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8100000023

第23章 英美军事联盟的形成

欧战爆发后,罗斯福总统宣布美国保持中立。1939年9月5日,他签署了中立宣言,宣布禁止向交战国输出军火和军用物资。实际上,罗斯福政府既不相信美国能置身于战争之外,也不愿真正恪守中立立场。美国决策者认识到,美洲已不是一片世外桃园,其他大陆的冲突或战争必定会波及美国,特别是大西洋如被敌对国家控制,对美国有百害而无一利。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从东西两面步步进逼,美国随时有两洋作战的危险。一旦陷入两线作战。美国的海军力量将无法单独承担西半球的防务,只有英法两国才能为美国提供有效支援。因此,美国决策阶层有一个共识,即美国和西半球的安全有赖于英法的存在,援助英法符合美国的利益。事实上,罗斯福在9月3日的讲话中也说得很清楚:“只要有什么地方的和平遭到破坏,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和平都受到威胁……空中传来的每一句话,大洋中航行的每艘船,互相争夺的每一个战役,都会影响到美国的未来……我不能要求每个美国人都在思想上也保持中立。即使是中立者,也有考虑事实的权力。即使是中立者,也不应要求他闭目塞听和瞒昧天良。”于是,罗斯福政府在加强美国自身战争准备与防务的同时,积极争取修改或取消1935年出台的、几经修订的中立法。

当德军进攻势如破竹,波军不断溃败之时,美国舆论普遍认为,希特勒的下一个目标是法国和英国,但若没有美国的援助,法英将面临灭顶之灾,它们一旦战败,美国的安全就会受到直接威胁。因而,国会对中立法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赞成以“现购自运”(即现金购货,运输自理)为原则的议员不断增加。但是,这并不表明修改中立法已是水到渠成,事实上修改中立法的阻力仍很大。美国舆论虽然普遍同情英法,大多数人赞成援助英法,但他们坚决反对任何可能使美国卷入战争的援助。

1939年9月,战时第一次罗珀民意测验显示:2.5%的人主张立即加入英、法、波一边参战;37.5%的人主张不加入任何一方,完全置身战争之外,但在现购自运原则下可向任何一方出售物品;8.9%的人主张不参加战争,但向英、法、波提供物资及粮食,拒绝向德国运送任何物品;14·7%的人主张暂时不参战,直到英法一方面临失败的危险时才介入战争,但同时给英法一方提供粮食和物资援助;29.9%的人主张与交战国不发生任何关系,甚至不在现购自运原则上进行贸易。孤立主义者掀起一场全国性广播宣传运动。参议员博拉指责废除中立法就是干涉;参议员范登堡则说,美国不可能成为一方的兵工厂而不成为另一方的攻击目标。孤立主义集团领袖决定在国会辩论中坚持“投票赞成废除中立就是投票赞成战争”的立场。

为对付孤立主义者的挑战,打消公众的怀疑和忧虑,罗斯福把两党精诚合作和使国家避免战争作为争取修改中立法的基调。国会开会前一天,罗斯福邀请两党领袖以及1936年共和党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兰登和诺克斯参加白宫的一次会议,呼吁两党在紧急关头精诚合作,一致行动,取消中立法。与会者同意取消禁运,实行“现购自运”,并不向交战国提供贷款。

1939年9月21日,美国国会召开有关中立法问题的特别会议,罗斯福在发表演说时强调:“(中立法的)禁运条款对于美国的中立与安全,尤其是美国的和平有致命的威胁……废除禁运,美国或许比保持现行法律更能保持和平”,“现购自运”是“提供安全的积极做法”。几天后,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皮特曼提出一项修正的中立法,规定取消禁运,实行现购自运原则,禁止美国船只和美国公民进入总统指定的交战区,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国会经过近1个月的辩论,拥护修改中立法的一派战胜了反对派。10月27日,参议院以163票对30票通过了皮特曼方案。11月2日,众议院以243票对181票的多数通过这一方案。11月4日,罗斯福总统签署这一法案,并发布使法案规定生效的必要公告修正的中立法取消了向交战国输出军火的禁令,为美国援助英法开辟了道路。为使援助顺利有效地进行,中立法修改后第三天便成立了由阿瑟·珀维斯领导的英国采购委员会。此后,法国也成立了由让·F·布洛赫-莱内领导的采购代表团。12月6日,罗斯福下令成立由陆军部、海军部和财政部采购司的代表组成的联络委员会,由财政部长摩根索领导,帮助执行外国的采购计划。在中立法修改前,为英法制造飞机和武器的美国厂商已根据对方原先的订货单进行生产。中立法修改后,便马上恢复交货,援助物资不断运往英国。1939年12月,美国还向英国派出第一批专家,协助其装配购买的飞机。

