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8100000033

第33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979年4月,地处热带雨林的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远郊的洛斯巴洛斯镇,这个国际水稻研究所所在地,正在准备召开一次重要的水稻科研会议。中国的水稻专家袁隆平因杂交稻研究成功而有特殊贡献,被邀请在会上作学术报告。

宣读完论文后,袁隆平即席答辩,有专家提问:“中国杂交稻制种的异交率高,是通过什么措施提高异交率的?”袁隆平不仅听懂了那位专家用英语所提出的问题,而且用英语清楚准确地作出如下回答:“第一,割叶,扫除传播花粉的障碍;第二,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中国专家的论文和即席答辩,令所有外国专家不得不表示满意和敬佩。大家一致公认,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应用居世界领先地位。

1982年,在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上,幻灯不寻常地打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字幕和他的头像,会场为之欢声雷动,不分民族,不分肤色,到会的世界各国专家学者都一致起立,向袁隆平鼓掌致意!

从此,这位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人,不断地被世界各国的报纸杂志介绍。连一些着名的国际水稻研究单位,也都纷纷要求袁隆平前去讲学,传授技术,进行合作研究。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就这样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袁隆平,祖籍江西省德安县,1930年9月1日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

抗日战争的爆发,迫使全家向后方逃难。童年的袁隆平看到日军的飞机,看到死伤的中国百姓,原本爱游泳的他,再也无心下河戏水了。他憎恨日本强盗,为什么中国百姓如此被人欺侮,任人宰割?为什么外国强盗能在中国如此横行霸道?在父亲的影响下,一颗爱国心深深植根于这个幼小男孩的心灵深处。

学生时代的袁隆平从不死记硬背,他喜欢思索,爱提问。在思索中加深对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勤于用脑,善于思索,学业成绩优异;强烈的求知欲,又使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袁隆平不是一个死读书的学生,他兴趣爱好广泛,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游泳。1947年,17岁的袁隆平参加湖北省男子自由泳比赛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干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有决心和毅力,游泳也毫不例外。”袁隆平也正是常年坚持游泳,以磨炼意志和锻炼身体。在游泳中他还曾救过溺水人。

有一次,大家一起参观园艺场,袁隆平对花、草、果、木和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都产生了极大兴趣。19岁的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并考取了重庆湘辉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龙门”。

1953年临近毕业,袁隆平多少次梦里梦见他留在重庆,高高兴兴地到重庆某农业科研单位去报到。最后,他却不能不响应国家的号召,党的号召: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袁隆平服从组织分配,到偏僻的湘西雪峰山麓的安口农校去教书。第一学期,学校缺俄语教师,他就教俄语,不备好课绝不上讲台。与此同时,他还在自学英语。第二年,进入遗传育种教研组,担任植物学、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等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在教学中,袁隆平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造成了严重的粮食饥荒。袁隆平也同样无力走路,没法安睡,他不能忘记路旁饿死者的尸体,饥荒在威胁着中国,也威胁着人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袁隆平从小在这种爱国思想熏陶下,要做一个忧国忧民、热爱祖国、有益于社会的人。在这场遍布神州大地,来势凶猛的大饥荒中,这位农业科研工作者为这沉痛的现实感到深深不安。他从此萌发坚定信念,必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育出亩产过400千克、500千克、1000千克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20世纪50年代初期,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在中国很盛行。袁隆平在这些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理论指导下,培育出一批有价值的农作物新品种。比如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地上结了西红柿,地下长出马铃薯。人们对袁隆平的这些试验成果,大加赞赏,记者争相报道,他本人还出席了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农民育种专家现场会议。

正当别人赞扬他的时候,袁隆平却对自己的“无性杂种”研究提出了疑问。这些年的试验,虽然当年结出了一些奇花异果,但不能遗传给后代。比如把月光花嫁接到红薯苗上,经过短日照处理,月光花红薯“无性杂种”苗茁壮成长,地下果然长出了红薯王,最大的一蔸重达135千克;地上结出了种子。将这些种子适时播种,地上依然长出月光花,可地下却再也见不到红薯王的奇迹了。从遗传学角度考察这些实验产生的变异,是丝毫没有意义的,它不能遗传给后代。

袁隆平认为: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既不能被别人的赞扬所迷惑,更不能自己哄自己!

