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9200000004

第4章

公叔文子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入朝。公叔子见曰:“严矣。”文子曰:“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家之治哉?”公叔子曰:“严则下暗,下暗则上聋,聋暗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

卫灵公谓孔子曰:“有语寡人:‘为国家者,谨之于庙堂之上,而国家治矣。,

其可乎?”孔子曰:“可。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知得之己者,亦知得之人。所谓不出于环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之己者也。”

子贡问治民于孔子,孔子曰:“懔懔焉如以腐索御奔马。”子贡曰:“何其畏也?”孔子曰:“夫通达之国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吾仇也,若何而毋畏?”

齐桓公谓管仲曰:“吾欲举事于国,昭然如日月,无愚夫愚妇皆曰善,可乎?”仲曰:“可,然非圣人之道。”桓公曰:“何也?”对曰:“夫短绠不可以汲深井,知鲜不可以与圣人之言;慧士可与辨物,智士可与辨无方,圣人可与辨神明。

夫圣人之所为,非众人之所及也。民知十己,则尚与之争,曰不如吾也;百己则疵其过;千己则谁而不信。是故民不可稍而掌也,可并而牧也;不可暴而杀也,可麾而致也;众不可户说也,可举而示也。”

卫灵公问于史鱿曰:“政孰为务?”对曰:“大理为务。听狱不中,死者不可生也,断者不可属也,故曰大理为务。”少焉,子路见公,公以史鱿言告之,子路曰:“司马为务。两国有难,两军相当,司马执枹以行之,一斗不当,死者数万。

以杀人为非也,此其为杀人亦众矣!故曰司马为务。”少焉,子贡入见,公以二子言告之,子贡曰:“不识哉!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陈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故曰:‘去民之所事,奚狱之所听?兵革之不陈,奚鼓之所鸣?,

故曰教为务也。”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牛字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鲁有父子讼者,康子曰:“杀之。”孔子曰:“未可杀也。夫民不知子父讼之不善者久矣,是则上过也。上有道,是人亡矣。”康子曰:“夫治民以孝为本,今杀一人以戮不孝,不亦可乎?”孔子曰:“不教而诛之,是虐杀不辜也。三军大败,不可诛也;狱讼不治,不可刑也;上陈之教,而先服之,则百姓从风矣;躬行不从,而后俟之以刑,则民知罪矣。夫一仞之墙,民不能逾,百仞之山,童子升而游焉,陵迟故也。今是仁义之陵迟久矣,能谓民弗逾乎?《诗》曰:‘俾民不迷。,昔者君子导其百姓不使迷,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也。”于是讼者闻之,乃请无讼。

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对曰:“政在使民富且寿。”哀公曰:“何谓也?”孔子曰:

“薄赋敛则民富,无事则远罪,远罪则民寿。”公曰:“若是,则寡人贫矣。”孔子曰:“《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

文王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是谓上溢而下漏。”文王曰:“善。”对曰:“宿善不祥。”是日也,发其仓府,以振鳏寡孤独。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受民而已。”曰:

“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义也,爱之而已矣。民失其所务,则害之也;农失其时,则败之也;有罪者重其罚,则杀之也;重赋敛者,则夺之也;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劳而扰之,则怒之也;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武王问于太公曰:“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何也?”太公曰:“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不法法,以其所善为法者也,故令出而乱,乱则更为法,是以其法令数更也。”

成王问政于尹逸曰:“吾何德之行,而民亲其上?”对曰:“使之以时,而敬顺之,忠而爱之,布令信而不食言。”王曰:“其度安至?”对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王曰:“惧哉!”对曰:“天地之间,四海之内,善之则畜也,不善则仇也。夏、殷之臣,反仇桀、纣而臣汤、武;夙沙之民,自攻其主而归神农氏。此君之所明知也,若何其无惧也?”

仲尼见梁君,梁君问仲尼曰:“吾欲长有国;吾欲列都之得;吾欲使民安不惑;吾欲使士竭其力;吾欲使日月当时;吾欲使圣人自来;吾欲使官府治;为之奈何?”仲尼对曰:“千乘之君,万乘之主,问于丘者多矣,未尝有如主君问丘之术也。然而尽可得也。丘闻之,两君相亲,则长有国;君惠臣忠,则列都之得;毋杀无辜,毋释罪人,则民不惑;益士禄赏,则竭其力;尊天敬鬼,则日月当时;善为刑罚,则圣人自来;尚贤使能,则官府治。”梁君曰:“岂有不然哉!”

