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8300000027

第27章 春日在天涯

义山从桂州回到京城,已是漫山红叶的秋季。走在长安街,被嘈杂的市声包围,他耳畔隐约响起神秘的箫鼓之声和风过树杪的轻啸声。桂州,只在梦境中了。

游宦归来,与妻儿团聚,应是幸福快乐的吧。衮师已能蹒跚走路,常年的聚少离多,与父亲久别乍见,小儿已难识亲人面。丈夫远行的日子,王氏一人为生计操劳,瘦弱伶仃,憔悴的面容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昔日的香草蕙兰已萎谢凋残。

生计的压力很快驱散了家人重聚的欢乐。义山必须外出工作。

在徒然无望中,他想到了令狐綯。

其实,义山一直没有和令狐綯真正断绝过联系。令狐楚去世后,义山娶王氏入王府,令狐綯责骂他偷利放合,背恩弃义,甚至在义山第一次释褐试时加以阻挠,以泄心头之愤。但令狐楚在世时,对义山关切备至,可以说义山的少年期是在令狐府度过的,他与令狐家的几位公子交游搭伴,形同兄弟家人。因这一层特殊的关系,尽管之后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义山在不同时段的处境,令狐綯仍然在经意不经意间,由不同的渠道知悉;令狐綯的外任及升迁,义山当然更是了如指掌。彼此固然曾经失和,念在已去世的家父的嘱托上,令狐綯即便有一百个不愿,这份旧情,到底还是抹杀不掉的。

义山偶尔会即兴赋诗,遣鸿雁传书,向远方的令狐綯说说自己的近况,表达一下故知的感恩和问候。会昌五年,义山母亲去世,当时任右司郎中的令狐綯出于礼节曾聊致慰问,义山为此写下情真意切的《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

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

茂陵秋雨病相如。

大中元年,义山撇下秘书省正字之职,随郑亚远赴桂州,令狐綯非常生气,在给义山的信中,谴责他不该一而再地追随李党。义山回信解释,理由无非是为生计所迫、并无其他党派目的云云。

大中初年,外任湖州刺史的令狐綯被召回京城,任考功郎中、知制诰,充翰林学士。此时,他是天子面前的红人。

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长安城已是一座菊城。京城内外家家户户菊花绽放,长安街头人潮如涌,倾城出游,女人簪菊花,男人插茱萸。不消猜测,皇宫上下将如往年一般分发庆节花糕,皇帝也要在这一天去万岁山登高酬秋。

义山早早出门,穿过长安街,向令狐府走去。他选在这个日子去令狐府别有深意。忆起昔年重阳日,他与恩公令狐大人菊前把酒,那时,恩公喜爱的白菊花开满了庭园,甚至开满了庭阶的缝隙,整座府宅像下了一层霜雪。

当然,此时困窘的义山去谒见令狐綯,绝不仅仅是怀念恩公,他另外也是最主要的目的,是期望令狐綯能代为延誉汲引。他太需要一次汲引推荐的机会了。

进了府门,仆僮将他让到一间小厅,进去通报后回来转述令狐綯的话,说郎中正在商议公务,一会还要出门,今天没时间见客。

这显然是一道逐客令。义山站在当下,耳中听着,心内五味杂陈,想起往昔令狐楚在世时,他在令狐府何曾受过这样的冷遇?瞬间,对恩公的怀念强烈地填满了他的心胸。此时,一抬眼,就能看到府中盛开的菊花,只是,这菊已不同于往日。

他想说点什么,他有很多话想说。于是他让仆僮取来了笔砚。他缓缓地磨了一砚浓墨,然后就着小厅的墙壁,抬腕起承间,一首凄怆感怀的诗作便在那一面白墙上淋漓而下: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尊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篱。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李商隐《九日》

