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初,我加盟欧迪办公后立即招兵买马组建战略货源部。新聘任的一位货源主任是个美籍印度人甘地,甘地出生在印度的一个颇有政治背景的富有家族,17岁就到美国名校读书,不光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加盟前已经在几家著名的美国连锁店担任过要职。不用说,面试中甘地一路顺畅,不但面试他的公司高级管理层个个点头称是,就连一向很挑剔的几个董事会成员也一致投了赞成票。
可是上任之后,甘地的锋芒毕露和咄咄逼人的工作风格很快就引起了众人的反感,我自己在和他的交流中也能感到他的风格或是说明显的缺点。比如说,不管在什么会议上他总是第一个发言,这本来没有什么不好,可是他一旦开口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你别说他还的确是信息灵通,资料掌握丰富,而且常常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一开会就成了他的“一言堂”,而且他的这种风格往往不分场合和内容,本来他负责的是国际货源,可是哪怕是关于金融、法律甚至有关人事方面的专题讨论,他居然也能置主管部门的同事于不顾,旁若无人地继续发表他的高见。可以想象,当初面试他的时候的确能给面试官们留下有能力的印象,但是时间一长大家就逐渐不再喜欢和他一起开会,我从间接和直接的反馈中印证了我自己的感觉——他正在失去同事们的支持。
甘地的这种作风用到和他下级的关系时,就明显的是一种居高临下和好为人师的傲慢态度。尽管表面上他也非常笑容可掬,但是口气里却是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和领导地位。他的口头禅是:“根据我的经验”和“让我告诉你怎样做”,好像他是师傅别人都是小学徒。表面上看别人对他毕恭毕敬,但是他的部下已经对他的领导作风颇有非议,并且直接反映到了我这里,有的还反映到了人事部。显然甘地正在失去或者说没有能够凝聚他的团队的人心,没有人心就没有凝聚力,没有凝聚力还谈什么业绩!
和供应商打交道时,甘地的锋芒毕露和咄咄逼人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说实话,在我们这个行业买家和供应商之间本来就存在一种近似上帝和奴仆之间的由权力构成的不平等关系,甘地很会驾驭自己的权力和优势,说他是盛气凌人一点也不为过。记得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去参加和一位代理商的会谈。对方初次和我们接触,准备的资料是针对美国那些从来没有到亚洲或中国去搞过货源的公司,遇到我们这两个多年搞国际货源的专家显然太初级了一点。我的态度是借此机会问一些问题,了解一下行业内的最新潮流和发展,兼带打听一下我们竞争对手的最新动态(这家公司当时正在做我们竞争对手的货源代理)。没想到,对方的介绍进行到五分钟时,甘地就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对方的演示,大谈起他的经验和他知道的对方所代理的几家公司的业务情况。对方一看这个架势马上提高了警惕,而且立刻看出了他们对我们并没有价值,态度马上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变得非常谨小慎微,使我想要得到信息的愿望化为泡影。
我决定要找甘地好好谈一下。虽然美国的大公司都有年中和年底一年两次的评估,但我多年来一直强调对自己的部下进行及时反馈和及时表彰的做法。因为只有发现缺点及时指出,有了成绩马上表彰,才能始终保持自己团队的高昂斗志和情绪,也避免了到年中或年底评比时给自己的部下一个出乎意料的结论。
老实说,我对甘地的这种风格并不陌生,因为十几年前我自己就是这种风格。事事时时都觉得自己比别人强,自己年轻气盛,认为既然是强者就一定要表现出来,所以那时真的是比甘地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从书本上、工作实践中和自己以及别人栽的跟头中慢慢悟出了一个真理:大智若愚才是真正的高手。大智若愚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和刻意伪装的一种技巧,大智若愚是一种意境,需要不断地修炼和体会再加上时间才能达到。在我看来,大智若愚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商和情商的一种最高境界的结合,是从智商到情商变化的一个质的飞跃。
我约了甘地共进午餐,我和他的谈话就以介绍中国的成语“大智若愚”开场。从成语的释义开始讲到过去的自己,从大家的反馈谈到我的观察,凡是有实例的我都一一以具体事情来解释自己的立场。甘地是个聪明人,谈话中他就表现得很出色,对我指出的他可以改进的一些地方,他坦诚地表示其实他自己也明白自己的弱点,可是既然一路仕途顺利又没有人给自己指出,所以一直没有引起重视和正视。谈话结束时,他真诚地表示一定要修炼“大智若愚”的功夫,我非常欣喜谈话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谈话后不久,我就和甘地因为分别出差,阴差阳错有两个月没见面。等我们再见面时他大大地让我吃了一惊,原来的那个甘地不见了,虽然还不是“大智若愚”,但是他显然成熟了许多,言谈举止之间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他修炼的结果。我由衷地为他和为自己感到高兴,我们的成功又多了一分把握。
在现代社会里,没有智商会一事无成,但是高智商往往只能小胜,只能拿单打冠军。真正的成功者则要智商加情商,而两者结合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恰恰就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境界。达到这样境界的人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能够带领一个团队取得团体冠军。所以,培养自己的干部具有大智若愚的风格一向是我建立团队、择人用人的一个标准,甚者在生活中择友亦然。
反过来,在观察对方尤其是竞争对手时,我往往对那种夸夸其谈锋芒毕露的人不会太在意,而令我注意或是警惕的恰恰是那些藏而不露、大智若愚的人。其实大智若愚的人并不是很难和愚蠢的人区别开来,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感到他的藏而不露。西方谚语说:“吠犬不咬人”(Barking dogs do not bite),这里用狗比人稍有不尊,但是真的是肺腑之言,屡试不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