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2200000010

第10章 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我的信仰到底是什么?”

“我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开什么玩笑?我们这些忙碌的父母整天忙着接送孩子上下学、上市场买菜,哪有时间去想这种深奥的哲学问题?我们也没听说过有哪个人能有一下午悠闲的时间去专心研究“齐克果”(Kierkegaard)的。我们多数人都要同时扮演父母、管家、专业人士、人家的儿女、教练、朋友,以及其他在生活中必须努力扮演的角色,哪有时间去深思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工作赚钱付账单、填饱一家人的肚子、照料家务琐事,还得安排好时间表让每个人都及时到该到的地方,真的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想这些人生哲理。人生的意义?赶快把这个月的贷款付清再说吧!

现在我们每天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大概不会像“到底要买或租一台福特比较好”之类的问题。当我们面对人生意义的大问题时,多数人都会本能地回答:“我在这世界上的价值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好的生活。”但是这种机械式的回答却不能明确地指出,所谓“好的生活”是什么,更不用说要具备什么要素,才能创造一个切合自己家人独特需要的生活。我们的媒体文化不断灌输一些价值和标准,而我们就像海绵一样地完全吸收,毕竟跟着潮流走要比自己花脑筋去想什么才是值得我们关心的事来得轻松多了。

但生活中的“大”问题并不是因为某个哲学大师写了一本书,或是出版社行销人员的推波助澜而变大的。这些问题很重要,因为即使我们不是有意识地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却左右我们每天的生活和每一个决定。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塑造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不管我们是否曾经有意识地思索过这些问题。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对我们家庭的未来,哪些事需要特别重视,哪些事无关紧要可以删除,都取决于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我们并不打算在本书中提供你这些人生问题的答案,这一部分是因为我们作者也仍然埋头致力于追寻和解决我们自己的生活问题(这是一辈子的事),另一部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这和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相左。我们无法规划出一个每个家庭都可依循的十大重点计划,因为就如同我们在本书其他部分所说的,正确答案有许多。而我们的挑战不是在选择题中勾选正确答案,而是要写下一篇支持你个人生活信念的文章。

没有一个孩子会真的去“听”父母所说的,他们会看我们所“做”的

事实上,在我们每次做出一个行动,下一个决定的时候,就已经传达出这些复杂问题的答案。不管我们想或不想,我们说出来的跟做出来的,和那些我们选择不要说和不要做的,都已经清楚地告诉孩子我们的价值观。你相信生活中要有点乐趣吗?爱情是值得一试的冒险,就算因此受伤也在所不惜吗?你认为参与公益活动很有意义,即使牺牲自己休假的时间也无所谓吗?你相信每个人都是生而平等的,还是你认为那些地位高、肤色浅、财力丰厚,或是某些宗教背景的人其实比较占优势?

身为父母,我们的价值观绝不能模棱两可。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同意这个、赞许那个,觉得这种想法很怪、那种想法不对,允许或不准孩子跟哪个人交往、参加哪个活动等等,这些都传递出我们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没有一个孩子会真的去“听”父母所说的,他们会看我们所“做”的,然后自己下结论,他们会接纳还是拒绝,就要看从他们的观点看来,这样的生活方式合不合理了。他们会就他们的结论,选择自己是要过一种反映出父母价值观的生活,还是不要。

撇开智力上的活动和日常生活琐事不谈,道德伦理——我们决定有些事应不应该做,有些话应不应该说,要不要和某个特定的人、职务和团体维持密切联系或是保持安全距离——几乎是我们生活中所有决定的基础,不管是生活琐事或是改变人生的大事。“我的信仰到底是什么”不是一个假设性问题,它是我们教养孩子的基础,也是我们教导给孩子的生活信念。

我们的孩子必须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运转的,也需要引导他们行事的一套准则。他们要能够分辨是非,知道怎样分辨好人坏人,犹如在黑暗中需要明星的指引。而这种信念的培养是我们透过生活中的事物传递、教导给孩子的。最后,这些课题将会远比体操课、钢琴课或时新的计算机还要能丰富他们的生活。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去探究为何我们的一些存在上的焦虑——其实是指影响我们生活各个层面的实际问题,只是在此我们给它贴上一个听起来很了不起的卷标而已——会加深我们的望子成龙情结。

