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6800000002

第2章 自序 我的文学体验历程

我属于“六十年代”,这种出身先天性地将我与荒芜和空虚联系了起来。孩提时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文学经典,我的极其有限的阅读只能来自那些同样荒芜的语文课本和连环画。直到今天,我还对那些来自“书香门第”的作家学人心生艳羡。20世纪90年代中期,身居台湾的伯父第一次跨越海峡,带来了关于我不在人世已半个世纪之久的祖父的消息,我才知道,原来我家族的先辈早在1940年代就撰写过《中国诗歌史》,晚年又有《金刚经解说》,不过,这迟到的信息已无法弥补我童年的遗憾,只能给人某些缅想的线索而已。“六十年代”,那样的荒芜属于整个国家。

荒芜时代的些许色彩其实是格外重要的。感谢我小学时代的政治老师,一位从来不讲政治话题而把课堂变成小说连播的老太太,《三探红鱼洞》的阶级斗争主题远远不能掩饰其中的奇异的想象;感谢我的二舅,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同样拥有优秀的故事讲述天才,《西游记》与《封神榜》的幻想世界足以令人着迷;1980年代初的应试教育,没有“文学”只有“课文”,幸好还有“作文”来延续我刚刚被激发的幻想。我最早发表的文字也不是“文学”,而是一些数学题的证明问题,但我最终没有沿着二舅的数学道路走下去,因为高中文科班相对轻松的学习任务和文学环境似乎让我找到了更为适应的氛围。

真正深入文学的世界是大学本科以后的事情了。有一天我突然对新诗入了迷,在图书馆里读着一本又一本的现代诗集,甚至自己也开始在纸上涂抹起来。在这期间,谢冕先生应蓝棣之老师之请来北师大演讲,那带着“朦胧诗论争”岁月所特有的情绪和在此以后蓝棣之老师同样富有情绪感染力的“现代诗”选修课更是大大地增强了我对诗歌的兴趣。不过,此时此刻的诗歌与文学之于我完全是情智的连通,一切与“学术”无关。现在想来,这种较长时间的自由幻想与自由情感的历史,倒是与当今某些功利主义的教育拉开了距离,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情感体验”的意义,这难道不就是一种幸运,甚至一种财富?

我的“学术”之路的开启缘自王富仁教授发表于《文学评论》的那篇著名的《呐喊彷徨综论》。1980年代震动中国学界的这篇宏论曾经掀起了怎样的思想风潮!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晚在图书馆阅读《文学评论》之时那份不可遏止的激动。在那里,我感受到了一种真真切切的极具思想力度的“学术”的逻辑,哦,原来,真正的“学术”也可以像诗歌一样的动人心魄!几个月之后,我鼓足勇气,将自己的处女作《论(伤逝)与现代世界的悲哀》呈到了王老师面前;一年之后,更将一篇3万字的长文《论中国现代新诗的进程》送到了《文学评论》编辑部王信老师的手中。这两篇文章先后发表在《名作欣赏》与《文学评论》之上,我也从此宿命般地走上了文学研究的“学术”之路,而且始终都兼有两个方向:鲁迅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问题以及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问题,但无论是哪一个方面的学术思考都再难脱离“文学体验”的基础,而且越是到后来我越能够感受到这一点。

