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3400000022

第22章 继父死了

我和主人坐着一条小船,沿着市场上被大水淹没了二层楼的街道,在石头铺子中间划行。我划桨,主人坐在船尾,不熟练地掌握方向。船的后桨入水太深,船身笨拙地拐来拐去,沿着平稳、浑浊而沉寂的流水,从一条街划向另一条街。

“嗨,这一回水可真大,活见鬼!把工程都耽误了。”主人抱怨说,嘴里还抽着雪茄烟,冒出一股烧焦的呢料子的气味。

他把一些地点指给我看,说等水退了以后,这些地方都要开工修理店铺。他的脸刮得发青,留着剪短的小胡子,嘴里叼着雪茄烟,看样子可不像是个工程承包商。他心神不定地努着嘴唇,不停地朝四周张望。

他显得年轻了,小胡子往上翘,脸上不知为何露出了笑容,看样子正在想什么开心的事儿。而我却感受到一种压抑的愁情,那是无言的惊讶:这个死气沉沉的城市,一排排笔直的楼房连带关得紧紧的窗户,看不出是那么古怪——完全泡在水里的城市似乎正从我们的船边向远处漂流。

天空是灰蒙蒙的,太阳迷失在云层当中,偶尔才穿透密云,从云缝中露出它冬天的面孔,像一个大大的银色斑点。

水也是灰色的,很凉,看不出在流动,它似乎静止了,仿佛和空荡荡的房子、和那一排排漆成肮脏的黄颜色的店铺一起沉入了梦乡。当太阳穿过云层露出苍白的脸,周围的景物也都变得明亮起来,天空像灰布似的倒映在水里。于是我们的小船就穿行在两重天之间,飘浮在空中了。

小船的四周漂着一些破木桶、箱子、篮筐、木片和干草,有时候还漂过去一条杆子或一根圆木,就像一条条死蛇似的。四周静寂、空旷,像在梦中一样难以置信。水面上回荡着复活节连续不断的钟声,听得见市区里的喧嚣,可是这里——却像被人遗忘的墓地。

我们的小船在两行发黑的树中间打转,我们要沿着大街划向老教堂。雪茄烟总给主人找麻烦,冒出的呛人的烟罩住了他的眼睛,小船的船头或者船身便不时撞在树干上,主人急躁地惊叫道:

“这条倒霉的船!”

我对市场早已了如指掌,熟悉这一排排房顶奇特可笑的店铺。

“真是瞎胡闹,”主人指着那一排店铺说,“要是让我来修建的话……”

但是不知为什么我心里冒出一种想法,假如让他在这个地势低洼,年年被两条河的河水淹没的地方建造城市,他同样会造得枯燥乏味。

他把雪茄抛到船外的水中,厌恶地啐了一口唾沫,然后说:

“烦闷啊,彼什科夫!烦闷!碰不到有文化的人,找不到什么人可以谈一谈。想吹嘘一番吧,可有谁听你的呢?没有人。都是那些木匠、泥瓦匠、乡巴佬、滑头和骗子……”

他朝右边看,望着一座白色的清真寺,那伊斯兰教堂建在山冈上,高出水面,显得很美。他仿佛想起了已经忘却的什么事情,接着又说:

“我开始喝啤酒,抽雪茄,照德国人的样子生活。德国人呀,老弟,是很能干的民族,这些精明的畜生!啤酒喝起来真是痛快,可是雪茄烟还抽不惯!抽多了,老婆就抱怨:‘你身上是什么味儿呀?像个马具匠似的!’是啊,老弟,我们活着活着就慢慢学滑了……”

他又讲起了他初次恋爱的故事,就像述说梦中的情景一样,他在一个建筑师的家里当学徒,爱上了那个建筑师家里的使女。

我多次听过这一类故事,都已经听腻了,虽说这些故事有个让人愉快的特点——差不多所有的人讲到自己第一次“恋爱”时都从不吹嘘,也不使用肮脏的字眼儿,往往讲得既亲切又伤感,我甚至根据这一点认为,这可能是讲故事的人一生当中讲得最好的故事。有许多人似乎只有这么一点长处。