他所思,是曾与令狐公把盏菊前的柔软时光,他所感,是今日令狐郎中冷漠相对的无奈惆怅。写这首诗,义山是沉痛内伤的,他把过往和今天相对照,对照间更添伤痛几分。

他不知令狐綯看后会作何想,他顾不得许多。既然令狐綯避而不见,他就得寻另外的出路。

恰逢此时,吏部有一场选调考试,类似于今天选招干部到基层任职。义山参加并顺利通过考试,选调任盩厔县尉。盩厔就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盩厔乃古名,来源与当地的人文历史有关,1964年国务院才批准以同音字“周至”取而代之。在义山之前的唐代大文人中,白居易就曾任过盩厔县尉。很多李商隐研究者认为,义山所任的盩厔县尉,官秩是九品下阶。其实不然。当时的盩厔县隶属于京兆府,那么,盩厔县尉应为从八品下阶。

官阶不大,但对当时的义山来说绝非易事。宣宗对李党的清洗活动正处于高潮期,李德裕贬至荆南后,再贬为潮州刺史,大中二年九月又贬为崖州司户。按理,在郑亚被贬的那一刻起,义山便失去了被朝廷再次任用的可能。身为李党人王茂元的女婿,又先后追随李党成员为其效命,他的党派趋向性无论在谁的眼中都是一目了然的事。

在牛李党争白热化时期,虽然义山在这场斗争中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逃过更大的打击是没有问题的,但能顺利通过吏部的选调考试,并调任京兆府的属县为官,算得上是极为难得的破格任用。难道,是令狐綯在关键时刻暗中相助?

应当说,这推测是成立的。历来研究者总爱将令狐綯视作义山的对立面,其实,人性的复杂谁又能以脸谱化的模式一言蔽之?义山进士及第那一年,令狐綯面对考官周锴“八郎之友,谁最善?”的关切问询时,能三道李商隐之名,现在又为什么不能再次施以援手?牛李党争固然激烈,但在关键时刻就凭过去的那一层关系,情义复苏一下又有什么不可?

官职的升迁也许使令狐綯变得更为冷漠,义山上门请求,他虽然懒得理会,心里却是知会的,义山的题诗也使他瞬间产生了某种柔软的顾念。于是在恰当的时候,他便随口为义山作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推介,即便不特意说什么,只消在某些场合透露一下他和义山的关系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不需要他继续操心,自然有人会安排妥当。

对令狐綯来说,这个忙他随便帮一下,只不过张一张口的事情,费不了多大力气。但对于义山来说,却是枯木逢春。担任盩厔县尉似乎只是一个跳板,时间不长,大中三年春,义山便被调回京城,被京兆尹、牛党人郑涓招为留假参军,专门负责章奏的起草工作,官佚也由从八品下阶升为正七品下阶,算是升官了。

这里面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桂州归来被执政的牛党所用后,义山便一直辗转在牛党人幕府中,这现象不能仅用朝中得势皆牛党,所以义山所投自然是牛党来解释。我与很多研究者看法不同的是,这与令狐綯的帮助有很大关联。

宣宗即位不久,令狐綯一直处在不停升迁之中,大中三年由中书舍人、御史中臣、兵部侍郎知制诰,直至十月升任宰相,短短时间内完成了位极人臣的直线升迁。

之前,义山的阵营分界比较明显,追随郑亚,又是王茂元女婿,是李党人的事实还用说么?牛党得势后,如果不转换阵营,义山便没有前途,甚至生存都成问题。那么当务之急,是义山能转换到牛党名下,被牛党接受和包容。如果令狐綯从这个角度出发,先将义山调任京兆府属县,再调回京城转调牛党人、京兆府尹门下,这一切,不就顺理成章巧妙过渡了么?

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也算是转换计划的重要一环。义山到京兆府工作后,京兆尹郑涓便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为已逝牛党领袖牛僧孺撰写祭文《奠太尉牛相公文》。写这篇祭文的意义非常重大,某种程度上是义山进入牛党的一次高调亮相,府尹对这篇祭文如此评论:“吾太尉之薨,有杜司勋之志,与子之奠文,二事为不朽。”意思是说,牛僧孺去世后,有杜牧为其写志文,李商隐为其写祭文,这两件事堪称不朽。为已故牛党领袖作奠文,义山以这样的形式走近牛党似乎更容易一些,也更易于被牛党人所接受。

