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7200000028

第28章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德]鲁道夫·希法亭著:《金融资本——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美]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著:《比较金融系统》,中国人民大学版社2002年版。

3.[美]查理斯·P·金德尔伯格著:《经济过热、经济恐慌及经济崩溃——金融危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巴忠倓主编:《中国的经济安全与发展》,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5.白钦先等著:《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6.北京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主编:《风险、不确定性与秩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7.北京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主编:《金融系统演变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8.贝多广著:《宏观金融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9.曹荣湘主编:《风险与金融安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0.陈彪如、冯文伟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开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陈金明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兼论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陈儒著:《对冲基金与国际金融市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13.陈松林著:《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14.陈学彬等著:《当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陈野华主编:《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的金融创新》,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陈云贤、张孟友著:《美国金融体系考察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17.陈忠阳著:《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金融开放与发展中的安全预警问题研究参考文献18.董小君著:《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19.董裕平著:《金融:契约、结构与发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20.范恒森著:《金融制度学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21.菲利普·莫利纽克斯、尼达尔·沙姆洛克著:《金融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龚明华著:《发展中经济金融制度与银行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顾海兵著:《经济系统分析》,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24.韩延春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实证与政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何德旭著:《中国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江其务主编:《中国金融:加入WTO后的挑战与对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江其务主编:《中国金融:世纪之交的探索》,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8.江其务主编:《中国金融:制度创新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9.江时学著:《金融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0.姜建清著:《金融高科技的发展及深层次影响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31.姜彦福主编:《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观察报告(1999~2000)》,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2.蒋建华编著:《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稽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焦瑾璞著:《WTO与中国金融业未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34.焦瑾璞著:《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35.景学成主编:《亚洲金融危机风云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36.雷家骕主编:《国家经济安全理论与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7.雷家骕主编:《中国金融安全——制度和操作层面的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8.李富有著:《中外金融业并购重组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39.李健主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宏观视角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李健著:《金融创新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41.李健等著:《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2.李文华著:《商业银行制度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43.李扬、王国刚主编:《资本市场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44.李扬、王松奇、何旭德主编:《中国金融理论前沿 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5.李扬、王松奇、何旭德主编:《中国金融理论前沿 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6.李扬、王松奇主编:《中国金融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7.李扬主编:《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8.梁媛著:《银行信誉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9.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0.林志远著:《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银行改革和资本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1.刘朝明、张衔著:《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52.刘积余著:《美国银行业大变革透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53.刘莉亚著:《新兴市场国家(地区)金融危机理论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4.刘锡良等著:《中国经济转轨时期金融安全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55.卢鸿著:《现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56.陆泽峰著:《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7.骆玉鼎著:《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8.梅新育著:《国际游资与国际金融体系》,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9.聂庆平著:《中国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60.潘金生、安贺新、李志强主编:《中国信用制度建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1.潘英丽著:《全球视角的金融变革》,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2.钱小安著:《金融创新因果》,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

63.秦国楼著:《现代金融中介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64.尚明主编:《新中国金融50年》,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65.世界银行报告小组著:《金融与增长:动荡条件下的政策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6.苏学文著:《金融创新与金融产业升级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7.孙杰著:《货币与金融——金融制度的国际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8.孙宽平主编:《转轨、规制与制度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9.孙伍琴著:《不同金融结构下的金融功能比较》,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

70.孙智英著:《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71.谈世中主编:《中国金融开放的战略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2.汤敏、******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集)》,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73.汤敏、******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二集)》,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74.汤敏、******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三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75.唐旭等著:《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二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76.唐旭等著:《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

77.汪澄清著:《金融创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8.王爱俭主编:《信用理论与信用风险防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79.王广谦主编:《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与金融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