持续的忙碌状态,让我们很容易去回避一些自我反思的机会,更别说,这也让我们很难有机会用最有意义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从一怀孕开始,我们就忙得团团转,想要做好所有的准备;当孩子出生后,我们又忙着去张罗那些我们以为正确教养孩子所需要的东西,提供他们生活所需要的食物、住所和活动;当孩子再长大一点,我们更致力于培育、丰富他们的身心发展。我们监督孩子那份复杂时间表的种种细节,努力琢磨这块璞玉,不停地督促孩子鞭策自己更上一层楼,一心期望在我们仔细的教养、照料下,孩子能一辈子都过得好。至于那些价值观和道德观之类的重大问题,我们单纯地认为孩子将来自会找到答案。

然而,长远来说,我们在孩子面前过生活的方式,远比我们告诉他们应该怎么过生活更来得重要。不管你喜欢与否,孩子们都是杰出的观察者:他们观察我们,并从我们所做的选择以及生活的原则上,来了解我们真正的生活信念。

价值观是每天的事

我们认识的一位父亲最近意识到教导孩子价值观非常重要,而且认为这件事应该比他们先前所做的那些事都还要优先。他碰到的第一件事挺让他头痛:一个朋友突然意外过世,留下太太和三个年幼的孩子。虽然明知孩子对于参加丧礼会很不自在,但他还是相信这件事很重要。他坚持他7岁和9岁的两个孩子应该要和他一起去参加丧礼,并且安慰他们的朋友——那三个失去父亲的孩子。他对孩子说:“我知道你们不想去,而且也没有人喜欢参加丧礼!但是去做一件你真的不想做,却又应该做的事,在某些时候这就是一个好人。”

这家人同时也邀请这位刚丧偶的太太带孩子来家里玩,即使丧礼过后头几次的聚会令人有些不自在、悲伤而且充满了沉痛的回忆。这样的场合对孩子来说无疑的有些不自在,但这却给了全家人一个机会谈谈当失去所爱的人的时候,心里的感受是什么。他们也让这些偶尔会担心的孩子知道,爸妈的身体很健康,而且还会活很久。他们也告诉孩子,他们朋友的妈妈将会从伤痛中复原,而她多多少少也真的做到了。做你知道自己应该做的事,不知该说什么的时候仍努力开口,勇敢面对令人不自在的感受,并且克服这样的情绪——有时候这就是做人的道理。这些道德理念要真正去身体力行,而不只是口头说说或是心里认同,说你只要有时间一定会去做而已。

这位父亲也觉得,他是在帮孩子预习一些将来无可避免的情境。他陪伴在孩子身旁,让他们经历别人的悲伤,以及如何克服,虽然这位逝者和孩子们的关系并不是特别的亲近。他相信目睹死亡和悲伤之后,孩子更会知道无端的暴力是不应该被接受的。几个月后,当他的小儿子坚定地阻止班上的同学嘲笑另一位残障的同学时,他深受感动。他的儿子以前也是小霸王一个,不仅欺负过别人,也欺负这个小孩,不过现在这位父亲看到先前所学到的那一课,已在孩子心中生根。虽然对孩子而言,他可能还需要许多年,以及无数次类似的经验,才会完全了解“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别人”,人生才会更丰富、更快乐的道理。

价值观是每天的事。即使没有人发现,你会不会主动归还餐厅服务生多找给你的钱?你会不会因为对孩子大吼大叫而向他道歉?你会不会让丹尼在外面过夜,即使他刚刚才和弟弟大吵了一架?你会不会因为老爸对自己的女儿吼叫而和他理论,或是你会开导女儿,告诉她要懂得宽恕和遗忘,因为不管对错,我们都要尊敬长辈?记得,身教永远胜过言教。

我们并不是在暗示生活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大人和小孩都要战战兢兢,不能有一丁点儿的欢乐。我们自己都不能像圣人一样地过生活了,又怎能要求孩子当个天使!有谁会希望生活中只有严肃的道德教条而没有丝毫乐趣呢?让孩子看到一个真实美好、平衡的人生,对他们会有莫大的好处,当然,欢乐和享受肯定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的一位女性友人有一段非常不愉快的成长经历,她甚至需要专家来开导她:人生不一定要像个跑步机般不停的运转,如果她能开始花一些时间在自己身上,那么全家人将受益无穷。要去“学习享受人生乐趣”,听起来真的很讽刺,不过,她说在经过这番点醒后,她觉得生活有了改变,孩子也比以前更快乐。虽然不见得看到妈妈出门就欢呼,但他们却更喜欢妈妈的轻松自在,因为妈妈现在会跟他们一起大笑,对脏乱也不那么在乎了。

