有多少,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上犯不上与人斤斤计较,特别是感情用事。比如单位里某个同事就美国的好坏谈了一种观点,虽然他的观点过于偏颇,你也没有必要情绪激昂地去与之辩出个甜酸来,否则,因为一句话两句话伤了感情,实在没什么必要。

感情应时时受到理智的支配,一个情绪性太强的人大多被认为神经质,这种人易给人造成一种不合群的感觉,人缘也便随之而去,只有言谈举止始终保持常态,在公开场合上随圆就方,才会在社会上取得别人的认同。这种随圆就方,是掌握好分寸赢得好人缘的又一个原则。

2.把握好分寸必须具备的行为修养:

现代社会,竞争十分激烈,一个人想在社会上很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在面对机遇与挑战时,把握好分寸。这除了要求我们具有诸多的应酬技巧以外,还要具有一些良好的行为修养。

在社会上,我们每日都要与不同地位、不同思想性格的人打交道,要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对方的误解、无礼,要有气量,以宽大为怀;要允许不同观点存在,也要原谅他人对你的利益的无意侵害。你谅解了他人的过失,允许别人与你的不同,可以化解矛盾,赢得他人的敬重,有利于大局。

在工作中,我们有时需要代表组织与社会各界人士联络沟通,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所以要讲究姿态和风度。要做到既稳重端庄,又落落大方,举止自然。讲话、表演、道歉、走路等等都要大方,表现出自信和成熟,使人感到你所代表的组织可敬重。

不拘小节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其心理机制是蔑视对方的存在。比如,擤鼻涕、挖耳孔、跷脚趾、伸懒腰等等。这类人有较强的占有欲和攻击性。性格外向,作风散漫,而且不易控制情绪,好自作主张和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

还有的人做事大大咧咧,行为没有拘束,不拘小节,如进入他人会议室,推开门就往里闯;展览会上随便触摸展览品;当众捣鼻孔、剔牙齿等。卷弄头发、拨弄指甲、翻弄衣角、抓耳摸腮、用脚擦地等这类心神不定的“小节”是由于心情紧张、心不在焉或烦躁郁闷所致,因为手足无措而急于掩饰,所以力图借用外物使自己有所依从。殊不知,这样做恰恰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意图表露无遗。这类体态动作无异在向对方表示:“我很拘束,我对你的话无所谓”、“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无话可说”或“你讲完了吗?我可想走了。”这些动作看似微小,却关系到谈话的气氛和波及到对方的情绪。总的来说,不拘小节,反映出一个人的行为修养较差。

在注意礼仪的社会交往场合,不注意小节的人是不受欢迎的。作为一个优秀的青年人,注意小节,彬彬有礼,是最起码的交往行为修养。

总之,一些素质优良的人,总是能在社会上很好地立足。良好的礼仪与修养,是一个人优良素质的体现,也是搞好社会交往的基础。

3.把握好分寸必须具备的社会经验

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不仅有先天心理方面的,还有后天得来的社会知识和经验。前人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涉世不深的毛头小伙子,由于不通晓社会上的人情世故,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有砦本来好办的事也会因把握不好分寸而碰钉子。

我们在扩展自己的交际圈子、建立朋友关系时,经常与那些“有实力的人”、“德高望重的人”以及“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人”、“有城府的人”交往,不但可以提高你的层次和身份,还能使你学到如何更好地把握分寸。

与这些水平比自己高的人来往,你会慢慢地融入他们的人际关系圈子,你的交际范围就扩大了,交往的层次也提高了不少,因此,你应该经常与这些水平比你高的人来往,在更高层次上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同样,在单位里许多人认为年轻人和年纪大一些的同事存在代沟,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很多人都为如何与“老”字辈同事相处感到为难。其实,这大可不必。相反,多与这些有城府的前辈打交道,反而会使你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

首先,多与前辈同事打交道可以增加你的知识,丰富你的才干。在学校里,你可以与你合得来的同学交往,合不来的朋友就不和他交往。但在单位里就不一样了,即使是合不来的人,也应强迫自己与他交往。如果你只和年轻的同事交往,而把一些老年同事判定为“老古董”而不与他搭讪,他可能以为你对他有什么成见或看不起他,这样他就不会向你敞开心扉,把他那宝贵的经验传授给你。

年老的同事有很多地方值得你学习,这也是你走上成熟的捷径。比如,一些老同事在单位呆的时间长,经历的风浪多,你如虚心向其请教,他可以传授给你许多有益的东西,如在工作中如何才能成功,如何掌握与各种人打交道的分寸,如何得到赏识等等,这可能是你需要花十几年时间才能学得到的。

其次,通过与这些水平比你高的人交往,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改变你的性格,提高你的修养。这些内在素质的改变,必然重新校正你社会交际的方位与尺度,使你能够更加有分寸地来处世、交际和生活。在与这些水平比你高的人交往的时候,你可以学会少说多听,管好自己的舌头。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言多必有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任何人都当做知心朋友,动辄一吐心曲,更是不可取的。特别是与别人交情微酣或话语投机之时,更要把住口舌关。当自己觉得别人在倾诉知心话时,感到如果自己不把心掏出来就负了一分人情似的。这时候特别注意,你不知道哪句话会犯了对方的禁忌。而且人际关系是经常变化的,今天的知心人或许就是明天的对手,你的知心话或许就会成为明天握在他手中的把柄。给自己留一点余地,留一条后路总会让人觉得安全、踏实。