80.王广谦著:《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1.王华庆主编:《网上银行风险监管原理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82.王廷科著:《现代金融制度与中国金融转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83.王维安著:《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4.王稳著:《经济效率因素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5.王颖捷著:《金融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86.王永县主编:《国外的经济安全研究与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7.王元龙著:《中国金融安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88.韦伟等著:《金融危机论——经济学角度的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9.吴晶妹著:《现代信用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90.吴竞择著:《金融外部性与金融制度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91.吴韦华著:《银行并购与中国银行业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92.徐滇庆、于宗先、王金利著:《泡沫经济与金融危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3.徐进前著:《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94.徐明棋著:《市场深化中的金融重构》,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5.许传华著:《21世纪区域金融安全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96.薛峰著:《银行信用风险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97.阎庆民著:《中国银行业风险评估及预警系统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98.阎彦明著:《金融业多元化与范围经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99.杨德勇著:《金融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100.杨帆著:《人民币汇率研究——兼论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涉外经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1.杨琳著:《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102.杨松著:《国际法与国际货币新秩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3.叶永刚、顾京圃等著:《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研究、设计与实施》,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104.尹灼著:《信用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05.于亦、马秋君、顾声乐著:《中国金融改革与创新》,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106.余波著:《金融产品创新的经济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107.臧景范著:《金融安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108.张灿著:《金融泡沫理论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9.张杰著:《经济变迁中的金融中介与国有银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0.张杰著:《制度、渐进转轨与中国金融改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111.张杰著:《中国国有金融体制变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2.张宇燕著:《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3.赵英等:《超越危机——国家经济安全的监测预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4.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金融热点问题(二)——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的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5.中国人民银行研究所:《中国金融热点问题研究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6.周立著:《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7.朱淑珍著:《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发展中的两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二、期刊论文类

1.陈全功、王红斌:《货币危机早期预警系统及运行效果:一个文献综述》,载于《贵族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董小君:《美国金融预警制度及启示》,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4期。

3.段小茜、陈媛:《英国、波兰维护金融稳定的经验做法和启示》,载于《中国金融》,2004年第17期。

4.付克华:《早期预警体系的理论回顾及其评价》,载于《世界经济》,2003年第3期。

5.高震华:《金融动荡背后的增长战略反思》,载于《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3期。

6.顾海兵:《宏观金融预警系统:警源与警兆分析》,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7.顾海兵:《经济预警新论》,载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年第1期。

8.郝春和:《建立我国经济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研讨会简介》,载于《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2期。

9.何建雄:《建立金融安全预警系统:指标框架与运作机制》,载于《金融研究》,2001年第1期。

10.姜洪、焦津强:《国家金融安全指标体系研究》,载于《世界经济》,1999年第7期。

11.李朝鲜:《试论金融监测预警系统的性质及其构造》,载于《统计研究》,1999年第S1期。

12.李少军:《论经济安全》,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11期。

13.林柏强:《外债风险预警模型及中国金融安全状况评估》,载于《经济研究》,2002年第7期。

14.刘泽华:《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制度研究》,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6期。

15.刘志强:《国外预警金融危机的方法评介》,载于《世界经济》,2000年第7期。

16.宿景祥:《定位防范重心——对建立金融安全预警系统的几点认识》,载于《国际贸易》,2000年第3期。

17.唐旭、张伟:《论建立中国金融危机预警系统》,载于《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6期。

18.谢晓霞:《2010年我国经济安全状况预测》,载于《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2期。

19.邢毓静:《呈现稳步增势——对中国资本外逃测算的比较与评论》,载于《国际贸易》,2000年第12期。

20.邢毓静:《关键在治本——俄罗斯的资本外逃规模测算及影响因素》,载于《国际贸易》,2000年第8期。

21.邢毓静:《掌控大规模流入资本——智利资本流入管制政策的反思》,载于《国际贸易》,2000年第10期。

22.徐文芹、赵艳萍、欧阳玉秀:《新形势下我国金融安全预警及安全策略》,载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第9期。

23.姚芳玲:《新时期金融风险及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研究》,载于《唐都学刊》,2002年第4期。

24.张龙平:《国家经济安全论纲》,载于《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

25.张燕玲:《金融业反洗钱问题研究》,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11期。

26.郑祥:《全国“金融风险防范”学术研讨会综述》,载于《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6期。

27.周荣国:《我国经济安全面临的风险及其对策》,载于《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10期。

28.宗良、姜华:《驾驭风险之道——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新方法》,载于《国际贸易》,2000年第3期。

三、学位论文类

1.安辉:《现代金融危机生成的机理与国际传导机制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2.刘泽华:《商业银行反洗钱制度导论——中国的探索》,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吴静鸣:《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早期预警模型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4.肖文韬:《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经济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5.徐芳:《商业银行危机预警体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四、英文类

1.Berg, Andrew and Catherine Pattillo,1999a,“Are Currency Crises Predictable A Test”,IMF Staff Papers;46(2),June 1999,pp。107-38.

2.Berg, Andrew and Catherine Pattillo,1999b,“Predicting Currency Crises:The Indicators Approach and an Alternativ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18(4),August 1999,pp。561-86.

3.Berg, Andrew, Eduardo Borensztein, and Catherine Pattillo,2001,“Assessing Early Warning Systems:How Have They Worked in Practice ”,IMF mimeo, October 2001.