主人笑着摇摇头,神秘地叮嘱我:

“这些你可别告诉我老婆,千万别说!瞧,这算什么了不起的事呢?可就是不能说!竟有这样的事……”

他好像不是跟我说话,而是自己跟自己说话。

“首要的是可千万别早早结婚!”他开导我说,“结婚,老弟,这可是一生最重大的事!独身生活可以由着你的意愿,想住哪里就住在那里,想怎么过就怎么过,这是你的自由!但老婆呢,老弟,这可跟天气一样,不能由着人的性子改变……不行啊!这可不像靴子,老弟,脱下来想扔就扔……”

他的脸色变黯淡了,皱着眉头看灰蒙蒙的水。我们到了库纳维诺区,在那里的一条街道上主人下了船,我继续划着船经过市场,回到河岔口,把小船拴住。坐在船上,看两条河水汇合流淌,看城市、看轮船、看天空。天空像一只巨大飞鸟的翅膀,布满了云彩化成的白色羽毛。白云之间是深不可测的蓝天,金色的太阳露出脸来,仅仅一瞥,就改变了大地上的所有景物。四周的一切都活跃起来,生气勃勃,充满希望。

我觉得,在这里,在这生机盎然的河上,一切我都熟悉,一切都跟我亲近,一切我都能理解。而在我身后泡在大水里的城市,却像一场噩梦,像主人的胡思乱想,像他本人一样难以理解。

把一切风光看了个够,回家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是个能够从事任何工作的成年人了。回家的路上,我又从内城的山上回望伏尔加河,从远处、从山上眺望,大地显得广阔无垠,仿佛你想要什么,她都能给予你似的。

我读波缅洛夫斯基的《神学校随笔》,感到十分惊讶:书中写的内容和圣像作坊的生活竟出奇的相似,我是那样熟悉由烦闷引发出来的绝望,而这种绝望又往往转化为残忍的恶作剧。

读俄罗斯作品心情舒畅,这些书总能够让你体验到某种熟悉而又感伤的情调,仿佛在书页之间隐藏着大斋节的钟声,只要你刚刚把书翻开,这钟声就会轻轻地“嗡嗡”作响。

每到傍晚,楼房门口的台阶上就聚集了一群人:有楼下那家的两兄弟,他们的姐妹,还有另外几个少年,其中有翘鼻子的中学生维亚切斯拉夫·谢马什科,普季岑娜小姐有时候也来,她是一位大官的女儿。他们谈论书籍,谈论诗歌,这些话题我觉得亲切,也听得明白,我发觉我读过的书比他们都多。不过,他们彼此之间说得更多的是学校里的事,常常抱怨教师。听着他们的谈话,我觉得自己比这些伙伴更自由,他们的忍耐力让我惊奇。不过话说回来,我毕竟羡慕他们,因为他们能够在学校里读书!

我的伙伴们年龄都比我大,可是我自己觉得我比他们更像大人,更成熟,也更有经验。这使我多少有些忐忑不安,因为我想在感情上与他们更接近些。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是谈论那些小姐,整天爱来爱去的。他们还一门心思想要写诗,在这一方面,他们不断地求我帮忙,我倒也乐意练习着写诗,不知什么缘故,我写出来的诗总带有几分幽默感。普季岑娜小姐比别的姑娘接到的这类献诗都多,我总喜欢用蔬菜来比喻她,例如葱头。

我不愿意在任何方面比他们差,因此也爱上了普季岑娜小姐。怎么样向她表白我的爱情,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那结局很糟糕。城里的生活一般来说都没有什么意思。年老的女主人仍像从前一样对我不好,年轻的主妇用怀疑的目光看待我,维克托长满雀斑的脸更红了,无论对什么人都嗤之以鼻,不知为什么他总有满肚子的牢骚。

主人绘图的工作很多,他们兄弟两个忙不过来,就请了我的继父来当助手。

有一天我从市场上回来得早,大约5点钟光景,走进餐厅时,我看见了我已经忘记了的那个人。他正坐在桌边,跟主人一道喝茶。他朝我伸出手来:

“你好……”

我出乎意外地愣在了那里。过去的情景像火一样,“呼”地一下燃烧起来,烧灼着我的心。

继父看着我,瘦得可怕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的黑眼睛显得更大了,浑身上下衣服破旧,样子十分拘谨。我把手放在他手指纤细发烫的巴掌里面。

“瞧,我们又见面了。”他咳嗽着说。

我走开了,浑身发软,像挨了打似的。

我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小心谨慎、说不清楚的关系,他叫我时,称呼我的名字和父名,跟我说话时好像跟平辈的人说话一样。

他已经患了肺痨病,活不长了,他自己也清楚这点……

他的饭量大得惊人,每天都让我给他买香肠、火腿、沙丁鱼,而且吃完饭就抽烟,只有在吃东西的时候,他嘴上才不叼着烟卷。

几位主人对待继父的态度既关心又让他难堪,他们常常固执己见地劝说他服用这种药或者那种药,可是背后却嘲笑他。

继父在这些人中间艰难地喘息着,就像一条鱼偶然掉进了鸡窝——这比喻很荒谬,如同整个生活原来就是荒诞不经的一样。

继父和“好事情”一样,也是个落落寡合,不讨人喜欢的人。他对这一家的人都平等看待,从来不先开口说话,回答别人的提问也特别客气、简短。他教导主人的时候,让我格外喜欢:他站在桌子旁边,弯着腰,用干枯的手指甲敲着一张厚纸,平心静气地提示说:

“这里必须用角铁把人字梁联结加固,这样才能减轻对墙的压力,不然,人字梁会把墙压坏的。”

“对,真见鬼!”主人嘟哝着说。等继父走了以后,主妇对丈夫说:

“我真奇怪,你怎么能让这个人教训你!”

继父晚饭以后总是刷牙、漱口,昂起头露出喉结,不知为什么,这让女主人特别生气。

而老太婆每到夜晚都热切地向上帝抱怨:

“主啊!他们把这个快死的人弄来拖累我,又把维克托鲁什卡甩到一边去了……”

有时候,继父到后门的过道里来看我。这过道是通向阁楼的楼梯,下面是我睡觉的地方。我常常坐在楼梯上对着窗户读书。

“您在看书?”他喷着烟雾问我,他的胸膛像有块烧焦的木头“咝咝”作响,“这是什么书?”

我把书给他看。

“噢,”他看一眼书名说,“这本书我好像读过!您想抽烟吗?”

我们便一块抽烟,望着窗外泥泞的院子。

他不止一次劝说我:

“您最好还是从这里离开,最好去上学,我看不出这里对您有什么意趣,有什么好处。说实在的,我们这几位主人真是坏透了,坏透了……”

我突然想起来了,我母亲什么时候也说过同样的话,便不由得把身体移开一些,离他稍微远一点儿。

我很想跟他一起谈论谈论书籍,但是,看起来他不怎么喜欢书,他不止一次地劝我说:“您不要过于着迷,书里写的很多事情,大都被美化了,在这一方面或者那一方面有所歪曲。大多数写书的人都跟我们东家差不多,是些渺小的人物。”

类似的看法在我看来很有胆识,因此赢得了我的好感。

有时候,他跟我一起坐着,很长时间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咳嗽,不停地喷吐烟雾。他那双漂亮的眼睛闪着可怕的光。我悄悄地看着他,常常忘了眼前这个如此正直、朴实、毫无怨言而行将死亡的人曾经和我母亲非常亲近,却又经常侮辱她。

像“好事情”一样,继父也常常出人意料地讲出一些颇有独到见解的话来:“在一所房子里住久了,许多人的脸就会变得一模一样。”我把这句话记到了我的本子里。

我如同期待恩赐一样,期待着这样的警句。

继父从来不跟我提起母亲,甚至好像从来都没说过她的名字,这一点让我喜欢,我对他产生了一种近似于敬重的感情。

有一次我好像问他对于上帝有什么看法,具体怎么问的已经记不清了。他瞅了我一眼,非常冷静地说:

“我不知道,您看——我不信仰上帝。”

