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成功人士在谈到自己成功经历时,往往过分强调个人的努力因素。事实上,每个登峰造极的人,都获得过别人的许多帮助。一旦你设定出成功目标并付诸行动之后,就会发现自己获得过许多意料之外的收获。你应该时刻感谢这些帮助你的人,感谢上天的眷顾。
下面是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读后会对你有所启示。
在一个闹饥荒的城市,一个家庭殷实而且心地善良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几十个孩子聚集到一块儿,然后拿出一个盛有面包的篮子,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个。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个面包。”
瞬间,这些饥饿的孩子一窝蜂似地涌了上来,他们围着篮子推来挤去大声叫嚷着,谁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当他们每个人都拿到了面包后,竟然没有一个人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
唯有一个叫卡娃的小女孩例外,她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步以外,等别的孩子都拿到以后,才把剩在篮子里最小的一个面包拿起来。她拿到面包后并没有急于离去,她向面包师表示了感谢,并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之后才向家走去。
第二天,面包师又把盛面包的篮子放到了孩子们的面前,其他孩子依旧如昨日一样疯抢着,羞怯、可怜的卡娃只得到一个比头一天还小的面包。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
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面包师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赶快去!”当卡娃拿着钱回到面包师那里,并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面包师慈爱地说:“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她激动地跑回了家,告诉了妈妈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报。
其实,感恩并不要求回报。无力报答,,一时无机会报答,都不要紧,只要像卡娃那样心中长存感恩、常念回报就行,因为感恩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
生而为人,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没有大众助益,你何能存于天地之间呢?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而且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且懂得感恩,何况你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作为企业员工,你更要有一颗感恩之心,要知道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应知物力维艰”,懂得感恩家庭,感恩企业,感恩社会。
感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然而,人们可以为一个陌生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领导的种种恩惠,将一切视之为理所当然,并认为他们之间就是一种纯粹的商业交换关系。这是许多企业领导和员工之间矛盾紧张的原因之一。
的确,雇用和被雇用是一种契约关系,但是在这种契约关系背后,难道就没有一点同情和感恩的成分吗?领导和员工之间并非是对立的,从商业的角度,还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从情感的角度,有着一份亲情和友谊。
假设你写一张字条给你的上级,告诉他你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工作,多么感谢在工作中获得的机会。这种深具创意的感谢方式,一定会让他注意到你,甚至可能提拔你。感恩是会传染的,领导也同样会以具体的方式来表达他的谢意,感谢你所提供的服务。
真正的感恩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迎合他人而表现出的虚情假意。与溜须拍马不同,感恩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报的。一些员工从内心深处感激自己的领导,但是由于惧怕流言蜚语,而将感激之情隐藏在心中,甚至刻意地疏离领导,以表自己的清白。这种想法是何等幼稚啊!
对于个人来说,感恩是富裕的人生,它是一种深刻的感受,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能。
时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变得更加谦和,更加高尚。每天都用几分钟时间,为自己能有幸成为企业的一员而感恩,为自己能遇到这样一位领导而感恩。
当你的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当你准备辞职调换一份工作时,同样,也要心怀感激之情。每一份工作、每一个领导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在辞职前仔细想一想,自己曾经从事过的每一份工作,都会存在着许多宝贵的经验与资源,那些失败的沮丧、自我成长的喜悦、严厉的领导、温馨的工作伙伴,还有值得感谢的客户,这些都是你人生中值得学习的经验。
如果你每天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那么,你的工作心情自然是愉快而积极的,你的责任心也会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