4.Bussiere, Matthieu, Book Review,“Assessing Financial Vulnerability:An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Emerging Markets”,by M。Goldstein, G。Kaminsky, C。Reinhar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pril 2001,Volume 6,Issue 2,p。185.

5.Bussiere, Matthieu and Christian Mulder,1999,“External Vulnerability in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How High Liquidity Can Offset Weak Fundamentals and the Effects of Contagion”,IMF Working Paper, WP/99/88.

6.Bussiere, Matthieu and Christian Mulder,2001,“Which short term debt over reserve ratio works best ”,Chapter 6 in Capital Flows Without Crisis Reconciling Capital Mobility and Economic Stability, Dipak Dasgupta, Marc Uzan, Dominic Wilson eds。,Routlege, July 2001,206 pages。

7.Calvo, Guillermo A。,and Enrique Mendoza,(2000),“Rational Contagion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Securities Marke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1),pp。79-113.

8.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CSFB),2001,Emerging Market Risk Indicator(EMRI):Re estimated Version September 2000,by Amlan Roy and Maria M。Tudela, February 2001.

9.Demirguc Kunt, Asli, and Enrica Detragiache,1998,“The Determinants of Banking Crises in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IMF Staff Papers, Volume 45,Number 1,March 1998.

10.Demirguc Kunt, Asli, and Enrica Detragiache,1999,“Monitoring Banking Sector Fragility:A Multivariate Logit Approach”,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4(2),May 2000,pp。287-307.

11.Deutsche Bank,2000,Deutsche Bank Alarm Clock(DBAC):Forecasting Exchange Rate and Interest Rate Events in Emerging Markets, by Peter Garber, Robin L。Lumsdaine, and Marco van der Leij, October 2000.

12.Edison, Hali J。,2000,“Do Indicators of Financial Crisis Work An Evaluation of an Early Warning System,”International Finance Working Paper No。675,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13.Eichengreen, Barry, Andrew Rose and Charles Wyplosz,1995,“Exchange Market Mayhem:The Antecedents and Aftermaths of Speculative Attacks”,Economic Policy,21,pp。249-312.

14.Eichengreen, Rose, and Wyplosz(1996):“Contagious Currency Crisis”,Center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Discussion Paper No。1453.

15.Esquivel, Gerardo and Felipe Larrain(1998):“Explaining Currency Crisis”,Development Discussion Paper, No。666 Massachusetts, Harvard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16.Feldstein, Martin,1999,“Self Protection for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NBER Working Paper, WP 6907,January 1999.

17.Flood, Robert P.,Nancy P。Marion.(1998),“Perspectives on the Recent Currency Crises Literature”。NBER Working Paper No.6380.

18.Forbes, Kristin and Roberto Rigobon,1999,“No Contagion, only Interdependence”,NBER Working Paper No。7267.

19.Frankel, Jeffrey and Andrew Rose,1996,“Currency Crashes in emerging Markets:an Empirical Treatmen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41,pp.351-66.

20.Fratzscher, Marcel,1998,“Why Are Currency Crises Contagious A Comparison of the Latin American Crisis of 1994~1995 and the Asian Crisis of 1997~1998”,Weltwirts chaft liches Archiv/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134(4),1998,pp。664-91.

21.Fratzscher, Marcel,1999,“What Causes Currency Crises:Sunspots, Contagion or Fundamentals ”,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99/39.

22.Fratzscher, Marcel,2002,“On Currency Crises and Contagion”,European Central Bank Working Paper No。139,April 2002.

23.Gerlach, Stefan, and Frank Smets(1995):“Contagious Speculative Attacks”,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11(March),pp。45-63.

24.Glick, Reuven, and Andrew Rose,1999,“Contagion and Trade:Why are Currency Crises Regiona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No.18(4),pp.603-18.

25.Goldman Sachs,1998,GS Watch:A New Framework for Predicting Financial Crises in Emerging Markets, by Alberto Ades, Rumi Masih, and Daniel Tenengauzer, December 1998.

26.Goldstein, Morris, Graziela L.Kaminsky and Carmen M。Reinhart, Assessing Financial Vulnerability, An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Emerging Markets, June 2000,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7.Gongpil Choi(2002),“An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Contagious Currency Crisis”,Korea Institute of Finance Working Paper.

28.J.P.Morgan,1998,Event Risk Indicator Handbook, by Avinash D.Persaud, May 1998.

29.JP Morgan(1998):“Event Risk Indicator Handbook”,JP Morgan, London, http://www。jpmorgan。com.