由于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还未调整到大规模生产的程度,以及在“奇怪的战争”期间英法错误地认为战争会拖延3年之久,它们有充裕的时间加强自身的武装力量,对美国的订货要求并不紧迫,因而在法国沦陷前,美国对英法援助的规模较小。1939年1月1日至1940年6月30日,英法订购的飞机总计10800架,1940年头4个月只有104架运到英国,557架运往法国。

德军攻占丹麦和挪威后,取得了从海上进攻英国的前哨阵地,英国面临入侵的严重威胁。温斯顿·丘吉尔出任首相后,英国在对德国采取海上封锁、空中轰炸、陆上颠覆等战略的同时,把赢得战争的希望主要寄托在美国身上,因而把争取美援和促使美国参战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1940年5月25日,英国参谋长委员会在一份形势评估报告中断定,英国未来的希望在于“英国能够依赖美国在经济和财政上的全力支援,可能还要发展到美国参加到我方作战”。为此,丘吉尔不断向美国陈述英国的困境及英国战败对美国的灾难性影响,以寻求美国的援助。他上台后第5天便致电罗斯福说,“我相信你会认识到,如果美国的意见和力量压抑得过久,也许将会毫无作用。一个完全被征服的纳粹化的欧洲很快就会出现在你眼前,这种压力也许是我们承受不了的。我现在所要求的是,你宣布美国处于非交战状态,这即是说,美国除了不实际派遣武装部队参战外,将尽一切力量支援我们。”丘吉尔要求的援助包括:提供40~50艘旧驱逐舰、数百架新式飞机、防空设备与弹药、战略原料,派遣舰队访问爱尔兰港口,利用新加坡基地,以遏制德国和日本。6月4日,丘吉尔发表震动世界的演说,明确重申英国将战斗到底,并首次向美国发出求救呼吁。

德军在欧洲的一个接一个的胜利,特别是对马奇诺防线的突破,使罗斯福及其三军参谋长认识到,“联合王国和任何残存的法国政权的生死存亡,取决于美国能为它们生产和输送多少军需物资了。”因此,罗斯福积极呼吁加强对英援助。但是,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有限,飞机、枪炮和军火供应不足,无法大规模扩大对英法的援助。

此外,在援助英国问题上仍有不少反对者或怀疑者。孤立主义顽固派仍在叫喊欧洲战事与美国无关;战争悲观论者慑于纳粹德国闪击战的空前威力,认为英法已无法挽救,若把武器送到英法,还不如留着保卫美国。在国内还未从物质和心理上做好参战准备的情况下,已决定竞选连任的罗斯福拒绝考虑丘吉尔关于宣布非交战状态的建议,并以政治上不合时宜和有碍美国“国防需要”为由,拒绝援助驱逐舰,但他保证,美国将尽力提供最新式飞机和其他军用物资。罗斯福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他绕过中立法的羁绊和国内舆论的关注,通过私人厂商把美国军火库中的武器几乎全部卖给了英国。这些武器包括50万支步枪、8.5万挺机枪、2.5万支自动步枪、数百门75毫米口径火炮、2.1万支左轮手枪以及一些弹药。这些物资虽数量有限,质量不高,但对几近弹尽粮绝的英国来说,却是雪中送炭,鼓舞了英国军民的斗志。

意大利的参战使本来深陷困境的英法雪上加霜,为坚定英法的抗战决心,罗斯福于1940年6月10日在夏洛茨维尔,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将举国一致奉行两项明确的、同时并举的方针:我们将向抵抗暴力者提供我国的物质资源;同时,我们将统制和加速利用这些资源,使我们自己在美洲得到装备和训练以应付任何紧急事变和一切防务需要。”这表明,美国决心向抵抗轴心国家侵略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并愿意作为它们的一个非交战国盟友。丘吉尔对罗斯福的讲话感到高兴,并致函罗斯福说:“对我们来说,最重要不过的,就是要把你们为我们重新装备的30或40艘旧驱逐舰拿到手。”