通过多年的科学实践,袁隆平对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中的某些观点提出了怀疑,决定放弃从事多年的无性杂交试验,大胆地去探索新路子。

当时,孟德尔和摩尔根的遗传学说在中国被扣上“资产阶级反动生物学理论”之类的大帽子,受到围攻,袁隆平却认为:对于科学学派之争,不能简单化归为政治问题。他独立思考,相信事实,而不迷信权威。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关于染色体变化规律的研究成果,已被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证明是符合客观事实的,特别是在指导作物育种方面,实际效果明显。袁隆平被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理论深深吸引着,他很想按照其理论去进行新的尝试,去闯一条自己研究水稻高产的路。

1960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来到早稻试验田边,观察着这些正在茁壮生长的早稻。突然他发现了一株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这些植株株型优异,穗大粒多,袁隆平几乎兴奋地快要喊出声来,他认为这可以成为好的育种材料。他如获至宝般照管着这株禾苗,等到收获季节收回了一把金灿灿的种子。

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满怀希望地将这些种子播撒、耕种,可是结果却令人失望:秧苗高矮不齐,禾苗抽穗、扬花、灌浆、成熟期很不一致,没有一株性状超过它们的亲代。

袁隆平很懊丧,可他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坐在这些分离退化植株的旁边,袁隆平没有被这个失败的实验吓退,他决定再等待机遇,再去找新的材料培育。正要准备离开这些植株时,他突然意识到这些植株可以断定是“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机遇宠爱有心人”,袁隆平高兴得像孩子似地跳了起来。他返回田间,再一次仔细分析,调查这些植株的部分性状,详细记载,回到宿舍反复统计运算,证明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善于思考的袁隆平死死抓住“天然杂交稻”这个金子般的宝贵概念不放,追根究底,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寻找契机。

袁隆平经过反复思考,加之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技术,选择了一道世界公认的难题去解决。他经过周密、严格的思考,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三系法”杂交水稻的理论,并决定付诸实践。经过长期辛苦的实验研究,袁隆平终于在杂交稻研究中做出特殊贡献,获得“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

从1979年起,随着中美关系大门的打开,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消息迅速传到了美国。袁隆平开始了多次赴美传授、转让他的杂交水稻技术。他被美国专家评价为“把西方国家抛到后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的伟大科学家”。为了促使两国杂交稻研究的深入发展,1994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和美国得克萨斯州水稻技术公司正式签订并批准了共同开发研究杂交水稻的协议。从此,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1981年,袁隆平因籼型杂交水稻,获国内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1985年10月15日,在中国北京,袁隆平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发明和创造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被誉为“杰出发明家”。

1987年11月13日,在法国巴黎,袁隆平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6年~1987年度科学奖。这是中国专家首次获得的等级最高的世界性嘉奖。

1988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袁隆平获国际让克奖的奖章、证书和奖金2万英镑。这项奖励两三年颁发一次,奖给在粮食食品和光学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世界各国科学家。

1993年4月14日,袁隆平因为解决全人类饥饿问题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获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奖金一万美元。

1995年10月,袁隆平获联合国粮农组织设立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这是联合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世界粮食组织奖励为世界粮食生产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而设的奖励,全世界获此殊荣的仅6人,袁隆平成为亚洲的唯一获奖者。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的试验育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隆平也因此获得了许多的大奖。可是他并没有被这些荣誉淹没,仍然在他的研究所里,一步一个脚印地、实事求是地继续进行着他的杂交水稻研究,继续为解决人类的饥饿问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同类推荐
  • 十五少年漂流记

    十五少年漂流记

    《十五少年漂流记》描述了一艘载着十五个少年的帆船在暴风雨中遇难,漂流到荒岛上,坚强的十五个少年团结一心,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勇敢地面对并战胜残酷的自然环境,打垮凶狠的敌人,经历两年的时间,终于回到了故乡的故事。这套世界少年文学名著按照语文新课标指定阅读书目进行了精选,集中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
  • 彼得·潘(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彼得·潘(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到美国上大学:常春藤布朗小子姜晓航

    到美国上大学:常春藤布朗小子姜晓航

    这是一位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的手记,作者以第一人称详细介绍了自己到美国留学后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经历和体会,穿插了大量语言交流方面的实例,对美国高中、大学的生活和环境记录很详细,并记录对中外文化差异较真实的体会,此书对准备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 我是家政服务能手

    我是家政服务能手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亿万农民的大事、实事、好事。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农村要小康,科技做大梁;农民要致富,知识来开路。本书的出版发行让农民朋友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书主要介绍了家政服务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家政服务人员面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家政服务人员择业的注意事项、如何做好家政服务、家政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常见家政技能须知、家政服务涉及的工作范围、如何照顾老年人等知识。
  • 惊涛动力:威力无比的海洋能

    惊涛动力:威力无比的海洋能

    世界本来就是充满了未知的,而好奇心正是推动世界前进的重要力量之一。浩瀚无边的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撞击在岩石上,发出天崩地裂的吼声,喷溅着雪白的泡沫。在这蔚蓝的海洋中蕴藏着威力无比的能量,跟随本书一起去探索这惊涛骇浪中的能源宝库吧!
热门推荐
  • 戏子妆

