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6300000012

第12章 萌发远大抱负

肖邦开始在华沙的音乐学院就读,他的老师是约瑟夫·埃尔斯纳。这位老师是他家的世交,被认为是波兰音乐的创始人。不过他所创作的都是传统音乐,他所教授的也是传统的教育。

埃尔斯纳和勃罗津斯基是肖邦家文化沙龙的核心人物。埃尔斯纳是波兰民族歌剧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华沙著名的音乐家和教育家。

1815年,埃尔斯纳创办了华沙音乐促进会,1821年创建了华沙音乐学院。

勃罗津斯基是个文学和美学方面的教授,他曾参加过拿破仑军队向俄国远征的运动,他还是个演说家、修辞学家、爱国诗人。尼古拉在一次家庭聚会时,把肖邦谱写的乐曲郑重地交给埃尔斯纳评阅,并诚恳地希望肖邦能够跟着他学习音乐。

埃尔斯纳曾多次看见过肖邦的演奏,他了解尼古拉的心情,他更了解肖邦的音乐天赋。埃尔斯纳热情地招呼肖邦坐在他的身边,然后认真地读着肖邦的乐谱手稿。

埃尔斯纳看得出,肖邦的这首波兰舞曲较偏重于外在的庄重与华丽。换言之,这首乐曲情调基本是乐观向上的,但乐曲的思想深度却是有限的。尽管如此,埃尔斯纳还是在心里感叹,这个少年的音乐天赋,真是不可小觑呀!

能够向埃尔斯纳老师学习,这是肖邦一生最大的荣幸。这位音乐名家的正确指导,对肖邦日后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这期间,埃尔斯纳还把自己创作的许多宗教作品和器乐曲拿来让肖邦学习。

肖邦还拜读了埃尔斯纳创作的30多部歌剧。埃尔斯纳把他在艺术上许多新的观点都毫不保留地教授给肖邦,他教育肖邦说:“对于别的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只能学习和借鉴,绝不能模仿和套用!”

这让肖邦明白,好的艺术作品不是模仿产生的,而是作者内心的再创造!埃尔斯纳在肖邦学习遇到困难时,又鼓励肖邦说:“你的确是个可塑之才,但仍需要学习,再学习!”

埃尔斯纳的藏书很多,肖邦勤奋地钻研着这些前辈艺术大师们的书籍,这让他的音乐视野大大地开阔了。

有了这些阅读,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肖邦的创作灵感,时时刻刻都在脑海里萦绕。

自从茨弗尼走后,肖邦就一直没有再找别的老师学习,他一直是自学,摸索着进步。他找到了自己的方法,需要的时候,也翻出从前的方法加以革新。

在肖邦童年的时候,埃尔斯纳就密切关注着他的进步。在钢琴方面,肖邦没有什么可学的了,可是在作曲方面,这个学生还必须要从头学习赋格曲和对位法的技巧。

波兰实在太缺乏作曲家了。埃尔斯纳很希望可以把弗里德里克培养成一名大作曲家,因此,他让这个学生做大量的配器法作业,可是肖邦非常讨厌做这样的练习。

出于天性,肖邦不喜欢交响乐的喧闹和歌剧的浮华。他不肯丢下钢琴,他继续刻苦地练习着他的钢琴。

他会在钢琴键盘上模仿笛子、定音鼓、鸟鸣等声音,很是有趣。肖邦对歌曲也很入迷,尤其是喜欢给那些优美的、甜蜜的、有趣的意大利歌曲加上灵巧的、欢快的而又生动的和声。

歌剧院只要上演了新戏,肖邦从来都是不会放过的。他没有更多的钱去买昂贵的票,只好用一点点钱来买通门卫,待在看不到戏台全貌的楼道上,津津有味地欣赏莫扎特、贝利尼和罗西尼那些大师们的作品。

有时候,他很希望能看到歌手,便把身子用力往外探,有几次他都差一点从楼道上掉下去。冬天的时候楼道里冷得让人发抖,他便一边跑步一边听音乐。夏天的时候,一下雨,雨水便会从维护不好的屋顶飘落进来,一场音乐会听下来,他就会变成一只落汤鸡。可是这一切都没能阻止他听音乐会的决心。

埃尔斯纳也很快明白了,只能顺着他的意愿来教。他让学生写一章交响曲,学生交上来的却是几页精心创作的《玛祖卡》和《波洛涅兹》!他无法斥责自己的学生,因为他完全被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饱满而又浪漫的激情迷住了。

有些老师怪他太宽容了,他回答说:“让他随便吧!天分是不可以被束缚的,他走的是异常的路子,他的才华也是异常的才华。”

就这样,肖邦在埃尔斯纳的保护与教育下,其天才的音乐水平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时候夜里,肖邦常常从睡梦中爬起,快速记录下脑海里瞬间跳跃的音符。在这个时期,他创作的乐曲里充满了温柔的情感和幽默感。

“波兰太缺乏有灵魂的作曲家了!”埃尔斯纳看着肖邦的作品,常常感慨地说。他多么希望肖邦能填补这个空白啊!