然而,法国败降后,美国对英法获胜的希望一落千丈,要求援助英法的人数大减。到6月末,仅有1/3的公众认为英国将取胜,赞成扩大援助的人数在3周内减少了10%,甚至连美国军方决策者也认为,向英国提供援助“将严重削弱我们目前的国防力量”。国会走得更远,于6月28日决定禁止出售美国陆海军物资,除非武装部队首脑宣布这些物资对美国防务不重要。

法国的败降使英国面临直接入侵的威胁,丘吉尔迫切希望美国给予实质性的援助。7月31日,他对罗斯福说:“我们不能长期经受目前这样的损失,如果我们得不到强有力的增援,则战争便将由于这个次要的而且容易弥补的因素(即旧驱逐舰)而遭到失败。”他坚决要求美国立即向英国转让50~60艘旧驱逐舰,而不是以前所说的30~40艘。丘吉尔之所以多次强烈要求美国提供旧驱逐舰,是因为,一方面英国舰队在挪威海战和敦刻尔克之战中损失惨重,而英国在欧战爆发时制定的造舰计划要到1941年才能完成;另一方面为防止德国入侵,英国领海需要大量轻型海上飞机,这也削弱了英国在大西洋为其舰队护航的能力。

1940年9月,根据美英驱逐舰换基地协议,美国向英国海军提供50艘驱逐舰和若干潜艇。图为潜艇交接仪式。罗斯福认识到,“联合王国作为一个基地,皇家海军作为一支武装力量,对保卫西半球的重要性”,他决定“用他所能调动的一切力量,从物质和精神上支持英国那似乎没有希望的事业。”1940年8月初,美国通过英国驻美大使菲·亨克洛西恩向英国提出:美国同意用50艘旧驱逐舰交换英国在西印度群岛和百慕大的海空军基地;为防止德军俘虏美国提供的驱逐舰,并利用这些舰只来进攻美国,美国要英国保证,一旦英国战败,其舰队不得投降或自行凿沉,而应转移海外继续作战。8月13日,罗斯福又致函丘吉尔,直接提出上述交换条件。

美国提出以基地交换驱逐舰,既表明美国愿意支持英国抗战到底,也说明它企图乘人之危敲诈勒索。此举自然令英国大为不满,但仍对英国极端有利,“它标志着美国已从中立国转为非交战国”。因此,英国只好做出让步。8月15日,丘吉尔致函罗斯福,表示同意他提出的条件。于是,英美达成折衷方案:英国发表一则表明英国舰队决不投降或自行凿沉的电报;把纽芬兰和百慕大的一些基地作为礼物租借给美国,而用加勒比海的基地交换驱逐舰。

9月2日,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和英国驻美大使克洛西恩互换照会,正式达成协议,美国向英国提供50艘旧驱逐舰,同时取得对纽芬兰、百慕大、巴哈马群岛、牙买加、安提瓜、圣卢西亚、特立尼达、英属圭亚那等地8个海空军基地的租借权,为期99年。

驱逐舰-基地交易是美国摆脱中立走向美英结盟迈出的关键性一步。丘吉尔在评价这笔交易时说:“毫无疑问,这一发展进程意味着,两个讲英语的伟大民主国家——英帝国和美国,为了相互的共同利益,必将在某些事务中结合起来。”

在总统竞选期间,罗斯福比较谨慎地处理援助英国的问题,他向国人保证,“在不同本国防务相矛盾的情况下,给予他们所能动用的一切物资援助”。事实上,罗斯福总是以对美国防务有利为由,尽量满足英国的要求。在竞选的最后几天,英国要求美国卖给他们10个师的装备,把交付的飞机由1.4万架增加到2.6万架。罗斯福马上表示同意,他宣称,接受这批订货不仅可以刺激美国经济发展,还可以增强美国军工生产的设备能力,而这种设备能力“将在紧急时刻为美国的需要服务”。选举结束后,罗斯福更加明确地表示,要用参战以外的一切方法援助英国。重新当选后的第三天罗斯福便公开宣布,将把新生产的军需品分给英国一半。为避免因英国船舶损失过多妨碍物资运送,罗斯福还建议由美国制造货船租给英国。

