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因为一丁点小事同事得罪了自己,所以见到这个人就觉得讨厌,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有一些冲动的人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思想方针,当有人得罪自己的时候,必定起而攻之,睚眦必报。
但在职场中,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对于“得罪”经常是迟钝的。因为如果别人得罪自己就把他视为“仇人”、“冤家”而不择手段地进行报复,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轻则是被同事唾弃、被老板炒掉,重则会引来对方更加恶劣的报复,导致自己身败名裂。
得饶人处且饶人
在职场中,得罪人是有成本的。无论是得罪人,还是被人得罪,都不是一种好受的感觉。而应对“得罪”最糟糕的方法莫过于公开化的对决。
家里有一个小表弟新近辞了职,说起原因来是一肚子的愤愤不平。原来他在厂里上班时和线长闹得很不愉快。有一次厂里组织篮球赛,小表弟和这位线长一起打球,本来打得挺好的,但不知是这位线长不愿他大出风头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第二场比赛就把他换了下来,之后一直都没有机会上场参加比赛。
他所在的部门输了比赛,小表弟责备线长为了自己的私心输掉了部门的荣誉,也看不惯他不肯给自己机会,只图自己风光表现。以后在和线长的相处中,他便三不五时地跟他故意作对,工作上的事情也极其不配合。有一次甚至喊了线上其他的人一起闹罢工、写联名上书,要求撤换线长。按他的说法,“他不让自己有好果子吃,我也不让他有好果子吃”。
我问他,那最后他吃了什么好果子?他被辞退了?小表弟一听沉默了,然后说,他能做线长还不是因为有一个有背景的姐夫。我说,明知道别人有背景,面对面地对抗,你能赢吗?小表弟说,我才不在乎输赢呢,我就是想让他不好过。
那最后的结果是谁不好过呢?这个不用说都知道。
我们经常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在自己暂居低位的时候,权当阿Q的自我安慰,我不屑和这厮争论。一般人在遇到对方权势大,财富大,气力大,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下还是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知道要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心里还是不服,默默地发狠,二十年后本大爷卷土再来,到时看本大爷不狠狠把你这厮踩在脚底下,逼你天天把厕所扫!
其实处于下风,处于下位时,忍是一种策略,就算他欺负了你,对不住你。
退一步说,如果他什么都不及你,你也有足够的力量对付他,但你还能容忍他,这种忍也是一种风格,一种能力。
正所谓“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简而言之,普通人、小人物,受到一点侮辱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样:拔刀子或者掏拳头,立即还以颜色,不肯吃一点点亏。这个不算勇敢,这叫鲁莽,这叫盲动,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真正的大勇敢是什么呢?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突然面临一件什么事情,神色不变;别人得罪自己也能辩证对待,放下芥蒂,这才是君子之勇、大丈夫之勇。
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尽人皆知。有传说韩信富贵之后,找到那个屠夫,屠夫很是害怕,以为韩信要杀他报仇。没想到韩信很是善待屠夫,他对屠夫说,没有当年的“胯下之辱”,就没有今天的韩信。
李宗吾说韩信得厚黑学之真传,大丈夫能于闹市中受胯下之辱,脸皮够厚。
胯下之辱对一个男人来说是奇耻大辱,韩信是一个破落的贵族,是一个士,他敢弯膝,说明他能屈能伸;登临高位不计前嫌,放过曾得罪自己的人,把敌人变为誓死追随的盟友,是一种兵不血刃的大智慧。放在职场中,多一个朋友就是少一个敌人,一定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能够相处的时候就相处,能够合作的时候就合作,常年为敌,两败俱伤是最坏的结果。
与其厮杀,不如共赢
中国的权谋文化由来已久,在职场中更是根深蒂固。很多人为了往上爬并不在乎使用非常手段,对待同事、上级更是斗鸡眼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也吃了你。
如若你碰到的是一位君子,最多斗斗法,也不用担心他背后放冷枪、射暗器。
但你碰到的如果是一个小人,那杀伤力就是几倍几十倍的威力了。宁愿惹恼君子,绝不得罪小人,这基本上是大家的共识。小人之所以是小人,绝对是有施恶的能力的。因为是小人,所以小人撕破脸皮的时候有些事情他做得,而你做不得,那就一定会吃大亏。在小亏和大亏面前,遇到小人时,宁愿多吃点小亏,也别惹-,大麻烦。
一个似乎到处布满着人际地雷的职场,处处提防,人人自危,想来也不会有安全感,更别谈什么团队精神。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所以,在职场中与其斗个你死我活,不如你活我也活。与其拼个你死我活,不如共赢,实现良性竞争。
毕业那年,我有两个同学同时去了大西北。刚去的那年,因为两个人背景、学历等都很相似,所以无形之中就有些竞争的意味,谁也不想在家乡父老面前丢脸。再加上双方都在一个管理部门,就更容易比这比那。有竞争就会有厮杀,有厮杀就会有伤亡,对于这两个人生地不熟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之间的竞争非但不能为他们赢得胜利的筹码,反而让他们在单位中立足不稳。怎么说呢,对于他们两个外地人而言,晋升的机会本就渺茫,再加上他们两人一直斗来斗去,在单位影响也很不好。
后来一个同学主动示弱,找另外一个同学认真谈了一次,他说,我们两个本就是大老远跑来这没亲人没朋友的,这样拼来搏去的,我也累了。你有才我也有才,为什么我们不团结在一起?好歹也是一个学校的同学。