我对中国现代诗歌的研究最初是从宏观历史的角度进入的,这里显然昭示了1980年代宏大叙事的影响。不过,我自己倒是比较偏爱那些关于个体诗人和具体文学作品的解读,在关于郭沫若、徐志摩、李金发、卞之琳、何其芳、戴望舒、艾青、绿原、穆旦、粱宗岱等人的研究中,我都努力通过自己的文学感受提出一些与过去迥然有异的看法:郭沫若的内在矛盾,徐志摩的重构古典情趣,李金发的心态扭曲,卞之琳的中国式理性,戴望舒的世纪病,艾青的叛逆,绿原的童真,穆旦的反传统姿态,梁宗岱宗教意识的限度,等等。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某些“文抄公”们的自毁声誉的行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被许多人看成是一件简单而没有多大意义的工作,文学的研究也越来越与这些“低层次”的阅读活动无关。我们今天读到的一些文学批评,它们的整个思想框架显然是直接取自另外一个更为宏大的思想系统,仿佛是为了证明这种思想的合理性,文学作品被随手拈来当作了“例证”。这里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于,如果文学批评、学术研究的“思想”不是从作品内“蒸发”而出,如果我们的文学研究最终与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没有关系,那么这样的“学术”其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其实,批评家的意义正在于他能对文学作品提出与众不同的独特感受,“思想”也就是对“感觉”的升华。当然,纯思想的探索自有其价值,问题在于所谓的“纯思想”并不是我们所误解的纯粹逻辑层面上的推导,它实际上依然是思想家对世界新鲜、独特的“感受”的结果,只不过由于他所感受的对象本身的某种宏观性、抽象性而使得这些描述方式也呈现出了某些更为抽象的理性样式,尽管如此,这与那种纯粹逻辑层面上的语言游戏依然具有根本的差异。

我坚持认为,文学作品的鉴赏不仅不是可有可无的“低层次”的活动,而且它恰恰就是所有文学研究的最坚实的基础。基于这样的观念,我一向重视文学阅读和鉴赏,在诗歌研究之外主编了《中国现代诗歌欣赏》一书,集中总结了一系列的鉴赏心得,在国内同类书籍中,自认为这是相当有特色的一本;多年来,但凡有师友“拉差”参加“鉴赏”书的编写,我大多是不曾拒绝的,王富仁老师主编《闻一多名作欣赏》,我主动承担了近15万的文字任务;此外,还曾与段从学兄合著过《穆旦诗歌鉴赏》,可惜因为出版社方面的原因,已经完成的书稿一直搁浅至今。正是这样细致的文学阅读给了我比较丰富的艺术体验,推动我走进了一个又一个文学家的精神世界,我认为这才是学术研究最“基本”的财富。

关于鲁迅特别是《故事新编》的阅读是我最难忘的经历。那是1980年代末的一个深秋,我所在大学积极的“支教”运动将我输送到了四川渠县一个不通公路的乡村。每天晚上,我都蜷缩在一张窄小的课桌前阅读鲁迅。外面是深深的夜影,鲁迅作品是那所乡村学校里最容易找到的借阅书籍,在经历了那一年燥热的春夏之后,文学与人生的“互训”有着怎样一种铭心刻骨的记忆啊!在我的遭遇与《故事新编》的图景,还有鲁迅的忧愤反讽之间的深刻关联似乎无须太多的解释和说明。一篇又一篇地阅读之后,我记录下了我一次又一次的心动。在被浓密的夜色所包裹的灯光下,我曾经将这些阅读的体验低吟给身边新识的朋友,然后在第二天走半小时的田间土路再搭船渡过洲河,通过小镇邮局寄往北京的《鲁迅研究月刊》。没有E-mail的年代,空间的距离令人怅惘,令人孤独,但也给人诸多反观自我的机会。没有电脑快速打字的年代,每一笔文字的刻画都仿佛凝结着人生的见证。文学如何让我们体验人生,人生又如何需要文学的拥抱,20年之后的今天,依然记忆犹新!

尊重自己的文学感受,将学术纳入到生命体验的过程之中,我们才能有所质疑,有所创立。在“现代性”研究铺天盖地而来,几乎占据现代文学大半个天空的时候,我曾经提出过自己的警惕,《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便来自我返回中国文学自身场景的真切感受,《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也试图更为具体地展示文学体验之于学术研究的有效性。未来的思考还可以延伸得更远,比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这些理所当然的历史命名方式:“二十世纪”毕竟结束,正在展开的“二十一世纪”是否就与“二十世纪”迥然不同了?我们是否又到了重新命名的时候?有人试图以“现代”一统江湖,将“现代文学”的称谓延续到今天,统称“中国现代文学”或“现代中国文学”,但新的问题恐怕是:“现代”是不是一个可以无限继续下去的概念?而且,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与文学发展过程中,显然存在着并不一致的文化格局、思想状况与艺术趣味,我们又如何更准确地描绘出它们的差异,甄别其个性呢?先秦一两汉一南北朝—唐—宋—元一明—清一中华民国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固有的记时模式是否还有它特殊的效果?我们还能不能在回到自身历史演进的过程中重新辨析自己的命运?我正在致力的“国家形态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命名”思考显然更需要完整深入的文学体验。

