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曰:“志不可以妄求。”
王氏曰:“求者,访问推求;志音,人之心志。此章之内,谓明贤人必求其志,量材受职,立纲纪、法度、道理。”
“解译”相传,有一位哲学家来到一个建筑工地,分别问三个正在砌砖的工匠:“你在干什么?”第一个头也不回地说:“我在砌砖。”第二个工人抬头看了看说:“我在砌一堵墙。”第三个工人满怀憧憬地说:“我在建一座教堂。”听完回答,哲学家马上就判断了三个人的未来:第一个人心中眼中只有砖,他这一辈子能把砖砌好就不错了;第二个眼中有墙,心中有墙,好好干,能当个工头什么的:唯有第三位,必成大器,因为他有远大的目标——他心中有一座殿堂。
人之志向犹如信仰,它是指引人成长进步的目标,有了它,就有了进步的方向;有了它,就有了进步的动力。
“原典”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注曰:“人性清净,本无系累;嗜欲所牵,舍己逐物。”
王氏曰:“远声色,无患于巳;纵骄奢,必伤其身。虚华所好,可以断除;贪爱生欲,可以禁绝,若不断除色欲,恐蔽塞自己。聪明人被虚名、欲色所染污,必不能正心、洁己;若除所好,心清志广;绝色欲,无污累。”
“解译”人无志而不行,立志首先要从绝嗜禁欲开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为了清除人生的不必要的累赘。
佛陀曾言,人生是悲苦的,其原因就在于人有三大嗜欲:贪婪、嗔恚、愚痴。这三大嗜欲就犹如三座大山压在我们心头,使我们迷乱,步履维艰。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个短篇故事:
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效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
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活,又拼命地再往前跑……有人告诉他,你到了该往回跑的时候了,不然,你就完了。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金钱,更多的享受。可是,终因心衰力竭,倒地而亡。生命没有了,土地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欲望使他失去了一切。
我们立志,是为了走得更远、更高。试想,一个将要远行的人,如果他是背着三座大山远行,最终他能走出多远呢?庄子曾说过:“嗜欲深者,天机浅。”你的嗜欲越是强烈,那么洞察天机的概率越是渺茫,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小。
但人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完全断绝,孔子也说“食色性也”,没有了欲望人就缺少了必要的动力。这里讲的“绝嗜禁欲”,是希望有志者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使之泛滥,“人到无求品自高”,而不是提倡“存天理,灭人欲”那种程度。
“原典”抑非损恶,所以禳过。
注曰:“禳,犹祈禳而去之也。非至于无,抑恶至于无,损过可以无禳尔。”
王氏曰:“心欲安静,当可戒其非为;身若无过,必以断除其恶。非理不行,非善不为;不行非理,不为恶事,自然无过。”
“解译”每天能抑制自己不正确的行为、思想,每天能减少一些自己的恶习,这样就可以减少过错,使自己达到完美。禳,是去除或者消除的意思。当错误悄悄靠近你的时候,好像你用手轻轻地推拒它,让它自动离开。
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对他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也!定改!”士季这时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说,这世界任何人都会有过错,这并不可怕,只要知错善改,依然是好人。
相传,在罗马古城的城门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人这一生最大敌人其实就是自己,具体地说就是自己的“非与恶”,能战胜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人,所以老子说“自胜者强”。
清代名臣曾国藩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每天在日记中检讨自己的不足与过错,说了什么错话、办了什么错事、动过什么邪念,都要一一记录下来,并且提出改正的措施与方法。正是他这种“吾日三省吾身”态度,使他在人格上、事业上都达到了巅峰。
我们不妨也学学曾国藩,每天用十分钟的时间静坐下来,检讨一天来的思想行为,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给自己一个评价。如果你能坚持几年,精神面貌、心理素质肯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甚至你会有不认识自己的感觉。