    戏子妆

    一时有感而写的文,清水1v1,前面可能会有点小虐。(苏寻:其实我从来不敢想,半个月的相处会让你爱上我。温之玄:也不知道是谁,只看了我一眼就数年念念不忘)
  • 败家千金冷酷爷

    败家千金冷酷爷

    俗话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可是本小姐的宗旨是,在家败父,出嫁败夫。本小姐乃是堂堂清朝第一富豪——大贪官和珅家的三千金,纽怙碌月柔。万千宠爱集于一身,恃宠而不骄,败金却是唯一的爱好。
  • 自然集

    自然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念亡生死

    念亡生死

    生与死,念生,忘死。我自有一枪,刺破苍天。我自有一脉,冰封千里。血洒十里黄土,冷对万里血红
  • 女配的生涯:校草哪里跑

    女配的生涯:校草哪里跑

    她,碧池,是桀可宿的青梅竹马,可他对她一直不冷不热,知道高三是她的出现--马黎淑的出现,让自己心心念念的桀可宿丢了魂,处于对桀可宿的爱慕与对马黎淑的嫉妒,她不折手段的陷害她。明明自己是校花,却让马黎淑横插一脚,把自己弄成笑话!没关系,她弄在自己身上的事一样还给她,可偏偏弄巧成拙,让桀可宿发现了……爱慕慢慢变成恨,看看我怎么弄你们这些狗男女!(欢淫收藏小雅的第一个文文《干物青梅:暖男竹马》这个文文到后来是虐心的,读者大大们不要建议哦~)
  • 倾城

    倾城

    我认为姜燕鸣在艺术构思和表达方面已具备了进入一流的功力,她擅长虚构男女恋情的曲折故事,精于刻画恋情中女性的微妙心理。这部书共写了徐瑷、佳莉、云素和宋香菊四名女性的恋情历程,对她们或显或隐或喜或悲的感受和思忖,都有相当贴切细腻的描绘。——著名学者、编辑家崔道怡姜燕鸣是最专注书写民国汉口的作家。此作全力展现纷繁复杂大时代小人物尤其是小女子的命运,苦痛中的挣扎,隐忍中的坚强。妙笔生花,令人动容。——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湖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川鄂此部小说很有民国风情,笔触亦是迷人。郎心如铁妾心苦。
  • 仙途漫漫之无蟹可击

    仙途漫漫之无蟹可击

    作为新一代穿越潮流,凌瑶觉得自己要修的了仙,打得了怪,当得了师妹,做得了师姐!现实告诉她,现实太骨感,捡啥都别去捡一只坑货螃蟹,那是往火堆里跳。“我叫蟹小爷,蟹小爷的蟹,蟹小爷的小,蟹小爷的爷,神龙的后代……”“谁让你自我介绍了?赶紧想办法出去,你个吃货!地上吃完了,居然吃天上的!”“人家也不知道这蛋是鹰蛋……”“哼哼!”“你想干嘛?不能虐宠!”“关门放蟹!丫的!今天你不赶走那鹰,小心我红烧了你!”
  • 色女横行:穿越定律

    色女横行:穿越定律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 桃夭夭:鄙人桃夭夭,于2009年6月6日,携带一拖油瓶,稀里糊涂地穿了!这年头人人赶穿越的潮,俺也来凑一脚!话说鄙人游深宫转青楼,江山美男一把抓!且看俺在古代翻天覆地慷而慨,坐拥锦绣江山,玩尽多许美男!裔祥:你是我的天使……弘弈:我的王妃,你在也逃不掉了!冥魇:就算是死亡,也不能让我放手。玉颜:只要能许你一生一世的笑颜,即使失了容颜,我也绝不可惜!…………想浏览众多美男,敬请观看《穿越定律》!
  • 倾你一世:重生之独揽天下

    倾你一世:重生之独揽天下

    月老树下,缠过千匝。幽幽之夜,许下承诺。猫狐紫玥,逆天而行。倾你一生,永不放弃。她是狼,终究孤独一生。他却死命追求,不言放弃。对不起,我已没了情,不能爱你。他痛,不想再爱。当她可以爱时,却不知如何。倾你一世,逆天而行,这场故事,究竟如何收场?
  • 细节定成败:成功教学的细节

    细节定成败:成功教学的细节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十三册,做教师要优秀,更要注重细节。一本关于教师教学细节的宝典,送给每一位渴望成功的辛勤教师,让贴心的点滴细节温暖你的心。其中的思想、机智、技巧、情感等搭建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一本教师必备的实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