以上说的都是“文学”,那么,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对我们的更大的人生还有作用吗?显然,这些“灵虚”的沉淀尚不足以结束现实的“蜗居”,构建生存的高楼大厦,也不能够直接转化为“金榜题名”或者“光宗耀祖”的能力,更无力包揽民生的改进和制度的创新,社会和我们的思想都最终需要一种“综合性的处理”。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感受和体验是让我们恢复基本的触觉,从而学会“辨认”世界、“把握”人生的第一步。我想起了诗人穆旦的《被围者》:

这是什么地方?时间

每一秒白热而不能等待,

堕下来成了你不要的形状。

天空的流星和水,那灿烂的

焦躁,到这里就成了今天

一片沙砾。我们终于看见

过去的都已来就范,所有的暂时

相结起来是这平庸的永远。

“包围……围困”是既有的社会环境对初生生命的一种同化方式,在始终强大的环境中,“被围”的我们注定了陷落的命运,向权威低头,对秩序妥协,在平庸中满足,磨损的是理想,消亡的是信仰,增长的是狡黠,而所有这一切改变的展开,都无不以我们麻木但原本敏锐的感受为前提。不甘于平庸,不蜷缩于被围,这就需要复活我们的感知,提取我们真切的体验,犹如鲁迅当年在S会馆对话金心异: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鲁迅所忧虑的是感受复活了,却未必真能从“被围”中脱身,“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而金心异却还在守望着“希望”,因为像他那样的“新青年”还不愿意否定“突围”的可能。1945年的穆旦也具有这样的“新青年”气质:

一个圆,多少年的人工,

我们的绝望将使它完整。

毁坏它,朋友!让我们自己

就是它的残缺,比平庸更坏:

闪电和雨,新的气温和泥土

才会来骚扰,也许更寒冷,

因为我们已是被围的一群,

我们消失,乃有一片“无人地带”。

穆旦宁可以以自我的牺牲来造成“包围圈”(“圆”)裂隙,这可谓是一种悲壮的突围,即便不是“我”也一定有未来的“他们”完成最后的突围。

想到这些文字,我不禁也对自己的人生多了一份遐想,也多了一份希望,也许,还多了一点力量。带着对“突围”的想象,那么,让我们回想自己的“被围”,让我们保有自己的真切感受和体验。

李怡

2011年5月

同类推荐
  • 难忘的沽河人

    难忘的沽河人

    朋友,你若足踏胶东,就能叫你吃之不尽的享受,就能叫你产生走之不舍的心情。胶东真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呀!上有天宫,下有胶东的美称呀!真是不愧为之。
  • 守望

    守望

    范康在《守望》中记述对国有企业改革、工会组织建设、职工权益保障、工会自身建设等方面的体会和思考,是他的个人见解,有的观点不一定新鲜,也不一定实用,甚至不一定正确,但他二十多年来坚持学习思考、笔耕不辍的精神值得称道。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这里,有饱经蚕桑的古迹名胜;这里,流传着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
  • 三国演义在日本

    三国演义在日本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内容分别是: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发现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重构等。
热门推荐
  • 情尘缘

    情尘缘

    本书作为情感失恋的慰藉,男主的3次失恋3次重合的经历可参考。
  • 铁血湘西

    铁血湘西

    一部再现近代大湘西人民百年斗争的史书!一部引人走进大湘西人火样情感的诗书!《铁血湘西》是一部最湘西的长篇小说!《铁血湘西》从乱世的家仇私怨切入,以湘西纵队的始末为主线,纵横开合地艺术再现了中国近代大湘西数十年各类人物生存较量的漫长岁月和宏阔场面。各派党、政、军要员和地方武装首领间错综复杂的恩仇关系、十分尖锐的生死斗争和成败得失的最终归宿尽收眼底;奇险的湘西铁血战事,奇秀的湘西山水画卷,奇异的湘西神巫文化,奇妙的湘西人物心灵史尽显其中;大湘西山水养育的智者、勇者、仁者、信者、文者、武者,无不跃然纸上。
  • 骷髅舰队