但这并不能说明,他此后的日子便可舒心如意。被牛党人接受,是他生存下去的必须,不代表他就可以耽于安乐。现实问题永远是一个方向盘,左右着他的选择以及生活。

大中三年(公元849年)秋,被宦官贬为柳州司户参军的刘蕡病故于任上。消息从湓浦(江州)传来,义山痛不能遏,忆想黄陵之别,两人促膝相谈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一年后居然是阴阳两隔。这悲痛无以遣怀,义山泪如雨倾,连作四首悼亡诗,来纪念这一段知己之情。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这个乱世啊,又夺去了他仅有的知音。茫无涯际的昏聩腐朽里,义山真正从心底敬佩的人本已不多,他们像暗夜中海面之上的几粒星星,义山仰头看见那微弱的光,心底就有了一丝温暖,如今,又一颗星自空陨落,夜,更黑了几分。

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磨折,在京兆府薪俸微薄,又总是做些为人作嫁衣的琐事,加上刘蕡去世对心情的影响,义山对前程开始心灰意冷。此时,他忽然接到远亲卢弘正的辟聘,邀他去往徐州入幕。

义山的曾祖母卢氏与卢弘正是同族中人,虽是远亲,终究比别人多了些亲切感。卢弘正的父亲似乎更为人所熟悉,是中唐著名诗人卢纶。唐宪宗大和年间,卢弘正中进士,初为掌书记,因行事果决,纪度严明,此后一直被朝廷重用。大中元年,卢弘正官至户部侍郎,兼盐铁转运使,任期内对晚唐的财政极有贡献。大中三年,武宁军(今江苏徐州)屡次发生将士驱逐镇帅的事件,朝廷便命卢弘正为武宁军节度使,兼徐州刺史,镇守武宁军,以肃军纪。

去一个将士骄横的地方任职,卢弘正必须培植自己的亲信。于是在征得义山同意后,卢弘正奏请朝廷任义山为节度判官,于这年冬启程去往徐州。

漫天大雪,纷纷扬扬地落,像一场圣洁无声的欢送。义山的前半生为功名拼搏,于是在一个又一个杨柳青青的春天,他赴考、入幕,现在,他已然年近四十,又总在风寒水冷的冬季辞别亲人,为生计奔波。“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他披着一天一地的茫茫大雪骑马东去,在马上随口吟诵《对雪二首》,“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此时,他的妻子王氏已有病候,嫁给义山十多年来,她似乎一直在为远行的丈夫送别,这个男人,始终是她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如今又一次远行,念及此,义山怎能不歉疚挂牵?

在徐州,卢弘正给予义山极为优厚的待遇。义山充节度判官兼记室,此外,又在卢弘正的举荐下领侍御史官衔,官秩为从六品下阶。

可惜,这样的日子很快便到了尾声。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春,卢弘正在徐州病逝。义山头顶那一片渐渐明朗起来的天空,瞬间又沉入烟花燃尽的寂寞。他的人生啊,是一条坎坷不平的小径,他高一脚低一脚跌跌撞撞地走着,没有止歇安定的时刻。

成名逾于一纪,旅宦过于十年。恩旧凋零,路歧凄怆……春畹将游,则蕙兰绝径;秋庭欲扫,则霜露沾衣。这是当初卢弘正辟聘义山时,义山所写谢启中的句子。多么凄美的骈文,唯美而伤感,凄恻而婉丽,如义山忧郁多情的一生。他是那绝径一枝兰,凋零在空山幽谷中。

天涯

春日在天涯,

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

为湿最高花。

这首五言绝句,是一曲春日挽歌。诗里的意境,像贾宝玉游太虚幻境饮的那一种酒:万艳同悲。春已深,日已斜,满园芳菲,已开到荼靡。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冯浩说写于大中九年,张采田又说写于大中五年,刘学锴和余恕诚认为应写于义山入桂州幕府和其后的梓州幕府期间。

时空概念对于体会诗中的情绪,是一个有意义的对应指向,但事隔千年,如果不是义山自己在文中注明,要精确到某一个具体的地名,某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只能是悬疑和猜测。

我只需知道,那是一个春日傍晚。那是海角天涯般遥迢的他乡。那时写诗的人有悲怆潮湿的心怀。

它可以是义山漂泊异乡辗转幕府时所有春日的某一天,某一天里,他有一颗想哭的心。

春和景明,韶光灿烂,是适合远游的季节。义山的大半生,一直在远游的路上。他如果有无忧的生活和理想的仕途,似这样的春日远游在外,便是愉悦的悠游,他可以把韶光当作流水来挥霍;但是,如果心底有悲意,再好的春日也是看花两眼泪,远游便是羁旅漂泊。