子产相郑,简公谓子产曰:“内政毋出,外政毋入。夫衣裘之不美,车马之不饰,子女之不洁,寡人之丑也。国家之不治,封疆之不正,夫子之丑也。”子产相郑,终简公之身,内无国中之乱,外无诸侯之患也。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善断事;子太叔善决而文;公孙挥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变而立至,又善为辞令;裨谌善谋,于野则获,于邑则否。有事,乃载裨谌与之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断之,使公孙挥为之辞令。成,乃受子太叔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也。

董安于治晋阳,问政于蹇老。蹇老曰:“曰忠,曰信,曰敢。”董安于曰:“安忠乎?”曰:“忠于主。”曰:“安信乎?”曰:“信于令。”曰:“安敢乎?”曰:“敢于不善人。”董安于曰:“此三者足矣。”

魏文侯使西门豹往治于邺,告之曰:“必全功成名布义。”豹曰:“敢问全功成名布义,为之奈何?”文侯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无邑不有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也。往必问贤豪者,因而亲之;其辩博者,因而师之;问其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因而察之;不可以特闻从事。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亦治单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处,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贱,宓子贱曰:

“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固劳,任人者固佚。”人曰:“宓子贱则君子矣!佚四肢,全耳目,平心气,而百官治,任其数则已矣。巫马期则不然,弊性事情,劳烦教诏,虽治,犹未至也。”

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而众说,语丘所以为之者。”曰:“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孔子曰:“善,小节也,小民附矣!犹未足也。”曰:

“不齐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弟矣;友十一人,可以教学矣。中节也,中民附矣,犹未足也。”曰:“此地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皆教不齐所以治之术。”

孔子曰:“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而神明之主也。惜乎!不齐之所治者小也!不齐所治者大,其与尧、舜继矣。”

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投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孔子兄子有孔蔑者,与宓子贱皆仕。孔子往过孔蔑,问之曰:“自子之仕者,何得何亡?”孔蔑曰:“自吾仕者,未有所得,而有所亡者三。曰:王事若袭,学焉得习,以是学不得明也,所亡者一也;奉禄少,饣亶粥不足及亲戚,亲戚益疏矣,所亡者二也;公事多急,不得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疏矣,所亡者三也。”孔子不说,而复往见子贱,曰:“自子之仕,何得何亡?”子贱曰:“自吾之仕,未有所亡,而所得者三:始诵之文,今履而行之,是学日益明也,所得者一也;奉禄虽少,宓粥得及亲戚,是以亲戚益亲也,所得者二也;公事虽急,夜勤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亲也,所得者三也。”孔子谓子贱曰:“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

宓子贱为单父宰,辞于夫子。夫子曰:“毋迎而距也,毋望而许也,许之则失守,距之则闭塞。譬如高山深渊,仰之不可极,度之不可测也。”子贱曰:“善,敢不承命乎!”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僻。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子路治蒲,见于孔子曰:“由愿受教。”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也;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摄勇;宽以正,可以容众;恭以洁,可以亲上。”

子贡为信阳令,辞孔子而行。孔子曰:“力之顺之,因天之时,无夺无伐,无暴无盗。”子贡曰:“赐少而事君子,君子固有盗者邪?”孔子曰:“夫以不肖伐贤,是谓夺也;以贤伐不肖,是谓伐也;缓其令,急其诛,是谓暴也;取人善以自为己,是谓盗也。君子之盗,岂必当财币乎?吾闻之曰: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民。此皆怨之所由生也。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攻也。匿人之善者,是谓蔽贤也;扬人之恶者,是谓小人也;不内相教,而外相谤者,是谓不足亲也。言人之善者,有所得而无所伤也;言人之恶者,无所得而有所伤也。故君子慎言语矣,毋先己而后人,择言出之,令口如耳。”

景差相郑,郑人有冬涉水者,出而胫寒。后景差过之,下陪乘而载之,覆以上衽。晋叔向闻之曰:“景子为人国相,岂不固哉?吾闻良吏居之,三月而沟渠修,十月而津梁成,六畜且不濡足,而况人乎?”

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文侯曰:“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瑟钟石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以乱乡曲之教。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土,此之谓夺淫民也。”

齐桓公问于管仲曰:“国何患?”管仲对曰:“患夫社鼠。”桓公曰:“何谓也?”

管仲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云:‘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面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之故也。,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是也。有道术之士,欲明万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龁之,此亦国之猛狗也。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则道术之士不用矣,此治国之患也。”

复槁之君朝齐,桓公问治民焉,复槁之君不对,而循口操衿抑心。桓公曰:

“与民共甘苦饥寒乎?夫以我为圣人也,故不用言而谕。”因礼之千金。

晋文侯问政于舅犯,舅犯对曰:“分熟不如分腥,分腥不如分地。割以分民,而益其爵禄,是以上得地而民知富,上失地而民知贫。古之所谓致师而战者,其此之谓也。”

晋文公时,翟人有献封狐文豹之皮者,文公喟然叹曰:“封狐文豹何罪哉!

