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9300000077

第77章 不要做让上司难堪的事

在领导的眼里,如果自己的下属在公开场合使自己下不了台、丢了面子,那么这个下属肯定是对自己抱有敌意或成见,甚至可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公开发难,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人们都喜欢喜欢他的人,人们都不喜欢不喜欢他的人。”这样,在公开场合不给领导留面子的结果便是,领导要么给予以牙还牙的还击,通过行使权威来找回面子,要么便怀恨在心,以秋后算账的方式慢慢报复。

这种结果,自然是下属在提出批评和意见时所不愿看到的,也违背了他的初衷。他大概忘记了,无论是领导,还是他本人,都是中国人,都生活在充满人情味、十分讲究人际和谐的同一个社会中。

领导十分注意自己在公开场合,特别是在其他领导或者众多下属在场的时候的形象,这绝不仅仅是因为有个文化的潜意识在作祟,更是在于领导从行使权力的角度出发,维护自己权威的需要。这种需要因受到公开的检验而变得更加强烈甚至是不可或缺。

如果下级的意见使领导感到难堪,即使他是出于善意的愿望,即使他的确是“对事不对人”,但其结果却必然是一样的:使领导的威信受到损害,自尊受到伤害。

威信受到损害,便会使权力的行使效力受到损失。它影响到领导在今后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方面的决定权和影响力。因为人们不禁要问,他说的是否都对呢?是否会产生应有的效果……这样,下级在执行中便多了几分疑虑,这必然会降低领导权力的有效性。因为服从越多,权力的效果就会越好。行使权力必须以有效的服从为前提;没有服从,权力就会空有其名。

自尊受到伤害,是最伤人感情的,因为它触动了人最为敏感的地带,挫伤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信条。在公开场合丢面子,这说明领导正在失去对下级的有效控制,于是,人们不禁对他个人的能力乃至人格都产生了怀疑。因此,无论是谁,身处此境,最先的反应肯定是怒火中烧,而不是理智地对意见内容的合理性的分析。那么,此后的一系列举动肯定都是很情绪化的。即使他很有面子、很得体地将这件事掩饰过去,情感上的愤怒依然是存在的,这个阴影将会把你美好的印象浸没,使你在后来饱尝麻烦,悔恨不已。

因此,当一领导当众受到下属的伤害,丢了面子,即使当场不便发作,日后也会有所忌恨,甚至予以报复。因为如果他不这样做的话,可能还会有其他人会当庭责难,使他下不了台。“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的道理正是缘由此处啊!

钟白是个很有前途的青年,能力出众,工作认真,备受领导器重,进公司不过一年就当上了业务部主任,以此来看他一定会步步晋升,前途无量的。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钟白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经理陪着从深圳赶过来的老总到业务部视察,总经理对业务部这半年的表现很满意,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并说大家有什么意见尽管提。钟白没客气,张嘴就来了一句:“总经理,您不能光说不做啊!几个月之前就说给我们加提成,可到现在也还没兑现呢!”总经理愣了一下,然后连说:“好,好,回去我再研究一下!”然后匆匆离开了业务部。后来听说总经理出门后就恨恨地说了一句:“那人是谁啊?怎么这么不懂进退!”不用说,钟白在这家公司自然是前程无“亮”了。

钟白错就错在不该不分场合乱提意见,而且还偏偏提了一个让老总下不来台的意见,惹恼老总的后果就是大好前程付诸东流:一个月后,钟白就被迫离职了。钟白的遭遇颇具代表性,这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为人下属者都应当三思并引以为戒。

所以,下级在公共场合给领导提意见时,一定要注意给领导留有面子。

留面子,首先表明你对领导是善意的,是出于对领导的关心和爱护,是为了帮助领导做好工作。这样,他才愿意理智地分析你的看法。

留面子,还表明你是尊重领导的,你依旧服从他的权威,你的意见并不是代表你在指责他,相反,你是在为他的工作着想。

留面子,其实就等于给自己留下了充分的余地,下属可利用这个余地同领导在私下里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同时这个余地还表明,下属只是行使了一定的建议权,而领导仍保有最终决断的权威。留有余地,还会使下属能够做到进退自如,一旦提出的意见并不确切或恰当,还有替自己找回面子的余地。

当然,我们讲,公开场合提意见要注意领导的面子,并不是鼓励下属“见风使舵”,做“老好人”。我们是非常赞成对领导多提建设性的宝贵意见的,同时也对直言不讳、敢犯龙颜者表示深深的敬意,我们的着眼点只是在于提意见要注意场合、分寸,要讲究方式、方法。

如果只注重提意见的初衷和意见的合理性,而不去考虑它的实际效果,这样的劝谏只能给下属带来灾祸。我们衷心地劝诫每一位下属,一定要在公开场合给领导留面子。不要总是遇事往后靠作为一名员工,几乎每天都要与领导接触,如果能够正确地处理你与领导之间的关系,那你就会更加顺风顺水。

那么好的方法是什么呢?请看以下各项。

(1)常请示,常汇报。

你是不是常常向上司询问有关工作上的事?或是自身的问题,有没有跟他一起商量过?