我看到的只有一点:他已接近死亡。

是的,这里坐着一个人,他的膝盖挨着我的身体,他身上发烫,他正在思考;他依据自己待人的态度自信地把人们分成几类。他无所不谈,好像他有权力进行评判和决断似的。在他身上有某些我所需要的品格,或者说某些我所厌弃的德行在他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他是个复杂得不可思议的生物,包容着无尽无休的思想内涵,不管我怎么样对待他,他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他活在我心里的某一个角落,我常常想到他,他灵魂的影子潜入了我的灵魂。明天这个人会整个消失,整个儿的人,连同藏在他头脑里和心里的一切,连同我从他漂亮的眼睛里所能解读的神情,我觉得这些都将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他一旦消失——维系我与这个世界的许多活生生的线就断了一根,留下来的只是回忆。但这回忆将完全保存在我心中,永远也不会改变,可那个活着的、不断变化的生命却要永远离开人世……

过了两天,他便再也不来帮工了。随后我收到一封信,字体挺大,写在医院里那种带表格的纸上:

您要有空闲时间,请来见一面。我在马尔丁诺夫医院。

第二天早晨,在医院病房里,我坐在继父的病床上。他个子比床还长,两只脚穿过床帮上的护栏伸到床外,脚上穿的灰袜子褪到了脚脖子上。漂亮的眼睛一会儿看看我的脸,一会儿看看他身边那个年轻女人小巧的手。那个女人坐在靠近床头的凳子上,把双手放在枕头上,继父的面颊依偎着她的手。年轻女人身体有点儿发胖,穿着深色的素净连衣裙,泪水在鸭蛋形的脸上慢慢流淌,泪汪汪的蓝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继父的脸。

继父清醒了一会儿,后来向我伸出了一只枯瘦的手:

“是您?谢谢,您看,这是……我觉得……自己很难受……”

觉得说话很累,又闭上了眼睛。我抚摸着他冰冷的、细长的手指,指甲发青。

“来——你们认识一下吧,”他吃力地说,用眼望一望她,“一个挺好的女人。”

他不再说话了。嘴巴越张越大,突然大叫一声,像乌鸦的声音那样嘶哑,身子在床上痛苦地扭动,揭开被子,伸出光裸裸的胳膊在身边乱抓乱摸。年轻女子见状也叫了一声,把头埋进揉皱的枕头里。

继父很快就死了。断气以后,他的脸色反而好看了。

我搀着那女人的手臂走出了医院。她像病人似的身体摇摇晃晃,不停地哭泣。

忽然,她收住脚步,倚在我身上,哀怨地说:

“连冬天也没有活到……哎,主啊,主啊,这是怎么回事呀?”

然后向我伸出被泪水沾湿的手。

“再见吧。他常常夸奖您。他明天下葬。”

“要我送您回家吗?”

“何必送呢?现在是白天,又不是晚上。”她朝四周看了看。

我从一条巷子的拐角处望着她的背影,她慢慢地走着,像一个不急于去什么地方的人。

这时正是8月间,树已经开始落叶子了。

我没有时间去墓地给继父送葬,以后也再没有见过那个女人……

同类推荐
  • 怎样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

    怎样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

    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素养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本书以培养中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并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通过本书的学习,能知道与身边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方法,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 野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野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主要内容包括趣味成语的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 日记起步

    日记起步

    本书是针对小学生学写日记的辅导书籍。全书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即先写一句话,再写两三句话、一段话,最后写成一整篇,这种三步走的方法,适合初学写日记的小学生由不会到会,由易到难、逐步掌握写日记的方法。
  •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郝朴宁教授领衔的“现代影视艺术研究团队”学术研究的成果之一。教材借鉴了众多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采写经验,众多广播电视媒体组织和部门的新闻工作者,以其辛勤的工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和研究的案例。写作的过程中也从各种版本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著作和教材中汲取了宝贵的营养,并听取了兄弟院校教授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课程同仁们的中肯建议。
热门推荐
  • 肥妻娇宠记