在过去,这种深入的问题都以劝导人如何避免堕入地狱,或是如何好好做人以减少花在告解、赎罪上的时间的这种形式出现。这种老式的、惩罚式的心态已经过时了。然而,让人意外又讽刺的转折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不就像是一种赎罪的生活吗?我们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好像无所不能,或是一定要不停地进步、赢得奖杯,好像我们要拿出源源不绝的精力、不停地努力、追求令人钦羡的成就感,这样才能逃离失望的深渊和失败的恐惧。

一位住在纽约的母亲,她的生活就是带着她颇有表演天分的10岁儿子到处去试镜、排练,他儿子的模特儿和演艺生涯也似乎即将有所突破。这个小男生已经在两个全国播放的广告上出现过,有一次几乎得到电影童星的角色,也定期在外百老汇的舞台剧中演一个小角。然而这样的工作分量对母子两人来说都是很辛苦的。小男生已经失去对自己“事业”的兴趣,他的妈妈也总是在抱怨这些事真的快让人发疯。然而,她仍旧极力要求经纪人继续寻找机会,并且鼓励儿子一再尝试。“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她向儿子和自己保证。或许会有那么一天吧!但失败的几率似乎比较大。

如果我们成天只知道工作,把人生当作一个正经八百的事业来经营,恐怕孩子永远也不会相信父母是把家庭摆在第一位的;同时他们也不会明了在我们的心目中,其实认为快乐是美好生活的重要成分;如果我们一心一意地把力气放在修饰生活的真实面,好让别人看到的是我们经过高度修饰的虚假表面,恐怕孩子长大后,也不会相信在父母的价值观中,真理和诚实是重要的;如果我们一直催促他们要比别人更好,他们就无法在生活中体会到合作和关怀的价值观;如果我们只追求成就感,并将正在进行的竞赛视为眼前最重要的目标,他们将不会认为平衡是人的一个重要的特性。

我们所做的,是否是自己发自内心深处认为是对的

当父母匆匆忙忙地带着孩子赶场时,我们必须自问,我们所做的,是否是自己发自内心深处认为是对的,或是对孩子最好的?我们做这些事,真的是在给孩子一个我们希望他们拥有的童年吗?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在教导他们我们想要他们知道的事吗?当他们看到我们这么匆忙时,他们学到了什么呢?我们这些大人真的有这么忙吗?我们真的要把所有行事历上的事项都办完吗?还是因为在忙碌中,我们就不需要去仔细正视我们的生活,因为这么一来,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离我们当初想要他们为我们填补的、追求的,已渐行渐远了。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在年近60时感觉非常沮丧并且寻求治疗。他很快就了解到,他一生行事,都受到他悲惨童年的影响,他是一直在企图逃离童年的阴影,但为了这个目的,他却把生活安排得满满的,刻意远离他真正渴望的、能够帮助他疗伤止痛的亲情和友情。他一长串的事业成就对他一点意义也没有。如果我们也像他一样,花太多的时间奔忙在紧凑的活动中,却不去经营和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也不去满足自己的情绪需求,我们将会错失那些让我们的人生独特又有意义的事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真实的活着,而不只是虚度日子而已。尽早做这样的生活承诺非常重要,因为到头来,时间是无法回头的。

现在的美国人有一种心灵上的饥渴,看看近来大家热中的那些安抚灵魂的新时代(New Age)课程,诸如禅修和冥想就知道了。我们努力地探讨有关价值观、道德、信仰和生命意义的问题,这些听起来有点“虚无缥缈”,又有点有趣,尤其是当听到有人考虑要住到金字塔形建筑物里去开启能量;或是像里根总统夫妇这类的公众人物承认在安排一些国家重要事项前要先问过星象师;或是精明的广告商试图说服我们只要买了某种车,就会为我们空虚的生活增添意义时。书本也告诉我们如何善用“鸡汤”或寓言来滋养我们的心灵,还有些书则教导我们如何仿效作者去追寻人生的意义。但这些鲜少能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们必须自己去寻求答案。

学者罗伯特?科尔斯(Robert Coles)一直将他工作的重点放在探讨人的道德、伦理观是如何构成的,以及传统的宗教信仰如何影响一个孩子的道德发展。在他所著的《儿童的道德智商》(The Moral Intelligenceof Child)一书中,回忆在他成为小儿科医生的训练过程中,一位著名的小儿科医生罗斯汀?麦肯塔(Rustin Mc Intosh)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善良”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我们常常谈到“聪明的”或“情绪困扰”的孩子,但却很少有人谈到善良的孩子,或是一些让我们感到烦心,认为他们不是很好的孩子——他们或许,事实上,已经在通往坏孩子的路上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了。