如果没有,从今天起,你就应改变,尽量地发问。一个未成熟的部下,向成熟的上司请教,这并不可耻,而且理所当然。千万不要想:“我这样问,对方会不会笑我?我是不是很丢脸?”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太多虑了。

多留心领导的喜好,会做人才能受器重。有心的上司,都很希望自己的部下来询问。部下来询问,就表示他(她)在工作上有不明之处,而上司能解答,可以减少错误,上司才放心。

如果你假装什么都懂,一切事情都不想问,上司会觉得:“真伤脑筋,这个人是不是真正了解了呢?”从而感到担心。当上司尚未叫你到他眼前,你应先自动地去问:“关于这件事,这个地方我不太了解。”或:“这一点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不知经理的意见如何?”

上司一定会很高兴地说:“嗯,就照这样做!”或:“大体上就这样好了!”对你设想不到的地方加以补充,并将不对的地方加以纠正。

(2)以最快的速度汇报新信息。

在外面听到任何新的消息,回公司后,就要尽快地向上司报告。尤其是有生意往来的客户或相关行业界的情报消息,上司一定是求之不得。

一般说来,地位越高的人,对情报的渴望度就越强。关于重要客户的情报更是“听”之唯恐不及。因为即使一些表面上似乎微不足道的事,对上司而言其中或许就藏有玄机,如客户中的职员或亲属有人要婚娶,或是客户的交易状况与金融动态,等等。

上司若能从部下处得知详细情报,就可以掌握先机展开行动,这样至少不会输给同行业的竞争对手。

一个能经常取得珍贵情报的部下,无异于上司的左右手一般的重要。因此,做部下的一旦得到新消息,不论事态大小,都要尽快地向上反映,而上司对这种部下当然也印象特别深刻。

迅速传达情报,就是部下对上司的一种“敬业”的行为。部下的敬业对上司是再好不过的,它至少会让上司沉醉在身为上司的优越感中。

(3)别忘了在他人面前称赞上司。

当着上司的面直接给予夸赞,虽然也是一种“奉承”上司的方法,却很容易招致周围同事的轻蔑。而且,这种正面式的歌功颂德,所产生的效力反而很小,甚至有反效果的危险。

与其如此,倒不如在公司其他部门,上司不在场时对其适度称赞一番。这些赞美终有一天是会传到上司耳中的。同样地,如果你说的是一些批评中伤的话,迟早也都会被泄露出去的。一个精明能干的上司,即使在他管不到的部门内,必定也会安置一两名心腹的。

自己的下属在其他部门是否受欢迎,这也是上司很在意的事情。自己的部下很得人缘,上司也会觉得自己很有光彩。如果又知道那位部下在其他部门中不遗余力地称赞他,不用说,上司对那位部下的好感度是直线上升的。

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一个下属和其他部门的人,尤其是和其他部门的上司走得太近,这时,直属上司可能就会不高兴,人总是有猜疑心的。

(4)坐在上司的身边。

常见到有这种情景:在事先没有安排座次的座谈或某些较随意的场合,许多下属都争着坐在离上司较远的地方。有时上司主动招呼下属向他靠拢,但下属却惴惴不敢从命。

也许有的下属怕坐在上司旁边,被人在背后说拍领导马屁,结果好像领导身边就成了禁区。其实,如果心地坦然,敢于坐在自己的上司身边,恰是一种自信自强的表现。你想,坐在上司身边,就意味着要随时应答上司的谈话。上司会从你的举止谈吐中感觉你的素质与风度,还会从你对事物的分析中看出你认识问题的水平,甚至能从你那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中感受你的人格魅力。一个对自己的素质修养和业务能力充满自信的人,是不怕同领导坐在一起的。相反,有了与领导面对面沟通与交流的机会,会促使领导慧眼识才,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同时,你也可以在同领导的交谈与探讨中,更深入地了解领导,学习许多新的东西。正如同有的秘书常在领导身边,对领导的认识水平与办事经验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从而“胜读十年书”,获益匪浅。

总而言之,你应该常常跟在领导左右,如果你总是怕人说三道四,而甘当“后排议员”,那你就永远也无法引起领导的注意,所以你要学着会做人。

同类推荐
  • 22岁以后不可不知生存智慧

    22岁以后不可不知生存智慧

    22岁恰是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年龄;22岁,恰是涉世未深、阅历不足的阶段。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社会、立足社会?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职场、决胜职场?怎样才能以最佳的姿态经营人生、开创人生?答案就是要有生存智慧!所谓生存智慧,是指以怎样的心态修身,以怎样的方式处世。本书围绕每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可能会遇到的诸多问题展开分析,同时以一些名人或者成功者的相关经历及众多普通人在职场或交际场上的相关的经历为论据,让年轻人看到生存智慧在二十几岁这个人生真正的起始阶段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也让年轻人真正学会修身养性,学会人机博弈,学会职场生存智慧等。
  • 改变千万人命运的励志课