《周易》云:“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尚书》云:“改过不吝。”
《论语》云:“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知耻近乎勇。”
《易论第九》:“过而不能知,是不智;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原典”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注曰:“色败精,精耗则害神;酒败神,神伤则害精。”
王氏曰:“酒能乱性,色能败身。性乱,思虑不明;神损,行事不清。若能省酒、戒色,心神必然清爽、分明,然后无昏聋之过。”
“解译”酒乱性、色迷人,古人早有明训,凡有大志者,切忌玩物丧志,沉迷于酒色之中,不要使自己的行为有污点。
相传,中国的造酒技术出现在夏代,据《战国策》记载:大禹当政时,有一个叫仪狄的人造出了美酒,并敬献给禹王。禹王喝了一口,感觉真是太舒服了。但他也认识到这么好喝东西的坏处,他说:将来肯定有因酒而亡国者。于是下令禁酒。这个故事肯定是后人编造的,因为当时的酒作为一种药,对人是有益的。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方面,后世也确实有因饮酒过度而误事甚至送命者,但这不是酒的过错,而是人的过错。黄石公提出“贬酒阙色”,是提醒有志者,要专注于你的目标,而不要玩物丧志。
“原典”避嫌远疑,所以不误。
注曰:“于迹无嫌,于心无疑,事乃不误尔。”
王氏曰:“知人所嫌,远音无危,识人所疑,避者无害,韩信不远高祖而亡。若是嫌而不避,疑而不远,必招祸患,为人要省嫌疑道理。”
“解译”有志者,在原则问题上要“见嫌而不苟免”,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但在原则以外的事情上,要心胸豁达。不怕“嫌疑”,并不是鼓励制造“嫌疑”,相反要千方百计避免“嫌疑”。生活中人与人的矛盾,许多都是由非原则问题引起的,一个不正确的表达方式,一次不经意的冷落,甚至一个被人误解的眼色,都可能给自己的事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安东尼·罗宾通过对一个为数两千多人的目标人群所进行的长达十年的跟踪研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和他拥有的支持者、帮助者的数目成正比。根据这一结论,安东尼指出:影响人生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人的才华、家庭背景等,而是人的社会关系或好人缘。
所以,凡谋大事者,必须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小事,知道别人嫌弃什么、知道别人怀疑什么,只要远远避开,就不会伤害到你。
唐代中叶后,出了一个奸相,名叫卢杞,貌丑而奸诈,而且心胸极为狭窄。民间有则传说,可以证明卢杞的为人:德宗朝,有一个叫钟馗的举子,长得豹头虎眼,铁面髭须,丑陋无比,面貌可怖,却满腹才华。唐德宗登基之年开科取士,钟馗到长安应试,笔试取为第一名魁甲,在面试之时,德宗见其貌不扬,面有不悦之色,当时宰相卢杞,见状奏曰:“钟馗貌丑,何不另选一人。”钟馗闻言大怒,舞笏便打,大殿混乱,德宗大怒,钟馗于是触阶而死。
对这种人就要格外小心,无意间的得罪,就可能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得知卢杞来访,小心翼翼将家里的人都打发出去,有些人不理解,郭子仪说:“卢杞相貌丑陋,家人见了可能会笑。如果哪天卢杞发迹了,那我就麻烦了。”俗话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原典”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注曰:“有圣贤之质,而不广之以学问,弗勉故也。”
王氏曰:“欲明性理,必须广览经书;通晓疑难,当以遵师礼问。若能讲明经书,通晓疑难,自然心明智广。”
“解译”立下志向,就如同造好了一艘大船,这船要想远航,就得有帆。没有帆,船不能行,志向只能变成空想。“志大才疏”者,就是一艘无帆的船。那么船帆从哪里来呢?只有以学为经,以问为纬,才能编织出远航的船帆。西塞罗曾说: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
《论语》中有句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不愧是个大教育家,一语道破学习的两种途径——好学与下问,向别人请教,是学习的最好方式。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祭典中的一切礼节,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于是,有人就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原典”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注曰:“行欲高而不屈,言欲徽而不彰。”
王氏曰:“行高以修其身,言徽以守其道;若知诸事休夸说,行将出来,人自知道。若是先说却不能行,此谓言行不相顾也。聪明之人,若有涵养,简富不肯多言。言行清高,便是修身之道。”