30.Kamin, Steven and Oliver Babson,1999,“The Contribution of Domestic and External Factors to Latin American Devaluation Crises:An Early Warning Systems Approach”,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International Finance Discussion Papers Number 645,September 1999.

31.Kamin, Steven and Sergio Schmukler,1999,“What Triggers Market Jitters:A Chronicle of the Asian Crisis”,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International Finance Discussion Papers Number 634,April 1999.

32.Kamin, Steven,1999,“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How Much Is Ne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18(4),August 1999,pp。501-514.

33.Kamin, Steven, John Schindler, and Shawna Samuel,2001,“The Contribution of Domestic and External Factors to Emerging Market Devaluation Crises:An Early Warning Systems Approach”,International Finance Working Paper No.711,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34.Kaminsky Graciela L。,Saul Lizondo and Carmen M。Reinhart,1998,“Leading Indicators of Currency Crises,”IMF Staff Papers,45,No.1,pp。1-48.

35.Kaminsky, Graciela L。and Carmen M。Reinhart,“The Twin Crises:The Causes of Banking and Balance of Payments Problem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9(3),June 1999,pp。473-500.

36.Kaminsky, Graciela L。and Carmen M。Reinhart,1998,“Financial Crises in Asia and Latin America:Then and Now”,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88(2),May 1998,pp。444-48.

37.Kaminsky, Graciela L。and Carmen M。Reinhart,2000,“On Crises, Contagion, and Confus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1(1),June 2000,pp。145-68.

38.Krugman, Paul,1979,“A Model of Balance of Payments crises”,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Vol。11(August),pp。311-25.

39.Maddala, G.S.,Limited dependent and Qualitative Variables in Econometrics, Econometric Society Monograph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0.Masson, Paul(1998):“Contagion:Monsoonal Effects, Spillovers, and Jumps Between Multiple Equilibria”,IMF Working Paper, No.98/89.

41.Matthieu Bussiere, Marcel Fratzscher(2002),“Towards a New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Financial Crises”,European Central Bank Working Paper No。145.

42.Mckinnon, R.I.and H。Pill(1994):“Credible Liberaliz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Capital F1ows:The Overborrowing Syndrome”,Stanford University.

43.Michael Heun, Torsten Schlink(2004),“Early Warning Systems of Financial Crises Implementation of a Currency Crisis Model for Uganda”,HfB Business School of Finance&Management working paper No。59.

44.Milesi Ferretti, Gian Maria and Assaf Razin,1996,“Persistent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A Warning Sig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1,pp。161-181(1996).

45.Morgan Stanley Dean Witter,2001,An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Currency Crises, by Karin Kimbrough and Stephen Li Jen, July 2001.

46.Sachs, Jeffrey, Aaron Tornell and Andres Velasco,1996,“Financial Crises in Emerging Markets:The Lessons from 1995”,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0(1),1996:147-98.

47.Sachs, Jeffrey, Aaron Tornell and Andres Velasco,1996,“The Mexican Peso Crisis:Sudden Death Or Death Foretol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1(1996),pp。265-283.

48.Schnatz, Bernd,1998,“Macro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currency turbulences in emerging markets”,Discussion paper 3/98,Economic Research Group of the Deutsche Bundesbank, September 1998.

49.Schnatz, Bernd,1999,“The Sudden Freeze of the Asian Miracle:The Role of Macroeconomic Fundamentals”,Asia Pacific Journal of Finance, Volume 2,Issue 1,May 1999.

50.Tornell, Aaron,1999,“Common Fundamentals in the Tequila and Asian Crises”,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7139,May 1999.

51.Van Rijckeghem, Caroline, and Beatrice Weder.(1999).Sources of Contagion:Finance or Trad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king Paper No。146.

52.Weber, Axel A。,1997,“Sources of Currency Crises:An Empirical Analysis”,Universitaet Bonn Discussion Paper No。B-418.

53.Zanello, Alessandro and Dominique Desruelle,1997,“A Primer on the IMFs Information Notice System”,IMF Working Paper, WP 97/71.

54.Zhang, Zhiwei(2001):“Speculative Attacks in the Asian Crisis”,IMF Working Paper, WP/O1/189.