此外,与人讲话时,你更应该注意适当的时间、场合以及对象。在人家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不要唠叨,在他们急着做工作时就不要去打扰他,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要随便约别人做,你喜欢的事人家就一定喜欢吗?要“三思而后言”。过分的热情,会让人觉得你不实在;过分的暴露,会让人认为你太庸俗。

如果你给别人留下这些让人生厌的印象,那么你就更得不偿失了。试想,那样谁还会诚心诚意地把他的经验和教训向你全盘端出呢?你又怎么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呢?你又怎么能少走弯路多走捷径呢?因此,要掌握好社会交际以及为人处世的分寸,还真得多向经验丰富的人学习才成。

同类推荐
  • 用心理学搞定你的“混蛋”上司

    用心理学搞定你的“混蛋”上司

    不管你是职场新人还是已混迹于职场多年的老江湖,职场心理学都将是你避免成为炮灰的宝典。本书是一本绝不枯燥的职场生存手册!它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职场中的种种注意事项,让你加薪、升职、成为领导眼中的红人便不再是一件难事。
  • 中国式人脉

    中国式人脉

    本书以理论联系实际,从多方面入手,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其懂道理、识事理,掌握丰富的人脉资源,从而获得成功。
  • 积极心态引领成功(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积极心态引领成功(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积极的心态会促进你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延长你的寿命,而消极的心态会逐渐破坏你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缩短你的寿命。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拥有消极心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这说明只有和积极牵手,成为它的朋友,你才能通向成功的站点。
  • 小礼物大学问

    小礼物大学问

    送礼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其实包含很深的学问。《小礼物大学问》(作者潘鸿生)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传授读者最实用的送礼知识。通过阅读《小礼物大学问》,相信送礼对你来说会成为一件信手拈来的事情,让你送出的礼物非同寻常,送出心想事成的效果,使你成为一个送礼的高手!
  • 言行要低调细节要高调

    言行要低调细节要高调

    本书内容包括:说话低调是一种人生境界;把握低调原则,忍让也是一种智慧;不要在言行上贬低任何人;从细节入手,做最好的自己;把住细节关,铺平交际路;靠细节提高你的沟通能力等。
热门推荐
  • 书记

    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本无涯之始神

    道本无涯之始神

    要得到就要独立去寻,世间百态,皆为过客,吾之道境,是为无涯。
  • 寂寞狼烟

    寂寞狼烟

    魔血铸就魔躯,用生命封印六十年,却换来不堪回首的童年。家束我,国束我,天下束我,我作茧自缚,埋骨冰疆!我叛家,叛国,叛天下,众生讨伐,谁取我首!既然来,皆是劫,我用我的方法,纵死不惜!屠尽苍生,只为发泄心中怒火,试看天下,谁敢阻我。归一甲子葬魔关,鲜血讨伐犹未寒。天下英雄谁敌手,誓伴红颜堕江山。一路何安,至死方休。
  •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理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理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汇集了众多北大教授和著名学子的思想精华以及他们非凡的成功经历,总结出了最适合现代人的人生哲学,让你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 林间录后集

    林间录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王临九天

    仙王临九天

    书生李牧,被世俗权贵逼迫,殴打重伤,无意中得到一口神秘石棺,从此他的人生就此改变。
  • 二十四山庄

    二十四山庄

    立春暖雨水清,惊蛰晓生春分明,清明凉谷雨重,立夏小满总是晴,芒种候夏至铭,小暑初热大暑荧,立秋初处暑镜,白露潇潇秋分庆,寒露韵霜降凝,立冬微凉小雪幷,大雪勤冬至凌,小寒大寒分不清。江湖纷争,暗涌流动。唐门公子唐邺,武功高强的翩翩公子轻羽。他们之间又将发生怎么样的故事,谱写什么样的传奇?
  • 无限之僵尸王

    无限之僵尸王

    轮回之门开启,神选者走上自己道路,点燃心中的圣火,登上至尊宝座。PS、为了写作方便,故事剧情大量更改。请不要以电影剧情作为参照
  • 逃逃逃

    逃逃逃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既不是什么穿越遇王爷,也不是在玄幻空间里打怪,我就是一学生,还是社会上吃力不讨好的内向者,住到这片森林里也挺好的。只是这里面似乎有很多谜团,从来到森林的那一刻起,我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令人发指的是,我的记忆在一天天的消逝,对了,还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老追着我咬,比5毛钱特效真多啦!还好有一丫头片子领着我跑,别误会,我可是女的。。
  • 错位童话,我们之间

    错位童话,我们之间

    我们之间就像一个童话故事,可是我们却没有故事那样美好,因为我们的故事属于错位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