1825年5月,肖邦接受邀请去华沙音乐学院大厅演奏管风琴,那天肖邦不但进行了即兴演奏,而且弹奏了莫舍勒斯的钢琴协奏曲。莫舍勒斯是当时非常受欢迎的作曲家,也是早期影响肖邦音乐的作曲家之一。

肖邦的演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几天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他的兄弟康斯坦丁大公爵就下令给肖邦,请他示范性演奏一种新的管风琴,并赐给他一只钻戒。这一年对肖邦来说是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年。

就在他为沙皇演奏后数天,《华沙快报》向大众公布了肖邦那首献给林德夫人的《回旋曲》。这首作品得到了安东尼·雷兹威尔王子的热情赞扬,德国著名音乐杂志莱比锡《大众音乐杂志》也给予了高度赞赏。这一切足以让尼古拉明白自己的儿子有职业音乐家的内在潜能。尽管儿子有这样的音乐天赋,但是尼古拉仍然期待儿子在古典文学和数理方面有好的表现。

尼古拉向来有些自傲和抱负,他渴望自己的儿子能有一个灿烂美好的前程。尼古拉自己经历了漫长的生活旅程。他诞生在南兹,一个法国农民的整洁而又贫困的茅舍里。农民的凄惨生活使他远离法国。

尼古拉在波兰受到的接待也并不十分亲切,在那些年代过得也不容易。随后,开始了柯希丘什科起义的伟大日子。看起来,波兰是要走著名的法国革命的道路。自由、平等、博爱将成为欧洲人民政权的根基。但是法国革命被它的第一任执政官拿破仑·波拿巴所背叛,波兰则在沙俄和普鲁士军队的暴力之下陷于沦亡。

在这些年月里,尼古拉先生失去了对正义能在世界上普遍获胜的信心。他对人们掩盖了自己出身的真情。而当他第一次取得了家庭教师的职位后,就在庄园里住了10多年。正是在那里,他逐步地一年比一年更有了自信和学识,学会了高雅的举止,最后和一个十分贫穷但又十分值得相爱的姑娘结了婚。

拿破仑的攻势有如浪涛席卷欧洲,而在热拉佐瓦·沃拉,这个离华沙10多英里以外一座僻静的村子里,肖邦一家的生活却很安宁。尼古拉憎恨波拿巴,从未相信他会对波兰发善心。当滑铁卢的消息传来时,他不无苦笑地庆幸“大帝”的厄运。

那时他已经是寄宿中学和戏剧学校的教师、著名的教育家了。他结识了最杰出的学者和名流。并且家中有3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需要他抚养,还需要给女儿准备嫁妆,他想到的只是能使她们幸福地、体面地嫁出去了事。

除此之外,便没有更多的考虑。而儿子,自己的独生子,是一切宏伟计划的目标,是对未来憧憬的基础。

尼古拉从贫困的农家茅舍到克拉辛斯基宫的厢房,到华沙的寄宿中学,到获得令人敬重的教育家的职位。这在19世纪初叶差不多是不可逾越的社会空间。在那些年代里,在意大利、法国、波兰或俄国,农民是不被当作人看待的,他们只是些会说话的、卖力气的牲畜。

为了不失掉已经取得的一切,尼古拉不能承认自己的出身。要知道,他得到了确实是显要的地位,为此,他打心底里觉得自豪。

看着自己的儿子,尼古拉想让肖邦能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和父亲一样远,像父亲一样远远地超越自己的前辈。

当肖邦还在地板上爬来爬去牙牙学语时,谁也不晓得这个小孩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尼古拉幻想着自己的儿子能有总统、部长这样高的地位。

同样,尤丝迪雅夫人在最亲近的人面前,也在心灵深处埋藏着对肖邦前程的向往。愿他做军人、将军,或者上校也行。然而,结果是,肖邦的未来选择的却是音乐。起初,尼古拉先生对儿子身上显露出来的这种天赋深感不满。

在波兰,仅仅在华沙的音乐家就不胜枚举。他们10个人当中只有一两个人的礼服大衣的袖子和裤子膝头是不带补丁的。甚至音乐学院的著名作曲家和教授们,他们的时运也并不十分令人羡慕。

那些音乐家的杰出代表不过是尼古拉的朋友,尼古拉所向往的是要儿子沿着仕途或非仕途的、通向名利地位的陡峭的梯子攀得更高,远远高出前辈。

以后,他不得不服从“命运的安排”。首先,弗里德里克不愿干其他的事,对任何其他事情都没有热情。当他长成10岁的小伙子时,这种爱好就明显地形成了。除此之外,儿子在自己童年时代所取得的成就使教授惊诧不已,最终打消了他对儿子音乐前途的怀疑。

小肖邦被评论家甚至被最严厉的行家认为是未来的明星。因此可以设想,他在发展自己的才能、增长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一定会进入世界音乐上流社会的圈子。尼古拉在作出最终的决定以前还收集了详细的情报,向懂行的人打听了欧洲音乐明星的地位和收入。他了解到自己要知道的一切以后便作出了决定:同意弗里德里克去当音乐家。

1825年,肖邦创作的音乐作品《g小调回旋曲》发表了,这首作品又一次引起了华沙音乐界的轰动!