同类推荐
  • 价值发展论

    价值发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在于“发展”,本书面对当今社会生产力的日新月异,提出了价值发展论的基本构架与理论基础,这是因为现代社会中一个商品年初的价值量与年末的价值量已有了很大的差别,而在马克思那个时代这些差别是极小的。作为一本张扬作者研究观点的专著,作者在书中提出了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使今天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学者必须重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动态变化。
  • 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

    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

    本书汇集各地强农惠农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种植、养殖、饲料、粮食等各类涉农产业的减免税政策进行阐释,并就一些常见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给出相应的解答,力争让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朋友及时了解其应该享受的优惠,尽快富起来。
  • 市场营销实务

    市场营销实务

    本书内容包括:认识市场营销、市场调查、市场选择、营销策划、营销实施等。
  • 重庆市“一圈两翼”产业布局研究

    重庆市“一圈两翼”产业布局研究

    "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是重庆市委、重庆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国内外宏观经济背景下,结合重庆当前实际,高屋建瓴、审时度势提出的新时期发展纲略,是在充分总结、吸取直辖以来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对原区域发展指导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完成胡锦涛总书记“314”重托、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平台。
  • 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保持20多年快速发燕尾服、国家实力大幅度提升后提出新的旨在保证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资源和环境处于中心地位。煤炭资源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也是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和基础保障。国有煤炭企业是我国煤炭工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国有煤炭企业特殊性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在于,它是全社会物质资源流钢产量最大的行业之一,也是固体废物排放最多的行业之一。
热门推荐
  • 死神秘密

    死神秘密

    为了寻找万年前失踪的冥王,死神降临人间……买卖灵魂,掌管生死!不想一招坠入爱河,一发不可收拾……阴阳相隔?冥界条款?哼!我是死神!谁敢说不,杀了再说。
  • 桃花三生

    桃花三生

    陈旻桃上辈子好吃好喝好八卦,最忌动,家务都请钟点工,不喝酒不抽烟不赌博不泡吧,工作正正派派,清清爽爽,喜欢烤饼干网购开车打麻将,结了婚离了婚,重新换套车房,又是一个好白富美,照样有人排队追,活的毫无压力潇潇洒洒。男:佛前三生灯缘,转世我削骨凡胎,恶事做尽,只为一心执念,一眼不平意,孽起缘灭,果报生生不爽,你仙骨佛心,可能渡我?女:渡不了,地府排队请早。
  • 错过:终将重逢

    错过:终将重逢

    他郑然是高高在上,亿人簇拥的明星她紫嫣是月入几千的小职员19岁那年的相遇22岁那年的分离直到再次相遇,他对她是相认还是假装从未见过她是再一次沦陷还是不爱了徐志焱的温柔守候,郑然的不羁霸道她会选择谁?
  • 神秘空间

    神秘空间

    2025年一款名为《神秘》的游戏横空出世,这是一场横跨地球所有物种的进化之旅,无垠的幻想,暗藏的危机,都终将降临现实,神秘空间,未知旅途,你,做好准备了吗……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四书又称“四子书”、“四子”,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部儒家著作的总称。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为了方便阅读,本书采用了“原文”和“译文”对照的形式,为您架起一座顺畅阅读的桥梁。
  • tfboys之童年的约定

    tfboys之童年的约定

    幼时小男孩遇见小女孩,两人成为非常好的朋友,可有一天,小男孩不得不离开小女孩,小男孩便给了小女孩一条项链,承诺以后一定会去找小女孩。两人都长大了,男孩找过女孩,也去了幼时见面的地方,可始终找不到她。突然,女孩出现了,究竟男孩能不能认出她呢.......
  • 星峰门

    星峰门

    世上修炼,莫不与体质相关。人有七魂六魄,魂魄相连,且息息相关,造物主造人时已把七魂六魄完美的糅合到一起,直到最后,造物主也不能分离出一魂一魄。然后,世上总有那么些巧合,造就了万金修炼之体五魂五魄,阴阳调和。
  • 一窝狐狸精

    一窝狐狸精

    水蜡烛 著爱情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上演和谢幕。个人推荐!!!!
  • 半面具

    半面具

    我们曾经是恋人,可为何在我愿意放弃生命去换回你的生时,我看到你出现在那个不应在的地方。分手的那一刻,我才知道她手腕上那个陪伴她多年的手链,那个不知来历的手链会断掉。对不起,是我们之间说过最多的···我从未想过那场已知意外后,我会选择日复一日的照顾我心灵最后方一处归属地。从此我们的两个世界不再重叠,我只希望,安于过着那份宁静的生活会持续下去。可这样的简单的条件还是没有换来应有的生活轨迹,它是还是偏离了直线行驶,一切的付之东流,它们的一切,只有伴随着那个披上雪白婚纱的女人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