以其皮为罪也。”大夫栾枝曰:“地广而不平,财聚而不散,独非狐豹之罪乎?”文公曰:“善哉!说之!”栾枝曰:“地广而不平,人将平之;财聚而不散,人将争之。”于是列地以分民,散财以赈贫。

齐人甚好毂击相犯以为乐,禁之不止。晏子患之,乃为新车良马,出与人相犯也,曰:“毂击者不祥。臣其祭祀不顺,居处不敬乎?”下车弃而去之,然后国人乃不为。故曰:禁之以制,而身不先行也,民不肯止。故化其心莫若教也。

鲁国之法,鲁人有赎臣妾于诸侯者,取金于府。子贡赎人于诸侯,而还其金。孔子闻之曰:“赐失之矣。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其身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赎而受金,则为不廉,不受则后莫复赎。自今以来,鲁人不复赎矣。”孔子可谓通于化矣,故老子曰:“见小曰明。”

齐之所以不如鲁者,太公之贤不如伯禽。伯禽与太公俱受封而各之国。

三年,太公来朝,周公问曰:“何治之疾也?”对曰:“尊贤,先疏后亲,先义后仁也,此霸者之迹也。”周公曰:“太公之泽及五世。”五年,伯禽来朝,周公问曰:

“何治之难?”对曰:“亲亲,先内后外,先仁后义也,此王者之迹也。”周公曰:“鲁之泽及十世。”故鲁有王迹者,仁厚也;齐有霸迹者,武政也;齐之所以不如鲁也,太公之贤不如伯禽也。

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求买马肉也。公胡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旋月,而国莫之服也。

晋侯问于士文伯曰:“三月朔,日有蚀之,寡人学惛焉,《诗》所谓‘彼日而蚀,于何不臧,者,何也?”对曰:“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不可不慎也。政有三而已:一曰因民,二曰择人,三曰从时。”

古之鲁俗,涂里之闾,罗门之罗,门之渔,独得于礼,是以孔子善之。夫涂里之闾,富家为贫者出;罗门之罗,有亲者取多,无亲者取少;门之渔,有亲者取巨,无亲者取小。

孔子见季康子,康子未说,孔子又见之。宰予曰:“吾闻之夫子曰:‘王公不聘不动。,今吾子之见司寇也少数矣!”孔子曰:“鲁国以众相陵,以兵相暴之日久矣,而有司不治,聘我者孰大乎于是?”鲁人闻之曰:“圣人将治,可以不先自为刑罚乎!”自是之后,国无争者。孔子谓弟子曰:“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尚存耳。政事无如膺之矣。”

春秋之时,天子微弱,诸侯力政,皆叛不朝。众暴寡,强劫弱,南夷与北狄交侵,中国之不绝若线。桓公于是用管仲、鲍叔、隰朋、宾胥无、宁戚,三存亡国,一继绝世,救中国,攘戎狄,卒胁荆蛮,以尊周室,霸诸侯。晋文公用咎犯、先轸、阳处父,强中原,败强楚,合诸侯朝天子,以显周室。楚庄王用孙叔敖、司马子反、将军子重,征陈从郑,败强晋,无敌于天下。秦穆公用百里子、蹇叔子、王子廖及由余,据有雍州,攘败西戎。吴用延州来季子,并冀州,扬威于鸡父。

郑僖公富有千乘之国,贵为诸侯,治义不顺人心,而取弑于臣者,不先得贤也。

同类推荐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非洲常识

    非洲常识

    《非洲常识》为一本介绍非洲各方面基本知识的百科全书,全书共分为11个章节,从文化、交通、经济、生活、旅游、教育、政治、历史、地理、人口与科技11个方面,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详尽盘点了关于非洲方方面面的百科知识,勾勒出非洲的不同侧面,让读者对非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非洲旅游、生活、社交等基本的常识和实用知识等,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真正的非洲面貌。除此之外,《非洲常识》还是一部真正解读非洲之秘、全方位认识非洲的百科全书,这里有奇特的艺术之作,有惊奇的文化内涵,有刺激的时空之旅。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在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鞭笞、棍打是最常见的惩罚。历代酷吏在拷讯犯人时,往往违反刑罚规定,诸刑并用,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残虐人性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刘洋编著的《古代刑罚与刑具》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刑罚与刑具的有关内容,对中国古代主要刑罚与刑具分门别类地作了介绍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 故纸拾遗(第二卷)

    故纸拾遗(第二卷)

    本书收集了以洛阳地区为主,包括山西、陕西、云南、东北、甘肃等地在内的各种契约文书,时间从清康熙年间至解放初期,各类包括地契、房契、发票、借据、婚事文书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民俗、货币、度量等各方面的情况。
  •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内容简介:世界遗产包含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它们或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或是人类自身的杰出创造。了解这些世界遗产对于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民族风情、社会历史、建筑艺术、价值观念、文化内涵等具有窥斑知豹的作用。
热门推荐
  • 以月为名陪你看尽满天心

