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而伏尔泰则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于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伏尔泰本名叫弗鲁索瓦?玛利?阿钱埃,1684年生于巴黎的一个富有的公证人家庭。他的父亲希望他当一名律师或法官,而他却立志成为一名诗人。1718年他的第一部悲剧《俄狄浦斯》在巴黎上演,获得成功,他一举成名。然而他对法国贵族的嘲讽使他被关进巴士底狱,出狱后更被宣布驱逐出境。他开始了流亡生涯,先在伦敦,后来又去了柏林,最后在法国与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定居下来。伏尔泰虽然被流放,但他仍然继续批评法国的封建制度,宣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1743年发表的《哲学书简》中,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应当是平等的,在法律面前应当人人平等。他主张在法国建立一个在“哲学家”引导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开明君主制,国内有言论出版自由等。他反对天主教会,激烈谴责教会的贪婪和愚民的说教,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伏尔泰虽然远离巴黎却仍然关心法国社会现实,他晚年写了许多文章和小册子,抨击教会和专制统治,它们以化名和匿名的方式在欧洲各地流传,推动了进步的思想运动。伏尔泰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为当时无辜受害的人士奔走。伏尔泰不仅是位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位杰出的文学家。在流亡期间,伏尔泰写下了悲剧《恺撒之死》、《穆罕默德》,讽刺长诗《奥尔良的少女》,哲理小说《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天真汉》,历史著作《路易十四》等,他还把中国的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成《中国孤儿》。他最有成就的文学作品是哲理小说,而《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则是其中的代表作。它的主题是批判盲目乐观主义哲学。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伏尔泰在路易十五死后重返阔别28年的巴黎,人民群众夹道欢迎这位勇敢的斗士。5月30日,伏尔泰病逝。临终前,神甫要他承认基督的神圣,他愤然拒绝。反动教会不准把他葬在巴黎,但在大革命时期,伏尔泰的骨灰仍被运回巴黎,在法国伟人公墓隆重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