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绍青戏剧作品选》
陈彦
陕西戏剧创作队伍越来越进入一种萎缩状态,好多人走着走着就不见了,当然,有作古的,有退休的,还有的另投山门,另谋高就,吃香的喝辣的去了。艾绍青兄始终走在这个队伍里面,默默无闻,潜心创作,不温不火,不惊不乍,在我印象中,是一条真正的硬汉子形象。
我和绍青兄认识有些年头了,从八十年代省上每年一届的文艺创作座谈会谋面起,直到现在,少说恐怕也在二十五六年以上了吧。其实我们之间并没有说过太多的话,更多的时候,是相互点点头,打个招呼而已,但心里都知道,我们是这个行业的守望者,还都在这条路上没明没黑地走着,也都走得很累很苦。我是从县上走到西安的,深知基层创作人员弄个事的难场。绍青兄在半生的磨砺摔打中,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吃了多少苦,耗了多少心血,是可想而知的。
有一天,绍青兄托人捎来一捆书稿,是他的戏剧作品选集,想让我在前边说几句话,我利用几个晚上认真把作品翻阅了一遍,有些是过去看过戏的,有些是看过剧本的,再读,印象就愈发深刻了。绍青的创作,是深深植根于陕北那块厚土的,语言朴实生动,情节流畅自然,充满了生活的哲理与机趣,套用巴尔扎克的话说,他是陕北那地方的生活书记员。若让我去记录,憋死也是记不出绍青兄笔下的陕北韵致的,这就是绍青创作生命的不可替代性。
我以为戏剧创作现在有很多误区,最大的误区是严重脱离生活,脱离实际,一味地贪大求洋,产生了一批又一批徒有虚名的“空壳戏剧”。这些戏既无生活,也无思想,有的虽有思想,却大而无当,干瘪萎蔫的人物形象,无法承载起故弄玄虚的“空中楼阁”。因此,在今天,戏剧呼吁真实,呼吁简朴,呼吁还原生活,呼吁脚踏实地,显得比什么都更加重要。艾绍青的剧作,是陕北的“山药蛋”,食来可口,有地气味,是真正从地底下生长出来的,它不故作人参、虫草、雪莲之类的名贵物,自自然然,清淡滋补,是一种最有生命耐力的民间文化力量。绍青周正硬朗,立坐稳静,不苟言笑,在我看来,是那种特别有精神定力的人。我不仅喜欢他的这种淡定状态,更喜欢因这种淡定而产生的真真正正的平民戏剧。
编剧是一个很苦的差事,尤其是舞台剧编剧,更多的时候,是靠一种精神支撑着,如果图挣钱,始终捏着这只股,是不大可能看到“涨停板”的。市、县还有大量的剧团存在着,还需要有很多编剧为他们写剧本,这就是绍青兄坚守这个阵地的缘由。因了他的坚守,而使这些剧团有了新戏可演,出了人才,出了名声,他真是这些剧团的福音了。我见绍青还写了大量的电视剧,这是对舞台剧创作的最好补充,但无论怎样,我还是不愿意看到他从舞台剧创作阵地的退却。对最偏远孤寂的阵地的持守,有时可能是最有价值的持守,文化尤其是这样,太热闹的地方,常常是最昙花一现的去处。干啥的吆喝啥,我不能不吆喝戏剧,这不仅因为职业需要,饭碗需要,更因为我们投入了太多的爱。
是为序。
2007年11月17日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