我们有多少人会把“善良”当成孩子的重要特质,或是认为孩子不善良是一种很大的缺憾?我们认为心地善良和看起来善良哪一个比较重要?这两个目标虽然并不互相排斥,但父母必须很清楚自己的选择,也应该要确定孩子知道我们的想法。

快乐、满足以及建立亲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不会和我们的生活方式自动兼容的。我们许多人都缺乏群体的意识。我们不开口向别人求助,一方面不想强人所难,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别人来向我们求助。我们作者之一的妮可承认,当她听到一个朋友花时间去安慰丧偶的邻居时,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失衡了。她想到在自己的人生中,从来不曾拨出一点时间去帮助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虽然她一直都很想成为能够助人的人。从她有这个领悟开始,她立刻清楚知道自己必须做些改变,减少家庭生活中不必要的事务,好留下一些空间去做那些对她而言真正重要的事。

一位事业有成的律师朋友,住在纽约西南昂贵的高级住宅区,拥有一切物质上的优渥条件,却告诉我们,他觉得现在的日子远不如他小时候住在缅甸,当个传教士的穷小孩时来得快乐。虽然他现在住的地方社交活动很多,但每个人都是物质主义至上,而且彼此在生活上展开全方位的竞争——举凡社团活动、学历、财产,甚至事业等。这些竞争拉大了彼此间的距离,而且他完全感受不到他小时候习惯的那种人与人之间互相扶持的感觉。他回忆说:“在那时,每个男人都可以是你的叔叔,每个女人也都可以是你的阿姨。”“对一个孩子来说,我感受到被爱包围,而不是受限制。”“有了那份自信和安全感,你更可以自在地生活,因为你不需要去担心别人对你的看法。”

孩子的道德教育是从观察大人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学来的

在现代美国如此重视竞争的状况下,还能建立真心关怀的社区环境吗?我们认为当然可以。但是如果只是拼命地想胜过自己的邻居,过得比一般人好,想要有这么一天恐怕很难。我们必须要在生活中做一些虽然很小却很重要的改变。我们需要多一点的时间去思考那些重要的事,时间表也要排松一些,好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我们真的不需要高效率的生活方式,而这样的人生也会更丰富、更充实。

许多大人批评现代的美国年轻人已经没有所谓的价值观,认为我们要立刻采取果断的行动,传授给孩子真正的价值观,好像世界末日已经快到了一样。看看近日来报纸上报道的那些误入歧途的孩子所做的可怕的事——杀害同学、自制炸药带到学校、对老师施加暴力,吸毒、性生活糜烂、酗酒,伤了自己也伤了同侪。所有的迹象都显示待我们百年之后,美国就没有希望了。然而这样的看法有两个问题存在:

第一,我们忽略了历史。一本由精神心理健康促进会(GAP)出版的刊物中,曾引用一位作者的一段话:

如果我们人类的未来是要靠现代这些轻浮的年轻人,那我完全看不到希望,因为这些年轻人都是粗鲁无理的。在我小时候,父母教导我们要谨言慎行,要尊敬长辈,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却太过聪明,又毫无耐性。

这是赫西俄德(Hesiod)在公元前8世纪时写的。GAP的这份报告指出,虽然这种对社会瓦解的悲观预测和对年轻人笼统的论断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但是“一代又一代的成人还是从这种青少年造成的假设性危机中走了过来。”我们料想现代的美国人也会如此,下一代会让我们知道我们的弱点,并且在许多事上做得比我们更好,虽然在这过程中,他们听的是玛利琳?曼森(Marilyn Manson)的黑暗音乐。

第二,那些劝孩子重新回归道德伦理常轨的告诫,好像是搞错了对象。人们很容易就相信问题是出在孩子,然后我们应该把全副心力放在他们身上。这么做是免除了大人的罪责,但是,或许我们不能那么轻易就原谅了自己。