春日在天涯。春日和天涯,一个极温暖,一个极孤单。一个极明媚,一个极平凉。把美丽放置在寂寞的底色上,造成的效果,是文艺性的凄艳。

春天里,义山远在海角天涯,远到千山外水长流,远到长安城无法遥望的地方。流寓幕府,是生活所迫。这生活,是柴米油盐的生活,也是郁郁不得志的官场生活。

这本身便有几许悲凉意。展眼望去,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春山外的那个旅人,他是一个断肠人。

不知道四百多年后,马致远写小令《天净沙·秋思》时,是否受过义山这首《天涯》的启发。“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总觉得有些相似的诗境。也许,羁泊他乡的人,在孤旅中独对夕阳西下,会有一种相同的凄怆情怀。

义山的凄怆来自更深的心伤。他的一生是个生不逢时的错误。他自身的品质是春天里秀挺的绿树,但时运却置他于贫瘠坎坷的天涯孤旅。少年时他姿仪俊雅,才气夺人,却早早失怙,缺失了亲情的温暖照拂;令狐楚惜其才并亲授四六文写作,许多赏识他才华的贵人将他邀至幕府,那些温暖是这凉薄人世间春日乍现的阳光,但他们纷纷离世或遭贬,恩旧凋零,旅宦凄怆,只剩他独自摇曳在绝径,品味这乱世凄凉。

如果恰是大中五年,彼时,卢弘正病逝于春日的徐州。义山的伤痛,便有了最直接的出处。在徐州,卢弘正待他有知遇之恩。节度判官加侍御史之衔,这份信任和倚重,沉甸甸的,让义山感觉充实。但是他还来不及感恩,卢弘正便去世了。义山的心底,那宛若朝霞初照梁的明媚春光,瞬间变成了一鞭残照。剩下满目的,是日薄西山,流水逝波。

他在幕府,像一尾鱼融入了一片温暖的海洋。忽然间,风吹云散知己凋零,茫茫天地间,只剩他独自一人,悼春伤怀。这时游宦在外,忽然倍添了孤独的距离感,这距离相对于熟识的家乡和亲人,是迢递高城,天涯阻隔。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这个啼字,义山用了它的通感。莺啼,明明是婉转的鸣叫,却为什么变成了泪?我却知道,义山这样用字有多么好。

想起杜鹃啼血的典故。春秋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望帝爱民如子,治蜀水,解黎民之困,极得百姓拥戴。后来却禅位给大臣,死后化作杜鹃鸟,每至春天,哀声啼叫,滴血则为漫山遍野的杜鹃花。

这个故事后经演变有了多种版本。也有说望帝被奸佞所害后化作杜鹃鸟,日日徘徊悲鸣在皇后的花园,它的泪落下变成鲜血,染红了花园中的花朵,那花朵便被后人称作杜鹃花。皇后知悉杜鹃鸟是望帝的化身后,哀伤中也化作一只鸟,日日哭喊着“子归,子归”。

在《史书·蜀王本纪》中,这个传说有了爱情的色彩。说望帝倾慕大臣鳖灵的妻子,但他是个君子,他痛苦地隐忍着自己的爱恋,将情感深埋于内心。后来望帝禅位于鳖灵,退隐西山,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血哀鸣,声声都是对心上人的深情呼唤。

莺这种鸟儿,从来都与春天有关,莺歌燕舞,莺飞草长,莺啼,应如流水般清脆婉转,那是明媚的春之声。因了杜鹃啼血的通感,衬着义山行在天涯的孤旅漂泊,莺啼便有了深深的悲凉,在伤心人耳中,那涧水般的鸣叫正是它伤春啼哭的声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悲剧的效果,骤然涌现。悲哀啼鸣的莺啊,请掬几滴清泪,祭奠那枝头最高的花朵,为这日暮残春举行葬礼。