根据“现购自运”的原则,英国在源源不断从美国获取所需物资的同时,也陷入财政危机。早在1940年7月,英国财政部官员就向美国提供了英国财政困难的具体数据。到11月底,英国现金储备几乎耗费殆尽,迫切要求美国提供财政援助。1940年12月8日,丘吉尔给罗斯福写了一封长信,历数英国所处的困境,要求美国提供运输和财政方面的援助。他说:“那些已经提交或正在磋商中的定单……已经超过大不列颠手中残存的全部外汇储备若干倍。我们不能再以现金支付船舶和供应品的时候即将到来……我们深信,你们是一定能够找到将来为大西洋两岸的子孙后代赞扬的途径和方法的。”

这样,美国面临着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要么撤销对英援助,使自己在战略上面临更严重的困境,最终因被迫参战而耗费更多的资财;要么继续向英国提供援助,而不管英国是否有现金支付能力。美国决策者从未动摇过援助英国的决心,从1940年夏开始,美国财政部一直在寻求解决的办法,但是在选举结束前,美国不可能在这一问题上采取行动。选举结束后,财政部官员根据1892年的一项法令(当陆军部长认为军队的财产租借出去有利于公众时,他有权这么办),提出把军队财产租借给英国的设想。罗斯福收到丘吉尔的长信后,与其顾问进行过多次磋商,并在1940年12月17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对租借法的原则做了一般性说明。他说:“保卫美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英国成功地保卫它自己”;“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次重要战争是因缺钱而被打败”;美国可以接受英国的订货,并“达成某种协议,使英国人在有利于美国防务的基础上使用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并达成谅解,战后我们照样拿回这些东西,从而避免了使用美元标记……而代之以归还实物的君子协定”。罗斯福把这种做法比作把花园里的水龙头借给邻居去灭火。12月29日,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首次公开谴责纳粹德国,抨击国内姑息主义者,声称要尽一切可能援助英国,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

在罗斯福的授意下,租借法案先由财政部起草,后经陆军部长、海军部长、司法部长、国务卿和国会领袖讨论修改,最后定稿。1941年1月6日,罗斯福在提交国会的年度咨文中,重申了租借法案的原则。1月10日,租借法案被提交国会审议。2月8日,众议院以260票对165票,3月8日,参议院以60票对31票,分别通过租借法案。

这一法案的正式名称是:“增强美国防务法案”,3月11日经罗斯福签署正式生效。该法案规定:当总统认为对美国防务有利时,他可以在他所取得生产所需资金范围内,批准为任何国家的政府生产和采购任何防御物资;授权总统向他认为其防务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任何国家出售、转让、交换、租借或其他方法处理任何国防物资。3月27日,国会又通过70亿美元的租借拨款计划。根据这一法案,美国在战争中向盟国提供了大量战争物资,1941年3月其主要对象是英国,4月扩及中国,9月扩及苏联。自1941年3月至1945年战争结束时,共有38个国家接受了此案所提供的价值491亿美元的援助(其中英联邦国家占63%,苏联约占22%)。

租借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由非交战国向交战国迈出决定性的一步,为英美联盟的建立奠定了经济基础。丘吉尔对租借法案做了高度评价,称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三个转折点”。

在努力扩大对英援助的同时,美国还积极调整其军事战略,协调两国的军事合作。

1937年12月,美国海军作战计划处主任罗亚尔·E。英格索尔上校访问伦敦,与英国海军作战计划处主任菲利普斯进行秘密会谈。双方讨论了两国海军的造舰计划和在远东的军事合作问题,达成一旦与日本发生战争两国海军联合行动的非正式协议。英方还提出,一旦英国与德国交战,希望美国太平洋舰队保护英国在远东的利益。1938年和1939年上半年,英美海军多次进行秘密接触,进一步交换情报,协商联合作战问题。法国败降后,英美军事合作不断加强。

1940年8月,美国派戈姆利海军上将率代表团访英。代表团名义上是为了收集情报,实际上与英方就英国的生存能力、美国对英国援助的方式、美国一旦参战两国军事合作的可能性和行动区域的划分,以及两国的情报交换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根据这次会谈的情况,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R。斯塔克上将向罗斯福总统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即“猎犬计划”。斯塔克指出,美国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英国的生存,“如果英国对德决定性胜利,我们就能在全球各地取得胜利;如果英国战败,我们将面临严峻的形势,尽管我们不致于到处失败,但很可能到处都不能取胜”。因此,他主张在参战前美国应加速建立西半球的防务,加强美国海军和陆军力量,同时大力援助英国;一旦参战,美国应在大西洋采取攻势行动,而在太平洋则采取守势。

