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5月6日,奥地利摩拉给亚的一个小城镇——弗赖堡(现捷克的普赖博尔)的一个犹太籍商人家里诞生了一名健壮的黑发男孩,他就是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在《自传》中自豪地写道:“我的父母是犹太人,我自己至今仍然是个犹太人。”他说:“我经常感受到自己已经继承了我们的先辈为保卫他们的神殿所必备的那种藐视一切的全部激情;因而,我可以为历史上的那个时刻而心甘情愿地献出我的一生。”正是这种强劲的精神动力,激励他在开拓人类精神分析荒野的创举中永远奋发进取、百折不挠。
1865年,9岁的弗洛伊德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文科中学,他连续7年获得第一名。他在《自传》中写道:“我享有特别的待遇,几乎从不用参加班里的考试。”
1873年秋,弗洛伊德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著名的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这时他才17岁。在《自传》中他写道:“我体验到一些明显的失望。首先,我发现别人指望我该自认为低人一等,是个外人,因为我是犹太人。”“我在年轻时便不得不熟悉这种处于对立面和在‘紧密团结的大多数人’的禁令之下的命运。”他觉得除了愤怒之外,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在社会的某个角落寻得一块立身之地。
在大学学习期间,弗洛伊德是第一批被选送到雅斯动物实验站实习的优秀学生。他解剖了400多条鳝鱼,第一次发表了关于鳝性腺结构的论文。
恩斯特·布吕克是维也纳著名的生理学教授,弗洛伊德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有6年时间是在布吕克教授直接指导下进行神经生理学研究的,并完成了具有独创性的科研课题,如《神经系统诸要素之构造》等。
1881年,弗洛伊德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882年4月,弗洛伊德与一位门第显赫的犹太世家的姑娘玛莎·伯奈斯结识,并于同年6月订婚。当时她21岁,比弗洛伊德小5岁。
弗洛伊德在婚恋问题上同对待科学的态度一样,既热情浪漫又严肃认真。他们从恋爱到结婚长达4年零3个月。此间,弗洛伊德给玛莎写了900多封情书,表达了对她的忠贞不渝。
从医学院毕业后,弗洛伊德留在布吕克的生理研究所工作,专门从事神经生理学及神经解剖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收入微薄,难以养家,更无法为结婚准备必要的资金。在布吕克的劝导下,弗洛伊德的人生道路发生了一个新的转折: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向临床医疗工作。从1882年起,弗洛伊德在维也纳综合医院工作了3年。
在医疗实践之外,弗洛伊德还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研究工作。特别是他转到梅纳特的精神病治疗所工作的5个月,对“梅纳特精神错乱症”患者的研究,是弗洛伊德研究潜意识与变态心理的开端。他发表了《脑中神经核及神经通路》论文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的观察报告等。
1885年春,由于他在神经组织学和临床治疗方面的显著成绩而被任命为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神经病理学讲师。
后来他到法国精神病大师沙可处学习,又去法国南锡,向著名精神病学家李厄保和伯恩海姆求教。
1886年,弗洛伊德以神经病理学家身份在维也纳开设了一个医治精神神经症的私人诊所。他主要采用了电疗法、催眠法和宣泄法等。后来他发现催眠的疗效不持久,遂改用他所特创的自由联想法(或精神分析疗法)为患者治疗。
这年9月,30岁的弗洛伊德与玛莎结婚。在婚后的头10年里,他们有了3个儿子和3个女儿。
由于性的观点,弗洛伊德长期生活在被人指责和反对的逆境中。但他仍顽强地在他开创的精神分析领域中开拓、遨游,取得了辉煌成就。
1909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拉克大学校长斯坦利·霍尔邀请弗洛伊德参加该校校庆,授予弗洛伊德名誉博士学位。弗洛伊德撰写出《精神分析五讲》的讲稿,讲演稿以《精神分析的起源和发展》为题,翌年在《美国心理学杂志》发表。此次美国之行是他第一次获得国际上的承认。访问使他获得很高的荣誉,他为此深感欣慰。
在第二次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弗洛伊德作了题为《精神分析疗法今后展望》的演讲,并正式建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在他的安排下,荣格任第一任主席。后来阿德勒因理论观点分歧退出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另组自由精神分析学会,开创个体心理学。1913年在慕尼黑召开的第四次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大会上,荣格极力反对弗洛伊德的观点并于1914年也分裂出去,自树分析心理学大旗。
本时期弗洛伊德主要发表了三个系列论著:一是精神分析运动的历史,包括《精神分析引论》等;二是《压抑》、《潜意识》、《有关移情的观察报告》等12篇心理学方面的文章;三是《图腾与禁忌》,本书用精神分析研究了原始道德和宗教。
随着战争的结束,弗洛伊德的事业进入了最后成熟和声誉更高的时期。他的医疗工作又兴旺起来,写作也更为勤奋;在学术上对自己的学说进行了补充、修正,使精神分析由治疗方法发展成阐述人类动机和人格的理论。从1920年到1925年,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有:《超越快乐原则》、《自我和本我》、《压抑、症状和焦虑》、《群众心理学和自我分析》等。
这时,精神分析学说在世界各地已有了深远的影响。1920年以后,仅美国就出版了200多部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书。有人感慨道,10多年以前,有谁曾梦想过,今天的大学教授们会向男女学生讲授弗洛伊德的理论。科学家依靠它,以探求本能的奥秘;教育家希望从中找到训练年轻人的秘诀;小说家受到启发,得以分析人物更复杂的内心世界。弗洛伊德曾两次被提名诺贝尔奖候选人。对此,他说道:“我已经两次看见诺贝尔奖从我面前闪过,但我知道,这种官式的承认根本不适合我的生活方式。”
在多次受挫的生涯中,弗洛伊德养成了一天吸20支雪茄烟的怪癖。1923年弗洛伊德被查出患有导致他死亡的疾病——颚癌。他曾先后做了33次手术。
弗洛伊德带着病痛仍顽强地工作着,到达了事业上的顶峰期。从1930~1939年,他的主要代表作有《文明及其缺憾》、《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后一本书是理解他思想体系的关键性著作。他还发表了《为什么有战争》、《摩西与一神教》。《一个幻觉的未来》是他的宗教观的主要代表作。他去世的第二年,《精神分析纲要》一书出版,这是他最后的一部作品。《纲要》对精神分析理论作了全面而精辟的总结,具有独特的重要价值。书中阐述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相继发展而成的精神结构,具有根本性作用的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阐述了精神疾病的早期根源及其精神分析治疗技术;揭示了精神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尽管弗洛伊德学说还存在方法论上的局限及理论上的某些错误,但他的学说对西方现代哲学和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是毫无疑义的。有人认为,历史上没有几个人能像弗洛伊德那样对人类的思想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没有一个人的生存领域不曾受到弗洛伊德思想的冲击。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精神分析学已发展成20世纪的主要社会思潮之一,构成了现代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赖以发展的重要思想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