忽然想起葬花吟。黛玉葬花是太经典的名著桥段。泣残红,垒香冢,葬桃花于香丘,艳得让人心疼,哀得让人心痛。这份哀艳之美,也若义山的莺啼有泪。

春花开到枝头最高处,当是春事阑珊花事了。最高花,也是最圣洁的那一朵。或者在义山心中,那是最高贵的灵魂。张采田说此诗作于大中五年,最高花指的是府主卢弘正。是耶非耶?已无法考证,但义山为圣洁的灵魂哀悼,却可感知。这份情怀也是一种通感,从字里行间析出,弥漫在今日读诗人的心间。

杨致轩曾评此诗“意极悲,语极艳,不可多得。”鲁迅也曾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首诗的悲剧意境在于,明明是春物昌昌,却要泣红谢幕,玉殒香消。义山的很多诗都有这种哀艳的悲剧性。他的美学修养,已潜移默化成为他写诗的一部分。

蜩螳乱世,断肠人在天涯。悼春,伤时,哀世,它们交织成一缕惆怅的寒烟,在这短短二十个字间袅娜飘荡,像失意人扯不尽的愁绪。

同类推荐
  • 我们的梦想在飞翔

    我们的梦想在飞翔

    本书是习近平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实现“中国梦”的号召后,首批民间自发组织编写的关于青年人追寻梦想的书籍。本书作者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著名律师曹星老师的学生,他们通过自己的成长故事,展示了新世纪年轻人追梦、圆梦的历程。
  • 军营往事

    军营往事

    本书主要记录了作者在12年军营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战友情谊,并对作者所在部队经历的战史进行了研究,包括:走进军营、团史教育、魔鬼训练、战术演习、生死经历、参谋集训、重回部队、八一情怀等内容。
  •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共4辑文字,篇篇皆有很强的可读性。这些文字以意象纷繁的深度联想打破了游记散文的惯有格局,虽然作者并未避开那些身边的小情、小景、小事物,但不把眼光囿于狭小的个人天地,文字本身体现为一种精神延伸。作者随时感受着现实与自然的剑拔弩张,深情款款地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作者用心接近事物背后那些神奇而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读者借助那些清丽的记录,完全可以感悟文字背后的精神重量。所有的一切共同指向一种我们久违的安如磐石的生活:平易、平等、本分、自重。
  • 岁月如水:还念我的农民父亲

    岁月如水:还念我的农民父亲

    感谢我的近百本日记,于吃喝拉撒中寻到一些原始的记录,那种原生态的情感,无法伪装。我不是作家,无法描写超越生活以外的那些东西:我不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我只是忠实地记录了一段我所经历过的生活。那里面有欢笑,有泪水,有奋斗,有艰辛,那里面的场......
  • 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除了边塞诗人之外,诗坛巨擘李白、杜甫、白居易也留下了不少内容涉及宁夏的名篇,这些诗篇中关于宁夏的具体描写对今天了解古代的宁夏情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燕子声声里

    燕子声声里

    沈归燕五岁能背千字文,六岁弹琴而自作曲,七岁焚香成诗,八岁与当朝丞相之子定下姻亲。众人都道此女含凤玉而生,有天成的好命数。然而有女自现代而来,使她嫡妹从蛮横变得伶俐,夺她夫婿,害她生母,将她从天上狠狠掀下,张狂而笑:“区区封建女子,也能与21世纪现代女性相争?”阴谋诡计改她八字,挺着肚子坏她姻缘,嫁她于纨绔之子,毁她于新婚之夜,却恰好成全了她一段奇缘。有疯和尚算她之命:及笄大劫,双十大喜,白发大悲。沈归燕不信命,她只信人定胜天。欠她的,终究要还回来。害了她的,终究要下地狱。穿越了不起?重生了不起?就算你开十个八个金手指,我也要给你。我也要给你一一剁了去!
  • 绝世神偷,倾世狂妃

    绝世神偷,倾世狂妃

    她,叶韵寒,一个异世的神偷!她,同样是叶韵寒,迎亲王的嫡女,韵公主。在她与皇上结婚的前天,遭心上人简晗背叛,不甘撞墙自杀。使得在异世被姐妹杀害的叶韵寒上身,引发了种种……她会在以武为尊的世界生存下来吗?
  • 我的当家大小姐