“解译”心怀大志的人,一定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所谓低调做人,就是要在修养上保持自己高尚的德行,而在言语方面却要委婉、低调,不事张扬。
古人在品评人物的时候,其标准与现代人有些不同。现代人为了求名,大张其鼓地为自己造势,俗称“炒作”,更有一个中性词叫“广告”。其间,花言巧语者有之,夸夸其谈者有之,讨巧弄势者有之,制造假新闻者有之……而此类人物在古人看来,统统算不上人才。
《论语》云:“巧言令色,鲜仁矣。”意思是:经常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很明显,孔子反对那些花言巧语、夸夸其谈的人,认为这种人缺少最基本的做人品质。
那么,什么人才是孔子欣赏的人才呢?他说:“刚、毅、木、讷近仁。”他认为,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其中“木讷”一词,就包含语言朴实无华,微言慎行之意。
大哲学家老子对人才的评价类似于孔子,在《道德经》八十一章中,有多处谈到了人才与言语的关系,比如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言有宗,事有君”、“美言可以市尊”等等。他认为,人的语言必须朴实,言之有物,花言巧语只能博个虚名,甚至可以损害一个人的德行。
为什么会如此评论人呢?古人从中医“舌为心苗”中引申出“言为心苗”,语言是心念的反映,而花言巧语、夸夸其谈之人,有太多自私的目的隐藏在其中,心念不正,其言当然不可听。所以古人从日常语言中要求大家修养心性,就是为了防微杜渐,防止心灵的静土中生长出邪念。
“原典”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
注曰:“管仲之计,可谓能九合诸侯矣,而穷于王道;商鞅之计,可谓能强国矣,而穷于仁义;弘羊之计,可谓能聚财矣,而穷于养民;凡有穷者,俱非计也。”
王氏曰:“恭敬先行礼义,俭用自然常足;谨身不遭祸患,必无虚谬。恭、俭、谨、约四件若能谨守、依行,可以保守终身无患。
所以,智谋深广,立事成功;德高远虑,必无祸患。人若深谋远虑,所以事理皆合于道;随机应变,无有穷尽。”
“解译”具有恭敬、节俭、谦虚、简约这四种品质的人,进可以成就大业,退可以完善品格,坚持操守,无论进与退,都是一种成功;而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遇事思虑周全、深谋远虑,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手足无措。
大凡有志而成功的人,都不是完人,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此类人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在某些品格上异常突出,而且他们会终身坚守几条原则。而那些普通的人,不见得有更多的缺点,却没有突出的品格。所以,成功道路上行走的人,并不是缺点最少的人,而是优点最突出的人。
今天,孔子作为“学圣”,受万世尊敬,那是因为孔子身上有许多比别人更加突出的优点。比如说,孔子的学问就得益于他十分谦虚的优点。有一天,孔子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这孩子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一下子被问住了。于是孔子对学生们说:“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巴菲特是证券投资领域真正的大腕,他是股市的神话。但你知道巴菲特的工资是多少吗?他的年薪20多年来一直都维持在10万美元(没有股票期权,也没有奖金分红),在“《财富》500强”所有的首席执行官当中,他的薪水最低,但他是全球表现最佳的基金经理。他管理运作伯克希尔公司已有27年的时间,是美国大公司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首席执行官。
巴菲特不爱抛头露面,不喜欢张扬个性,生活方式保持低调。他把他的生活准则描述为:“简单、传统和节俭”。
我们每个人总会有一些优点,只要我们将自己原有的优点坚持、放大,并做到在这一点上能够超越其他人,你就一定能够成功。
“原典”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注曰:“闻誉而喜者,不可以得友直。”
王氏曰:“父母生其身,师友长其智。有仁义、德行贤人,常要亲近正直、忠诚,多行敬爱;若有差错,必然劝谏、提说此;结交必择良友,若遇患难,递相扶持。”
“解译”好的朋友是事业的助力,能够在你危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在黑暗之时,送来一丝光明;在你得意忘形之时,给你当头一棒。