他的话中其实渗透着双赢的智慧。微笑竞争,携手同行,这是双赢的智慧,更是人类和人生至高的境界。《菜根谭》中有话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意思就是:人间世情反复无常,人生之路崎岖不平。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让一步的道理;
在走得过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给予人家三分的便利,这样才能逢凶化吉、一帆风顺。
在职场中,有合作也会有分歧,有分歧就会有争斗,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一个利益。即便你再有才华再能赚钱,也要学习分享的胸襟,不要把所有的利润握在手里。我认识的一些职场新鲜人,因为从小被家里娇惯着成长,所以并不懂得分享的道理。进了职场,这种唯我独尊、唯我独享的习惯依旧故我。在家庭、在学校,也许会有长辈为你铺路排除万难,但在职场,一个人暂时赢的后果,就是永远输在人际关系上。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代表所有职场新人都有这样的缺点,这只是极个别的情况。但你在职场中如若总是斗来斗去、孤身寡人,可对照一下,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劣势?试着从现在开始,做人做事留有余地,试着把自己手中紧紧攥着的成功留于他人一些,你会发现在职场中能走得更加顺坦。
坏同事是一所好学校
一个总想着算计别人的人,把所有的精力和聪明才智都放在了如何使用手段上面,自然不会在能力上有什么拓展。这一类人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如若你和他计较,未免有降低自己档次之嫌。所以躲得过便躲,躲不过便跟着这些坏同事学一些厚黑学,保身延命。
人生会遭遇逆境顺境,而逆境中坏同事可算很闹心的一环。在面对一个不能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客观环境时,一是心平气和、平心静气地接受它,二是从心理上不接受这个不能改变的事实,为它而烦躁,叹息、愤怒。第一种态度至少能够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第二种态度则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有一位名字叫弗兰克的心理学家,他在希特勒的集中营里待了十几年,在那里他的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如果一切都不能改变,至少还能改变自己的感受;如果一切都不能控制,至少还能控制自己的风度。还有谁面对的环境能比希特勒的集中营更糟糕呢?
一座山挡住你的去路,你不会对着山生气,只能想法攀越它,或者绕过它。
一群狼围住你时,你也不会对着狼群生气,你会用最大的智慧和力量战胜它们或者逃避它们。而一个坏同事在你的事业路途上阻扰你、得罪你,生气郁闷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超越他或者绕过他,你才能前行得更远。人没有敌手是很难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的,因为最难的是“战胜自我”。没有敌手的激励,难免怠惰,难免放纵,难免降低追求的目标。
坏同事是一所好学校,我们可以从这个“学校”中学习躲避倾轧和各种阴谋阳谋。我们可以参考,可以预防,但无须照搬。因为人坏也许没人收拾,但最后天也会收拾。
以前单位上有一个同事A,我刚刚入职时,对我很是热情。不过,我这人有“无功不受禄”的思想,总觉得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所以平时克己而自知,和他交往甚少。但同时进来的另外一个新同事,架不住他两三句甜言蜜语便对他推心置腹,该说的不该说都对他说。后来,在公司中便总会有我这位新同事的风言风语,一调查,才知道都是A说的。在公司熟了之后,才知道A-向风评不好,是典型的小人。有了这层忌惮和了解之后,我对A更是敬而远之。
其实,很多时候,既然你已经知道了对方是小人,就最好不要去得罪他。有时候在言语上也许你不想占下风,但这样的结果就是他继续与你作对,对你不利。
与其这样,不如忍一时之气,最好想个合适的方法与他相处,不要太靠近,因为他名声不好,很容易给其他人落一个“一丘之貉”的印象。
小人可恶,但不可能完全不遇到小人,对待小人只有三种方法:1.不屑一顾,根本上就不能和他们做朋友;2.针锋相对,小人还需小人治,让他惧你三分;3.讨好他,因为你斗不过他,也没必要跟他斗,所以施与小恩小惠,息事宁人。
其实,很多喜欢看史书的人都知道,历史上那些深谙官场权术的人都有对付小人的一套。记得以前看郭子仪的书就说道,郭子仪家里来了一个大官,长得很丑,而且是典型的小人。为了不招他嫉恨,郭子仪特意让侍妾进了内室,以免侍妾发出的笑声激起这位大官的不快,让他寻思报复。
其实,避让与弯下身并不等同懦弱,这其中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胆战心惊,心胆俱裂,丢掉了灵魂,“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这是懦夫;还有一种是先蹲一下,然后往上一蹦——因为人只有蹲下来以后才能跳得高——如果是为了将来跳得高些蹲下来一下,这是英雄。
如果是别人惹你一下,你就一下扑上去,一口咬住死死不放,这算是什么?
是螃蟹。在职场中,只要有人得罪过自己,便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活脱脱一副螃蟹的模样。在职场中肯定是不能做螃蟹的。
我们固然不必做到君子一般的高风亮节,但能减少的冲突一定要尽量避免。
作为一个不熟悉职场的新人,还是多忍耐些吧。放话说“等着瞧”没有一点点好处,只会让人把战争引导到自己身上来。相反,面对恩怨一笑了之,是最好的回应。
挑衅最怕的不是接受挑衅,而是不理睬。
然后,在与坏同事的相处中努力培养你的各项美德。当你有一天进化完美成为他顶头上司之时,他会知道,这才是对他最好的报复。
要点总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信条,会让你的职业生涯更长一些。在职场中得饶人处且饶人,不和人计较就少与人争辩。尤其自己有权有势时,更勿携私抱怨,重创敌人。俗话说“宁结一门亲,不结一门仇”,小人之所以是小人,是因为有些事他做得你做不得,当你完美地成为他顶头上司时,就是对他最好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