    以月为名陪你看尽满天心

    在大陆上流传着关于星座使者的传说,一位使者代表着一个星座,他们可以任意使用星座的力量,所以有好有恶,有人赞叹有人憎恨。一位出身名门因皇帝的弱小和朝廷的腐败而家破人亡的少女在悲痛憎恨之下,踏上了寻找使者的旅途。在她寻找使者的旅程中,她渐渐变得坚强起来……
  • 海贼王之红翼

    海贼王之红翼

    玛门:在那一片漆黑中,划破黑暗的银色翅膀,便是我们银翼海贼团了。我在此宣布,银翼海贼团正式成立,我格雷德·玛门便是船长!副船长?!罗宾:我亲爱的玛门船长,副船长难不成是指我吗?玛门:你说呢,这条船难道还有第三个人?罗宾:··················
  • 独仙行

    独仙行

    这世间很大,上有九天碧落,下有九幽黄泉,妖魔鬼怪纵横此间。而我定当踏遍这天地。
  • 庶女奇谋

    庶女奇谋

    女特务穿越成为了最不得宠,最没有地位,最没有权势的庶女……如何才能够来一个庶女大逆袭呢?她不怕艰辛,不畏强权,最喜欢向高难度挑战,立志要在逆境之中力争上游,在残酷的斗争之中脱颖而出。这是一个庶女的奋斗故事,有点轻松,笑中有泪,绝不虐心。
  • 神魔乱仙侠

    神魔乱仙侠

    这是一个仙侠的世界,天道紊乱,诞生了众多大气运者,他们享受着小说主角的待遇,严重影响了仙侠世界的平衡。而我,则是受天道所托,帮忙修补这些漏洞……于是,扼杀主角,霸占他们后宫的故事,开始了……“我去,这个家伙也太狠了吧?出去历练一次,修为大增不说,还带回一个这么漂亮的妹子,我现在还单身呢!不行,一定要采取措施……”“这家伙的法宝……也太那啥了点吧?我怎么打败他?好无力……”“我去,这家伙,才几天啊?修为就这么高了,啊啊啊,为什么我又生出了一种无力感……”……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仙侠故事……!!欢迎大家品读!!!
  • 异世界攻略

    异世界攻略

    客容的老祖宗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木玄清,捅猪爆神器,走路捡灵宝,论气运,我不如他;剑不常五岁凝器,十岁结丹,十八岁成就仙身,论天资,我不如他;金蝉子肉身穿越天魔谷,赤脚淌过血灵池,论道心,我不如他;谷文余杀妻凝器,杀子结丹,杀父母以证道,论凶残,我不如他……我只是一个宅男,思前想后,思来想去,发现自己真的什么都不行。走投无路的我,只能用智商碾压他们……”
  • 唔知桥边红药

    唔知桥边红药

    一觉醒来成相府4小姐,却是落得爹不疼娘不管的地步,没人帮就靠自己。自生自强。你敬我一尺,我让你一丈,你若作死,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一个穿越者的再成长,两世尘世,别跟我斗。以脱离相府自由自在为目标,手把手教你玩转新世界。
  • 东汉馍年

    东汉馍年

    二十一世纪,三国武将纷纷觉醒。在科学迅速腾飞的时代,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将会如何坑爹的上演。和我一起吃块馍,慢慢看吧。
  • 绝世王妃王爷请接招

    绝世王妃王爷请接招

    她是24世纪的第一杀手----黎夙。一朝穿越,竟成了不受宠的丞相府废物嫡女!废物?我从来就不是!我会用实力来证明我命由我不由天!神兽稀有?我的超神兽都知道有多少了好吗。神器绝迹了?那我手中这个玩意儿是啥?奥!这是超神器啊。他是人人惧怕敬畏的離王,传说他冷酷无情,心狠手辣,不近女色。可……谁能告诉我这个一言不合就卖萌打滚求收留的是谁?唉~算了,为了不让这妖孽在祸害人间,我就勉为其难的把他收了吧!这是我的第一本小说,如果写的不好请不要骂我,可以在评论里指出,我会及时修改,如果有你想看到的剧情,也可以在评论里留言。关于更新的事,我先在这里给你们道歉,由于我还是一名初中生,所以无法及时更新,请见谅!
  • 永恒的雾森林

    永恒的雾森林

    不就是穿个山洞吗?至于把我带到这个奇怪的地方来吗?什么?你们是天使?河对岸还有恶魔?好吧,不过我不是鸟人。只为了一件发生在三千年前的事,你们就要杀我。就因为是人类,所以无论是做为天使的你们,还是做为恶魔的他们都要致我于死地。你们会如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