    改变千万人命运的励志课

    本书将先进的管理学理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系统阐述。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拥有无限的潜能,只要他正确运用思想中的积极能动因素,培养起正确运用想象力、欲望、感情和直觉的习惯,那么这个个体生命的潜能也必将被激活。这本书将使你洞明世事、进发活力、精神振奋,办事效率大大提高,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 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

    个人之间在人际交往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和知识等信息的过程。它是沟通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是通过语言、副语言、表情、手势、体态以及社会距离等来实现的。
  • 放慢你的人生脚步

    放慢你的人生脚步

    全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生命不可承受之快、让工作回归常态、掌控好你的情绪、找回自己、学会休息、学会慢生活、限度人生、筑好心灵的后花园。
  • 让学生催人奋进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催人奋进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热门推荐
  • 中医民间疗法

    中医民间疗法

    本书以基层医务人员及中医爱好者为服务对象,突出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通过系统介绍最具中医特色的民间药物疗法、经络疗法、推拿疗法以及其他疗法共40种,使大家掌握中医民间特色疗法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熟练运用各种中医方法治疗临床常见不适病症,将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观、治病求本观、自然观,以及追求多样性和实用性的治疗理念展现给大家。
  •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本书撰写力求从我国传媒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各传媒集团产业化进程的差距,系统阐述各传媒集团产业化的重要意义;产业化的现状和问题;各传媒集团加快产业化步伐的对策和措施;产业化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等。本书的创新点体现在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强传媒产业化进程的对策和措施;建立评价传媒产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三个方面。
  • 满江红阙

    满江红阙

    我个人喜欢武侠,这部......我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归类。
  • 诡语巷

    诡语巷

    幽冥道,诡语巷,通黄泉,过人间。徘徊在诡语巷三千年,倾离无法步入轮回,她泡得一手好茶,最喜听幽魂讲诉故事,这是她三千年唯一的消遣。可是,她自己的故事又有谁知晓?命运的车轮再次滚动,她又该何去何从?
  • 给老公诊断

    给老公诊断

    婚姻是女性的第二次生命,嫁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将关系到女人一生的幸福,嫁对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分析男人,不同年龄阶段的男人有着不同的情感和心理特点,本书结合男性的年龄、心理等特征,详细阐述理性的婚恋观及选择伴侣的要点,通过装扮、内涵积累、爱情博弈学等方面指导女性找到适合的伴侣。
  • 女狐的复仇之途

    女狐的复仇之途

    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有关身世的惊天秘密;每个人都带着各自的目的相识;每件事情都不像表面那么凶险;而是凶险到难以置信的地步......
  • 不灭狂尊

    不灭狂尊

    茫茫苍宇,星河恒沙,无数世界!地球青年,意外重生沧澜世界!这里武道盛行,弱肉强食,强者为尊!身中困道三锁,武道中断?看他如何另辟蹊径,独创神奇功法,强肉身,炼神魂,筑逆天神通!浩瀚宇宙,大道苍茫!看他如何从零开始,冲破重重枷锁,逆战无穷世界,君临宇宙洪荒!迷离的身世,万千的种族,强大的神通!诸天万界,谱一曲不灭神话!
  • 天降之尊

    天降之尊

    活,他是传说;死,便是神话。有人质疑着他的存在,但不可否认,只要有那么一个人相信过,他便活着。
  • 时空墟影

    时空墟影

    存在于这个世界,谁能知道自己是否曾被蒙住双眼?时空长河中,永存者唱着孤独的歌,赞颂命运的严苛。醉心于世界的人们如蝼蚁般在夹缝中欢笑。然而挣扎着,奋斗着,不屈着的英雄们啊!命运的长矛洞穿了你们鲜活的梦!少年火热的青春因这场战争披挂炽血!大火还在燃烧,世界并未安宁,迟到的选择突然到来,身世之谜即将解开!破碎的巨石碑,不存在的火场,迷乱的记忆......路西法,信徒,时空塔......世界的裂痕中蕴藏了多少未知的秘密?自己战斗的方向又在哪里?未知的敌人究竟在哪里?向前吧,为了信仰,为了梦想,为了爱与义的重铸,为了生命与青春的炽烈燃烧!
  • 幽冥侠客传

    幽冥侠客传

    李爷爷小时候,某天晚上和哥哥躺在床上玩闹,忽然听到门口有走路声,窸窸窣窣的,李大爷和哥哥同时叫起来,妈妈,妈妈,爸爸回来了,妈妈也一脸笑容的跑过去,打开房门,发现门口空无一人,就以为是听错了,关起门来,继续玩耍;过了半刻钟,门口又有走路声,也是窸窸窣窣的,李大爷和哥哥同时叫起来,妈妈,妈妈,爸爸回来了,妈妈走过去,打开房门,发现门口还是空无一人,妈妈又在门口看了看,会不会是其它的东西弄出的声音,除了静悄悄的,什么都没有,妈妈嘀咕着就回来了,李大爷和哥哥继续玩耍;又过了半刻钟,门口又出现走路声,还是窸窸窣窣的,李大爷说他当时和哥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紧张起来,妈妈走到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