那么什么是好朋友呢?《论语》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正直的朋友,真诚大度的朋友,博学多才的朋友,可以让我们受益良多;而事实上并不正直的朋友,善于迎合别人、讨好别人,而欠缺诚信的朋友,善于随口胡说却没有真才识学的朋友,只会让我们受到伤害。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测试:大家拿出一页纸,然后在纸上写下和你相处时间最多的6个人,也可以说是与你关系最亲密的6个朋友,记下他们每个人的月收入。然后,算出这6个人月收入的总和,最后算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这个平均值,便能反映出你个人月收入应该有多少。
中国古人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名言,什么样的人交什么样的朋友;美国也有句类似的谚语,“和傻瓜生活,整天吃吃喝喝;和智者生活,时时勤于思考。”这两句话所讲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告诉我们择友的重要性。
“原典”近恕笃行,所以接人。
注曰:“极高明而道中庸,圣贤之所以接人也。高明者,圣人之所独;中庸者,众人之所同也。”
王氏曰:“亲近忠正之人,学问忠正之道;恭敬德行之士,讲明德行之理。此是接引后人,止恶行善之法。”
“解译”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强加给别人,宽人厚物,这就叫“近恕”;但对自己选定的目标,一定要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这叫“笃行”。有了这两种品质,就可以获得大家的支持,成就事业。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有一次问老师:“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这世界上有没有一个字可以成为人终身行为处事的标准?孔子回答说:有啊,那就是“恕”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这个字在孔子看来是多么重要,它是一个人终身行为处事的标准。
做事先做人,这道理谁都懂。但“做人”并不是做好自己的意思,如果你不与任何人发生联系,即使做好了自己,也没有意义。只有将别人的事做好,你才能做好自己。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孔子教给了我们许多的方法,比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先难而后获”等等,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一条重要的原则。这条原则要求我们,在待人接物方面,一定要宽人厚物。
阿拉伯有一则传说,很能说明宽人厚物的重要性。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因为一点小事他们吵了一架,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人觉得受辱,一言不发,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才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刀在石头上刻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打人的朋友问道:“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被打者笑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抹去的。”
如果没有一颗宽容的心,即使身处滚滚红尘中,寂寞也会像附骨之蛆,挥之不去。
“原典”任材使能,所以济物。
注曰:“应变之谓材,可用之谓能。材者,任之而不可使;能者,使之而不可任,此用人之术也。”
王氏曰:“量才用人,事无不办;委使贤能,功无不成;若能任用才能之人,可以济时利务。如:汉高祖用张良陈平之计,韩信英布之能,成立大汉天下。”
“解译”识人善用,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做到人尽其材,各安其位,就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李白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确实是千古名言。每个人从道理上讲都是天才,之所以没有表现为天才,那是因为放错了地方。所谓的“材”,指的是有应变能力,有统筹规划能力的人,一句话指具有领导能力的人;所谓的“能”,是指虽然缺少策划指挥能力,但有很强贯彻能力,可以将具体事情做得很周全的人。
许多成功的事业,开始时都不是由所谓精英创立的,就是一群很普通的人,但是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事业中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所以成功了。只要有合适的环境,任何一棵种子都有可能将自己的生命、价值延展到极限。
所谓的成功人士,一定是这样的人:他能帮助周围的人都成功,周围成功的人越多,他的成就也就越大。假如,他不能帮助别人成功,那他也一定是个失败者。