事实是,孩子的价值观并不是从教导分享和爱护动物的卡通录像带,或是伪装成床边故事的道德教训中学来的。当然,这些东西可以加深孩子的观念:像伊索寓言就流传了相当的时日。但事实上,孩子的道德教育是从观察大人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学来的,他们是做我们所做的,而不是我们告诉他的。一位心理学家形容这个过程是:他们把我们整个吞下去,然后放在自己里面。而尤其在今日,不幸的事实是,大众文化已不再教导孩子那些值得传递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了。一个孩子如果不曾从父母身上学到任何有关道德伦理的教育,很可能就会相信这个世界的运作就像电视或电影上演的那样。两个年轻人相遇、坠入爱河,然后就迫不及待地上床,他们认为这就叫真爱;即使恋情没有好结果,顶多是在学校走廊上碰面有点尴尬罢了,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大不了。他们从电影中学到的是,脏话和暴力是解决冲突的正常方式,没有人是值得信赖的,电视影集所描绘的商场世界才是值得追求的美好人生典范。甚至节目制作人也说,为了收视率,他们是做人们想看,而不是该看的节目。道德教育是父母的责任,他们这么说。但我们作者认为这是他们的推诿之词,不过这不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重点。

人必须去寻找存在的意义

人不能只靠面包过活。为了寻求满足,人必须去寻找存在的意义,去感受人生除了基本生理需求,还有其他的目的。每个文化对于人生的目的都有不同的看法,但都相信人生是有其目的的,它或许是人们努力想达成的一个目标,或许是一个值得珍视的内心状态。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去寻求自己人生的目的、活在这个世上的理由,以及不管日子过得好坏都愿意坚决持守的使命,这会使得我们不管是在生命中光辉灿烂的春天,或是凛冽黑暗的寒冬,都有一份支撑的力量。

有些人说他们只想要快乐就好,而我们的文化也相信我们理当有这种权力。只要看看电视上的广告就知道了:“你不买这辆车犒赏自己吗?”“难道你不该享受这样一个美好的假期吗?”“像你这种杰出人士,就该穿这种品味不凡的衣服。”但是许多哲学家强调快乐是来自过程,而不是来自结果。一味地追求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因为真正的快乐总是在你专注于追求其他有意义的事时,悄悄地来临。近代知名的精神科医师,也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维克多?法兰克尔(Victor Frankl)在他的畅销书《人对于意义的追求》(Man?Searchfor Meaning)中曾说:

成功,就像快乐一样,是无法追求的;它是一种预期之外的副作用,只有当一个人做了某种超越自我利益的奉献,或为某人奉献牺牲后,它才会伴随着发生。快乐是一定会到来的,成功也是一样,但只有在你不在乎它的时候,它才会来到。

由于许多人已经对宗教失去了信心,因此渐渐有越来越多人转而从科学和科技中去寻求,想找到可以用来诠释、了解人生的象征符号,以及存在的目的。这种对了解和操纵客观事实的理性追求,已经把我们带到先前无法想像的地步。我们把机器送上火星,然后再用它传送照片回来,计算机可以立即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我们甚至可以保存已死的人的精子,必要时再用它做体外受精。

这些现代“奇迹”拥有超强的力量和说服力。然而这一切虽然眩目,却无法给予我们生命最基本的问题和种种奥秘的答案,而这些是关乎我们内在的情感,而非关客观事实的。我们可以在各种报章杂志和书籍中找到所有科学问题的解答,但这些书却无法回答每一个孩子终究会问的问题:“为什么你和妈妈都会死呢?”(不少家庭因此而寻求宗教信仰!)不管科学家在哪里测量,氩的原子量都是一样的,但悼念逝者的方式,却随文化而异。心灵上的痛苦,永远无法用科学的方法找到标准的解答,因为它无法告诉你如何排解被心爱的人背叛的那种伤痛。理性无法排除焦虑、平复心痛,也无法满足彷徨中的灵魂。到头来,科学和客观的解药,对我们饥渴的灵魂并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许多人已不再从宗教中寻找生活的意义,然而有些人仍然这么做。就许多方面来说,那些仍旧从宗教中寻求人生意义的人是幸运的:他们充满信心地接受宗教是通往幸福人生的大道。而这“幸福人生”(理想上是如此)就反映在个人的每个决定和行动中。它不光只是信仰而已,也影响你的行为举止。时代改变,宗教对许多人也失去了说服力,没有了这张心灵地图,有些人觉得失落、缺乏指引。我们身为人——上帝照他的形象所创造的——的骄傲也慢慢消失了,我们不再感受到自己是上帝最钟爱的物种。当我们和自己居住的社区慢慢脱节的时候,也同时和自己的家庭渐行渐远。我们还能依靠谁?除了刷卡购物外,我们又怎知自己该珍视的是什么?

