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7年7月,暑假又到了。前年肖邦他们姐弟四人一同游玩的情景又浮现在肖邦的脑海。这个暑假他决定自己去乡下旅行。
可是,肖邦的母亲很担心他没人照应。他的父亲感慨地说:“他都17岁了,也应该给他自由了。想当年,我16岁时背井离乡从法国来到这里,不也是独自一人吗?”
临行前,母亲还是担心他的身体,叮嘱说:“那里的天气变化无常,你还是多带上几件衣服吧,免得着凉!”
就这样,肖邦很顺利地来到了斯卡伯克伯爵夫人的庄园里。他又一次受到了热情的款待,并且在这里第一次看见了常年旅居在国外的伯爵先生。
伯爵仔细端详着面前这位已被传得神化了的天才钢琴家。眼前的肖邦,已长成了中等身材的小伙子,不仅有着一双灰蓝色的大眼睛,而且体态修长优雅。
伯爵拍着他的肩膀说:“很好,很好。尼古拉家里出了棵好苗子。”他很喜欢眼前这个真挚、深沉、典雅、大方的少年。
这时,伯爵7岁的小女儿跑到爸爸面前撒娇地说:“妈妈已认了肖邦做她的第四个儿子!”
伯爵开怀大笑,说:“是吗?”然后,他又对夫人说:“看你当年促成的姻缘多么的美满啊!尼古拉夫妇生了这个天才的钢琴家!”
紧接着,伯爵夫人小声对伯爵讲了肖邦家里刚刚病死了一个14岁的女孩子,伯爵这才没有再问肖邦家里更多的情况。因为怕勾起大家的悲伤情绪。
一天,伯爵领着肖邦去见他的老朋友,波兹南省的省长拉季维乌亲王。
在拉季维乌亲王庄园富丽堂皇的走廊里,伯爵热情地为肖邦介绍那宽大的走廊两侧挂着的亲王家祖先们的肖像,讲着这个庄园曾经的辉煌历史。
伯爵告诉肖邦,拉季维乌亲王家族曾是一个显赫的波兰的贵族,他们的成员,还曾经和普鲁士皇族联过姻呢!
伯爵告诉肖邦说:“拉季维乌亲王也是一位很有实力的作曲家。柏林音乐学会每年都会演出他创作的作品。”
听到这里,肖邦在心里感叹道:“这么显赫的家庭,竟然出了一个身兼要职的作曲家,真是不多见呀!”
他们见到亲王后,受到了热情的款待。
亲王迫不及待地说:“听说肖邦先生要来,我的太太和女儿高兴极了,她们早就听说了肖邦先生在华沙的名气了!”
紧接着,肖邦被拉季维乌亲王和他的两个女儿簇拥着,走进了亲王宽大的琴室,在一架豪华的大钢琴前面坐下。
肖邦说了一些感谢的话,开始为大家演奏。
伯爵和亲王一家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肖邦,他们从肖邦轻柔的手指下流淌出的琴声,感受到了肖邦乐曲里的那种悲壮而至诚的美!
几曲终了,拉季维乌亲王一家用热烈的掌声回报了肖邦的演奏。
接下来,伯爵和亲王要商谈大事,亲王把肖邦领进自己的藏书室,他大手一挥,说:“肖邦先生,到我这里来了,你就别见外。你可以自己选一些书带回去看!”
肖邦看见那一架架的书籍,兴奋不已,连声感谢亲王。在肖邦的心里,这个奖赏比什么都珍贵。随后,他将亲王珍藏的音乐书借回斯卡伯克伯爵夫人的庄园来阅读。
夜深人静的时候,肖邦还在灯下抄着音乐大师们的优秀作品,他贪婪地吮吸着书中的营养!除了读到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肖邦还不辞劳苦,翻山越岭去寻找音乐素材。
乡村的自然风光给了肖邦灵感,乡村所见所闻让他难以忘怀:草地上拄着拐杖蹒跚前行的老人,顶着烈日耕田的农夫,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难民,那手捧《圣经》虔诚朝拜的农家女。
这些形象在肖邦的脑海里都一遍遍闪现,为了把这些情景化为倔强的音符,肖邦不分昼夜地在琴键上雕琢。
暑假结束了,肖邦把在乡间创作的乐曲交给埃尔斯纳老师评阅,老师先看了他为这次游历写的文章。然后,他又仔细阅读了肖邦创作的作品,他勉励肖邦说:“你的思想越来越有深度,越来越成熟了。我相信,你能够在波兰民间音乐音调的基础上,开创出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音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