那么,如何帮助别人成功昵?教育里有条原则“因材施教”,管理学的原则就是“任材使能”。帮助别人找出他的长处,并且将这一优点发挥到极点。
相传,有一天佛祖检查天下佛寺的香火情况,结果却发现:由弥勒佛做主持的寺院,来拜寺的人虽然很多,香火钱却很少。因为弥勒佛热情快乐,但他什么都不在乎,账目乱七八糟。而由韦陀做主持的寺院,冷冷清清,几乎没有香客,香火钱自然也就很少了。原因是韦陀每天黑着个脸,没人敢来他的寺院。
于是佛祖做了一番调整,将他俩调到一个寺院中,由笑眯眯的弥勒佛负责公关,每天笑迎天下香客,于是香火很盛;而由黑脸的韦陀管理寺院的账目,斤斤计较。他俩一合作,结果寺院欣欣向荣。
佛祖所做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俩发现优点,并将优点无限放大。天下本无废人,就看怎么用,如果用不好,再有才能的人,也是废人。三国时期的马谡,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军事家,连诸葛亮有时也要向他请教。此人如果做参谋、当教员,那是一流的,结果却偏偏作为主将去守街亭,落得个“挥泪斩马谡”的下场。
“原典”殚恶斥谗,所以止乱。
注曰:“谗言恶行,乱之根也。”
王氏曰:“奸邪当道,逞凶恶而强为;谗佞居官,仗势力以专权,逞凶恶而强为:不用忠良,其邦昏乱。仗势力专权,轻灭贤士,家国危亡;若能俦绝邪恶之徒,远去奸谗小辈,自然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解译”有志者必须远离一切邪恶,排斥一切谗言,这是为了避免混乱,保证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
谗言自古是祸乱的根由,多少人深受其害。战国时的大诗人屈原,就是由于楚怀王、顷襄王听信令尹子兰和靳尚的谗言而被革职放逐的吗?春秋末期的吴国老臣伍子胥,也是由于直谏被伯嚭钻了空子,最终为其谗言所杀。就连孔子最仁孝的学生曾参,也曾因被误传杀人,吓得他母亲也要“投杼逾墙而走”。千百年以后,李白犹自愤怒感慨:“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人们对谗言痛恨到何种程度,就连大圣人孔子也大骂谗言是“利口覆邦家”,可见谗言之祸真是令人谈之色变。汉代的东方朔一生滑稽少正经语,但在临死前却对汉武帝说了一番“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话,那就是“远巧佞,退谗言”。搞得武帝很奇怪,这老家伙怎么突然正经起来了?
《诗经》里有首诗很有意思:“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吴!”抓住那个嚼舌头的坏人,把他扔给豺狼虎豹!豺狼虎豹嫌他腌脏难吃。把他投到北方荒原冻死!北方荒原也嫌他恶心不理他。那就把他抛到高高的天上,让天老爷灭了他吧!
但对谗言光痛恨还不行,首先要有分辨的能力。宋人林逋就在其《省心录》中提出了这么几条辨别原则:“谗言巧,佞言甘,忠言直,信言寡。”这里的“谗言巧”中的“巧”,是花言巧语之巧,投机取巧之巧,巧舌如簧之巧。为什么谗言者一定要用巧呢?因为巧可以掩盖阴谋、假话、破绽,只要仔细辨别,其实并不难看穿。
“原典”推古验今,所以不惑。
注曰:“因古人之迹,推古人之心,以验方今之事,岂有惑哉?”
王氏曰:“始皇暴虐行无道而丧国,高祖宽洪,施仁德以兴邦。古时圣君贤相,宜正心修身,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今时君臣,若学古人,肯正心修身,也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若将眼前公事,比并古时之理,推求成败之由,必无惑乱。”
“解译”从历史的发展中总结经验,从过去的掌故中学习规律,才能厘清纷乱的事理,洞晓事物演进的方向,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清醒的头脑。
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赵括,年幼时在其父赵奢的影响下熟读兵书、能言善辩,却无实战经验。公元前260年,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上任后便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引兵出击,被秦军包围。期间曾组织多次突围,但均不成功。在被围46天后,赵括在突围时被秦军射杀,40余万赵兵只得投降,后被秦将白起全部坑杀。此役为著名的长平之战。
三国时,蜀将马谡到达街亭后,自作主张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平对此提出异议,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结果被敌人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部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
赵括与马谡相隔几百年,他们都是失败者。如果追究他们失败的原因,可以说他们都败于有理论无实践、自以为是这一点。