我们的消费文化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物质享受就像高糖分的食物,只能快速带来短暂精力,却不能维持长久。就像一位富有的曾三度离婚的朋友说的:“若不能和亲人、朋友维持良好关系,财富能做的,只不过是让你在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里咀嚼悲伤罢了。”

许多人也担忧,我们是在开始构筑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自我完成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重要,更不用说人与至高创造者之间的关系了。如果你不去争取第一名,那是你自己的问题。电视不断地迷惑我们的孩子,就像三四十年前电视迷惑我们一样。不过今天整个电子世界也许正领我们到一条不尽相同的道路上,我们买了各式的电子产品,把家里布置成一个可以自我满足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保证我们不需要跟任何人做实际的接触。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愿意被拎来拎去赶场参加活动和课程,那他可以听随身听、玩电玩,或是用其他方式来回避生活周遭的人。他还可以和计算机下棋、比赛玩玛利赛车,或在网络上和世界另一端某个素未谋面的人“玩”得不亦乐乎。

如果我们再不采取行动防范,那么我们所拥有的世界,会是一个家人间彼此没有真实互动的世界。你不用再忍受那些老会强人所难的朋友,也不用再烦恼如何在个人需求和他人利益间取得协调。讲到这种倾向于“自闭式”的人际互动方式,讲到这种告诉人类——一种完完全全的群体动物——你在生活中不需要其他人的生活方式,真是让人觉得心惊。这种物质主义生活形态的问题,在于它只能满足我们最表面的需求,却忽略了内心深处最深切的渴望。到头来在我们孤独的时候,它既不能给我们温暖,也不能给我们亲情。所有高科技的“伴侣”,到最后只会带给人们无尽的孤独,以及更甚于以往的寂寞。就在这种心灵的高度饥渴下,空洞的物质主义使得那些宣称可以解决我们存在焦虑的心灵大师、商品销售员和疯子得以趁虚而入。

想清楚自己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我们绝大多数都是善良的人。我们努力做正派、和善的人,也努力去做对的事情。我们为家庭牺牲了许多,就像这本书中一再描述的,而且只要孩子能过得更好,再多的付出我们都愿意。我们非常密切地注意,把孩子教养成一个不仅健康、成功,情绪上也稳定的人。而许多事情,在我们祖父母的年代,通常他们并不认为这是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也不会把这个当作家庭的目标之一。然而,虽然我们的意图很好,也做了很大的牺牲,但有时候我们短期内做的事,却不符合自己和孩子长期的需要。再说,如果最近关于“老化基因”的报告可信的话,我们下一代的平均寿命将达到150岁!我们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找到一幅可以长期遵循的道德地图,不论是所谓的“高效能”十二阶段计划,或是宗教信仰,或是自己设计的伦理系统;我们也需要一条更健全的道路,引导我们让家人有更多的心灵分享,以及更美好的共处。

要成为一个独立、成功的父母,要给孩子人生旅程上真正需要的工具,要教孩子自己想清楚,首先我们要自己先想清楚,自己的人生意义是什么。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意要承担的任务。不过,不管你喜欢与否,我们对这件事的想法都反映在我们的日常行事中。

身为父母,我们也必须问自己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要传递下去的价值是什么?对于希望孩子相信的理念和价值观我们有多坚定?我们做了些什么让理念实现?我们的目标不在上天堂,也不在避免下地狱,我们的目标其实是在于积极热情地投入生活,让自己的生活活跃又有生气。我们必须先全然投入生活,才能和孩子建立亲子双方都需要的亲密联系。如果没有这些,我们可能需要一些运气,才能感受得到快乐。

对许多人而言,把人生的问题完全丢在一旁,然后把自己的生活埋在工作、孩子的学业、体育活动、钢琴课和其他社团活动里,这样或许还容易些。我们会觉得自己什么都顾到了,包括公益活动在内。但是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去正视生活的意义在哪里的问题,我们同样也无法教导孩子,让孩子具备面对同样问题的能力。他们真的会需要一本指导手册来帮助他们面对生活中的难题,譬如:“我最要好的朋友跟我说另一个好朋友的坏话时,我该怎么办”或是其他比这更严重的问题。

其实去学着了解和满足自己以及家人的需求真的一点都不难,只是这经常不是我们努力积极追求的目标。而这种人生顿悟即使在月光笼罩山顶的宁静夜晚,也不见得常常会出现。事实上,当你在厨房忙得焦头烂额、孩子争吵不休、电话铃响个不停、微波炉里的冷冻食品烧焦,而你还要赶着带孩子去练习篮球、参加家长会,或是担心孩子的功课还没做完时,你反而偶尔会想到自己要如何过日子的问题。是的,个人的重大危机,就像被诊断得了重病、夫妻离异、失去所爱的人,会让你重新评估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你也会慢慢了解,就在你盲目追求美国梦的时候,幸福快乐已经一点一滴地消失了。

