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场上,双方都不能一开始就亮出自己的底牌。谁先揭了自己老底,谁就输了。谈判是一场心理战,让对手捉摸不到自己的心思,才能在谈判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为己方争取最大的利益。
西楚霸王项羽想要杀掉刘邦,于是范增为他出了一个主意:“大王可以等刘邦上朝时,问他愿不愿意到您给他封的南郑那儿去,如果他表示同意,那么就说明他有意思要养精蓄锐,可说他有谋反叛乱之心,以此为借口将其绑出去杀了;如果他说他不愿意去,那么,您就更有直接的理由,说他违抗王命,也可以杀了他。”项羽一听,这果然是一个好计策。
待刘邦上朝后,项羽依计问道:“寡人现在要封你到南郑去,你是否愿意?”问完就等刘邦回答,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他都可以如愿杀掉刘邦。但是让项羽没想到的是,刘邦竟然给出了第三个答案:“在下是臣子,大王赐给在下吃的穿的住的,可以说,在下这条命是大王给的。在下就像是大王的坐骑,大王让我往前走我就往前走,让我停下来我就立刻停下来。所以,只要大王一句话,在下唯命是听。”项羽一看,这个回答实在是无懈可击,于是只能作罢,让刘邦又活着回去了。
刘邦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直接给出项羽预期中想要的肯定或是否定的答案,而是进行迂回模糊的回答,让项羽可以体会到他的意思,但却抓不着实际的把柄。这种迂回式的策略和方法也常被运用于谈判中。
1928年5月,周恩来跟他的妻子从天津乘坐日本的轮船到达大连。但是,在轮船刚刚停靠大连码头的时候,两位日本警察就将夫妇俩带到了港口的警察所。日本的警察带着怀疑的目光,上下扫视了一下周恩来,突然问道:“你是不是周恩来?”这个看似只有“是”和“不是”两个答案的问题,其实相当棘手,无论答是或否,都容易引起警察的怀疑,给自己带来危险。周恩来夫妇没有慌乱,而是装作没有听明白警察在问什么。只见周恩来指着妻子邓颖超说道:“她是一个古玩商,并不是什么周恩来。”这下轮到日本警察愣住了,不知道要如何继续进行询问,于是下令把两人放行了。就这样,周恩来以敏捷的思维,巧妙的应答,迷惑住了日本警察,保护了自己和妻子。
在谈判过程中,如果对方问什么就老老实实地答什么,这无疑是非常不会保护自己的方法。当对方问出了你的实际情况,就会成竹在胸,很清楚地知道怎么样抓住你的软肋。为了在谈判过程中巧妙地应付对手,记住不要一开始就针对对方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回答。要知道,你回答得越具体,对方就越有把握,并随时抓住你答案中的漏洞进行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是迂回间接地给出答案,让对方去猜测你的意图。比如,你可以说:“我不知道我的回答是不是你问题中的答案,但我十分有诚意去回答你提出的问题,虽然这种结果只有间接的关系。”这样似是而非的句子,既回应了对方的问题,表明了你的诚意,但其实什么也没有说,让对方弄不清楚你究竟是什么意思。谈判场上,只有你让对方捉摸不定,对方才不敢轻易要价,或是给出高姿态。记住,每一个问题都有可能是一个圈套,不要让你自己的答案把自己圈进去,让别人得逞却损害了己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