可见,虽然我们的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但过去的故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重演,历史都会以另一种状态重现的。我们正经历的、或者将要经历的,不过是在重复祖先们的老故事,人类也许永远走不出这个圈子。所以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不知过去,只知现在,无法预知未来。
成功者有一个普遍的优点,那就是善于总结经验。从这点上说,成功者大多也是“拿来主义者”,将过去的、别人用血泪换来的经验,融化为自己的智慧。
“原典”先揆后度,所以应卒。
注曰:“执一尺之度,而天下之长短尽在是矣。仑卒事物之来,而应之无穷者,揆度有数也。”
王氏曰:“料事于未行之先,应机于仑卒之际,先能料量眼前时务,后有定度所行事体。凡百事务,要先算计,料量已定,然后却行,临时必无差错。”
“解译”世事幽暗,当事者迷。迷在何处?不能揆情度理。《说文》云:揆,度也。就是审度、度量、估量的意思。所以凡成大事者,必须谋定而后动,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要预测事情的走向,预先准备好预案,即使有突发事件,也不致于乱了阵脚。
中国人历来对料事如神的人给予极大的崇敬,三国时的诸葛亮就不必说了,三国时的郭嘉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人物。
郭嘉字奉孝,乃是曹操的第一谋臣,他料事如神。比方说,曹操三战吕布,士卒疲倦,准备撤军。郭嘉力主再战,而且断定再战必胜,结果吕布被擒。曹操征伐袁谭、袁尚,连战连克,诸将主张再战,郭嘉主张撤军,结果袁谭、袁尚兄弟祸起萧墙,曹操渔翁得利。曹操战袁绍,有人担心孙策趁机偷袭许都,郭嘉说来不了;曹操征乌丸,有人担心刘表趁机偷袭许都,郭嘉说不会来。事事都有先见之明。以致于郭奉孝死后,曹操荆州大败后,大哭着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其实“料事如神”说穿了也没有那么神秘,只要将人看透了,自然可以料事先机。郭奉孝其实就是把人琢磨透了,他看透了袁绍,看透了吕布,看透了孙策,看透了刘表,也看透了袁尚和袁谭,所以才能知道这些人在当时情况下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同样,你理解了大自然的规律、理解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样可以帮助你走向辉煌。相传,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泰勒,有一年他通过研究天文学得知,第二年橄榄将获得大丰收。于是他事先花钱垄断了当地的榨油机,当橄榄如期丰收时,他以高价出租自己的榨油机,获得了巨额财富。
人们常说:机会永远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所谓的准备,就是对你将要从事的工作揆情度理。
“原典”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注曰:“有正、有变、有权、有经。方其正,有所不能行,则变而归之于正也;方其经,有所不能用,则权而归之于经也。”
王氏曰:“施设赏罚,在一时之权变;辨别善恶,出一时之聪明。有谋智、权变之人,必能体察善恶,别辨是非。从权行政,通机达变,便可解人所结冤仇。”
“解译”一帆风顺、万事如意,都是人们美好的祝福,事实却不是这样。在生活中、事业中随时都有解不开的死结。怎么办呢?那就要“设变致权”,即要随机应变、灵活变通,遇事不要死脑筋。世界上的任何困难,都存在解决之道,只要善于发现,没有过不去的坎。
说到灵活应变,全世界的文化中,惟有中国最具有这种特质,因为我们是“辩证法”的老祖宗。《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而它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变”,所谓“神无体,易无方”指的就是变化的意思。六十四个卦爻摆在哪里,没有任何意思,但只要有一个爻动,整个卦随之而动。惟有在动态的变化中,这个世界才显得生机勃勃。
同样的道理,在处理人世间各种矛盾、化解进前道路中的各种困难之时,只有通机达变,才能应对自如,摆脱困境。许多成功者,可能没有多么深厚的知识,但他们本能都懂得通机达变的道理。
曹操想刺杀董卓,但顾虑吕布的勇猛。那一天曹操佩着宝刀来到相府,使计谋支开吕布,抽出宝刀,刚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到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道:“曹操干什么?”此时吕布已牵马来到阁外。曹操心中不免暗暗发慌,他灵机一动,便表情镇静地双手举刀跪下说:“今有宝刀一口,献给恩相。”董卓接过一看,果然是一把宝刀:七宝嵌饰,锋利无比。董卓便将宝刀递给吕布收起,曹操也将刀鞘解下交给吕布。然后,董卓带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趁机要求试骑一下。董卓不假思索便命备好鞍辔,把马交给曹操。曹操牵马出相府,加鞭往东南而去。
本能的机智救了他一命,否则就不可能有烽烟三国的精彩。
“原典”括囊顺会,所以无咎。
注曰:“君子语默以时,出处以道:括囊而不见其美,顺会而不发其机,所以免咎。”