    我的当家大小姐

    【宠文+奇幻】两个性格迥异的人,一场猝不及防的车祸,一次绝妙的机会,身份就此互换。“如果你认识她,如果你了解她你就不会怀疑她,更不会质疑我对她的喜爱。”“就算你不优雅不美丽不贤惠甚至泼辣野蛮无情无义无理取闹刁蛮任性可我还是爱你,不管你变成什么样,我只是爱你这个人,爱你的灵魂。”
  • 三世言

    三世言

    她是上神之女,神界最强的战神,实力强大无人能及,一袭浅色衣衫无风自舞,如同隔世之仙。他是妖孽绝色的寻星之子,浅紫衣袂倒映出万千风华,含笑的银紫眸子永远只注视一人。她与他的无数次相遇、相知、相逢好像都是上天注定好的一般,带给她梦幻般迷蒙的色彩,她此生注定为他迷醉,他此生注定为她沉沦。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承诺,也是誓言。而命运似乎总是在开玩笑,当他们彼此的心意终于确定时,命运却给了她雷霆一击,直抵她内心最柔弱的地方,痛得她鲜血淋漓。情和义间,她到底该选择哪一方?自此后,她又该,何去何从?
  • 吾道太孤

    吾道太孤

    “什么,这秘境你不知道来历,有什么机关。”“过来嘛,灵石宝物给我来一打,听我说书便知道了。”“什么,你还问我是谁?你家长辈,没跟你说过吗。”“小爷便是通天地,晓阴阳,……的徒弟。”“你说我坑你啊。”“你就付出这么点宝物,不吭你坑谁。”“怎么,你想杀我。”“来来,跟我去禁地走两步,你能活着出来再说。”好吧,其实我只是一个说书人,无所不知的说书人。少年拥有一副天地不容举世皆敌的躯体,他自始至终只想好好活着,确无奈的过着杀机四起的生活,一步步走向他的杀伐之路。
  • 大灭绝重生之虎鲨传奇

    大灭绝重生之虎鲨传奇

    2025年,黄石超级火山爆发,拉开了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时代的戏幕......大灭绝中求生存,必须得拼尽全力,在险境中寻找出路.在险象环生的海洋,与凶猛的虎鲸斗,与庞大的深海大乌贼斗,与三十五米长的大蓝鲸斗......还有大灭绝中存活的人类,在海底未知区域存活的远古巨兽......这个时代,无不是活在惊险刺激中。然而,这里还有着奇妙的海中风情,还有着失落的亚特兰蒂斯......PS:美人鱼和蓝鲸妹妹,主角该选哪一个?(主角不会成鱼人)再PS:蓝鲸妹妹重生前是个漂亮的妹妹。好了,先暂时不选了,海啸来了,各位道友,来吧,一起冲浪去......
  • 问道之我不为长生

    问道之我不为长生

    “今日我以一丝执念入道,纵粉身碎骨,魂飞魄散,亦万世不悔!”简述:意外得到一把神秘小剑,然而里面却有一个神秘灵魂,在他的帮助之下踏上仙途,然而仙道迷茫,别人求的是长生之路,而他则只是为了回到地球看看她过得如何而已!成仙之路注定孤独,且看他如何在尔虞我诈的修真界中不断成长,一步步踏上仙道巅峰!注:这是一部慢热型修真奋斗史,这是一部热血励志小说!这就是我心中的仙侠!回忆最早粉丝群:279809811
  • 一乘决疑论

    一乘决疑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玉女仙尊

    玉女仙尊

    轻松愉快的异世修身之旅开始了……地球中一个古镇的天空之上黑云滚滚,电闪雷鸣……亚热带风暴气旋带起的强风,肆无忌惮地从街道上不停横扫而过,硬生生拔起了一棵又一棵巨大的古树。电视里面主持人反复播放着最新的灾情,据说如此强烈的风暴,有记录以来,在此古镇已经有百年不遇了。古镇上一所公寓里的一间灯光明亮的房间内……
  • 紫铃铛

    紫铃铛

    紫苏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小铃铛是一只淘气可爱的流浪猫。它们之间,碰撞出友谊的火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