    骷髅舰队

    公元2023年末,一位剑桥大学天体物理系的毕业生林宇(英文名乔治·亚斯特)与他的两名同学共同接取了一个中俄政府共同策划的惊天任务——秘密夺取整个南太平洋的所有岛屿,并以这些岛屿作为中俄联军占领南极的前线基地。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他们乘坐的世界上最后一架超级运输机——前苏联的An-225居然在南极附近进入了一个时空隧道、回到了拿破仑时代!他们满怀着热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骷髅舰队”计划。
  • 神魔养成系统

    神魔养成系统

    穿梭不同世界,打破空间障壁,异世界只是我成神的垫脚石。“什么,获得小龙女的崇拜”“神仙姐姐也要求我带她玩转仙界”成神真的不要太容易:“恭喜宿主获得本世界10名女修的崇拜,成功将撒旦的影响扩大到异域,正式成为撒旦的使徒。”魔鬼的诱惑算什么,我们的口号是——干掉撒旦,我就是老大。
  • 一眼百年,不再匆匆

    一眼百年,不再匆匆

    “前世”的记忆,换来今生的执念。迷雾重重的梦境中,那个被辜负的白衣身影,她无数次地伸手去触摸他,却只触到漫天冰雪,彻骨寒凉。情牵两世,缘定今生,愿相爱的两个人永远不要记得那段黑暗的记忆,既然一眼百年,那么不妨亦醉亦醒。自从她懂得利用漂亮女人天生的优势后,这种恰到好处的撒娇还从来没失败过。但今天她显然是忘记了,眼前这个人是顾清岚。顾清岚原本看她的神情还是温和的,在看到她这个笑容后,眉心反倒微蹙了起来,上下打量了她一圈才开口:“以后不要再让我看到你露出这种表情。”路铭心一愣,这笑容可是她的招牌之一好吗?顾清岚再一次露出了那种很勉强的神情,摇头淡淡丢下一句:“太媚俗。”
  • 炽火冥天

    炽火冥天

    孤儿和杀手决斗时误入星岚大陆,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闯出一片辉煌。
  • 异界元修

    异界元修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这是一场危机四伏的斗争,这是一首热血激昂的史诗!在这个万族纷争魔兽并存的位面,面对机遇与危机扑面而来的时刻,一位来自地球的顶级杀手如何抉择如何抗争如何登上巅峰!本书等级制度:元者,元师,大元师,元王,元皇,元宗,元尊,元圣,元帝
  • 青衣:白裳承包了你

    青衣:白裳承包了你

    陌挑了挑眉毛,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掠过青依嘴角粘上米饭的地方,后者脸开始通红。弄下米饭也就算了,末了竟然还在青依的脸颊上亲了一口!亲了一口也就算了,反正青依天天被小陌各种调戏,这点儿芝麻事情真的是比蚂蚁生了孩子还要不值一提。(青依:莫子羽!!你再这样说我就扑倒你!)(莫子羽:来呀来呀!你扑不倒我……)被亲也就算了是吧,其什么什么的我不说第二次了,小陌竟然还把薄唇靠近青依的耳垂,小声说了一句:“作为考试这么差的惩罚,今晚给我做张卷子,不做完不许睡觉,我陪着你。”(此为现代小剧场!)欢迎读者入坑!
  • 阴婚缠绵,傲娇鬼神坏坏哒

    阴婚缠绵,傲娇鬼神坏坏哒

    绝宠无虐,1V1,欢迎跳坑天生阴尸鬼命,算命的说我活不过七岁,可我平安活到了十八。算命的说我天生克夫,这辈子天煞孤星。可我不但嫁了,还嫁给了俩……从此,我最怕两件事。一、老公二、天黑之后的老公萌萌哒读者群:535725882欢迎各位亲加入
  • 你好曼陀罗盛放

    你好曼陀罗盛放

    浪漫的青春难免会经受挫折,而在青春里最幸运的是暗恋的人刚好也爱你。一个平凡的尘世女孩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