王氏曰:“口招祸之门,舌乃斩身之刀:若能藏舌缄口,必无伤身之祸患。为官长之人,不合说的却说,招惹怪责;合说不说,挫了机会。慎理而行,必无灾咎。”
“解译”有志之人,在大志未展之时怎么办呢?《素书》给出了一个答案:括囊顺会!“括囊”指的是将口袋扎起来,“顺会”指的是顺应时机。不要满世界嚷嚷你的伟大志向,而是要韬光养晦,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静候时机的到来。
成天将志向挂在嘴上的人,一般都是坐而论道者,他们其实只是脑子一热,有一个想法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志向。真正有志之人,会将志向看得像宝物一般,深深珍藏于心,暗暗激励着自己。
从权变的角度讲,如果你有一个好想法,满世界一嚷嚷,那么成就这个想法的人,一定不会是你;如果你的想法会对某一些人构成威胁,或者损害他们的利益,那么将会有一群人让你永远也看不到想法实现的那一天。
战国末期,越王勾践刚继位不久,就被吴王夫差攻破越都,越国战败。一国之君勾践也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到了吴国,像奴隶一样臣事吴王,后被赦归返国。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卧薪尝胆。公元前473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国灭亡了。
想想看,如果越王勾践满世界嚷嚷要报仇血恨,他复仇的决心真的值得怀疑,而且夫差也决不会让他活到带兵攻打吴国那一天。“卧薪尝胆”的十年,就是韬光养晦、“括囊无咎”的十年,让他终于等到了机会,那一年吴王率精锐而出,与诸侯会盟于黄池,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
成功其实不在于条件的好坏,而在于对待时机的态度,以及迎接时机的准备。无志之人在优越的条件中错失机会,而有志之人却在没有条件中创造机会。
“原典”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注曰:“橛橛者,有所恃而不可摇;梗梗者,有所立而不可挠。孜孜者,勤之又勤;淑淑者,善之又善。立功莫如有守,保终莫如无过也。”
王氏曰:“君不行仁,当要直言、苦谏;国若昏乱,以道摄正、安民。未行法度,先立纪纲;纪纲既立,法度自行。上能匡君、正国,下能恤军、爱民。心无私徇,事理分明,人若处心公正,能为敢做,便可立功成事。
诚意正心,修身之本;克己复礼,养德之先。为官掌法之时,虑国不能治,民不能安;常怀奉政谨慎之心,居安虑危,得宠思辱,便是保终无祸患。”
“解译”立志是容易的,但坚持却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所以《素书》本章的最后,用“橛橛梗梗,孜孜淑淑”来勉励大家,翻译过来就是四句话: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勤勉奋发、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使志向变成现实。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名叫“成功秘诀”的讲座,邀请的讲演人是丘吉尔。讲演的那一天,会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全世界各大新闻媒体都到齐了。人们准备洗耳恭听这位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的成功秘诀。
丘吉尔用手势止住大家雷鸣般的掌声后说:“我有3个成功秘诀:第一是百折不挠;第二是永不放弃;第三是百折不挠、永不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
会场上沉寂了一分钟后,才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也从来没有人轻易获得成功。所谓的成功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失败次数最多的人。爱迪生发明灯泡,试验过一千多种灯丝,也就是失败了一千多次;诺贝尔发明炸药,也做了两百多次失败的试验。
最倒霉的人是三国时的刘备,在汉末群雄角逐之中,他原是一个势单力薄的小军阀,被大军阀打得东奔西跑,经常寄人篱下。他打了五仗,败了四仗,而且有三仗丢了妻儿。在此之后,又被曹仁、曹操打败了两次。但他有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终究使他成就一番霸业。后来《三国志》在评价他时说:“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字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
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情、立什么志向,只要有“橛橛梗梗,孜孜淑淑”的精神,就一定能够达成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