    肥妻娇宠记

    耿墨羽表示,他对齐籽萱这种球形身材开始是拒绝的,渐渐却发现圆脸女孩看起来更可爱,再后来发现肉肉的女孩抱起来更有手感。后来的后来,高冷公子成了炫妻狂魔,逢人就夸:“我媳妇儿那不叫胖,那叫珠圆玉润懂不懂?我媳妇儿能三年生俩你媳妇儿能吗?”齐籽萱捂脸放闺女:“齐蓝,把你那丢人的傻爹拉回来!”推新书《部长大人,宠妻无度》,甜宠无虐,欢迎入坑
  • 逆天器妃:邪王萌宠妻

    逆天器妃:邪王萌宠妻

    前世,我是一把神器,恩……准确来说,是一把拥有剑灵的神器。只记得那一天杀气沉沉,腥风血雨,结果呢,就是我跟着主人悲催地坠入轮回的车轮子重生了…她是方家的四小姐方墨凝,空有‘紫菱之印’,却没有骄傲的资本,整日受人冷嘲热讽,终是抵不过嫡亲的嫉妒之火。阴阳交替之间,凤凰涅槃重生。且看高冷腹黑如她,一路走来,调药剂,收神兽,收揽正邪两道,强势逆袭!慕子夜,为人邪魅张狂,残忍嗜血,遇上方墨凝,他薄唇轻启:“如若说:皖江春水是鱼儿永生的归宿;碧海蓝天是鸟儿唯一的依托;那么,方墨凝便是我慕子夜至死贪恋着的宿命…
  • 西游记之猪八戒

    西游记之猪八戒

    取经是个圈套,无论是仙还是佛,它的统治者都不愿意见到那些不受束缚的人,金蝉子,孙悟空,猪八戒,三人是否会按照早已设定好的路线走上一遭……
  • 重生之嫡女绝

    重生之嫡女绝

    上一世为心爱的夫君谋皇位,天天在生死间挣扎,却在他登上帝位后惨遭无情抛弃打入冷宫,庶妹像一朵白莲花的一样的面容嘴里却说出了无比恶毒的话,被割掉舌头挖去眼睛,,再听闻外公丞相府被满门抄斩,心里凉凉的,到这时才明白自己不过是别人踏上帝位,帝后的踏脚石。心里满满的恨,死不瞑目,若有来世,绝不与人为善,负尽天下人,也绝不天下人负我!再次醒来,却是回到了三年前,且看这世她如何斗姨娘,杀小人,虐渣男,得爱情登上权利的高峰。。
  • 一书万法

    一书万法

    大千世界,自有其诸般造化天择万物,适者生,不适者亡。地孕万族,弱者陨,强者封圣。所谓万法,归一为道。混沌万象,浩浩乎为书,当著天地之道。边伍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穿越到这样一个如同神话世界般的地方……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大道。我欲修仙,步步登天。这是一个穿越者的传奇故事。
  • 唐才子传

    唐才子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一年我们曾疯狂过

    那一年我们曾疯狂过

    原本一切事物都那么的美好..被爸妈宠着..被哥哥保护着..被青梅竹马暗暗的守护着..可那一晚把她的梦都打破了
  •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精选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精选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精选英文注释版》精选了马克?吐温各个写作阶段的代表短篇小说,它们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其中有早已被选入我国语文课本中被广大读者熟知和喜爱的作品,相信通过这些作品,读者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走进马克?吐温的小说世界中,领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 都市纨绔仙王

    都市纨绔仙王

    当秦叶再次睁开眼睛,他的人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修真界的散仙降临都市,会法术,会阵法,画符炼丹,逆天改命!高中生秦叶,身份神秘,拳打恶少,脚踢纨绔,最强弃少,独霸天下!
  • 爆笑追爱:极品校草萌丫头

    爆笑追爱:极品校草萌丫头

    某帅:“蘑菇头,请你带大脑出门。”某妞:“人家带了哒,还挺好使的!”陆霄君是有史以来最惨的男猪脚。因为他遇见了有史以来最脑残的女猪脚!不就追一个帅哥吗?不就谈一场恋爱吗?惹来俊男靓女一窝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