《华沙信使报》又一次大篇幅介绍了肖邦,并且说,这是肖邦作品的第一号。标志着肖邦的作品已正式被社会认可了!

在为这首乐曲举行的发布会上,肖邦激动地说:“这首乐曲,是我送给华沙中学校园里的女舍管理员林德夫人的礼物!”

林德夫人接到这个特殊的礼物后,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然,在肖邦音乐发展的道路上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埃尔斯纳的功绩。多年后,肖邦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

如果当时没有埃尔斯纳的教导,就不会有现在的我。

他是个天才的音乐老师,就算是傻子跟他学弹琴,也会毫不费力地学会所有的技巧的。

他真是太棒了。

同类推荐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大师(王安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一统经纶:秦始皇

    一统经纶:秦始皇

    秦始皇赢政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历朝开车皇帝大传丛书·秦始皇:一统经纶》为您打开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统经纶的传奇人生,为您进一步了解秦始皇、了解秦史,提供了一个便捷、可信的途径。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沈从文:湘西之蛊

    沈从文:湘西之蛊

    本书作者陶方宣追寻着沈从文的生命轨迹,以细腻浪漫的文笔描绘湘西的奇异风情:神秘的赶尸与罡仙、痴情的苗女与水手、多情的却又杀人如麻的土匪——奇情异事与妩媚山水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沈从文曲折而又动荡的一生。
  • 李安哲学

    李安哲学

    本书运用东西方两种不同哲学传统评析李安导演作品。图书第一部分聚焦李安导演的华语影片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道、儒及佛教哲学主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其导演的英语影片中所体现的西方哲学思想主题:然而,全书的终极目标在于探索李安糅合这两种文化、架构中西文化沟通桥梁(即为表现电影主旨内容,策略性的汲取中西文化思想)的电影导演哲学。
热门推荐
  • 废墟之塔

    废墟之塔

    失意青年冯风意外地发现了石塔就是时空纽带的秘密,他可以回到过去的时空,并且做回当时的自己。而当他再次回到2015的时候,历史也随之被改变。他回过去,暴打欺负过他的同学、去投注站买事先背好号码的彩票、寻找房屋拆迁前的邻家女孩儿......一切的一切,本以为是幸运女神的眷顾,却不曾想到,原来命运和他开的这个大大的玩笑才刚刚伊始......
  • 谜一样的十三夜

    谜一样的十三夜

    血裔博士皇冥曦与人类博士的后人茶夜,在一场误会中认识并且相爱,他们在经过看似短暂其实极其痛苦,难受的十三夜后,他们最终生活在一起,成为了玫瑰帝国的领导者!
  • 异世界回归

    异世界回归

    从异世界飞剑大陆意外回归的凡辰,醒来后发现自己丹田被封无法凝气修炼,看凡辰如何打破封印在现代修真界站在巅峰。
  • 荒古之上

    荒古之上

    荒古唯一者踏出那一步,前往之上的世界。天道寂灭,众生无相。举世沉沦。从此路,断了……人族,在百族之中仿若蝼蚁。举世兄弟,团结齐心,共御外侮。修炼者世界风云涌动,一凡俗之人默默走上舞台。默默走出那一道道轮回。天地的尽头,识觉的本源,死者魂归何方?生死如何定义?掀开这一层层迷雾,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他,沿着浓浓的岁月气息,追溯岁月之流,逆返命运忘川。忘川三途,仙人指路。幽幽的呜咽声,举世荒凉寂灭,他要回去了。那里需要他!
  • 盛夏都世之恋

    盛夏都世之恋

    极度怕麻烦的普通高中男生凌峰,无意中卷入像上海滩一样的世界,想交些三国里的桃园弟兄,却总遇到西游记里的妖魔鬼怪。
  • 进化细胞

    进化细胞

    人类为什么能够在短短几百万年间成为地球霸主?人类为什么能够用短短几百万年的时间赶在其他生物之前获得智慧?想拥有更高的智慧吗?想拥有更强的身体吗?想拥有更长的寿命吗?只有进化!
  • 一吻误终身之我不要穿越

    一吻误终身之我不要穿越

    一觉醒来,惊觉自己竟然“穿越”了,殊不知这竟然是一个滔天大谎…当真相层层揭开,她被伤的体无完肤,他亦追悔莫及。她开始思考,当时救他到底是不是正确的。他开始后悔,当时制造一个“楚门的世界”是否真是为了她好?被骗的不止是她,还有她…
  • 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病毒来袭危机

    病毒来袭危机

    这不是一部真正的科幻小说,里面只是有一些科幻色彩和想法。
  • 末世大混乱

    末世大混乱

    这不仅仅是惨无人道的末世,还是生物进化的最佳时机。而在这场末世的背后,却是被一个庞大的势力所掌控着。在末世中,食物链发生了改变,人类变得卑微,弱小。但炫丽多彩的异能,单调强大的基因战士,却是人们在这个地球上活下去的唯一资本。一个普通的少年张天,带领着他的伙伴,一步步地解开这场末世之迷。