在努力了解自己之际,我们也会逐渐了解我们的孩子

让我们面对问题。大部分有望子成龙症候群的父母,生活条件都很不错。我们拥有所有我们需要的东西,也拥有许多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的孩子也都很不错:他们可能不是很完美,但也没什么大问题,大多数在校成绩都还不错,正常参加课外活动,有许多朋友,过得也很开心。在美国这样一个和平富足的国家,许多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在世界许多其他地方的父母却要卖尽一切才能获得。虽然我们有时候会有所抱怨,我们的人生也不尽完美,可是当我们仔细想想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多数人都已经拥有很好的生活了。如果你每天早晨能在舒适、温暖的被窝中醒来,隔壁房间睡着你健康可爱的孩子;如果你有爱你的人,生活衣食无缺,是不是该感谢上苍?但是在我们追求更亮丽的人生之际,却看不到这个基本的事实。

我们的生活相当富足,事实上是过度富足了。但是对那95分的快乐我们还不满足,硬是要去追求110分的境界。而就是那最后的15分把我们逼到崩溃的边缘。只要我们实际一点,认识到自己的生活其实已经很好了,一切就会有所不同。

在本书中的每一章节,我们不断地鼓励读者进一步地检视自己每日生活中做出的决定,还有这些决定会带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我们是很幸运的一代,要什么有什么,甚至多过我们实际所需。我们必须学习从许多选择中去筛选出什么才是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事,不论是计划、物品、建议、活动,乃至于课程——我们要选择能真正丰富生活,而不是带来压力的。

如果我们真的能学着去了解自己,我们就会知道何时该放慢脚步,何处该踩刹车。我们也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孩子需要什么,以及有哪些东西是我们不需要的。如果我们跟家人的关系稳固,我们就知道在生活的天平上,什么时候是平衡的,什么时候又偏离方向太远。我们也会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需要的,以及理当得到的那一份;并且也知道谁没有得到满足。我们也会知道自己的生活需要多大的空间,孩子又需要多大的空间,以及在贷款逼得我们没空做自己想做的事之前,想清楚自己可用的空间有多少。我们会想出办法,让家中每个人更舒适的生活在一起。当然,要完美相处是不可能的,不过起码会自在许多。

然后,或许,我们也学会如何自在地跟自己相处。

而在向这些目标迈进,在我们努力了解自己之际,我们也会逐渐了解我们的孩子。没有什么礼物比这个更好,也没有任何亲子教育上的建议比这个更棒。惟有停止望子成龙,思考我们心目中真正重要的价值是什么,确定每个人的需求都得到满足,我们心中的那份怨气才会消散。而不论是对我们所爱的孩子,或是对我们自己而言,这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

同类推荐
  • 动物的危机与保护

    动物的危机与保护

    人和动物天生就是好朋友,人类对其他生命形式的亲近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只不过许多人的这种亲近感被现实生活逐渐磨蚀或掩盖掉了。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现实生活的压力和纷扰下,渐渐觉得从动物身上更能寻求到心灵的慰藉乃至生命的意义。狗的忠诚、猫的温顺会令他们快乐并身心放松.而野生动物身上所散发出的野性光辉及不可思议的本能,则令他们着迷甚至肃然起敬
  • 论语通译

    论语通译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为方便读者,在原文之后增加了注释、译文两个板块。
  • 社会的底蕴(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社会的底蕴(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我们会为这样的关怀而感动,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不应该回避它所带给你的困扰,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它,通过投身社会来锻炼自己,成就自己。从这本书中,你可以将你的视野引向更远的地方,将你的关怀投向更远的地方,不知不觉中,心胸也变得更加宽广。
  • 世界之最大全(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世界之最大全(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之最大全》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本书从小学数学教师应开展怎样的研究,如何开展研究,研究成果的形成等方面,给小学数学教师开展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根据小学数学教师开展研究的需要,结合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的体会,选择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代表性的素材,采撷不同层次水平的研究案例,并注重典型案例的分析。启示一线教师研究要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从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入手,研究数学教学中的现象与规律。本书各章节重点阐述“如何开展研究”,“如何形成研究成果”,在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的前提下,侧重于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过程的规范性。
热门推荐
  • 绝版唇印我的时装王妃

