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是今天流行的楷书的创始者,书法界有一种说法,说“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学自卫夫人,而卫夫人学自钟繇。这样算起来王羲之还是钟繇的徒孙,可见钟繇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看到一本名为《混迹三国》的闲书,上面也谈到钟繇,说他是个文武全才,文的方面,他精通史学、易学、书法;武的方面,主要是学习兵法和剑法,他的指力可以洞穿棉被。
我不由吓了一跳,在我的印象里的一直是文弱书生的钟繇,几时修成了这一指禅功?莫不是现代的海灯法师也要认钟繇为祖师爷?
想马超的堂弟马岱与钟繇那一战,被后人评为三国战史上实力最为悬殊的一战:“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钟繇出马答话。岱使宝刀一口,与繇交战。不一合,繇大败奔走。”
后人评:对付钟繇这号只会白纸上写黑字的还用宝刀,太夸张了吧!
如果钟繇的指力可以洞穿棉被,虽然不能洞穿马岱的宝刀,那至少在武艺上并非等闲之辈,不至于与马岱只斗一个回合吧。
其实,真实的情形是,史上记载钟繇指力洞穿棉被,是他学书三十余年,每天夜晚在被子上不间断练字的结果。
钟繇临死时把儿子钟会叫到身边,交给他一部书法秘籍,把自己刻苦用功的故事告诉钟会。他说,自己一生有三十余年时间练习书法,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场合地点,有时间就写,有机会就练。与人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就蹲在地上写字。晚上睡觉,就用被子作纸张,时间长了,被子给划了几个窟窿。见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就会与笔法联系起来,有时去上厕所,竟忘记了出来。
钟繇在学习书法入迷忘我,堪称骨灰级书法爱好者,还有一事更能证明。
青年时期,钟繇就与后来的领导——曹操因为共同的书法爱好走到了一起,那时经常出席书法学术讨论会的还有邯郸淳、韦诞、孙子荆、关枇杷等书法迷。
有一天,钟繇发现韦诞座位上有蔡邕的练笔秘诀,就向韦诞借阅。
这韦诞也是一个书法大家,他擅长楷书,也是一个怪人。据说后来魏明帝曹睿曾盖了一座高层建筑,匾额装上去之后,才发现上面没有题字,就把韦诞放进一个箩筐里面,用辘轳引绳吊到上面,在离地面二十五丈(相当于70多米)的地方题字,韦诞往下一看,发出一声高八度的尖叫,差点在箩筐里昏倒过去,等他浑身筛糠,战战兢兢写完了字,他坐在箩筐里回到地面上来时,鬓发已变白了。从此,韦诞立下家规,让家人绝不能再学书法。
就是这位患有恐高症的书法家,对书法艺术相当保守,害怕钟繇的书法超过他,任钟繇死磨硬缠都坚决不借。
钟繇很生气,他把胸脯擂得咚咚响,一直擂了三天,擂得胸前青一块紫一块,还呕了一大滩血。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他在练大力神功,准备去跑江湖卖狗皮膏药。
这韦诞也够狠心,全不为钟繇的“苦肉计”所动,硬是没给他看。钟繇却因为“表演”得太投入,把自己擂得奄奄一息,亏得曹操派人送五灵丹(三国时期的疗伤圣药)给他,才活过来。钟繇算是得了心病,发下誓言,说不惜等韦诞死了之后去盗墓,也要看到蔡邕的秘诀。
这差不多免费为韦诞做了一个广告,谁都知道韦诞手中有一本练书法的秘籍,以致于后来韦诞的墓真的被盗了。
但韦诞比钟繇晚死了二十年,钟繇是不可能从坟墓里爬出来去盗墓的,但是由于他发下的那个誓言,后人还是一口咬定盗墓的事情是钟繇指使的,这可真是冤枉了钟繇。
典故1:钟繇学书
又作:钟繇书
含义:形容学习书法勤奋。
出处:佚名《历代书论》
原文节选:
魏钟繇少时,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还与太祖、邯郸淳、韦诞、孙子荆、关枇杷等议用笔法。繇忽见蔡伯喈笔法于韦诞坐上,自捶胸三日,其胸尽青,因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乃活。繇苦求不与。及诞死,繇阴令人盗开其墓,遂得之,故知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由是更妙。
繇曰:“岂知用笔而为佳也。故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临死,乃从囊中出以授其子会,谕曰:“吾精思学书三十年,读他法未终尽,后学其用笔。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画象之。”……
典故2:韦诞题额
又作:仲将白首、凌云题
含义:形容书法精妙。
出处:南朝·王僧虔《论书》
原文节选:
魏明帝起凌云台,误先钉榜,而未之题。笼盛韦诞,鹿卢引上书之。去地二十五丈,诞甚危惧,乃戒子孙,绝此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