斯塔克的主张与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的观点不谋而合,也得到罗斯福的默许,成为美国与英国会谈的基本立场。接着,斯塔克电告在伦敦的戈姆利海军上将,邀请英国三军参谋长派代表到华盛顿参加参谋工作会议。12月15日,英国三军参谋人员讨论了英国应当采取的立场,并达成几点共识:欧洲战区是至关重要地区,首先应集中力量打败德国和意大利,然后对付日本,美国应派海军援助欧洲战场;英国要集中兵力在欧洲战场,英国在远东的利益主要由美国来保护。

1941年1月29日至3月27日,英美参谋人员在华盛顿举行秘密会谈。在长达2个月的会谈中,双方在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上分歧较大,争论最激烈。英方认为,远东对英国至关重要,但英国本身无力保卫其远东领土的安全,希望美国派一支增援部队到新加坡。对英国这种既自私又有违“欧洲第一”战略原则的要求,美国严词拒绝了。最后双方只好各自保留自己的意见。在欧洲和大西洋问题上,双方很快便取得一致意见。

会议最后通过了参谋工作会议的报告,简称“ABC-1号”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

(1)确立“先欧后亚”战略。“鉴于德国是轴心国中的首要成员国,因而大西洋和欧洲地区是决定性战场。美国军队的主要力量将放在该战场,其他战场上美军的作战行动应有利于该战场的行动……如果日本参战,在远东的军事战略将是防御性的。美国无意加强它在远东的现有军事力量,但是将以最适当的方式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处于进攻状态,以削弱日本的经济力量,并牵制日本用于马来西亚的力量以支援马来要塞的防御。美国准备增加它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区的部队,以使英联邦得以抽出必要的部队来增援远东。”

(2)规定了对付轴心国的“主要进攻政策”:以封锁手段对轴心国施加经济压力;持续不断地对德国进行空袭;早日消灭意大利;陆海空军联合对轴心国进行袭击,并展开小规模的进攻;支持中立国、盟国及轴心国占领区人民的反抗斗争等等。

(3)规定了英国地面部队对轴心国的进攻任务和美国当时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任务。此外,还规定了各自的作战区域、组织指挥,并决定互派军事代表团,以交换情报,不断制订行动计划。

“ABC-1号”计划于5月28日获得美国海军部长的同意,6月2日获得美国陆军部长的同意。罗斯福虽未正式批准,但实际上已经默许。“ABC-1号”计划的通过,标志着英美双方“先欧后亚”共同战略的初步确立,这一战略成为以后指导英美两国进行全球联合作战的基本战略。

总之,租借法案的通过和英美共同战略即“先欧后亚”战略的确立,标志着英美两国已联结成日益紧密的伙伴,也就是罗伯特·舍伍德所说的“非正式联盟”的形成。从此,美国实际上在进行一场“不宣而战”的战争了。

同类推荐
  • 大唐闲王

    大唐闲王

    一位现代青年,带着空间穿越到唐朝倒霉王爷李佑的身上……
  • 萌姬三国

    萌姬三国

    陈芝到了奇怪的三国女将时代。一身白袍冷面心热公孙簪,宽厚仁义耳朵却不大的刘蓓,嗜杀暴虐神经跳脱的曹阿嫚。狼烟烽火铁马金戈,这是她们逐鹿天下的时代,鲜活的生命在古老的土地上跳动,而陈芝要做的事将她们一一捧上神坛。初平年,军师陈芝以谋算为乐。
  •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以史明智,文明的产生有时需要冲撞和摩擦。本书将为你揭示停滞的帝国。
  • 击破兵阵的锋刃

    击破兵阵的锋刃

    兵荒马乱的春秋时期,人们的思想却是汹涌澎湃的,在权力与利益的斗争中,谁能一统天下?
  • 日暮歌

    日暮歌

    没落公子许夕照在走投无路之下混入皇宫假扮太监,历经一系列机缘巧合,竟成了崇祯皇帝的贴身侍从。从心思摇摆不定几次想要逃离皇宫,到决定对崇祯不离不弃誓死相随,许夕照始终立于崇祯身侧几步之遥,见证着这个内忧外患,战乱不绝的时代,见证着十几年间起起落落,风风雨雨的明末历史,陪伴着这位有喜有悲、有笑有怒,或与历史评价不尽相同,却无比真实的崇祯皇帝,走完了大明王朝最后的一段岁月。
热门推荐
  • 倾尽天下:王妃莫跑