    绝版唇印我的时装王妃

    “快,琳逹,换上这件,你是最后一个,待会你要………”直到她站在T台说完“灵感”的创造,“嘭…”一声巨响,T台倒塌,““四哥,你看上面有一支大鸟,要不我们比一比谁先射下”“好,若我赢了,记得去陪小魔女逛逛~~”某男的眼里多了几分邪恶的色彩,“啊,啊,啊…”“啾啾”周围的鸟都被艾米乐的尖叫吓跑了,然后她就被华丽丽的射下,某女的出现把还在震惊中的皇子们拉回现实,“墨羽,这个人是你射下来的,你得好好照顾她”某个无良皇帝开口,然后米乐陷入无尽深渊………
  • 全职天才

    全职天才

    萝莉看似声萌体柔、童言小巧;御姐喜欢装扮性感,偶偶吃吃嫩草;女王追求骨感,甩甩皮鞭,臣服就好。我们的胖子深藏不露,扮猪吃老虎,偶尔在美女面前装装牛逼就好。~~~~~~~~~~~~~~~~~~~~~~~~~~~~~~~~~~~~~~~~~~~~~~~~~~~~本书等级划分为:武士、武霸、武宗、武尊、武圣、武神每个等级有四个阶段为:初级、中级、高级、巅峰~~~~~~~~~~~~~~~~~~~~~~~~~~~~~~~~~~~~~~~~~~~~~~~~~~~~群号:114746670、101961735、108898234、30651527、多玩YY翔尘盟频道号:179623
  • 奶茶有点爱

    奶茶有点爱

    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丢了自己的心。就好像,明明是觉得他和他才是绝配,结果太过于牵强,反而,自己沦陷。“如果我知道,后来的故事,我想我一定,不会再遇见你。”有些人,注定只能是过客,当苏洛遇见袁陌和邡初后,她才明白。
  • 重生珠户人家

    重生珠户人家

    今年二十岁的方沁湄很爱美,这在她的生命中是排第一位的。排第二位的,那就是爱财,她自己觉得这没啥不对。所以呢,首饰这种东西,又美又贵又女人,最能让方沁湄奉献膝盖了!幸好有这么鲜明的爱好,穿到了古代方沁湄也还算得上有所长,那么,弄一个银楼来经营玩玩,再赚一个两情相悦的老公,岂不是好吗?宅斗什么的,恕不奉陪,那位公子,既是你有心于我,麻烦你先去把这些麻烦解决一下吧,娘子我先去创造一些珠宝传奇再说!么么哒~~
  • 剑灵皇

    剑灵皇

    身处在一个充满灵力的人魔乱世的大陆,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是否依然能生存在世,不想命运被别人主宰,就努力吧!追逐这世界的顶峰吧!
  • 废妃

    废妃

    大婚之日莫名失贞,随之而来的是漫天的羞辱。承蒙帝皇开恩,免其一死,打入冷宫永不见天日。知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他根本从来没有爱过她,原来一切都是假的。她悔她恨,若有来生她再也不要爱上他。老天怜悯,以另外一个身份重生。当她再次站在他的身边时,早已物是人非。再次归来,她与他之间又该何去何从?(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长短经

    长短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金牌女相:微臣乃断袖

    金牌女相:微臣乃断袖

    通知:本文更新中,已从第一章开始重新写,更新状态请各位小天使关注宁宁的新浪微博:顾宁止喵喵-Lucky,一有更新动态就会提示大家呦!另外祝各位小天使们新年快乐!么么哒。^_-民间传言:大晋丞相沐祉宁乃断袖,上得了龙床,下得了朝堂更有传言:大晋丞相乃先帝钦赐与当朝皇帝的帝师。此言一出,百官面露了然之色。然,众人皆知的是当朝丞相不仅是断袖,还迷信。***********御书房内沐祉宁看着和自己零距离的云景帝诚惶诚恐道:“陛下,微臣乃断袖。”云景帝不甚在意:“朕知道,既然如此,爱卿将朕收了吧!”先帝,微臣对不起你呀!
  • 高冷师父:萌徒已上线

    高冷师父:萌徒已上线

    走在山里,却半路“捡”到一个小徒弟!从此,以前那高冷形象一去不复返……“师父,你好老哦!”某小只十分嫌弃的说道。“是吗?”本文主要讲一位上仙拐了一个徒弟当媳妇的故事,甜到掉牙,笑到肚子痛,是绝对绝对的宠文,准备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