    倾尽天下:王妃莫跑

    她,是这个大陆让人讨厌至极的废材,丑女。被整个地方的人嘲笑着;他,是大陆上没有人知道身份,却是十分让人尊重的人。她却再一次意外中,被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妹妹用鞭子抽打致死,现代的她顺其自然的穿越到了废材的她!看现代的她在整个大陆上如何逆天!登上最巅之峰。而他,一直默默无闻的关注着她,帮她把道路上的阻挠一一清除掉。她,与他,都站在了最巅之峰。
  • 神御诸天

    神御诸天

    什么是武神?任何功法我一学就会,任何敌人,我一手镇压!且看少年如何踏天崛起,一路高歌狂飙,嬉笑怒骂、踏诸天万界,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神御诸天!
  • 暮然煞帝

    暮然煞帝

    一代传奇战神经历百年大战后重生到全新时代,可是为什么要穿越成黄花大闺女?幻师?药剂师?锻造师?驯兽师?不好意思我几万年前就是了……历经千辛万苦,终成一代战神,仇家上门……女主【误】:扮猪吃老虎靠天靠地靠自己男主:主要她喜欢什么都可以做请各位放心食用
  • 劫光

    劫光

    宇宙亦会衰老,届时便是灭世;宇宙生生灭灭,何处是轮回尽头。肉身极境轮回种,元气始境现世花,主宰圣境未来果;五行洞天演世界;...一切都从一个名为东临的小镇开始,天资超凡的兄妹二人如何才能纵横低等世界,并且在天骄林立的仙界立足,甚至前往更广阔的宇宙冒险...
  • 乘风逝星空

    乘风逝星空

    上下四方为宇,往古来今曰宙,浩瀚星河,种族难以计数,人类不过是其中沧海一栗。“你们知道宇宙各族是怎么划分的吗?”“自然凭借实力划分疆域,就像我们人族的宇宙战士,听说厉害者甚至可以谈笑颠日夜,乘风逝星空。”“我的意思是,各个种族如何区分,比如,什么样的种族叫做人族?”“碳水化合物就是人类!”“白痴,万物之灵才是人类,你没见好多种族幻化成人吗?”“你们都错,人者,性无,不分善恶,育善则善,教恶为恶,是以才称之为创造奇迹之种族。”PS:主角穿越的戏码想必诸位都厌烦了吧,作者带着满满诚意,从未来穿回来,给你讲解宇宙万族错综复杂的实力和关系,还不赶紧滚进来投票,收藏。啪,不要打脸,啪,好吧,票留下。
  • 送别

    送别

    《送别》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其作品主要包括诗词,如《春风》、《醉夜》、《无题》等;谱曲如《送别》、《祖国歌》;文赋如《悲智颂》、《李卓吾像赞》等,表现了这位大师出尘脱俗的艺术魅力。“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先生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 以武为尊:废材女王爷的逆袭

    以武为尊:废材女王爷的逆袭

    我,就是悲催到跌倒都能穿越的最强超能力特工兼智商2000的天才兼情商为-20000的爱情白痴兼狂吃不胖的十足大吃货。前世异性缘为0,今世异性缘爆满。先是其他王爷先后上门提亲,再是皇上几次请进宫,然后附身的神霸气强吻......
  • 龙珠超克时空

    龙珠超克时空

    世界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同时存在着许许多多个。每个世界都有自己不同的发展路径。但是相同的起因带来了相近的结果,只不过由于小小的意外足以让一个世界与另一世界产生区别——即为平行世界!在一个平行世界里Z战士们可能拯救了地球,而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地球可能已经被毁灭……偶然的一天,Z战士们得知他们所处的世界是“第十三世界”!而强大的敌人正在向他们的世界靠近!这次Z战士们即将面对的是来自异世界的敌人……
  • 火爆狼夫

    火爆狼夫

    让一只狼拐穿了!可恶的是,他居然说,穿错了回不去了,我忍着穿去了妖界,四处妖精当道,我也忍可是,他居然叫我人妖!是可忍孰不可忍!
  • 第十八层天堂

    第十八层天堂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它的名字叫做“永恒星”。永恒星上面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宝塔,人们称它为“圣灵塔”。传说圣灵塔的第十八层就是天堂的入口。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